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主義在中國?
中國的共產主義到底共產到哪裡了?
回顧一下近代史和現代史就知道了。以前的共產主義可以救中國,後來卻變成了中國在就共產主義,弄得國外不喜歡的情況也油然而生。
如何看待共產主義在中國的實踐
共產主義是推動建立一個以全體社會成員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為基礎的無階級和國家的社會經濟體系的學說。於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之後壯大。共產主義的目的是提供解決資本主義經濟內在矛盾和帝國主義、殖民主義遺產的出路。共產主義不是各種社會主義思潮的一個分支,由於其直指階級社會的根源——私有制,也就超越了一切社會主義 。作為私有制的對立運動的產物,當私有制以其第一個形式——奴隸制出現時,原始基督教就出現了最早的共產主義,而此時共產主義卻浸淫這小生產者的宗教狂熱和平均主義;而以柏拉圖的《理想國》為開端,共產主義開始熱衷於營建頭腦中的城市。伴隨資本主義的曙光而產生的空想社會主義儘管已經到達空前的高度,還不足以消滅私有制。科學的共產主義是在現代工業和世界市場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只有當私有制最終發展到其最完備、最高級的時期,也就是關於私有制的對立運動走向最終階段時,共產主義才能獲得消滅私有制的歷史任務,只有在這時共產主義才不是表現為對一種理論的實踐,而是關於歷史實踐的理論。以馬克思主義為開端產生了科學共產主義,其主要形式還有基於馬克思主義的列寧主義、托洛茨基主義和盧森堡主義等。卡爾·馬克思被稱為“共產主義之父” ,儘管存在著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版本的共產主義,如魏特林共產主義,布朗基主義,基督教共產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共產主義,但或者是小生產者宗教狂熱和平均主義的混合物,或者是無產階級不發達時期的理論反映,或者是野心家頭腦中的杜撰產物。
馬克思充分研究了人類的歷史、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發現人類社會是以物質生產為基礎的,現有生產力所決定的分工造成的不同人的經濟地位決定了不同人的的社會地位,人們之間的經濟關係決定了整個社會的形態,法律、道德等上層建築只是由經濟地位決定的人們的社會地位的反映。
馬克思最大的功績在於他發現了人類社會的進化遵循和自然進化同樣的科學規律,人類社會自文明時代以來的的歷史就是在內部階級鬥爭的同時不斷與大自然作鬥爭的歷史。
人類不能隨心所欲的創造歷史,任何人的活動一方面受到從前人那裡繼承來的物質基礎的制約,另一方面受到其他社會成員的制約,無數個人互相沖突的主觀意志構成了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歷史發展。
根據生產力的不同及由不同生產力決定的不同社會關係,西歐的歷史至今為止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無階級的原始共產主義社會,古代的民主或貴族共和制的奴隸制度、中古的封建制度、現代的資本主義制度;在東方大陸的氏族制度解體之後,則經歷了家長制奴隸社會、集權制農業社會、在西方人入侵後變成了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是階級社會的尾聲,它的內部包含了階級消亡的因素,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造成的生產社會化最終將和階級社會的私人佔有制相沖突,最終導致階級社會的消亡,也就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到來。
(西歐自從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就再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每個日耳曼王國的內部也都處於混亂的封建割據狀態,中世紀的工商業者在國王、封建領主和教皇的互相鬥爭中趁機發展壯大,甚至出現了一定程度上脫離封建主控制的商人自治城市,最終形成了現代的資產階級。而東方則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權的社會形態,君主擁有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力,他們普遍實行對商人徵收重稅、壟斷鹽等重要商品的專賣權、限制出海冒險和經商等政策,因此社會發展遠遠落後於西方。東方國家中不存在馬克思根據西方歷史提出的“封建”社會的概念。
從1848年馬克思發表了《共產黨宣言》,共產主義理想的旗幟就被高高樹起,從歐洲到美洲,亞洲,億萬人為實現這一美好理想而激動,而奮鬥.人們的熱情從信仰轉為實際行動.共產主義運動在一個多世紀裡風......
