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寫的三國演義?

General 更新 2024-12-31

三國演義是誰寫的什麼時候寫的

是羅貫中寫的,求採納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誰?

《三國演義》:羅貫中

《水滸傳》:施耐庵

《西遊記》:吳承恩

《紅樓夢》:曹雪芹、高鄂

羅貫中(1330-1400)

羅貫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太原人一說錢塘人(今浙江杭州)或廬陵人(今江西吉安)。他根據歷史記載和民間故事,把魏、蜀、吳三國的興亡,寫成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書中塑造了一批膾炙人口的典型人物,

施耐庵

(1296~1371)

名 子安(一說名耳),又名 肇瑞,字 彥端,號 耐庵。

籍貫:原籍蘇州,住閶門外施家巷,後遷居當時海陵縣白駒場(今江蘇省大豐市白駒鎮)。

身份:中國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長篇古典小說《水滸傳》作者。

生平:

有關施耐庵生平事蹟材料極少,蒐集到的一些記載亦頗多矛盾。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在今江蘇省興化、大豐、鹽都等地陸續發現了一些有關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譜》、《施氏長門譜》等,另有《興化縣續志》卷十三補遺載有《施耐庵傳》1篇,卷十四補遺載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誌》1篇。

據這些材料分析: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後裔,唐末施之常後人在蘇州為家。其父名為元德,操舟為業,母親卞氏(卞氏後裔亦遷至今江蘇省大豐市境內)。

施耐庵自幼聰明好學,才氣過人,事親至孝,為人仗義。

19歲中秀才,28歲中舉人,36歲與劉伯溫同榜中進士。

吳承恩(1500-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人。

吳承恩出生於一個由下級官吏淪落為小商人家庭,他的父親吳銳性格樂觀曠達,奉行常樂哲學,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 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貼。少年時代他就因為文才出眾而在故鄉出了名,受到人們的賞識,認為他科舉及第,“如拾一芥”。《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他除奮好學外,特別喜歡搜奇獵怪,愛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籍。如《百怪錄》、《酉陽雜俎》之類的小說野史,這類五光十色的神話世界,潛默化中養成了搜奇獵怪的嗜好,隨著年齡的增大,這種愛好有增無減。這對他創作《西遊記》有著重大的影響。 30歲後,他搜求的奇聞已“貯滿胸中”了,並且有了創作的打算。50歲左右,他寫了《西遊記》的前十幾回,後來因故中斷了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後完成《西遊記》的創作。

例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勇猛粗獷的張飛、機智好勝的周瑜等等。內容雖然不盡符合歷史事實,但作為文學作品則十分生動引人。《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傑作,流傳極廣。

羅貫中(1330——1400),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雞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滸傳》、代表作《三國演義》等

曹雪芹(1724—1764),清代小說家。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祖籍河北省豐潤縣。清初,入滿洲正白旗籍。他本人生於南京。

曹雪芹生活在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從曾祖父起三代世襲江寧織造達60年之久。祖父曹寅當過康熙的“侍讀”,曾祖母又是康熙的乳母,曹家與皇室的關係非常密切。少年時代,他“錦衣紈絝”、“飫甘饜肥”,過了一段豪門公子的奢侈生活......

三國演義開篇詞 到底是誰寫的,名字叫什麼

明代的楊慎《二十一史》彈詞第三章《說秦漢》開場詞《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開篇那首詞是誰寫的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明·楊慎)

賞析:《三國演義》為元末明初的羅貫中(1330~1400)所著,然而冠以卷首的這闕《臨江仙》詞,並非羅作,而是出自在羅貫中逝世88年之後才出生的楊慎(1488~1559)之手。羅貫中根據西晉史學家陳壽的《三國志》、南朝學者范曄的《後漢書》、元代的《三國志平話》等書和某些有關傳說,創作而成《三國演義》。其書問世於明嘉靖年間,當時並無卷首《臨江仙》這首詞。清初小說評點家毛綸、毛宗崗父子,在評刻《三國演義》時,將原本加以增刪修訂,而成為當今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之一。這首《臨江仙》,也是他們加上去的。

楊慎,明代大臣、文學家、學者。四川省新都區人,七歲習詩文,11歲能作詩。

這首詞開篇從大處落筆,切入歷史的宏流,四、五句在寫景中富含哲理,意境深邃。下闋則具體刻畫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環境、生活情趣中寄託自己的人生理想,從而表現出一種大徹大悟的歷史觀和人生觀。

註釋:漁樵:漁父和樵夫。渚:水中的的小塊陸地。(泉子)

<三國演義>這本書的作者是誰?

