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施的布是什麼意思?
佈施,是什麼意思?
佈施,(1)將金錢、實物佈散分享給別人。(2)指佛教用語,人的行為。佈施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中的第一項,種類有三種:法佈施,財佈施和無畏佈施
佈施的意義與種類
佈施,梵語dāna,意即佈施。也就是以慈悲心給予他人福祉與利益之事。《維摩經》中說:“佈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中論》中說:“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可見,佈施作為佛教修行的突破點,可以歷煉自己的身心,增長自己的福慧,以此積累自己成佛的資糧。應當說,佈施是學佛中簡單、易行、契理、契機的修學法門之一。所以菩薩六度法門的第一門就是佈施門。
佈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等三種,能治慳貪吝嗇,除滅貧窮。就三種佈施而言,所謂財施,即是以財物施予他人;所謂法施,即是以佛法施予他人;所謂無畏施,即是以不畏懼施予他人。
佈施是什麼意思?
佈施:總結:就是指把自己的財物無條件的送給別人
【釋義】:
(1)指以財物於人。
《國語·周語上》:“享祀時至,而佈施優裕也。”
《淮南子·主術訓》:“為惠者,尚佈施也。”
(2)指佛教用語。
梵語da^na,巴利語同。音譯為檀那、柁那、檀。又稱施。或為梵語daks!in!a^ 之譯,音譯為達嚫(嚫又作嚫)、大嚫、嚫,意譯為財施、施頌、嚫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與人之義。蓋佈施原為佛陀勸導優婆塞等之行法,其本義乃以衣、食等物施與大德及貧窮者;至大乘時代,則為六波羅蜜之一,再加上法施、無畏施二者,擴大布施之意義。亦即指施與他人以財物、體力、智慧等,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積功德,以致解脫之一種修行方法。大乘義章卷十二解釋佈施之義:以己財事分散與他,稱為布;惙己惠人,稱為施。小乘佈施之目的,在破除個人吝嗇與貪心,以免除未來世之貧困,大乘則與大慈大悲之教義聯結,用於超度眾生。
施財之人,稱為檀越(梵da^napati ,佈施主之意,意譯為施主、檀那主,簡稱為檀那);而所施之財物,稱為嚫資、嚫財、嚫金、嚫錢、堂嚫(對僧堂之僧施物之意)、表嚫(分與施物之意)、信施(信徒施物之意)。此外,獻上錢財,稱為上嚫;施物供於佛前,稱為下嚫。於日本,信者所屬之寺院,稱為檀那寺;而道場所屬之信者,稱為檀家、檀中、檀徒、檀方。
佈施乃六念之一(念施),四攝法之一(佈施攝),六波羅蜜及十波羅蜜之一(佈施波羅蜜、檀波羅蜜)。佈施能使人遠離貪心,如對佛、僧、貧窮人佈施衣、食等物資,必能招感幸福之果報。又向人宣說正法,令得功德利益,稱為法施。使人離開種種恐怖,稱為無畏施。財施與法施稱為二種施;若加無畏施,則稱三種施。以上三施系菩薩所必行者。其中法施之功德較財施為大。佈施若以遠離貪心與期開悟為目的,則稱為清淨施;反之則稱不清淨施。至於法施,勸人生於人天之說教,稱為世間法施;而勸人成佛之教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及三解脫門),稱為出世法施。此外,關於施、施波羅蜜之區別,據優婆塞戒經卷二載,聲聞、緣覺、凡夫、外道之施,及菩薩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之施,稱為施;而菩薩於第三阿僧祇劫所行之施,則稱為施波羅蜜。
據菩薩善戒經卷一序品載,在家菩薩行財施與法施;出家菩薩行筆施、墨施、經施、說法施等四施;而得無生忍之菩薩則具足施、大施、無上施等三施。俱舍論卷十八舉出八種佈施,即:隨至施、怖畏施、報恩施、求報施、習先施、希天施、要名施、為莊嚴心等施。同書卷十八亦舉出施客人、施行人、施病人、施侍病者、施園林、施常食、隨時施等七種佈施。舊譯華嚴經卷十二‘十無盡藏品’則有修習施、最後難施、內施、外施、內外施、一切施、過去施、未來施、現在施、究竟施等十施。上述乃就佈施行為之內容、態度、目的等之不同,而有種種分類方式。又施者、受者、施物三者本質為空,不存任何執著,稱為三輪體空、三輪清淨。[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經、增一阿含經卷四、卷九、卷二十、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六九、卷五六九、菩薩地持經卷四、佈施卷、大智度論卷十四、卷二十九、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九](參閱‘達嚫’5677)
《月燈三昧經》雲佈施十種利益:佈施乃破慳貪之前陣,入道之初門。菩薩行能此者,則獲十種利益也:
一、降伏慳吝 謂修菩薩行者,若能佈施,則慳鄙吝惜之心,自然降伏,不復萌動矣。
二、舍心相續 謂修菩薩行者,行於佈施,財雖匱乏,而喜舍之心,無有間斷也。
三、同其資產 謂修菩薩行者,施心無量,觀諸眾生,與己無異,所有財產,平等受用,無有彼此也。
四、生豪富家 謂修菩薩行者,於一切財物,常行惠施,心無吝惜,則當來果報......
