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時的秀才的意思?
秀才在唐宋時叫啥?
就是秀才啊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作者交代了方仲永的籍貫、姓名、身份、家世。)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儀禮·喪服》鄭玄注:“收族者,謂別親疏,序昭穆。”《禮記·大傳》孔穎達正義:“‘收族故宗廟嚴’者,若族人散亂,骨肉乖離,則宗廟祭享不嚴肅也;若收之,則親族不散,昭穆有倫,則宗廟所以尊嚴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親疏遠近之序團結族人,使不離散。方仲永的試筆之作“以養父母、收族為意”。“養父母”,是“孝”的表現,“收族”,是“仁”的表現。五歲的孩子有這樣的志向,這在封建時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難怪人們在讚揚之餘,還特地把這首詩送給本鄉的讀書人去看,讓他們來評定。)為意,傳一鄉秀才(在唐宋時是對一般讀書人的稱呼,跟明清兩朝經過縣試及格的生員不同。“一鄉”,全鄉。這句話應理解為傳給全鄉的讀書人看.不是隻給某個秀才看。)觀之。自是指物作詩(即作“詠物詩”。過去訓練兒童作詩,常常指定一件物品為題,要求在詩中既能說出該物品的特點,又能借此表達某種思想感情,是作詩的起步訓練。)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省略句。省略了“使”的賓語,應為“不使之學”,“之”在此指代方仲永。)
秀才。《水滸傳》有白衣秀才王倫。甚麼是「白衣秀才」呢?難道他常穿白衣?其實,「白衣秀才」是指「不第秀才」。
「不第秀才」之稱,始用於宋代。
何謂「秀才」?它原本指稱才能秀異之士,與《禮記》所稱「秀士」相近,是一種泛稱,並不限於飽讀經書。及至漢晉南北朝,秀才變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科舉考試科目繁多,秀才只是其中一科,不久即廢。與此同時,秀才也習慣地成了讀書人的通稱。宋代各府向朝廷貢舉人才應禮部會試,沿用唐代後期之法,先進行選拔考試,其中凡應舉選拔考試,以爭取舉薦的,都稱為秀才。《水滸傳》以王倫為「不第秀才」,有輕蔑的意思,指他覓舉未成,在選拔考試中名落孫山。宋代秀才名銜,無論經過考試取得;但明清時代則不同,秀才得來不易,必須通過幾重考試關隘才可,而且秀才最後也不一定能夠應舉。
明清時代,秀才專指府(或直隸州)學、縣學的生員,是讀四書五經而進學者的專稱。要取得這種資格,必須在學道或稱童子試獲得取錄。不論年齡,應童子試的都稱童。魯迅小說《孔乙己》、《白光》中的主人公孔乙己、陳士成在前清多次童子試均考不上,人已老了,還是童生,或稱老童生。若果縣、府、院三試都錄取了,進入府學、州(直隸州)學或縣學的,稱為進學,通名生員,即秀才的俗名。生員除了經常到學校、學官的監督考核外,還要經過科考選拔(未取者有錄科、錄遺兩次補考機會),方可參加本屆鄉試(各省舉行的考試,取中者為舉人)。
童子試關卡重重,有否其他途徑入仕呢?其實,應試者老是不經過童子試、科考的,也能參加鄉試。方法是參加所謂「納粟入監」。這個制度始於明代中葉,一直行至清末。「納粟入監」就是化銀子捐一個監生,取得鄉試入場資格(更多的是,有錢不學的人捐監後並不入場應試)。這個途徑,往往被看輕,但也總有意外:明代羅圭七次應考都不能通過童子試,捐監後卻在鄉試、會試中連獲第一名。
鄉試在秋天(中秋前後)舉行,所以稱為秋闈(闈是考場的意思)。次年春季(在陰曆二月或稍後)舉行會試,稱為春闈。會試由禮部主持,又稱禮部試、禮闈。會試之後是殿試。明清時代,正常情況下,這種科舉考試每三年一次;遇有國家慶典,增加恩科。由柳洪平創建。
補充
秀才 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為學校生員......
