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養生之道
養生,是一種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生活智慧,並不是只有今人才懂得養生。而且,古人養生方法也是多種多樣,涵蓋的內容也是非常地廣泛。下面讓小編給大家介紹,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古代養生方法
經絡養生
經絡是遍佈人體全身的“網路”系統,它控制著血和氣的執行流動,以保證各組織系統的正常功能。《黃帝內經》說,經絡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之作用。古代養生學家認為,疏通經絡可作為攝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經常刺激、按摩、鍼灸三個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內關穴和足三裡穴。
合谷穴可以防治顏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內關穴有助於防治心臟疾患,足三裡穴則對預防五臟六腑特別是消化系統的疾病最有效。
飲食養生
我們的先人認為,合理的飲食可以調養我們的精氣神,糾正臟腑的陰陽之偏,還可以預防以及治療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因此飲食既要注意“博食”,也就是說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同時還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的話,我們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腑功能失去平衡而導致疾病的產生。
順時養生
古人認為,天有四時氣候的不同變化,地上萬物有生、長、收、藏之規律,人體亦不例外。因此,古人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順時養生法。人的五臟六腑、陰陽氣血的執行必須與四時相適應,不可反其道而行之。
因時制宜地調節自己的生活行為,有助於健體防病,否則,逆春氣易傷肝,逆夏氣易傷心,逆秋氣易傷肺,逆冬氣易傷腎。
減毒養生
古人認為,人若喜怒無常則會導致體內陰陽、氣血失調。勞累過度會損傷脾氣,傷於飲食則生溼、熱、痰濁。冒犯六淫,傷之外邪則百病叢生。這種致病因素被人體視為“毒”,因此提出以“減毒”來保全真氣的養生之道。
另外可以飲食調理、服用藥物以及各種其它的措施,以減少體內積聚的毒素,這樣可以避免疾患的產生,可以防止早衰的出現,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靜神養生
靜神在傳統養生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穩,可保養元氣,使五臟安和,並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
反之則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修身養生
古人認為,凡追求健康長壽者首先要從修身養性做起。平日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說好話、多行善事。
古醫家孟說雲:“若能保身養情者,常須善言莫離口”,“口有善言,又當身行善事”。孫思邈則說:“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養成良好品行,常做有利於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心情愉悅。
調氣養生
古人認為,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抵抗病邪,增強臟腑功能之作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可導致元氣的虛、陷、滯、逆等症候,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性變化。
調氣養生法主張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行導引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
進補養生
傳統醫學十分推崇用滋補藥物調理陰陽、補益臟腑、滋養精血。合理進補可以強身、防病、祛病。但進補既要辯證,又要適量,還應考慮順應四時。服用補藥時,如系入肺藥,在秋季較合適;如系溫補藥,則在冬季比較適宜。
固精養生
古人認為,精血是人體營養物質中的精華部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五臟六腑得精血的供養,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性慾無節,精血虧損過多,就會造成身體虛弱、病變百出、減損壽命。而保養陰精則可延緩衰老。
5000年前,《黃帝內經》中有“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記載,宋代名醫陳直《養老奉親書》中也說:“善服藥者,不如善保養。”中醫提倡的養生保健理念由來已久,正所謂治病不如防病,用正確的方法養生可以達到強健身體、增長壽命的目的,比任何醫藥都可靠。
古人養生“九”口訣
“一德”養生法
明代養生家呂坤說:“仁者可壽,德可延年,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義。”明確提出要把道德修養、品德仁愛作為養生之最高準則。
“二字”養生法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認為,養生在於“安”、“和”二字。“安”即靜心,“和”即順心。“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就是說,一個人對世界萬物要有“安”“和”心態,以達到物我兩相宜之養生境界。
“三戒”養生法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意指養生非一朝一夕,乃貫穿於人的一生,要行為檢點,瞭解得失。
“四法”養生法
明代醫學家萬密齋提出養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慾,二曰慎動,三曰法時,四曰卻疾。”即從保健的角度說,養生要遵從自然規律,並克服不良心態。
“五知”養生法
宋代名人周守忠說:“知喜怒之損性,故豁情以寬心;知思慮之銷神,故損情而內守;知語煩之侵氣,故閉口而忘言;知哀樂之損壽,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慾之竊命,故忍之而不為。”“五知”養生,勿要使“七情六慾”宣洩。
“六節”養生法
明代醫學家汪綺石說:“節嗜慾以養精,節煩惱以養神,節憤怒以養肝,節辛勤以養力,節思慮以養心,節悲哀以養肺。”養生重在養身,養身即養好人的“精、氣、神”。
“七食”養生法
清代養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遲晚;食宜緩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過飽;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溫暖,不可寒涼;食宜軟爛,不可堅硬;食畢再飲茶兩三口,漱口齒,令極淨。”飲食得當,肌體調理,是養生的重要保障。
“八樂”養生法
石成金認為人生之樂是:“靜坐之樂,讀書之樂,賞花之樂,玩月之樂,觀畫之樂,聽寫之樂,狂歌之樂,高臥之樂。”高尚、適宜的休閒方式,也是一種養生方法。
“九思”養生法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思無邪,養正氣,養正氣,乃養生之精神。
古人4大長壽法
中醫古典《內經》裡提出了許多重要的養生學的要韻養生學的方法,代表了古人養生的精髓。
保陽氣,益陽精
保養陽氣和補益陰精是中醫養生康復學的一條重要原則。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所以“陽強則壽,陽衰則夭”,養生必須養陽。但善養生者,又必須保其精。因為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陽氣是生命的根本,“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陰精是生命的基礎,“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面板堅而毛髮長。穀人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
協調陰陽
疾病是健康的大敵,而一切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古人認為是由於陰陽失調,故主張治病必求於本,這個本就是陰陽。因此,要想不得或少得疾病,就必須注意協調陰陽,切實做到“法於陰陽”,補其不足,糾其偏勝,自可達到“陰平陽祕,精神乃治”;否則“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順應自然規律自然界的陰陽消長運動,影響著人體陰陽之氣的盛衰,人體必須適應大自然的陰陽消長變化,才能維持生命活動。如果不能適應自然界的這種變化,就會引起疾病的發生,甚至危及生命。正如《內經》所說:“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因此,順應自然界陰陽消長規律養生,是中醫養生康復學的基本原則。此外,《內經》還提出了四時“養生”,“養長”、“養收”、“養藏”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具體方法,來抗禦外邪的侵襲,預防疾病的發生,保持機體陰陽平衡取得人與自然的整體統一。
調攝精神
避免七情過激注重調攝精神,是促進人類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之一,《管子》“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歡,憂則失紀,怒則失端。憂悲喜怒,道乃無處。愛慾靜之,遇亂正之,勿引勿催,福將自歸。”指出憂、悲、喜、怒有失養生之道,強調安神定志,方增“福壽”。精神意志活動,是五臟精氣活動的體現,但反過來,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又能控制自己的精神和臟腑的活動。充分發揮人的意志作用,重視精神的調養,既是養生防病,預防早衰的重要原則,也是內因為主的學術思想在攝生學說中的體現。
飲食有節
起居有常古人十分重視飲食調理,認為飲食是人體營養的主要來源,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飲食調理得當,不僅可以保持人體的正常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還可以治療某些疾病;飲食不足或調理不當,則可誘發某些疾病。因此,《內經》提出“食飲有節”、“調和五味”的養生方法,維護脾胃化源。其內容包括節飲食、忌偏嗜、適寒溫等。而起居有常,是指生活起居要有一定規律,這裡主要包括睡眠、勞傷、性生活等幾個方面。
春季枸杞如何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