什麼叫佈施
佈施,(1)將金錢、實物佈散分享給別人。(2)指佛教用語,人的行為。佈施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中的第一項,種類有三種:法佈施,財佈施和無畏佈施。----百度百科
一般的來講,財佈施才得財。求財為什麼求不到?財一般都是上輩子的,因為求財的話,是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基本上經過很長時間的,幾十年了,才能得到一種回報,也就是說財種下去等拿到錢財的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像法佈施或無畏佈施等其他的佈施,很快就會得到回報,而財佈施,一般的你今生不學佛的話,你前世有一點財運,今生不求就只能順著你的命。但是你如果不是佈施財的話,就算有法佈施、無畏佈施,你沒有財運的。財佈施得財,法佈施得智慧。當然反過可以來講,我有了智慧當然能賺錢了,但還是一個轉換過程;還有無畏佈施,得力量,得能量,所以分得很清楚的,你不捨得花錢,人家永遠不會在你身上花錢,你捨得投資會得到回報。
無心佈施要看情況的,是真無心還是假無心?無心佈施就是說這個人平時見了好事就做,已經習慣了,他覺得做好事根本不算好事,反正我就是這麼做的,這個人已經到了一定的境界了。假無心是無意識地做了件好事,那沒有什麼大功德的,是善事。如果他經常做好事,平時見人就做好事,做到後來他已經無心了,也就是說他不知不覺就做好事了,像雷鋒一樣,他做好事用不著想的,做出來就是好事,這個就是無上功德;如果偶然正好走過去幫了人家一把,自己都不知道幫人家了,那就是一種緣分了。無相佈施就是我不想執著於我做的這點善事、功德,不想得回報,這也是一種境界的表現。
接下來師父稍微給你們講一點佈施的種類。
第一,以信重心而行佈施,當得離眾嫉妒,人所崇敬。什麼意思?就是以人的信譽來行佈施。就是我這個人很講信譽的,我答應幫你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做到。我很講信譽地佈施他、幫助他,得離眾嫉妒,人所尊敬。比如當一個人佈施幫助人的時候,就是說我幫你,我很講信譽的。我有信心我講信譽,我很重信譽的,這種人會離開眾生的嫉妒,人所尊敬。這就叫以信心佈施。
第二,依時施,得三業清淨,四時安隱。依照時間來佈施,也就是說依照正好這個時候人家需要什麼,你就幫助人傢什麼;人家正好缺什麼,你正好這個時間幫助什麼,猶如現代人的“雪中送炭”。這個人可以得到三業清淨,四時安穩。
第三,常行施,得身心適悅,無散亂失。就是經常行佈施的人,經常做佈施的人,得身心適悅。也就是說經常佈施的人,他身心很開心,一天到晚都很快樂。沒有散亂失,就是心很集中的,心不會經常散亂。
第四,親手施,得手指纖長,身相端正。什麼事情佈施我親手去做。大家要明白,親手施和託人家幫忙佈施是不一樣的概念。比如這個人生病了,我親手給人家送藥和託人給人家送藥是不一樣的。你們知道親手施得什麼嗎?得手指纖長,身相端正。比方說,我今天給人家買了包子,我往那裡一扔,“你們大家吃啊”。這不叫親手施。親手施是什麼?“你拿一個,你拿一個……”,你親手送到那裡給每一個人。這個人的手指一定很纖長,這個人的相貌會越來越端莊。
第五,為他施,復得他人行大舍施。為他施是什麼?是為人家佈施不是為自己的。為人家自己沒有利益的,得他人行大施捨。如果你經常幫助人家去佈施,你可得到人家行大施捨給你啊。比方說今天你突然之間有一個事情不大好了,我通過第三者知道後說“我來幫助他”。就是我聽到了之後再去幫助他,這個人一定能得到其他人的大布施。這叫為他施。
第六,依教施,心離取相,得無為福。就是依教奉行。依照佛教、依照教理、依照正常的理論來施,就心離取相,得無為福,就是你的心就會離開著相。師父講這個道理你們都聽不懂,就是心離開著相,不會執......
