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保護膝蓋關節?
怎樣訓練能更好的保護膝蓋?
一、瞭解膝蓋:
膝蓋不屬於身體中最常受傷的部位,但卻可以是最薄弱的。談到膝部問題要有個概念,首先是結構,大腿骨或叫股骨與小腿的脛骨和
腓骨,上面還有膝蓋骨也是大家知道的叫髕骨構成了膝關節。在股骨和脛骨之間有兩個大的軟骨盤,分別稱為內側半月板和外側半月
板。股骨前下端有槽合適安放髕骨,能非常滿意供髕骨在糟內上下移動,這些關節表面的軟骨能吸收震動,承受壓力,直到它們出現
毛病。軟骨,特別是半月板,在運動時,是人體最易受傷的部分。
二、膝傷症狀及療法
症狀:
臏尖部開始有酸脹不舒,以後出現持續性鈍疼。其規律為,開始活動時疼痛加重,活動開後疼痛減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上下
樓梯、下蹲起立、負重行走、用力踢球等),凡是作股四頭肌收縮動作時,都會出現臏尖部的疼痛。病情較重的患者,在平常步行時
也出現臏尖處的疼痛。患者感到膝發軟無力,走路容易疲勞,致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更不能揹負重物行走。在臏尖處有明顯的壓
疼。觸摸時,可感到臏腱附著處有腫脹、鈍厚的改變。有些患者可以摸到增生的骨刺尖。作伸膝抗阻試驗、半蹲試驗時,臏尖處出現
疼痛。無論慢性或急性膕肌損傷,主要表現是蹲下或起來時,或在上樓、爬坡時,膕窩部出現疼痛,其性質可以是間斷性或持續性的
,大部分慢性損傷者表現為鈍疼,急性損傷者則是劇烈或較劇烈的撕樣疼或牽扯樣疼。
檢驗方法:
平躺於床上,(如果只有自己就雙腿伸直坐在床上,雙腿一定要伸直,否則沒有感覺),用手的虎口對準膝蓋上延,拤住,保證膝蓋
不能前後移動,然後大腿用力,如果感覺到明顯疼痛就是膝蓋內軟組織損傷了,如果疼痛劇烈,就是軟組織老化了
形成原因:
由於人體骨骼的結構特點,當腿步彎曲時膝蓋內的軟組織密實接觸,潤滑液體不能很好的保護膝蓋,長時間負重登山,造成膝蓋內硬
性摩擦,導致軟組織老化。登山、騎自行車、爬樓等等,長時間膝蓋彎曲的動作都會導致軟組織老化。
治療:
1.服用阿司匹林以減輕疼痛和炎症
2.如果X照片反映有半月板撕裂,那需要外科治療,即關節鏡外科處理,那包括插入不鏽鋼管子,用吸引器吸出撕裂的軟骨片。這種
流行的新手術方法可讓人手術後一週內恢復運動能力。
3.理療之外還可以用中藥外敷、按摩
4.恢復措施:雙腿伸直平坐於床上,腿部保證平直的情況下,用力擡高,反覆一百次。注意!不能雙腿同時,要分開進行。此方法
的原因及作用:當雙腿伸直時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間的距離最大,軟組織之間就能產生一定的空間。腿伸直用力上擡,實質是肌肉用力
,就可以把潤滑液壓入膝蓋軟組織之間的空隙,給軟組織補充營養,長時間如此可加強軟組織的耐磨性能。
三、鍛鍊,爬山和膝蓋傷的關係:
很多zn型強人,身體素質一般[我就是這種:]],但是*著堅強的意志,所謂堅強的意志,一直超強度的透支著自己的身體。建議他們
鍛鍊,有的女孩子怕腿長粗,要不就推說沒有時間,要不就振振有詞的說,體力和爬山不是一回事,我跑步不行,你看我爬山不是一
樣快?其結果是明顯的,就是落下一身的關節傷。所以我現在比較注重平時的鍛鍊,尤其是大腿正面肌肉耐力和力量的鍛鍊,用處在
什麼地方?用處不在於讓你爬更遠的山,而是在於讓你就算是在下山的時候也能保持旺盛的體力。很多損傷都是發生在體力不濟的時
候,我看過很多人爬山,上山的時候一個個生龍活虎,下山的時候卻一個個拖著腿下(以前......
