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寶寶安全感媽媽怎麼做
寶寶沒有安全感,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能忽視,要付諸行動,給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下面小編整理了培養寶寶安全感的方法,一起來了解吧。
寶寶缺乏安全感有什麼表現
第一種:保姆或者是在其他親人照顧的時候,寶寶表現的很乖,但是一旦看見了媽媽,就會粘著不放。有時會別表現出委屈,甚至是眼淚漣漣的樣子。之後,只要媽媽離開或者是一動的話,就會緊張的大哭大鬧,扯著媽媽的衣服不讓離開。
第二種:稍微有點不順心的地方,就會和自己周圍的小夥伴發生衝突,甚至是拳腳相加,如果家長去勸告的話,那麼寶寶就會把攻擊的物件轉移到大人身上,或者是用大聲哭鬧來抗議。
第三種:外出的時候,在陌生人的不敢抬頭,神情表示的非常緊張,自己的小手還會不停的擺動或者是拉扯自己的衣角。
第四種:會有喜歡吃大拇指的現象出現,其實這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求安慰,缺少安全感的表現。
第五種:寶寶在睡覺的時候輾轉反側,睡的也不踏實,還會時不時的摸摸身邊是否有人或者是把陪他睡的人抱的很緊。
培養寶寶安全感的方法
滿足寶寶食物的需要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孩子所需要的食物以及需求也是很簡單的。想要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就要先了解孩子的需求。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是想要滿足自己的食慾,就會通過哭鬧發出訴求。因此,孩子哭了,想要獲得安全感,爸爸媽媽就要為孩子提供食物。
寶寶所期待的食物一般是母乳或者是配方奶粉。當寶寶還小的時候,爸爸媽媽的育兒經驗還是很薄弱,因此會選擇定時餵奶的方式。這種方式容易忽視孩子的情緒需求,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因此,媽媽們需要學會去了解孩子所傳遞出來的訊號,孩子渴望喝奶的時候,爸爸媽媽們能夠感覺到。當孩子喝奶的需求得到了滿足,那麼孩子就獲得了更多的安全感。孩子在飲食上得到了滿足,情緒上就會更為穩定了。
經常和孩子溝通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沒有學會說話,就不必和孩子進行溝通。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也是會有情緒上的表達。家長和孩子的溝通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溝通,爸爸媽媽們能夠給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媽媽在為寶寶餵奶的時候,就可以和孩子說說話,用溫柔的目光看著寶寶,此時,媽媽的好情緒也會感染到寶寶的。寶寶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孩子也能夠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意。這種交流和溝通,能夠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孩子也會獲得安全感。
肢體接觸
爸爸媽媽在抱著寶寶的時候,孩子會有更多的安全感。當孩子獨自一個人在床上醒來,會哭泣。這就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此時,媽媽抱起寶寶,給予孩子親吻,或者我們拉一拉寶寶的小手,這種肢體上的接觸,都是能夠給寶寶更多的安全感。
肢體上的接觸,是給予孩子安全感更為直接的方式。因此,當寶寶逐漸大了的時候,爸爸媽媽們也別忘了不時抱一抱寶寶,讓孩子再次感受爸爸媽媽給予的安全感。
外部環境調整
孩子所處環境的舒適性也和孩子所獲得的安全感有關係。特別是現在處於深秋,溫度驟降,爸爸媽媽們要讓寶寶穿得暖和,為孩子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比如寶寶的房間,要保證通風,保證乾淨衛生,這樣寶寶也會覺得更為舒適和安穩。
家庭氣氛的和諧
孩子的安全感獲得也和家庭氣氛有關係。一個家庭中,關係的和睦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爸爸媽媽能夠相親相愛,孩子也能夠感受到整個家庭的溫暖。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讓孩子感受到一個家庭的愛意。
家長如何建立寶寶的安全感
1 全身心地關注幼兒
有些家長認為自己一天24小時幾乎都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就應該安全感十足了吧?其實未必。度量幼兒安全感被滿足的程度不能僅僅看家長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時間總量,更應該看家長和孩子相處的質量。事實上,我們總能發現有些家長雖然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不多,但彼此仍能相互信賴,相處融洽。
決定家長和孩子相處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家長要全身心地關注孩子,關注孩子的每一個舉動,瞭解這些舉動後面的心理意義。對孩子發出的每個訊號都很敏感,這樣的家長就會讓孩子感到溫暖、感到安全,親子之間也會形成基於彼此信任的默契。
細心的母親可以分辨出嬰兒因為飢餓、睏倦或疼痛所發出哭聲的細微不同,進而準確地識別、滿足嬰兒的需要,獲得嬰兒對自己的信任。而嬰兒不管因何發出的哭聲,在粗心的母親耳朵裡都是同一種聲音,這樣的母親只能靠猜測來滿足嬰兒的需要,時間長了親子之間就會缺少基於信任而形成的默契。
想要獲得孩子的信任,幫助幼兒建立安全感,家長只需和孩子相處時把自己的眼睛、耳朵及其他所有的感官都用在孩子身上,全神貫注地對待孩子,就可以敏感地捕捉到孩子發出的訊號。
2 不拿幼兒當出氣筒
如埃立克森所述,幼兒需要得到來自主要照料者的一貫的、可靠的愛,才會形成對外在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但有些家長在處理幼兒頑皮行為時會習慣說:“你如果再……,我就不喜歡你了***我就不要你了***。”這種方法的長久使用會使幼兒對家長給自己的愛產生懷疑,因為擔心父母真的不要、不愛自己而感到焦慮,進而引發安全感的降低。
另外,家長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壓力難免會積累一些負面情緒。某些情況下,這些負面情緒就會有意無意地由家長傳遞給幼兒。
最常見的情況就是父母在自己心情不好時,拿孩子當出氣筒。在這種情況下,幼兒通常不知道自己錯在什麼地方,但就是惹得父母不高興甚至還招來嚴厲的懲罰。這種不確定性會讓幼兒茫然失措,進而損害幼兒已經形成的對父母、對外在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
3 不對孩子撒謊
大多數家長對孩子撒謊的出發點都是善意的。而且由於家長自身也承受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所以有時儘管家長明知對孩子撒謊不好,但還是會尋求這種看起來速效的方法來安撫孩子的情緒。但無論如何,如果家長經常使用撒謊矇騙的方法來對待孩子,就會給幼兒人格的健全發展帶來損害。
幼兒對世界最初的、基本的信任感主要來自對父母教養行為的感知。如果幼兒感知到身邊的父母是可信任的、安全的,那麼幼兒就會將這種感知推及外在世界,推及他人。如果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焦慮恐懼的狀態下***例如害怕打針的狀況***發現即使是最信任的父母也會騙自己,也是不值得信任的,那麼幼兒對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就會相應地受到損害。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補鈣吃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