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是什麼
一、通貨緊縮的定義
通貨緊縮是指一般物價水平持續下降的一種貨幣現象。
在經濟實踐中,判斷某個時期的物價下跌是否是通貨緊縮,一看通貨膨脹率是否由正轉變為負,二看這種下降的持續是否超過了一定時限。
二、通貨緊縮的成因
(一)總需求不足引發的通貨緊縮
(二)供給絕對過剩引起的通貨膨脹
三、通貨緊縮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一)通貨緊縮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1、促退論:通貨緊縮會抑制經濟增長,甚至使經濟發生衰退。
理由:
①物價的持續下降會使生產者利潤減少甚至虧損,繼而減少生產或停產。
②物價持續下降將使債務人受損,繼而影響生產和投資
③物價持續下降,生產投資減少會導致失業增加居民收入減少,加劇總需求不足
2、促進論:適度的通貨緊縮有利於經濟的增長。
理由:
①通貨緊縮將促使長期利率下降,有利於企業投資改善設備,提高生產率。
②在適度通貨緊縮狀態下,經濟擴張的時間可以延長而不會威脅經濟的穩定。
③如果通貨緊縮是與技術進步、效益提高相聯繫的,則物價水平的下降與經濟增長是可以相互促進的。
(二)通貨緊縮的財富收入再分配效益
1、實物資產的持有者受損,現金資產將升值。
2、固定利率的債權者獲利,而債務人受損。
3、通貨緊縮使企業利激減少,一部分財富向居民轉移;通貨緊縮使企業負債的實際利率上升,收入進一步向個人轉移。
4、政府財富向公眾轉移
四、通貨緊縮的治理
(一)寬鬆的貨幣政策
採用寬鬆的貨幣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貨幣量,從而刺激總需求。
(二)寬鬆的財政政策
擴大財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總需求,還可以通過投資的“乘數效應”帶動私人投資的增加。
(三)結構性調整
對由於某些行業的產品或某個層次的商品生產絕對過剩引發的通貨緊縮,一般採用結構性調整的手段,即減少過剩部門或行業的產量,鼓勵新興部門或行業發展。
(四)改變預期
政府通過各種宣傳手段,增加公眾對未來經濟發展趨勢的信心。
(五)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適當改善國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層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以增加消費需求。
什麼是通縮
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的反義詞
通貨緊縮的意思是什麼?
通縮,實際上是因為眾多企業訂單不足,就不需要大量資金購買原材料組織生產,使得流通的貨幣量少了。
而如果大量企業都不景氣、都不需要貨幣,甚至大量解僱工人,那這個國家的經濟就陷入衰退,需求就不旺盛、物價就會下跌。物價的下跌更加劇企業經營狀況的惡化。
但是,僅憑几個月的價格下降(實際降價幅度很小),而不去綜合分析經濟的其它多種變量,就斷言“經濟進入通貨緊縮”,未免失之偏頗。
以中國64萬億元的經濟總量以及年固定資產投資50萬億元、商品零售總額26萬億元、外貿進出口26萬億元的數據,遠不至於進入通縮階段。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是什麼意思?危害有哪些
通貨膨脹是指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
通貨緊縮是指由於貨幣供應量的減少或貨幣供應量的增幅滯後於生產增長的幅度,以致引起對商品和勞務的總需求小於總供給,從而導致物價總水平在較長時間內持續下降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小於社會總供給。
通貨膨脹的出現,對企業生產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使人們手中的錢變得不值錢了,存款所代表的實物量也就變少了,這就等於減少了人們的實際收入。它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使人民群眾的購買力和實際生活水平下降,造成人心和社會的不穩定;搞亂經濟關係,使價格信號失真,誤導資源配置;破壞改革、開放、發展的環境,增加改革難度,影響外來投資;給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破壞市場秩序等。通貨緊縮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必須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般來說,適度的通貨緊縮,通過加劇市場競爭,有助於調整經濟結構和擠去經濟的泡沫,也會促使企業加強技術投入和技術創新,改進產品和服務質量,對經濟發展有積極作用的一面。但過度的通貨緊縮,會導致市場銀根趨緊,貨幣流通速度減慢,市場銷售不振,影響企業生產和投資的積極性,強化了居民“買漲不買跌”心理,左右了企業的“惜投”和居民的“惜購”,限制了社會需求的有效增長,最終導致經濟增長乏力,經濟增長率下降。由此看來,通貨緊縮對經濟的長遠發展和人民的長遠利益也有不利的一面。
什麼叫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deflation) :當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減少,人民的貨幣所得減少,購買力下降,影響物價之下跌,造成通貨緊縮。長期的貨幣緊縮會抑制投資與生產,導致失業率升高及經濟衰退。
區別:①含義及實質不同:通貨膨脹是指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通貨緊縮是指物價總水平在較長時間內持續下降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小於社會總供給。