怎樣保護關節(注意事項)?
1合理飲食結構,注意適量補鈣。學會科學飲食,注意鈣質攝入。每日膳食必須多種食物適當搭配,以滿足人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日常飲食應包括五大類:第一類為穀類和薯類;第二類為動物性食物;第三類為豆類及其製品;第四類為蔬菜水果類;第五類為純熱能食物(包括植物油、澱粉、食用糖和酒)。各類食物所提供的營養成分不盡相同,沒有一種食物能供給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素。另外,中老年人在膳食中應注意多食含鈣食物,如牛奶及豆製品,鈣含量豐富,利用率又高,應注意補充。蝦皮、芝麻醬、海帶、核桃、瓜子、土豆等,可增加鈣質攝入。另外,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油膩之物,多吃蔬菜水果,也有利於膝關節的保護。同時應多一些戶外活動,增加陽光照射及補充維生素D,以促進鈣吸收。 2合理鍛鍊關節,避免關節損傷。有骨性關節炎的人,既要避免膝關節過度疲勞,又要進行適當的功能鍛鍊,以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防止腿部的肌肉萎縮,這不僅能緩解關節疼痛,還能防止病情進展。有的人患關節炎後害怕疼痛,不敢活動,甚至臥床不動,其實這對保護關節並不利,時間長了,反而會引起髕骨老化、骨質疏鬆、肌肉萎縮等一系列併發症,進一步加劇關節的損傷和不穩定。患了關節炎後,正確地適當地進行鍛鍊,可以增強肌肉韌帶的力量,延緩和減慢關節病的進程。合理鍛鍊關節,避免關節損傷應把握好三個環節: 首先,處理好“鍛鍊”和“休息”這對矛盾。把握好鍛鍊和休息,動和靜的分寸,總的原則是“休息關節,鍛鍊肌肉”。對已經出現早期、輕微症狀者,必要的休息可以減少關節的磨損,利於炎症和腫脹的消散。而適當鍛鍊可以增加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加強關節的穩定性,減輕關節疼痛和改善關節功能。 其次,要選擇科學適當的鍛鍊方式。有膝關節炎的人,游泳和散步是最好的運動方式,既不增加膝關節的負重能力,又能讓膝關節四周的肌肉和韌帶得到鍛鍊。游泳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對頸椎、肩關節、膝關節等都有保健作用,同時對糖尿病、高血壓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散步是一種最經濟、最安全、最適宜長期堅持的運動形式,有關節炎的患者散步時步幅不要太大,速度不要太快,快步疾走容易加劇關節的磨損。仰臥起坐、俯臥撐、橋形拱身以及模仿蹬自行車,都是病人最好的運動。可以做床上擡腿運動,用大腿帶動小腿,膝關節不彎曲,必要時可以在腳踝部放個沙袋,增加鍛鍊強度,這種鍛鍊方式的好處是不受場地的限制。關節炎患者不適宜進行一些劇烈的活動,如蹲馬步、蹲下起立、爬樓梯、登山等,這些活動會增加關節負荷,加劇關節的磨損。章亞東博士說,老人在爬樓梯、爬山時,關節負重是正常時的4-5倍,有的樓房沒有電梯,必須走樓梯時,可以扶著欄杆或牆,注意不要跨步上樓梯,要等雙腳全部在一個臺階上後,再邁下一步。 三是掌握鍛鍊的強度。應以鍛鍊後不覺得過度疲勞為適宜,無論何種鍛鍊均應不導致肌肉過度疲勞,不增加關節疼痛症狀。 3減輕體重。肥胖往往加重關節面的負擔,使關節結構加速磨損、老化,引起變形性關節炎。肥胖還可通過其他代謝併發症間接影響關節,如糖耐量異常、脂質異常症等等。 4注意走路和勞動的姿勢,不要扭著身體走路和幹活。避免長時間下蹲,長期從事下蹲式工作時,如汽車修理工、翻砂工,最好能坐個小板凳改為低坐位,長時間坐著和站著,也要經常變換姿勢,防止膝關節固定一種姿勢而用力過大。騎自行車是治療和預防骨性關節炎的一項很好的運動形式,但要注意調好車座的高度,以坐在車座上兩腳蹬在腳蹬上、兩腿能伸直或稍微彎曲為宜,車座過高、過低或騎車上坡時用力蹬車,對膝關節都有不良的影響。 5避免關節受傷。經常參加......