羅貫中,一名羅本,生於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

元代中期,由於滅宋戰爭的創傷逐漸平息,社會的經濟、文化重心也開始由北方轉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僅成為人口雲集、商業發達的繁華城市,也成為戲劇演出和「說話」藝術發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識分子、「書會材人」,如關漢卿、鄭光祖等等,都先後遷徙到了杭州一帶。

身為小說兼雜劇作家的羅貫中,也必然受到這一社會潮流的影響,成為這類南遷作家中的一個。

羅貫中外號「湖海散人」,這個稱號就寄寓著漫遊江湖、浪跡天涯的意味龔大約在西元一三四五~一三五五年間,他來到了杭州。許多說話藝人在這裡說書,一些雜劇作家,也在這裡活動。羅貫中與志同道合者為友。加上他對民間文學又極其喜愛,到了這裡,自然不願離開遠去。也就這時,羅貫中結識了當時在杭州居住,但年齡他大二十歲左右的施耐庵。

羅貫中的籍貫又有「東原人」之說,這是他漫遊出晉後在「東原」(今山東省)客居過一段時間的緣故。他到這裡,是被當時社會上十分流行的梁山泊和宋江的故事吸引而來。他到那裡考察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蒐集在民間流傳的水滸英雄故事材料。這是他後來參與《水滸傳》編纂創作的一個重要原因。關於「千聖姑」和「貝州王則」的故事,當時也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因此,羅貫中就在這一帶對這個故事進行了蒐集、整理,以至有《三逐平妖傳》之作。

約在西元一三六Ο~一三六三年間,「有志圖王」的羅貫中來到了起事稱霸的張士誠那裡作客。但是,張士誠並不重視知識分子,也不聽取他們的意見。至正二十三年(西元一三六三年)九月,劉亮、魯淵等人紛紛離去,不久,羅貫中也離開了張士誠,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羅貫中又回到了杭州。《三國志通俗演義》的寫作,當在該年以後。這時,他已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對歷史、對人生都有了比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備了創作《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條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西元一三七O年),羅貫中已寫了十二卷,之後卷數的寫作,是洪武四年以後的事了。

在羅買中寫作《三國志通俗演義》期間,施耐庵從蘇州遷移到興化,並在洪武三年逝世。為了紀念他的師友施耐庵,羅貫中在完成《三國志通俗演義》之後,決定加工、增補施氏的《水滸傳》。成書於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間。

在加工、增補《水滸傳》的同時,羅貫中繼續創作歷史演義系列作品。

羅貫中在創作完了這些作品以後,已是六十幾歲的老人了。他為了出版這些作品,於洪武十三年左右從杭州來到了福建,因為當時福建的建陽是出版業的中心之一。但是,羅貫中的這一目的未能實現。

大約在西元一三八五~一三八八年間,羅貫中活了七十歲,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盧陵逝世。

三國演義是誰寫的?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小說史上長篇小說的開山之作。《三國

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羅貫中,明朝嘉靖元年修髯子張尚德刊刻

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是該書最早的刻本,這一說法似乎已成定論。

此,學術界在探討其思想性和藝術性時,自然也都是基於上述認識,

把《三國演義》作為羅貫中的個人創作,結合他所處的那個時代來對

其作出種種論述的。然而,疑問也在不斷產生:羅貫中生活在元末明

初(有的學者推算出羅貫中大約在1329年前後創作了《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的第一次刊行是在明嘉靖元年,從元末明初到明嘉靖元

年(1522)近200年間,該書不見於任何記載,它是怎樣保存下來的?

羅貫中生當元末明初,當時既沒有成熟的小說理論,也沒有現成的長

篇小說可以借鑑,他是怎樣的天才,能夠創作出這樣一部不朽的鉅著?