佈施是什麼意思 - 百度
什麼是佈施?
佈施是佛法修煉的六度之一度。現在人將‘佈施’的意思廣泛化、偏移化了。
‘布’是指人在對待一切事物方面的心境很寬廣,一切以最大最徹底的辦法去施行。這就需要施捨的人要有慧眼,可以洞穿事物的本質,採取最有效、最正確的方法。這種心境是不會參雜絲毫自己的私心雜念的。
‘施’是將自己所擁有的財物、智慧、辦法毫無保留地、無私地拿出來幫助別人。不是將自己不用了、不需要的物品去給別人,這只是讓物品完成它的使用價值;也不是為了某種私有目的去幫助別人財物;更不是想以少量的付出而獲得更多的回報。
佛說‘佈施’要俱眼。什麼是俱眼?就是要以慧眼看清事實的真相,使得施捨的結果最俱有利價值。也就是讓被施捨方不至於得到施捨後更增加罪孽。
下面舉例說明:
第一 現在人出家或在家學佛,不是從心裡想盡快離開這個苦難的火宅;也不是為了自己修成佛以後再來度眾生。而是為了積功德,求下世富貴;也有為今世可以找到一處吃閒飯的地方而出家。這種以身體作的捨棄不算真佈施。
真佈施的人,首先就是離開世間的一切塵緣,儘快使自己明心見性。然後再繼續除去心內的一切雜念。這需要幾世的努力。需要幾世當中反覆明心見性,才能鞏固自己的真心做主的狀態。修道人在沒有明心見性之前,是使自己心先靜下來,主要任務是悟道。是從持戒、施捨、禪定中悟道。這樣的修行本身就是真佈施。
第二 現在地球上災害很多,一個地方有災,四方群眾去幫忙。這雖然算是人們的善心互相幫助,但不是佈施。首先這種給予是有福德的回報的,所以不算佈施;其次,給受災人食物財物支援,只是緩解了他人的一時之需。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得到別人的捐助就是給自己增加了無形的債務。所以捐助人只算一時幫助別人,並不能稱為佈施。
第三 學佛人自己還沒有透徹理解佛法,就算懂得一點,講給別人聽,也是一種福報,一種比舍財更大的福報。但是不能算真正佈施佛法;如果自己理解錯了,要力求改正。如果執意堅持自己的錯誤,那不但沒有福報,還會造很大的孽。真正的法佈施只有下世間來的傳法菩薩。別的人都不可說自己在作法佈施。
佛教裡的佈施是一個長時間無限量的施捨行為。有人只做了幾回施捨,就以為功德無量。還以為自己作了佈施。這是對佈施的理解錯誤。
佛家的佈施是什麼意思?
呵呵罰布是廣泛,施是給予!佈施的本意是把自己所擁有的分享給大家!包括了財物,知識,智慧等等!並沒有二樓還債的意思!