經常長跑的人,如何保護膝蓋
我認為,不管什麼運動,運動後注意健身保養確實是需要認真對待的一件事。對於常跑的人,保護膝關節最積極的辦法就是練“小半蹲”了,準備活動和舒張運動都代替不了“小半蹲”這個練習。如果說,長跑對腿功來說,主要是鍛鍊骨骼、鍛鍊肌肉的話,“小半蹲”則是鍛鍊韌帶的好方法;如果說,長跑對身體是積極鍛鍊的話,“小半蹲”則是主動保養了。
你一週跑4—5次,“小半蹲”則不一定每次跑完都要做,可以每週抽出一定的時間做2—3次,也可以每週僅做一次,要視其感覺和效果自己來定,有時間就多做點,沒時間就少做點。“小半蹲”其實是非常簡單的,注重的主要是耐力的長久性和練習時間內自我獨處心性的培養。
“小半蹲”的具體內容和方法如下:
小半蹲
雙手叉腰,兩個腳朝前,兩隻腳之間留10釐米的空隙,一個拳頭的距離。蹲下去的時候膝關節也是一個拳頭的距離,身高往下矮十公分,主要表現在腿部彎曲,臀部下沉,腰背直立,持住不動,每次做10—30分鐘。注意要將身體重心始終放在前腳掌上,這樣一是為了更好地平衡,二是便於堅持的時間更長些。如果中途實在累得不行了站起來休息一下子,再往下蹲。
半蹲完畢,直身合步,雙手重疊在肚臍上(男左手貼臍,女相反),靜養片刻。 這一招式主要是為了寧神聚氣,安定心態。
你可別小看這個小半蹲,所起的作用相當大。膝關節韌帶受到持續刺激所產生的潤滑液第一是潤滑關節,第二是營養關節,最關鍵的是在營關節當中還可以修復關節。
所以說,這個小半蹲在改善膝關節周邊韌帶的質量方面,肌肉負荷量會很小,但是要做這個動作維持的時間很長,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這個關節的韌帶在用力,這個用力跟肌肉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韌帶刺激是要求維持一定的時間才行,所以起碼要10分鐘以上,要求在半小時以上為好。
我現在每天運動後都做這個“小半蹲”,感覺非常管用,你不妨試試看怎樣。注意做這個練習的時間不能一下子達到多少,要逐步逐步地增加為好。
參考資料:央視《健康之路》邀請健身教練談《膝關節的養護》2006-08-04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養膝蓋
在長春保元堂中醫院專家介紹膝蓋是人體使用頻繁又很容易磨損的關節,在所有骨關節炎中膝關節發病率最高,膝關節承載著人體大部分重量,活動頻繁,又沒有豐富的軟組織保護,還容易受到外傷、風寒的刺激。專家提醒大家:趁現在我們還年輕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膝蓋,千萬不要“壯年不知護膝蓋,等到老了就拄拐”。 年輕時,膝蓋任勞任怨,我們跑跳自如,但過了30歲,膝關節中那層起到保護潤滑作用的透明軟骨(髕骨軟骨)逐漸開始磨損。超過40歲,走遠路、上下樓梯後會感覺膝蓋隱隱痠疼。50歲之後,年紀越來越大,髕骨軟骨磨損嚴重,關節炎等疾病找上身。正是因為太多年輕人不知道如何保護膝關節,我們的社會老齡化又不斷加劇,近年來膝關節發病率逐漸上升。 可別小看膝關節疾病,關節疾病雖然不致命,但嚴重者可能因為疼痛、活動不便而喪失勞動能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對於關節病重度患者來說,漫長的疼痛如同“不死的癌症”,折磨終身。 