秀才、舉人、進士只是科舉名目嗎
通常,人們把秀才、舉人、進士當成科舉後的一種資格和出身,這是誤解。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裡,秀才、舉人、進士有不同的含義。秀才,本為優秀人才的通稱。《管子·小匡》載:“農之子常為農,樸野而不慝(té,邪惡),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足賴也”。這裡的秀才指的就是有秀異才能的人。漢代實行察舉制,秀才成為薦舉人才的一種科目,漢武帝元封四年就曾經命各州每年舉秀才一人。東漢時為避光武帝劉秀諱,改稱為“茂才”,三國後複稱秀才,南北朝時最看重秀才科。唐初仍設此科,與明經、進士、俊士等科相併。至唐高宗時廢止,以後僅作為一般儒生的通稱。明、清兩代,凡經過縣試、府試、院試三級考試而進入府、州、縣學的,稱為生員,又俗稱為秀才。只有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才能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所以它是仕途的起點。舉人,本意為選用人才。如《左傳·魯文公三年》:“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為君也,舉人之周也”。漢代取仕,尚無正式的考試方法,令郡國守相薦舉,所以稱為舉人。唐宋時鄉貢入京應試,通稱為舉人,意思是應舉的人。如白居易《把酒思閒事詩》“乞錢羈客面,落第舉人心”,即指舉進士而言。到了明、清兩代,才把鄉試(每三年一次在各省城舉行的科舉考試)考取的人稱為“舉人”,成為考中後的一種資格和出身。《范進中舉》、《阿Q正傳》中的舉人,就屬於後者。 進士,本指可以進授爵祿的人。如《禮紀·五制》說:“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以告於王而升諸司馬,曰進士。”隋煬帝大業年間用考試取仕,始設進士科。唐代取士由地方官舉送到中央考試,唐人常稱為“舉進士”,意為應舉參加進士科的考試。唐高宗武則天以後,進士科最為社會所重,被認為是致身通顯的重要途徑。進士科考試合格後稱為“及第”,要在曲江池參加慶祝宴會。進士及第後稱為“前進士”,並不授官司,還要參加吏部“博學宏詞”或“拔萃”的考選,其後才能留進士科,經禮部考試合格後再由皇帝殿試複審,然後分五甲(五等)放榜授官司。明、清兩代,始以進士為考中者的資格和出身。舉人在參加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參加會試(禮部舉行的考試),取中後稱為貢士,貢士經過殿試(會試後同年由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錄取後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習慣上將一、二、三甲統稱為進士。
《傷仲永》中的“賢於材人遠矣”和“受於人者不至”中的“於”是什麼意思?
1、“賢於材人遠矣”的“於”的意思是:比。
整句話的意思是:遠遠勝過一般有才能的人。
2、“受於人者不至”的”於“的意思是:被。
整句話的意思是:是因為他(被)受到的後天教育沒有達到要求。
”於“的用法
(一)介詞。
1.在,從,到
①乃設九賓禮於庭。(在)《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縉紳、大夫、士萃於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③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前一個“於”:從)(《勸學》)
④從徑道亡,歸璧於趙。(到)《廉頗藺相如列傳》
2.“在……方面”“從……中”
①荊國有餘地而不足於民。
②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悔。(《遊褒禪山記》)
3.由於
①業精於勤、荒於嬉(《進學解》)
4.向,對,對於。
①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
②魯肅聞劉表卒,言於孫權曰……(《赤壁之戰》)
③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5.被。
①君幸於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6.與,跟,同。
①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②燕王欲結於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莫若遣腹心自結於東,以共濟世業。《赤壁之戰》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
②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後一個“於”:比)(《勸學》)
【於是】
1.相當於“於+此”,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例:
①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在這時)
②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捕蛇者說》)
③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罅。(對此)《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於是餘有嘆焉。(因此)(《遊褒禪山記》)
⑤遂墨以葬文公,晉於是始墨。(從此)
2.連詞,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係,與現代漢語“於是”相同。例:
①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
③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觸龍說趙太后》)
【見……於】表示被動。
①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獨見辱於愚,何哉(《愚溪詩序》)
傷仲永翻譯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見過書寫工具,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他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作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寫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作客,有人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他的父親認為那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叫他寫詩,已經不能與從前聽說的相稱了.再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舅舅說:"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樣了."
XP會不會比98更加充分的發揮硬件的性能,從而使遊戲運行更順暢?
作為服役十餘年的系統,它已經迎來了自己的歸宿。現在,全世界的網友不禁為這一頑強存在於microsoft十餘載的系統肅然起敬。只有不斷地探索、嘗試、創新,才能使系統運行更人性化。這一點,是XP無法與7和8.1相媲美的。
用文言文如何表達糧草不足,向家裡人要錢的意思
