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看待生死?

General 更新 2025-01-07

【如何正確對待死亡】

三界六道芸芸眾生,生死輪迴循環不已,無非是眾生自心所造,自心所現。死亡是早晚都要面臨的事實,我們要做到有恃無恐,有些什麼辦法呢? 首先要正確認識和了解無常。無常是靠不住的,一個人無論權勢多大,多麼出名,最後都要離開世間。但是一般人容易陷入四顛倒當中。一是常顛倒,認為世間有常,有永恆的事物,這與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有密切的關係。比方說愛情是永恆的,作家、藝術家拼命地想創作出永恆的作品,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二是樂顛倒,佛法講人生是苦,但曾有一位藝術家要創造一個樂教,讓人生只有快樂,沒有痛苦,這也是一種顛倒。人生雖然有快樂,但是世間所有的快樂都是痛苦的根源,五欲的快樂是無常的。三是我顛倒,人身由四大合和而成,並沒有一個實在的主體,但凡夫認為有一個主宰,就是“我”,認假做真。我們想一想,從生下來到現在,這個“我”已經發生了多少變化。比方說我們3年前見過一個孩子,3年後可能就認不出來了。四是淨顛倒,很多人認為我們的身心是純淨的,認為只要多行善事就可以了,不需要學佛,不需要宗教,這就是一種淨顛倒。凡夫認為身心清淨,所以對身心生起貪念執著。這四種顛倒也就是對無常的錯誤認識。 一切事物都有生死。例如眼前的這個杯子,它也有成住壞空,宇宙間的一切都是這樣,凡是有形成的就會有消亡。無常是共相,是普遍的,人人都會遭遇。它無所不在,不只是在外在的世界,而且我們的心念、情感都是無常的。《金剛經》裡面講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它提醒我們事物就像夢幻、泡影、露珠、閃電一樣,都是無常的。我們要認識人生的真理,坦然面對死亡,首先就要生起無常的觀點。看清無常,死的時候就容易放下;看清無常,生活中就容易突破執著。例如一個很值錢的杯子,不小心打碎了,如果知道無常的道理,就不會過於陷入痛苦的狀態。 無常是不是很可怕呢?其實萬事萬物,包括我們人本身的變化並不可怕,如果沒有這個無常,痛苦永遠是痛苦,快樂永遠是永遠,那人生就不公平了。眾生因為有貪念,才會害怕,才會有痛苦。如果我們希望自己死得安詳,那我們首先要學會活得安詳,在活著的時候要培育安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面對死亡的最後一刻,真正做到坦坦然然。如果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暴力,我們的心總是被憤怒、嗔恨、恐懼所控制,我們就不可能死得安詳。 怎樣活地安詳呢?最好的辦法是清淨身口意,息滅貪嗔痴,佛法的四諦、十二因緣理論以及禪修等種種修持,都是如實關照人生現實的法門,我們只有把它落實到具體生活中,那麼生與死就在我們的心中。 佛陀曾對波斯匿王說:“無常好像一座大山,你所擁有的權勢、財富都不能阻擋這座大山從四面八方向你壓過來。”所以逃避是徒勞的,而是要一開始就認識到大山會壓過來。佛陀談死與一般人談死有本質的區別。世間人貪生怕死,態度非常消極,並且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等待,談不上任何對策。佛法教人正視死亡,對死亡要有正確的瞭解和對待,要充分認識生死規律,做到有備無患。當年佛陀出家就是因為恐懼生老病死,於是出家學道。印光大師為了時時刻刻警醒自己,將“死”字貼在自己的房間裡。西方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說:誰以最大的悲觀態度看待自己的將來,誰就把改善人類前途的關鍵掌握在自己手裡了。對於死亡這個遲早要面臨的事實,佛陀教導我們,早做準備比起那種一談到死亡惟恐避之不及的態度,甚至是不敢承認、強作達觀要積極得多。面對死亡,我們要冷靜地反思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把對死亡本能的畏懼轉為理性的畏懼,由畏懼激發自己產生一種戰勝死亡、超越死亡的決心。 一個人只有正視死亡,才能夠真正做到臨死的時候不畏懼死亡、甚至超越死亡。馬祖臨終時,弟子問......

如何正確看待生死

沒有絕對正確的看法。這個問題是人一輩子思考的問題。

怎樣對待生死

人生最大的兩件事就是生與死。

但是人們不能平等的對待,只注重生,而回避死。

為了生活的更美好終日操勞,到死都有完不成的新計劃。

提到死則恐懼,迴避,即使身患絕症,還不能靜下心來,思考自己將進入怎樣的一個世界。

這是因為不知道,人,生從何來?死歸何處?若找到了生命的終極意義,就能平等對待了。俗話說,視死如歸,歸往何處?絕不是火葬場吧?那不是眾人之家,人命關天,可能都要回老天爺那裡去吧。