一、上下樓梯、爬山、打太極,這些都市人喜聞樂見的健身方法,但很傷害膝蓋。專家解釋,這些動作有個共同點需頻繁屈膝,做半蹲或下蹲。比如下樓梯時,人體膝關節要負擔體重的3到4倍。如果總是頻繁屈膝,會導致膝蓋軟骨及韌帶損傷,甚至出現軟骨磨損和韌帶老化。年輕人容易“緩過勁”來,但50歲以上的人卻不適合做類似運動。平日鍛鍊,最好以散步、游泳等為主。 二、愛美女性要注意了,常年穿著小短裙、薄絲襪,風寒入侵腿部,會使膝關節提前變“老”。專家介紹,膝關節滑膜血管豐富且在皮膚表層,受到寒冷刺激時收縮,關節液循環代謝變慢,逐漸積液、腫脹,嚴重時就會影響關節的活動功能。長期穿著高跟鞋,女性的腳底前傾,膝關節處於強伸狀態,會加快韌帶老化。 三、久坐不動太過宅會使膝關節“生鏽”,長期不運動,人體肌肉力量下降,靈活性變差,也會影響關節的穩定性。而且關節軟骨的營養來源於關節液。只有適當運動,關節液才能更好向軟骨滲透,減緩退行性變化。 四、大吃大喝不減肥使膝關節負擔太重磨損快,肥胖人群患膝關節疾病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得多。因為肥胖人群的膝關節本就負擔重,與普通人相比,膝關節磨損更加嚴重;過於肥胖還容易出現全身代謝性疾病,膝關節相應也會受到影響。肥胖人群普遍不愛運動,協調能力較差,鍛鍊少,關節不靈活,又會陷入惡性循環。 聽了保元堂中專家的詳細介紹,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上幾點,在日常生活中保護好自己的膝蓋。如果您還有疑難問題,歡迎諮詢我院在線專家,他們會為您做最詳細的解答。 三維膠原蛋白液體針是保元堂中醫院的特色療法,已經為很多患者解除了疾病的困擾。長春保元堂中醫院專業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骨質增生、骨關節炎、等骨科疾病的骨科醫院。是吉林省首選骨科醫院,骨病治療權威骨科醫院。 中西醫結合能量激活療法包含五大技術: ★一是針法鬆解術:鬆解粘連打通淤阻。 ★二是三氧減壓術:減輕椎間盤壓力疼痛壓迫消失。 ★三是介入消融:消除突出物解除壓迫。 ★四是外敷藥物:強力滲透、活血化瘀。 ★五是內服藥物:通經活絡整體調理。 推薦技術:三維膠原蛋白液體針因其療效可與手術相媲美,能在短時間內快速解除病痛,但又不像手術那樣對人體組織器官損傷,該療法是目前國內外採取的一種比較先進的治療膝關節炎、滑膜炎的新法。通過液體疏通鬆解原理、懸浮修復原理、滲透消炎原理的三部曲治療機理的療法安全可靠,不住院,無痛苦、無副作用,一般一週治療一次,大部分一次即可消除症狀,相當於皮下吸收療法的10倍。該療法相較於口服,肌肉靜脈給藥更直接、更有效,在臨床治療方面有意想不到的療效,深受廣大患者好評。
老年人膝關節應該如何保護
隨著年齡的增長鍛鍊和活動減少,人的關節肌腱、韌帶容易發生退行性病變,肌肉也易出現廢用性萎縮,使動作的協調性變差。膝關節離心臟較遠,血液中的氧氣和營養供應容易發生障礙。特別是人到中年之後骨骼中的有機質不斷減少有機鹽卻逐漸增加導致軟骨脂肪化、骨質化、石灰化,膝關節腔內的滑液分泌逐漸減少,膝關節骨面長期摩擦形成骨質 磨損 ,關節周圍組織由於炎症等原因易發生纖維粘連。所以,老年人膝關節面容易發生粗糙變形,關節僵硬。