傷仲永(傷,是“憐惜”的意思。傷仲永,即憐惜方仲永這個幼時天資聰穎的神童由於沒有學習,以致成年後竟成為默默無聞的庸人。)作者: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作者交代了方仲永的籍貫、姓名、身份、家世。)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儀禮·喪服》鄭玄注:“收族者,謂別親疏,序昭穆。”《禮記·大傳》孔穎達正義:“‘收族故宗廟嚴’者,若族人散亂,骨肉乖離,則宗廟祭享不嚴肅也;若收之,則親族不散,昭穆有倫,則宗廟所以尊嚴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親疏遠近之序團結族人,使不離散。方仲永的試筆之作“以養父母、收族為意”。“養父母”,是“孝”的表現,“收族”,是“仁”的表現。五歲的孩子有這樣的志向,這在封建時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難怪人們在讚揚之餘,還特地把這首詩送給本鄉的讀書人去看,讓他們來評定。)為意,傳一鄉秀才(在唐宋時是對一般讀書人的稱呼,跟明清兩朝經過縣試及格的生員不同。“一鄉”,全鄉。這句話應理解為傳給全鄉的讀書人看.不是隻給某個秀才看。)觀之。自是指物作詩(即作“詠物詩”。過去訓練兒童作詩,常常指定一件物品為題,要求在詩中既能說出該物品的特點,又能借此表達某種思想感情,是作詩的起步訓練。)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省略句。省略了“使”的賓語,應為“不使之學”,“之”在此指代方仲永。)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明道”,宋仁宗年號,只有兩年(1032-1033)。“先人”。這是對已故父親的稱呼。按:王安石父親名益,字損之,天聖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現在廣東省韶關市),三年後以丁憂離職還家,王安石(當時13歲)隨行。據此,這次還家當在明道二年(1033)。寶元二年(1039),王益卒於江寧(現在屬江蘇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寫於慶曆三年(1043)故稱“先人”。),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省略句。省略了“令”的賓語,應為“令其作詩”,“其”指代方仲永。)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指王安石)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終於成為普通人,是他受到的後天的教育不到位的原因。)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意義:人的天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經過後天的不斷的學習。) 譯文: 金溪縣人方仲永,世代以耕田為業。方仲永五歲時,還不認得筆墨紙硯,忽然哭鬧著索要這些東西。他父親很奇怪,就向鄰居那裡把那些東西借來給他。方仲永馬上寫下了四句詩,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表達了孝養父母和與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係的意思,這首詩很快就被全村的讀書人都紛紛借去了。從此旁人只要指定一物,方仲永就能立刻寫下關於那種東西的詩,詩的文字技巧及道理意境都達到一定水平。同縣的人們對他都非常器重,並漸漸也長請他的父親去他們家裡做客,有的還花錢請求方仲永題詩。方仲永父親覺得這是件有利可圖的事,就每天帶仲永向同縣的人到他們家裡去四處拜訪,不讓他學習。 我很久就聽聞此事了。明道年間,我跟從父親回到家鄉,曾在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我們叫他作詩,已經與我過去所聽到的水準不能相比較了。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到舅家去,問起方仲永,人們告訴我說:“他已經完全同普通人一樣了。” 我認為:方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有天賦,比起......
科舉考試的四個階段:鄉試(秀才)、會試(舉人)、會試(秀才)、殿試(進士)為什麼會有兩個會試
科舉制度按種類劃分,主要有貢舉、制舉、武舉、童子舉等。其中,貢舉是定期舉行的,因此被稱作“常科”,取士數量最多,延續時間最長,社會影響也最大。
隋唐五代,貢舉考試分解試、省試兩級。宋太祖時創立殿試製度,開始成為解試、省試、殿試三級考試。元、明、清時期改稱為鄉試、會試、殿試。 唐宋時期,稱取得解送京師參加省試資格的考試為“解試”。隋唐五代,一般每年舉行一次;北宋中期以後,改為“每三年一開科場”。一般在各州府舉行。元、明、清時期改為“鄉試”。在順天、應天府(睢陽)及各省省城的貢院舉行。唐宋時的考場與現代教室式的考場大致相同,而明清時的考場,則是單間號舍。每個應舉人一間號舍,答卷、吃飯、睡覺都在這間號舍內。解試、鄉試一般都在秋天八月舉行,按地區分配有一定的錄取名額。解試合格稱為“得解舉人”,鄉試合格稱為“舉人”,第一名都稱為“解元”。 唐宋時期,對解試合格舉人的覆試在中央政府的尚書省舉行,因而稱為“省試”。唐代省試合格,即賜予進士及第。宋代創立殿試製度之後,省試成為取得殿試資格的考試。元、明、清時改稱為“會試”。省試、會試都是由禮部主持,在春天的一、二月份舉行,一般也有大致的錄取名額。省試第一名稱“省元”;會試第一名稱“會元”。 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對省試或會試合格舉人的覆試,是三級考試中最高的一級考試。一般都在皇宮中的大殿上舉行,例如宋代的殿試就在崇政殿舉行,清代殿試在保和殿舉行。宋元明時期的殿試,一般在三月份舉行。清朝乾隆年間改為4月2 1日舉行,遂成為定製。 北宋中期之後,參加殿試者一般都賜及第,不再黜落,只是根據殿試成績重新排列名次而已。宋代殿試,一般分為五甲。第一、二甲賜進士及第,第三、四甲賜進士出身,第五甲賜同進士出身。明、清殿試,分為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皆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張掛黃榜公佈,俗稱為“金榜題名”。
童生試:也叫“童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學習成績優秀的一二等學生)後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傷仲永全文翻譯
譯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見過書寫工具,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他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作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寫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作客,有人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他的父親認為那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叫他寫詩,已經不能與從前聽說的相稱了。再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舅舅說:“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樣了。”
王先生說:仲永從小通達聰慧,會做詩的能力,是先天得到的。他先天得到的稟賦,比起有才能的人高多了。最後成為普通人,是因為他後天的學習沒有達到要求,像他那樣先天得到的,稟賦如此之好,卻由於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成為普通人;現在那些沒有先天的稟賦,本來就是普通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成為普通人恐怕都不能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