如何正確對待生死作文

淺談生死

人的一生中生死只有一次,因此自古以來人們都十分重視生與死。

古代士人有兩種生死觀。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司馬子長曰:“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簡單地說,前者主張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後者主張忍辱負重、臥薪嚐膽。仁者捨生取義,志者臥薪嚐膽。而正所謂,仁者見仁,志者見志。因此古代士人無論選擇兩種生死觀中的哪一種都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這兩種生死觀顯然已不再適合當今社會,或是說已不能再作為現代人的生死觀了。那麼現代人究竟需要怎樣的生死觀呢?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我認為所謂生,是指人生、生活,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可以做許多事,而正是這些事決定了一個人的價值。但不同人的心中的價值標準是不同的,因此只要一個人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那麼他的人生就是有意義的。

所謂死,是指死亡、逝去,是一個瞬間。但是在人活著的時候對這一瞬間卻有著複雜的心理過程,所以便有了“夫人莫不貪生惡死”的結論。人對待死的態度直接影響著生前的行為。陳涉曰:“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司馬遷曰:“人固有一死,或重於太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因此陳涉伐無道,誅暴秦;司馬遷則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現在的人則認為人應看淡死,注重生前對社會的貢獻,擔當了生前事,何計身後名?這是正確的。我認為,一個人一方面要看淡死,不宜讓死成為人生前的心理負擔;另一方面要珍惜生,不應輕易放棄生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作為青年人,我們的生死觀還不成熟,因此不應妄談生死,但是我們可以從前人生死觀中總結經驗。有人曾問我:“人為什麼活著?”說實話,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我忽然想起《與妻書》中的一句話:“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汙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 是啊!在動亂的年代,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生存而捨棄了自己的生命,換來了現在和平的社會。而在當今和平年代,許多人卻不知道,人為什麼活著。戰亂年代的人想活卻活不成,和平年代的人能活卻不知怎麼活,想來可笑。

人的生死大事,一方面在於人的主觀因素即人的生死觀;另一方面在於客觀因素,即外部作用。在外部條件不佳的情況下要保護自己的生命,外部條件良好的情況下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不錯,一個人只要順應了歷史的發展,完成了時代賦予他的使命,那麼他就無愧於生死,無愧於後世。

生死觀——如何看待生死?

生也平等,在於每個人都有了選擇的權利。有的人說,自己不能選擇出生,所以沒有選擇的權利,也就沒有了平等,但沒有生就沒有了探討平等,探討選擇的權利,有生才有平等,不能因為不平等而否定生。

活著的平等在世界上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平行線,看似相交,但在自己的主觀意識中只有自己是主角,別人便是再富貴,也不可能切換到你的視角。上帝也不行。

死的平等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死,那是生的平等,死的平等在同面未知,同面恐懼,同面缺憾。

如何看待生死?

在一個寂寞的秋日黃昏,無盡廣闊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步履蹣跚地趕著路。突然,旅人發現薄暗的野道中散落著一塊塊白白的東西,定睛一看,原來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在疑惑之際,忽然從前方傳來驚人的咆哮聲,一隻老虎緊逼而來。看到老虎,旅人頓時明白了白骨的原因,立刻向來時的道路拔腿逃跑。 但顯然是迷失了方向,旅人竟跑到斷崖絕壁之上,他看來是毫無辦法了。 幸好崖上有一棵松樹,並且從樹枝上垂下一條藤蔓,伸向崖底。於是,旅人便毫不猶豫,抓著藤蔓垂下去,可謂九死一生。 老虎見好不容易即將入口的食物居然逃離,懊惱萬分,在崖上狂吼著。 好感謝啊!幸虧這藤蔓的庇護,終於救了寶貴的一命,旅人暫時安心了。但是,當他朝腳下一看時,不禁“啊”了一聲,原來,腳下竟然是波濤洶湧、底不可測的深海!海面上怒浪澎湃,在那波浪間還有三條毒龍,它們正張開大嘴等待著他的墮落。旅人不知不覺全身戰慄起來。 但更恐怖的是,在賴以生存的藤蔓的根接處,出現了一白、一黑兩隻老鼠,它們正在交互地啃著藤蔓! 旅人拼命地搖動藤蔓,想趕走老鼠,可是老鼠一點兒也沒有逃開的意思。 在旅人搖動藤蔓時,樹枝上的蜂巢滴下蜂蜜,旅人將蜂蜜舔到嘴裡:“多麼令人陶醉啊!”他竟然忘記了自己正身處恐怖境地。 一、孤獨的心靈 這段譬喻意味著什麼呢? 釋迦牟尼佛開示這愚痴的旅人之相,便是指我們的人生實相。 旅人:這旅人即是指我們自己。 我們從生下來時,就成為這旅人而作人生之旅了。 荒野:無盡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我們無盡寂寞的人生。 既是旅人,應知目的地。如今,我們是以何目的而出生到這人間來的呢? 如若不知,則不能不說就和這愚痴的旅人一樣了。 秋天的黃昏:秋天的黃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 何故我們的人生就像秋天的孤寂?因為我們是孤獨一人來世間旅行,雖說有親屬、朋友、同事,但並不能互相傾吐心中的一切,我們找不到真正彼此理解的心靈之友,即使是夫婦,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 人生的孤寂,原因就在這心靈的孤獨。難道你未曾有過孤獨的感傷嗎? 白骨:路邊的白骨是指在我們人生的旅途中,所見親屬、朋友等的死亡。 我們活到現在,應該看到很多白骨,我們有何想法?有何感觸?難道我們一點也沒有注意到緊逼而來的“無常之虎”嗎? 老虎:飢餓的老虎所譬喻的即是我們自己的死亡。 此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因此,我們非死不可。 死,對我們來說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釋迦牟尼佛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 現在,這無常之虎猛然向我們逼來。 但由於我們感覺它太恐怖了、太不吉利了,平時根本不想去思考這個問題。 作為旅人的我們,本能地與死亡抗爭,一有病就到醫院,以藥物跟死亡搏鬥。但是,死亡似乎是不可逾越的,我們終將敗在死亡手中。 我們看到佛經裡經常提到死亡的事,心裡可能會感到陰森森的,甚至產生厭惡之感。我們平生不願意提到死,總要去忘記或逃避,但是,死必然會到來。逃避並不能解決死的問題。 唯有正面面對死亡,並最終找到答案,才是得到絕對幸福的根本。 二、脆弱的生命 松樹:崖頂的松樹是指金錢、財產、名譽、地位等等。 這些東西即使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無力的。像那樣有著輝煌成就的秦始皇、漢高祖,在其臨終時也不免感到“啊!人生猶如夢中之夢”而寂寞地死去。 我們現在能握著金錢、財產、名譽、地位等而含笑地迎接死亡嗎? 那是不可能的,因為瀕臨死亡時,一物也帶不走。 藤蔓:藤蔓所譬喻的是“還不會,還不會,我還不會死”的那種心情,我們以為還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壽命可依恃。 但即使我們還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壽命,那又會怎樣呢?想想便知:已過去的二十年、三十年,也不過是“啊”的一聲之間便如夢幻般地消逝了。......