膝關節是全身最主要的承重關節,人在平地行走時它承受的力量是體重的1.5倍;上下樓梯時承受的力量是體重的3.3倍,下蹲站立時壓力可選體重的8倍。這樣重的負荷,中年以後就不容易承受。在活動與上下樓時往往會發出“咔咔”的彈響聲或摩擦聲特別在受寒與勞累時則易誘發疼痛、腫脹、關節積液,嚴重者還會使老年人的關節出現畸形,變成殘疾。
膝關節痛的簡易自查方法
原則上說,凡出現膝關節疼痛、腫脹、畸形和活動受限等症狀,都應及時到醫院找專科醫生進一步檢查確診治療。在未去醫院檢查確診前教你幾種自查萬法,自己做個初步判斷。
上下樓困難只是上樓時痛多是滑膜炎或關節周圍有病變:下樓時痛可能是半月板損傷上下樓都痛可能是骨性關節炎。
出現晨僵晨起關節及關節周圍僵硬起來後下不了床(一般1小時左右),需要慢慢活動後才能走路,其病因多是類風溼性關節炎。
患者感到乏力,有勁使不上,腿與膝關節酸脹不適,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感,病因多半是髕骨運行軌跡不正。
下蹲困難原因是伸膝裝置出現功能障礙,或是關節內有積液。 傳統膝關節疼痛的治療方法,王要包括中西藥物、鍼灸、按摩、理療、關節腔注射、手術、關節鏡治療等。其中手術治療要慎重因為膝關節結構複雜處理不好容易出現後遺症。目前有的專家王張採取針刀+中藥+手法+功能鍛鍊進行治療,有較好功效。
1、重視運動鍛鍊經常參加各種運動鍛鍊,對保護關節肌肉的柔韌性,彈性以及預防脫鈣、延緩衰老都有重要意義。鍛鍊要根據年齡、體質和所患疾病的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如散步、打太極拳和游泳等,並做到量力而行、持之以恆,排除雜念、全身放鬆。老年人不宜參加劇烈運動,在參加強度較大的運動前,要注意熱身活動,以免損傷筋脈關節。
2、防止意外損傷背擡重物時要量力而行,不要超負荷,要儘量避免久坐、久站、久立、久行、久蹲,若站立時間較長,應注意中間休息或經常變換姿勢,在平時生活中,不管是走路、勞作和外出旅遊,一定要加強自我保護特別是老年人一切行動應始終貫穿一個“慢”字,避免登高涉險、避免摔倒,防止發生腰膝和踝關節扭傷 、挫傷、半月板撕裂傷等。
3、重視防寒保暖秋末至初春的嚴寒季節要注意腰、膝等處的防寒保暖,被褥、衣服要乾燥鬆軟避免涉水淋雨、坐臥溼地,防止風寒、溼邪的侵襲,減少對腰膝的損傷。
4、避免身體過胖體重超重,大腹便便,不但行動不便,而且行走勞作都會增加背部、上腹部肌肉和腰、膝、踝關節的負擔,容易造成損傷。
5、選擇合適鞋襪不但對保護雙腳意義重大,而且對保護腰、膝免受震動和損傷都有重要意義。鞋襪總的原則是大孝鬆緊、軟硬、鞋跟高矮要讓人感到舒適,並應保持良好的透氣性。鞋襪太緊、過於潮溼、鞋頭太尖、鞋幫太硬、鞋底太雹鞋底太厚(如鬆糕鞋)、鞋跟太高,都對腿腳關節有害,還容易摔倒。特別是遠行和運動時鞋跟過高或鞋底太薄的鞋都不能穿,以減少對足弓、膝關節的損傷。
6、加強飲食保健重視吃含鈣豐富和有強筋壯骨作用的食品,如牛奶、蝦仁蝦皮、豆製品、藕、蹄筋等,可預防與減輕骨質疏鬆等發生。
7、防治慢性疾病加強對腰、膝等關節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和 骨質增生 以及關......
怎樣保護膝蓋?
