冬至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這一天有什麼習俗呢?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瞭解一下吧。

  冬至傳統習俗:

  1、祭祀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2、吃水餃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楊柳;七九河冰開,八九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關於冬至的來歷 冬至的由來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節日冬節,也稱長至節、亞歲等。在節氣排序中,冬至排序位於第二十二節氣,但它卻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冬至的資料 冬至祭祖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魏晉王朝以後,時任朝廷也開始在冬至當日舉行朝會,其盛大僅次於元日***元旦***。朝會典禮中有一儀式為朝賀禮,皇帝在當中要接受各國與周邊民族的使臣、以及文武百官的上表祝賀。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宋王朝以後,皇帝更專門制定冬至節大朝會的儀衛兵仗,俗稱“掛冬仗”,宮城內外遍佈排列井然有序的步騎兵甲,同時懸掛旌旗、擊鼓、奏樂。而入朝官員則必須穿著制服覲見皇帝,比照祭祀大禮。 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樞的日子,這一天之後,陰氣漸消,陽氣漸長。至明清時期,冬至這天,皇帝到天壇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裡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

  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了。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現在我國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閩臺民間認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團聚的節日,因為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認祖宗的人。

冬至如何吃餃子健康
冬至怎麼補陽養陰抵禦寒邪
相關知識
冬至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廣東人立冬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廣東人立冬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大暑節氣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春節流傳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春節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小暑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小寒節氣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雨水節氣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雨水節氣的傳統習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