不過,因為嘉靖壬午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上明標為“羅貫中編次”,

這一說法也早已為學界所認同,儘管一些學者對此抱有疑問,因缺乏

充分的證據來推翻固有的觀點,終歸是疑者自疑,信者自信,傳統的

看法並未被動搖。

明代孤本黃正甫刊二十卷《三國演義》

要解決這一問題,考證《三國演義》的版本源流,顯然是最為關

鍵的。然而,這一工作又是非常繁難的。明清以來流傳至今的各種刻

本的《三國演義》,今知有30餘種,這些版本或存於國內或流於海外,

都是一般學者所難以見到的,有條件接觸這些版本的人實在不多。寓

居澳洲的柳存仁先生曾對海外所存《三國演義》的版本進行了較詳盡

的考察,認為明刻《三國志傳》系統的本子所依據的原本似應早於

《三國志通俗演義》而存在(請參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中國

古代小說研究——臺灣、香港論集》所收柳存仁文《羅貫中小說之真

偽性質》);北京大學的周兆新先生在其所著《三國演義考評》一書

中,對國內現存的幾種《三國演義》刊本進行了詳細的對勘,得出了

與柳存仁先生大體相同的結論。這應當說是《三國演義》版本考證方

面一個不小的突破。此外,還有不少學者對《三國演義》版本的考證

下了不少工夫,英人魏安撰寫了一部《三國演義版本考》(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6年版),專門考證《三國演義》的版本源流。他共蒐集

到35種版本,將其分為A、B、C、D四支,每一支又分若干分支。若從

分析版本流變方面看,魏安的工作可謂詳湛而卓有成效。但他的著眼

點是要追求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的原文(魏安1993年在普林斯頓

大學東亞系的博士學位論文題目即為《追求其原文:〈三國演義〉的

考證學》),所以,雖然考證精詳,但結論中卻有許多主觀假設,反

而加固了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這一說法。同樣,柳存仁和周兆新

二位先生也是在版本研究上突破了一層,卻仍然認同羅貫中創作《三

國演義》這一觀點。這就是說,前面所提出的疑問仍未破解。

筆者自1986年開始留意《三國演義》研究,在閱讀有關文獻和學

術論文的過程中,越發感到切實解決這一問題對於我們認識中國小說

發展史乃至認識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文化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1992年我有幸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師從啟功先生和鄧魁英先生攻

讀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學位,我把博士論文題目定為《三國演義研究》,

客觀上也有了考察該書版本的條件,因為國內所藏的十餘種《三國演

義》版本幾乎都在北京。為了得到正確的答案,我調查了北京各大圖

書館中所收藏的《三國演義》的各種版本,查閱了相關的文獻資料......

《三國演義》是誰寫的?(非羅貫中)

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現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稱“嘉靖本”,本書24卷。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倆辨正史事、增刪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誰的著作 30分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漢族,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頂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 《三國演義》是他的代表作。

三國演義,那首詞,誰寫的

《三國演義》篇首詞

作者:楊慎(明)《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作者:楊慎

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進士第一,曾任翰林修撰,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因“大禮儀”廷杖削籍,貶戍雲南,三十五年後,卒於貶所。天啟朝追諡“文憲”。升庵博聞廣識,《明史》本傳稱其著述之富,明代第一。後人輯有《升庵集》。另有《丹鉛錄》、《升庵詩話》、《詞林萬選》等,於學術、詩文、詞曲諸方面均有建樹。詞有《楊慎詞曲集》(王文才輯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其詞藻麗其外,悽咽於內,對明代詞風的轉變有一定影響。

我還知道哪兩個故事也是出於誰寫的三國演義

是 有很多的,草船借箭,三顧茅廬,官渡之戰,火燒赤壁,空城計等等

相關問題答案
是誰寫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的鳳雛是誰?
三國演義中的智絕是誰?
三國演義中的武神是誰?
三國演義的小霸王是誰?
三國演義的人物是誰?
蔡文姬是三國演義裡面誰的老婆啊 ?
三國演義裡被稱為武聖的英雄是誰 ?
<三國演義>這本書的作者是誰? ?
三國演義三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