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高爾基?
高爾基是什麼樣的人
他的性格是:
他童年時受過很多的苦。後來發表作品時,需要用筆名,他就為自己和選擇了這個名字:“馬克西姆·高爾基。”在俄語裡,“高爾基”的意思是“痛苦”,“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從此,他就以“最大的痛苦”作為筆名,開始了自己的創作生涯。
高爾基19歲時有過一次未遂的自殺,其主要原因是理想和現實的背離,追求真理和社會出路的失敗。自殺行為折射出高爾基精神性格的主要特徵:信念堅定,意志頑強,智力超群,情感豐富,敏感,衝動,執著,倔強。瞭解高爾基的精神性格,有利於對他的再認識、再評價。
青少年時期漂泊流浪的生活,使高爾基親眼看到並親身體驗到俄羅斯勞苦大眾在沙皇統治下的艱難生活。高爾基對腐朽的舊制度充滿厭惡和憎恨。他在作品中抨擊了沙皇制度的黑暗,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剝削和壓迫。他的作品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但沙皇政府對此十分害怕,曾幾次監視、拘禁和逮捕高爾基,並將他流放。鎮壓不但沒有使他屈服,反而更加堅定了他鬥爭的意志和決心。
1906年,高爾基的代表作、長篇小說《母親》完成。它描繪了無產階級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塑造了工人黨員巴維爾和革命母親尼洛芙娜的感人形象。這部小說極大地鼓舞了工人群眾,使沙俄統治者十分驚恐。《母親》被公認為世界文學史上嶄新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奠基作品。
革命導師列寧是高爾基的良師益友。列寧不斷地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關懷、幫助高爾基。在列寧的建議、鼓勵之下,高爾基創作了自傳三部曲:《童年》、《在人間》和《我的大學》。自傳三部曲不僅反映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經歷以及他接受馬克思主義以前艱苦的思想探求過程,而且廣泛概括了19世紀70-80年代的俄國社會生活,描寫了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和耽遇,歌頌了他們的優秀品質。
高爾基的最後一部作品是長篇小說《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他一生創作了大量各種體裁的作品,為無產階級文學寶庫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財富。
他的資料:
姓名:高爾基
性別:男
出生年代:1868-1936
職稱: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國籍:俄羅斯(前蘇聯)
相關介紹:
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身貧苦,幼年喪父,11歲即為生計在社會上奔波,當裝卸工,麵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他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親身經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這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高爾基刻苦自學文化知識,並積極投身革命活動,探求改造現實的途徑。1892年發表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登上文壇,他的早期作品,雜存著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兩種風格,這是他無產階級世界觀形成前必然經歷的階段。浪漫主義作品如《馬卡爾•楚德拉》,《伊則吉爾老婆子》(1895),《鷹之歌》(1895)等,讚美了熱愛自由,嚮往光明與英雄業績的堅強個性,表現了渴望戰鬥的激情;現實主義作品如《契爾卡什》,《淪落的人們》,《柯諾瓦洛夫》等,描寫了人民的苦難生活及他們的崇高品德,表達了他們的激憤與抗爭。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義並充滿激烈內心衝突的人物。
1901年他創作了著名的散文詩《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徵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風擊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預告革命風暴即將到來,鼓舞人們去迎接偉大的戰鬥,這是一篇無產階級革命戰鬥的檄文與頌歌,受到列寧的熱情稱讚。
1905年革命前夕,高爾基的創作轉向了戲劇,1901~190......
什麼樣的高爾基
高爾基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也是傑出的社會活動家。積極參加保衛世界和平的事業。他的優秀文學作品和論著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財富。[7]
在作家辭世近半個世紀以後,人們對他的興趣還是出現持續性的高漲。在歐美各國,不時掀起了“高爾基熱”。尤其是高爾基的劇本,不斷被搬上各國舞臺,或拍成電視、電影。六七十年代,《在底層》和《仇敵》等在美國上演或播出,《仇敵》被劇評家認為“是已經播出的節目中最好的劇目”。在聯邦德國,上演過高爾基的《瓦薩·日列茲諾娃》,《南德意志報》評論說,這齣戲“以其揭露企業主世界的特殊力量震撼了西德的現實”。而演出《避暑客》時,被評論家譽為文藝復興以來的盛事。而在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等地,也都上演過高爾基的劇本。
高爾基的創作對美國進步作家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尤其是他創作中的“個人的社會活力”(指個人變革自我、變革社會和變革自然的創造力〉主題與“死物奴役活人”的主題,以及處理這類主題的藝術風格,更是引起了他們的濃厚興趣。在劉易斯的《巴比特》對“刻板的市儈”的描繪中,我們可以看到與高爾基的《苦悶的王國》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在傑克·倫敦和德萊賽的創作中,也可以看到高爾基諸多方面的影響。
高爾基充滿革命激情和革命樂觀主義的作品,為我國廣大讀者所喜愛,教育和鼓舞我國人民為消滅剝削制度和建設新社會而鬥爭。[8]
高爾基的作品從20世紀初開始陸續被介紹到中國,許多小說、劇本和論著都不僅有了中譯本,而且還被編選成單卷、多卷的《高爾基文集》出版。他的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觀點,對中國五四以後新文學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梅列日科夫斯基認為“在高爾基的作品中沒有藝術,那裡有的是不比最祟高的藝術價值低的東西:生活。那裡有其自己不經意的美,不成形的、混亂但強壯的美,有自己的美學,生硬的、變化無常的、純藝術的祟拜者不能接受的但對於熱愛生活的人來說充滿能力的美學”。列寧評價高爾基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之一,政治活動家,詩人。
斯卡比切夫斯基直言不諱地宣稱:“高爾基小說的缺點是非常嚴重和異常醜陋的。他要麼完全不懂小說文學的創作技巧,要麼就是蔑視這些技巧。”