②表現不同:通貨膨脹表現為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經濟過熱的現象;通貨緊縮則表現為物價持續下降、市場疲軟、經濟萎縮的現象。
原因不同:通貨膨脹主要是紙幣的發行量大大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引起的。另外,經濟結構不合理、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生產資料價格大幅調整、需求膨脹等因素也是引發通貨膨脹的重要原因;通貨緊縮主要是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引起的,另外,貨幣供應增長乏力、金融危機等因素也是引發通貨緊縮的重要原因。
④危害性不同:通貨膨脹的出現,直接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如果人們的實際收入沒有增長,生活水平就會出現下降,購買力降低,商品銷售困難,造成社會經濟生活秩序混亂;通貨緊縮,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對人民生活有好處,但物價總水平長時間、大範圍下降,會影響企業生產和投資的積極性,導致市場銷售不振,對經濟的長遠發展和人民的長遠利益不利。
通貨緊縮的標誌是什麼
依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的表述,價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貨緊縮。也有學者將通貨緊縮細分為deflation與disinflation,前者的標誌是CPI(居民消費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轉為負數,亦即物價指數與前一年度相比下降;後者的標誌是CPI連續下降,亦即物價指數月度環比連續下降。對於通貨緊縮的涵義,與對通貨膨脹一樣,在國內外還沒有統一的認識,從爭論的情況來看,大體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一種觀點認為,通貨緊縮是經濟衰退的貨幣表現,因而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特徵:一是物價的普遍持續下降;二是貨幣供給量的連續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經濟全面衰退。這種觀點被稱為“三要素論”。另一種觀點認為,通貨緊縮是一種貨幣現象,表現為價格的持續下跌和貨幣供給量的連續下降,即所謂的“雙要素論”。第三種觀點認為,通貨緊縮就是物價的全面持續下降,被稱為“單要素論”。
通貨緊縮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儘管對通貨緊縮的定義仍有爭論,但對於物價的全面持續下降這一點卻是共同的。一般來說,單要素論的觀點對於判斷通貨緊縮發生及其治理更為科學一些。這是因為,通貨緊縮作為通貨膨脹的反現象,理應反映物價的變動態勢,價格的全面、持續下降,表明單位貨幣所反映的商品價值在增加,是貨幣供給量相對不足的結果,也就是說,貨幣供給不足可能只是通貨緊縮的原因之一,因此,雙要素論的貨幣供給下降的界定,將會縮小通貨緊縮的範圍;而三要素論中的經濟衰退,一般是通貨緊縮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因此,用經濟衰退的出現來判斷通貨緊縮就太晚了。根據單要素論的觀點,判斷通貨緊縮的標準只能是物價的全面持續下降,其他現象可以作為尋找成因,判斷緊縮程度等的依據,但作為通貨緊縮的構成要素是不妥的。
通貨緊縮的後果是什麼?我們應該怎麼做?
經濟蕭條,商品過剩,工廠開工不足,失業人數增加,物價普遍下跌。
如果你有雞或者固定收入的話(沒有遇到裁員或者減薪喔!),就安心消費吧,幾乎所有的東西都便宜了,機票、酒店、大米、白麵、衣服、首飾、國畫、瓷器······
就是不要投資,股票、基金、房地產,都離它們遠遠的,買點國債就可以了。
什麼是通貨緊縮和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指一般物價水平的普遍、持續上漲。
1、通貨膨脹首先是一種紙幣流通條件下的貨幣現象,伴隨著貨幣量相對於真實產量的過快增長,而有物價或明或暗的持續的全面的上漲。2、通貨膨脹所指的物價上漲是指全社會所有商品和勞務的平均價格水平的全面和持續的上漲,不是個別或局部性的商品和勞務價格的上漲。
3、物價水平的上漲,可以是明的,也可以是暗的,後者表現為普遍而持久的缺貨,黑市盛行,配給供應,又稱隱蔽性通脹。
通貨緊縮是指由於貨幣供給量相對於經濟增長和勞動生產率增長等要素的減少而抑制有效需求嚴重不足,造成一般物價水平持續下跌,貨幣供應量持續下降和經濟衰退等現象。對這一概念的理解應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1、從本質上說通貨緊縮也是一種貨幣現象
2、通貨緊縮表現為物價水平的持續、普遍地下跌
3、通貨緊縮也是一種實體經濟現象,它通常與經濟衰退伴隨,表現為投資的邊際收益下降和投資機會相對減少,信貸增長乏力,消費和投資需求減少,企業普遍開工不足,非自願失業相對增加,收入增加速度持續緩慢,各個市場普遍低迷。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實質是什麼?
這是由於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供給不平衡引起的,即由紙幣發行不以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為限度過多而造成的,也可以說是供不應求,商品價格升高,出現賣方市場,不知你滿意否?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