佈施是什麼意思?還有曾行佈施呢? 20分
佈施是以恭敬心施與的意思,分三種:法佈施,財佈施,無畏佈施。
法佈施指幫人解惑,傳授真理,教人為人處世的正確方法等。法佈施的果報是自己得聰明智慧。
財佈施指以財物接濟他人,幫助他人度過難關等。財佈施的果報是自己得財富具足。
無畏佈施指拯救生命,幫助他人脫離病苦,遠離恐怖等。無畏佈施的果報是自己得健康長壽。曾行佈施是曾經做過佈施的意思。佛法講,曾經做過以上三種佈施,今生得以上三種福報。
什麼叫佈施? 10分
去廟裡捐錢當然叫佈施。所以方外人才稱在家人為施主。
不過,現在的人已經沒有佈施心了,因為佈施是單方面的行為,是不求回報的。
現在是交換,所以是商業行為,已經不能算是佈施了。
佈施baike.baidu.com/...laddin
什麼叫佈施
佈施,梵語:Dana,又稱為檀那、佈施度。意思是以福利施與人,以施與財物為本意。但是佈施不只是侷限於財物。菩薩心行,第一就是實踐“給予”的美德。佈施的內涵,佛經分為財佈施、法佈施及無畏佈施,是由淺入深的次第。佈施給寺廟、僧侶,也常稱為種福田,意思是為來世累積福德。佈施的種類一、財佈施:以財物去救濟疾病貧苦的人。二、法佈施:佈施真理、智慧,以正法去勸人修善斷惡,使人明白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自動發心修行、追求真理。三、無畏佈施:竭盡所能去解除別人的恐怖和畏懼;也就是佈施信心、愛心。佈施的益處 月燈三昧經雲佈施十種利益:佈施乃破慳貪之前陣,入道之初門。菩薩行能此者,則獲十種利益也:一、降伏慳吝:謂修菩薩行者,若能佈施,則慳鄙吝惜之心,自然降伏,不復萌動矣。二、舍心相續:謂修菩薩行者,行於佈施,財雖匱乏,而喜舍之心,無有間斷也。三、同其資產:謂修菩薩行者,施心無量,觀諸眾生,與己無異,所有財產,平等受用,無有彼此也。四、生豪富家:謂修菩薩行者,於一切財物,常行惠施,心無吝惜,則當來果報,必生豪富之家,財寶具足,受用無矣。五、生處施心現前:謂修菩薩行者,此生既能行於佈施,則感後世隨其所生之處,而他人施與之者,皆無慳吝之心矣。六、四眾愛樂:謂修菩薩行者,既能常懷惠施,無所慳嫉,則四眾之心,常生愛樂,而無嫌恨也。七、入眾不怯:謂修菩薩行者,既能佈施,而為四眾之所愛樂,故入大眾之中,自無畏怯之心也。八、勝名流佈:謂修菩薩行者,能無所求而行佈施,則人多稱讚,勝妙名聞,流佈遐邇也。九、手足柔軟:謂修菩薩行者,好行佈施,濟人缺乏,能感手足柔軟,相好圓滿之報也。十、不離知識:謂修菩薩行者,自初發心行施以來,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善知識等,獲聞法要,未嘗遠離也。佛教認為出家眾主要行無畏佈施、法施。在經典中,佛並沒有要出家眾行廣大的財物佈施。宗喀巴大師說,這是由於會障礙聞思修,故不許出家眾集財寶而行財佈施,但若無妨害,由宿生福力多而得的財寶,也當行財佈施。在家眾主要行財佈施,施予香火錢。佛家稱之施主,又稱檀那主、檀越主。
佈施是什麼意思
佈施,(1)將金錢、實物佈散分享給別人。(2)指佛教用語,人的行為。佈施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中的第一項,種類有三種:法佈施,財佈施和無畏佈施。
四川佈施 是什麼意思
布拖縣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涼山州東南部。與昭覺、普格、寧南、金陽等縣接壤,與雲南省巧家縣隔金沙江相望,於1955年3月建縣,是一個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區半農半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