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鋼筋長度怎麼計算?
如何計算鋼筋長度
鋼筋長度計算原理及計算方法
鋼筋重量=鋼筋長度*根數*理論重量
鋼筋長度=淨長+節點錨固+搭接+彎鉤(一級抗震)
柱
基礎層:筏板基礎〈=2000mm時, 基礎插筋長度=基礎層層高-保護層+基礎彎折a+基礎縱筋外露長度HN/3+與上層縱筋搭接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筏板基礎〉2000mm時, 基礎插筋長度=基礎層層高/2-保護層+基礎彎折a+基礎縱筋外露長度HN/3+與上層縱筋搭接的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地下室:柱縱筋長度=地下室層高-本層淨高HN/3+首層樓層淨高HN/3+與首層縱筋搭接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首層:柱縱筋長度=首層層高-首層淨高HN/3+max(二層淨高HN/6,500,柱截面邊長尺寸(圓柱直徑))+與二層縱筋搭接的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中間層:柱縱筋長度=二層層高-max(二層層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圓柱直徑))+max(三層層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圓柱直徑))+與三層搭接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頂層:
角柱:外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淨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樑高+1.5LAE
內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淨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樑高+LAE
其中錨固長度取值:
當柱縱筋伸入樑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彎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彎折12d,錨固長度=樑高-保護層+12d;當柱縱筋伸入樑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直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截斷,錨固長度=樑高-保護層,
當框架柱為矩形截面時,外側鋼筋根數為:3根角筋,b邊鋼筋總數的1/2,h邊總數的1/2。
內側鋼筋根數為:1根角筋,b邊鋼筋總數的1/2,h邊總數的1/2。
邊柱:外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淨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樑高+1.5LAE
內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淨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樑高+LAE
當框架柱為矩形截面時,外側鋼筋根數為:2根角筋,b邊一側鋼筋總數
內側鋼筋根數為:2根角筋,b邊一側鋼筋總數,h邊兩側鋼筋總數。
中柱:縱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淨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樑高+錨固
其中錨固長度取值:
當柱縱筋伸入樑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彎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彎折12d,錨固長度=樑高-保護層+12d;當柱縱筋伸入樑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直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截斷,錨固長度=樑高-保護層,
樑
樑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標註-
1、 樑編號
2、 截面尺寸
3、 箍筋
4、 上部貫通筋或架立鋼筋
5、 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
6、 樑頂面標高高差
原位標註
7、 樑支座上部筋
8、 樑下部鋼筋
9、 吊筋、附加鋼筋及構造鋼筋
鋼筋公式
上部通長筋:長度=淨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
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LaE時,取Max(LaE ,0.5hc+5d)
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
算法1:hc-保護層+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護層+......
獨立基礎鋼筋長度是怎樣規定的
見《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 50007-2002第8.2.5條,“當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的邊長和牆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的寬度大於或等於2.5m時,底板受力鋼筋的長度可取邊長或寬度的0.9倍,並宜交錯佈置。
關於筏型基礎鋼筋長度計算?
圖中顯示的都是附加鋼筋,應該還有文字說明上下配筋的(通長)
這個配筋橫向隨板邊 縱向垂直於橫向就可以了。
基礎插筋長度計算
4500應該是樓層高,29是錨固長度表上查得的鋼筋倍數,25是鋼筋直徑。1.4是綁紮連接係數;根據11G101 HN表示柱的淨高推測1270是-1層標高至柱根的距離圖紙上說的很清楚了,700是框架樑的高度。
獨立基礎柱的鋼筋錨固長度怎麼算
獨立基礎柱的鋼筋錨固長度怎麼算
答:我認為獨立基礎柱的鋼筋錨固長度可參11G101-3第59頁中柱插筋在基礎中錨固構造(一)、(二)。
樁基鋼筋籠螺旋筋長度怎麼計算?