共產主義是怎樣流傳到中國的
共產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過程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過程。
馬克思主義自19世紀末傳入中國,20世紀初期得到傳播。最初,中國人從接觸歐洲的各派社會主義學說中,知道了馬克思的名字和馬克思主義學說的零星片斷。1899年由廣學會主辦的《萬國公報》(月刊)分期刊登了英國進化論者頡德所著《社會進化論》前三章的中文譯文,其中提到了馬克思及其《資本論》,這是中國最早涉及馬克思主義和出現“馬克思”譯名的中文出版物。1902年梁啟超在《新民叢報》上提到“麥喀士(馬克思),日爾曼人,社會主義之泰斗也”。其後,《近世社會主義》一書摘譯了《共產黨宣言》的片斷。1906年朱執信在《民報》上發表《德意志社會革命家小傳》,部分地介紹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和《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的一些要點。1912年孫中山在《社會主義派別及其批評》中,稱讚馬克思“發闡真理,不遺餘力”。但在當時的中國人中知道上述內容的人很少,即使是先進者也不能區別馬克思主義同其他社會主義派別。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的民族經濟有了發展,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孕育著新的革命,為先進思想的傳播開闢了道路。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下,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經過五四運動,逐漸形成強大的社會思潮。1918年下半年,李大釗先後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紀元》等文章,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和歌頌俄國十月革命。他指出,俄國革命與法國大革命的性質不同,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偉大革命,“是立於社會主義上之革命”。他滿懷信心地指出:“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5月李大釗為《新青年》主編《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發表自己撰寫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科學社會主義和政治經濟學。指出這三個部分“都有不可分割的關係,而階級競爭恰如一條金線,把這三大原理從根本上聯絡起來”。這是對馬克思主義較系統、完整的介紹,標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他還幫助《晨報》副刊,發表馬克思的《僱傭勞動與資本》的全譯本等,並開闢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專欄。他曾在北京大學和北京高等女子師範,開設唯物史觀、社會主義與社會運動、社會主義的將來等課程。1920年3月北京大學祕密組織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翻譯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如《二十世紀俄羅斯革命》、《評政治》、《社會主義批評》等,認為“改造中國必須採取馬克思主義學說”。同時孫中山和國民黨指導、支持下創辦的《建設》和《星期評論》雜誌,也刊登介紹馬克思主義和十月革命的文章。
1920年初,李大釗、陳獨秀開始醞釀籌建中國共產黨。1920年4月共產國際派代表到中國,上海率先成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接著上海、北京、武漢、濟南、長沙、廣州等地相繼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使馬克思主義的宣傳開始有組織地進行。《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國家與革命》等中譯本也相繼出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把《新青年》作為機關刊物,還創辦了《共產黨》月刊,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要陣地,並對各種反馬克思主義的派別和思想也進行了批判和鬥爭。毛澤東在長沙曾通過《湘江評論》和《新民學會》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繼而創辦文化書讓和俄羅斯研究會,對馬克思主義的宣傳起了顯著作用。周恩來先在天津後在法國留學生中努力宣傳馬克思主義。同時,楊匏安、李達、蔡和森、惲代英、鄧中夏等對宣傳馬克思主義也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是共產主義對中國好,還是三民主義對中國好
這個對於三民主義我只知道民生,民族,還有一個民權?好像是所以不知道怎麼說,但是共產主義還知道點
如何理解共產主義在中國勝利的必然
1)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必然性。
資本主義發展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生產社會化、資本社會化和管理社會化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從而為全社會共同佔有生產資料和共同組織社會化生產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條件和社會條件。第一,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社會化大生產,為社會主義取替資本主義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條件。第二,無產階級力量的不斷壯大,為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準備了社會條件。第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還為社會主義建立後管理社會經濟、發展社會生產力提供了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的組織形式和管理經驗。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規律作用的必然要求,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深化和發展的必然結果。
(2)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長期性。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而加深和激化,在現實中的運動形式是複雜的,時而激化,時而緩和,起伏交錯。運動中有多種因素的作用,如科技革命、資本佔有形式的調整、政策變化、革命成熟程度狀況等,都使基本矛盾運動呈現出複雜性和曲折性,從而使得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一個複雜曲折的歷史過程,並具有長期性。
共產主義社會在中國為什麼難以實現?
樓上正解 共產主義過於理想化 按需分配同工同酬 所以共產主義只能忽悠窮人 他們一聽缺什麼有什麼就上了賊船 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所以社會主義革命成功的都是窮國
中國現在走的還是共產主義嗎
是披著共產主義外皮的資本主義 也就是資骨共皮
資本主義的缺點和共產主義的缺點同時存在
也就是貧富更加懸殊 人均收入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