您好,小半蹲 大家跟我一樣雙手叉腰,兩個腳朝前,兩隻腳之間留10釐米的空隙,一個拳頭的距離。蹲下去的時候膝關節也是一個拳頭的距離,大家跟我一起做,身高往下矮十公分,每天走完步,再站在這的時候,如果你們每天做10—30分鐘,累了以後再站起來休息會,再往下蹲,就這個功夫蹲完了的結果怎麼樣呢?剛才這位阿姨說了一件事,說關鍵裡面嘎吧嘎吧作響,我一定要告訴大家這是膝關節裡頭缺油,這個油是什麼東西呢?它叫關節液。這個關節液什麼時候產生呢?就是你每天給它這種刺激10分鐘以上,就開始產生關節液了。關節液產生出來的結果是什麼?第一潤滑關節,第二營養關節,最關鍵的是在營關節當中還可以修復關節。貼牆蹲 下面我們教給大家這節操叫做靠牆半蹲,這個有很多要求,同時它對腿的不同問題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我們來做第一個練習。首先靠牆身體站直,然後像前邁一隻腳大概30釐米左右,另外一隻腳也跟上來,手扶牆身體蹲下來,就這個角度身體靠直,我們腿膝關節前側的髕骨和髕韌帶都是硬硬的,這個就得到了有效的鍛鍊。這個角度就適合您上樓疼下樓疼的問題,這個做多長時間呢,三分鐘做一組也可以,五分鐘做一組也可以,如果身體比較好可以做十分二十分鐘都可以。這個動作我們可以分三個角度來做,90度做一下,然後扶著牆慢慢起來100度一個,再往高起,腳往後錯一點,120度左右再做一下,這樣來回練一下會非常好。祝你健康!
如何保養膝關節 ?
有些人動的不夠多或已有退化性關節炎 , 肌肉和膝蓋都很脆弱、一下子運動過量、像是爬山爬太久、就很容易引起腰部及膝蓋疼痛。另一些人則視運動過量、如果持續使用不當、加上休息不夠、慢慢會累積一些運動傷害、造成各種膝關節問題。 膝蓋是全身上下最容易發生傷害的關節 、不分年齡 , 如果平常就能好好保養、還是可以延緩關節的退化、即使年紀大 , 仍可順暢使用。 膝蓋每時每刻所承受的壓力、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根據統計 : . 躺下來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幾乎是 0 . 站起來和走路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 1 ~ 2 倍. 上下坡或上下階梯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 3 ~ 4 倍. 跑步時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 4 倍. 打球和上籃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 6 倍. 蹲和跪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 8 倍 試想一下 : 一個體重 60 公斤的人、每上一格階梯、膝蓋就要承受240公斤、如果是蹲跪、就要承受到 480 公斤之多 ; 一個體重 80 公斤的人 , 每上一格階梯 、 膝蓋就要承受 320 公斤, 如果是蹲跪、就要承受到 640 公斤之多 ....。 膝關節平均可承重 35 公斤、承受重量越多、關節軟骨磨損的機率也越大。肌腱也容易受傷 、膝關節退化較快。 如果想減輕膝蓋的負擔、可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 ◆ 減重, 儘可能維持標準體重。肥胖是膝關節的大敵、要預防膝蓋痛、要先解除身上的重量。別以為增加 3 公斤沒什麼、外表也看不出來 、實際上每走一步就增加 6 公斤、上下樓梯則是增加 12 公斤。持續肥胖對膝蓋的壓力更不用說、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胖子的膝蓋都不好。此外、如果膝蓋已經不適、儘可能少背、少提重物、減輕整體的重量。 另外、年輕時激烈衝撞、關節曾經因車禍或運動受傷、可能在中年就結出關節退化的結果。美國籃球天王麥可喬登告球季賺盡榮華富貴、附帶的收穫是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在 40 歲報到。貨運或搬家工人等 .... 的退化性關節炎、是長期外力加重了全身關節負荷。 ◆ 少做長期蹲跪的動作。鍾佩珍建議家庭主婦、儘量別蹲著做家事或跪著擦地板、至於深受許多人喜愛的太極拳、簡文仁則是建議年紀大或膝蓋以不舒服的人、不要勉強自己蹲太低、站著打高位太極拳就好。 ◆ 多訓練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像是大腿前側的四頭肌 , 大腿後側的二頭肌、增強這些雞群、可增加膝蓋的穩定性、減緩關節的磨損。平常可以多做擡腿的動作、或是室內腳踏車、都可以訓練到這些肌肉。 ◆ 運動中感到不適、要立刻停下來、不要勉強。曾是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和哈佛公衛學院教授的芬瑞·帕芬柏格在《哈佛經驗 -- 運動與健康》一書中指出、疼痛其實就是最好的警訊、告訴我們要休息、減緩速度或改變運動項目。 注:文轉載,內容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