樁身直徑減去保護層乘上3.14就是一個圓箍周長,把周長作為直角三角形的底邊,償筋間距長作為高邊,用勾股弦定理求出斜邊長就是一個間距的鋼筋長。數數一共幾個間距加1,相乘就得到總長。 再不清楚就追問哈。
鋼筋彎鉤長度如何算?
縱向受力鋼筋的彎鉤跟建築物構件及位置(比如基礎、樑)有關,其它都是次要因素
例如基礎樑端部縱向受力鋼筋彎鉤有時12d,而框架樑一般都是15d
總之縱向受力鋼筋彎鉤長度一般是15d就對了,很少有12d(端部90度彎錨)
箍筋的彎勾長度是10d,非抗震時5d
樓板裡的受力鋼筋如果是一級鋼筋,則必須彎180度彎勾,彎鉤長度為6.25d
鋼筋計算公式
整理的的鋼筋下料及算量,發上來和大家交流一下,不完善的和有錯誤的請大家補充
平法制圖的鋼筋工程下料及算量:
一、樑(不完整,待以後補充完整):
1. 焊接按綁紮計算長度,預算時不另行計算焊接費用,機械連接費用由雙方協議確定。
2. φ>12時,8米一個搭接,φ≤12時,12米一個搭接。
3. 樑端加密區(Ⅱ級)長度=1.5hb 。 hb——樑高
4. 綁紮搭接區內箍筋應加密,機械連接沒有箍筋加密要求。
5. 定額計算時只分φ10以內和φ10以外兩類計費。
6.根據最新的03G101圖集規定,支座負筋伸向樑中的長度第一皮和第二皮均按1/3較大跨長度值取用(原圖集中規定為支座負筋伸向樑中的長度第一皮按1/3較大跨長度值,第二皮均按1/4較大跨長度值取用).
二、板:
板筋主要有:
1) 受力筋(單向、雙向、單層、雙層);
2) 支座負筋;
3) 分佈筋;
4) 附加鋼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
5) 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1. 受力筋:
底筋長度L=淨長+左支座max {b/2、5d}+右支座max {b/2、5d}+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鋼筋);
麵筋長度L=淨長+2 la(兩端均為端支座)
b——支座寬,d——鋼筋直徑。
根數=(淨長-扣減值)/布筋間距+1
2.支座負筋及分佈筋:
負筋長度=設計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板厚-2×保護層(預算時只減一個保護層)】
負筋根數=布筋範圍/布筋間距+1;
分佈筋長度:有3種計算方法:
1)和負筋搭接計算(採用150搭接長度或250最小錨固長度和300最小搭接長度,任取一種);
2)按軸線長度計算;
3)按負筋佈置範圍長度計算。
以上三種方法都可以,但首選第一種方法。
3. 附加鋼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及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附加鋼筋長度=設計標示長度+左彎折+右彎折【板厚-2×保護層(預算時只減一個保護層)】
(注:角部放射筋長度有時長度是從角部向兩邊逐步遞減的)
支撐鋼筋是為了保證雙層筋的上層鋼筋位置的措施鋼筋(碼凳),一般情況下是每間距1米佈置一根,規格為比板筋大一個規格,長度為該跨淨跨長度,支撐腿長度為板厚減保護層的兩倍腿間距為1米。
三、基礎樑鋼筋:
一)主筋長度計算方法同框架樑,只是上部鋼筋和下部鋼筋顛倒了。
a=1.2la+hb+0.5hc
hb——基礎主樑截面高度;
hc——延基礎樑跨度方向的截面寬度;
第一排,第二排均lo/3,多於兩排鋼筋時設計要註明尺寸,l1、l2取較大值。
二)箍筋:
四肢箍(大箍套小箍):
1) 大箍下料長度計算方法:
(2H+2B)-8bhc+4d+4×彎折調整值+2×11.9d(下料)
(2H+2B)-8bhc+8d+2×11.9d(預算)
2) 小箍的鋼筋長度計算方法:
其一:
L(鋼筋長度)=[(B-2bhc-D)/3+D]×2+(H-2bhc)×2+2×11.9d+4d+4×彎折調整值(下料)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