弗.費.博茨亞諾夫斯基對高爾基的創作風格大加讚揚,特別是高爾基作品的語言:“讀高爾基的小說,你就會感覺到,他在用整個的生命和自然一起呼吸,他熱愛自然,熟知自然,因此就藉助於自己的藝術、自己的真誠,對它進行了無與倫比的描述.高爾基的筆觸生動形象,文字色彩清新。他所寫的每一筆,部沒有多餘的字句,沒有任何的花言巧語,只要兩三筆,他就能傳達給我們一幅完整的並且是完全現實的畫面。”
莫斯科流派的著名蘇聯作家尤·特里豐諾夫的話值得人深思;“高爾基——這是一座完範的森林。在這座森林裡,既有益鳥,也有野獸。既有營養豐富的蘑菇,也有致人死命的毒菇。採集者進入這個森林,只需要把對人們有好處的蘑菇摘走。其他的任留在林中就是。”[9]
《童年》裡高爾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童年》是俄國作家高爾基自傳三部曲的第一部,被譽為俄國最優秀的自傳小說之一。《童年》寫於 1931年,它向讀者們展現了高爾基童年時期在外祖父家的生活,記錄了高爾基在沙皇統治下的 心路歷程。書裡十分成功地塑造了幾個角色,尤其是外祖母這一角色,她被稱為“俄羅斯文學史上最鮮明、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小說真實地描寫了19世紀70—90年代俄國社會的面貌,展示了充滿殘酷、野蠻、愚昧、汙穢的令人窒息的生活。閱讀《童年》時,我們可以真切地體會到沙皇專制制度的腐敗、醜惡,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木,和年輕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難歷程。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中什麼樣的列寧,什麼樣的高爾基
(善解人意)的列寧。
(關心下一代)的高爾基。
高爾基是什麼樣子的
他的性格是:
他童年時受過很多的苦。後來發表作品時,需要用筆名,他就為自己和選擇了這個名字:“馬克西姆·高爾基。”在俄語裡,“高爾基”的意思是“痛苦”,“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從此,他就以“最大的痛苦”作為筆名,開始了自己的創作生涯。
高爾基19歲時有過一次未遂的自殺,其主要原因是理想和現實的背離,追求真理和社會出路的失敗。自殺行為折射出高爾基精神性格的主要特徵:信念堅定,意志頑強,智力超群,情感豐富,敏感,衝動,執著,倔強。瞭解高爾基的精神性格,有利於對他的再認識、再評價。
青少年時期漂泊流浪的生活,使高爾基親眼看到並親身體驗到俄羅斯勞苦大眾在沙皇統治下的艱難生活。高爾基對腐朽的舊制度充滿厭惡和憎恨。他在作品中抨擊了沙皇制度的黑暗,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剝削和壓迫。他的作品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但沙皇政府對此十分害怕,曾幾次監視、拘禁和逮捕高爾基,並將他流放。鎮壓不但沒有使他屈服,反而更加堅定了他鬥爭的意志和決心。
1906年,高爾基的代表作、長篇小說《母親》完成。它描繪了無產階級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塑造了工人黨員巴維爾和革命母親尼洛芙娜的感人形象。這部小說極大地鼓舞了工人群眾,使沙俄統治者十分驚恐。《母親》被公認為世界文學史上嶄新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奠基作品。
革命導師列寧是高爾基的良師益友。列寧不斷地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關懷、幫助高爾基。在列寧的建議、鼓勵之下,高爾基創作了自傳三部曲:《童年》、《在人間》和《我的大學》。自傳三部曲不僅反映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經歷以及他接受馬克思主義以前艱苦的思想探求過程,而且廣泛概括了19世紀70-80年代的俄國社會生活,描寫了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和遭遇,歌頌了他們的優秀品質。
高爾基的最後一部作品是長篇小說《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他一生創作了大量各種體裁的作品,為無產階級文學寶庫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財富。
他的資料:
姓名:高爾基
性別:男
出生年代:1868-1936
職稱: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國籍:俄羅斯(前蘇聯)
相關介紹:
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身貧苦,幼年喪父,11歲即為生計在社會上奔波,當裝卸工,麵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他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親身經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這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高爾基刻苦自學文化知識,並積極投身革命活動,探求改造現實的途徑。1892年發表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登上文壇,他的早期作品,雜存著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兩種風格,這是他無產階級世界觀形成前必然經歷的階段。浪漫主義作品如《馬卡爾•楚德拉》,《伊則吉爾老婆子》(1895),《鷹之歌》(1895)等,讚美了熱愛自由,嚮往光明與英雄業績的堅強個性,表現了渴望戰鬥的激情;現實主義作品如《契爾卡什》,《淪落的人們》,《柯諾瓦洛夫》等,描寫了人民的苦難生活及他們的崇高品德,表達了他們的激憤與抗爭。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義並充滿激烈內心衝突的人物。
1901年他創作了著名的散文詩《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徵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風擊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預告革命風暴即將到來,鼓舞人們去迎接偉大的戰鬥,這是一篇無產階級革命戰鬥的檄文與頌歌,受到列寧的熱情稱讚。
1905年革命前夕,高爾基的創作轉向了戲劇,1901~190......
三年級語文第六課高爾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高爾基是一個關懷愛護下一代的人.
shaorunjia2001真心為您解答~~
~親,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者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如果我做錯了歡迎大家指出我的錯誤,畢竟我不是萬能的】
~如還有新的問題,請好評和採納後重新另外起一題向我求助,答題不易,敬請諒解~~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祝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