如何看破生死

要想看破生死,首先就得了解她!“生從何處來,死將何處去”呢?確實有輪迴,世上的宗教都共識它的存在外,現在的西方科學家用各種方法證明了!

宇宙間不只有天堂和地獄!人去世了有六個地方(六道)都可能是他的基本歸宿!身體是會死亡的,靈魂是不滅的。“六道輪迴”是指我們眾生的靈魂會不停地變換著生活環境和不同的身體狀態(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

人過世後想去哪裡,我們沒得選擇,是被業力自然牽引的!靈魂的重量是不一樣的,這要看它所帶的業,作善多的靈魂輕自然往上升,受樂;作惡多的靈魂重自然往下墮,受苦。我們平生的所作所為決定了我們輪迴要去的地方。

我們想和親朋好友下輩子再在一起是很難很難的,因為來世想再做回人可是很不容易的,現在有很多的人,過得胡胡塗塗的,痴迷地追求著金錢,名利與地位,為了這些帶不走的東西甚至不擇手段,假鈔、假藥、毒奶粉都敢做,連畜生都不如,這些人就很難有機會再做回人了。如果我們是作善的多,惡的少,再做回人的話,也是什麼都會不記得了,因為一轉世會有隔世(陰)之迷。人,遇個車禍或是什麼意外撞擊,都會把記憶丟失的,平時我們時間長一點的事,也不容易記得住,就如我們小時侯的事現在基本上都記不起了,何況再輪迴了呢!當然下下輩子,或者再經過漫長的歲月,有緣份的話還是能在一起的,不過以前的事就什麼都不記得了,但在潛意識裡這種宿世的好感還是有的,所以這個世間確實有一見鍾情的事。

身體只是被我們的指揮的工具,體內的靈識(魂)才是真正的主人,它是會思考的摸不著看不見無形的。靈魂是以能量的形式存在的,不是物質。

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可見光”只佔光波家族的百分之二左右,還有很多東西是看不見的!

什麼是“迷信”!就是太執著地相信自已有限的認識了,不肯接受任何新知識。科學不斷的在發展,十八世紀人們想像不到有汽車,飛機;十九世經的想像不到有衛星和網絡!

祝願大家幸福快樂,如意吉祥!

鍾茂森博士《因果輪迴的科學證明》:www.tudou.com/playlist/id/2424807/

(在線觀看) (看完後,就能明白到前世今生、來世和輪迴是怎麼一回事了!)

有國語或者粵語版本下載:

www.amtb.org.tw/...ex=194

www.amtb.org.tw/

歡迎轉貼!末學在此深深的感激各位朋友們先了。

佛家怎麼“看待生死”,怎麼讓自己解脫?

自古以來,生死問題就是人類最為關切的問題,也是任何一個宗教都必須解答的問題。一切宗教之所以能夠成為人們的信仰,被成千上萬的信仰者痴迷地尊奉,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他們都包含了對人類最深沉的,也是最原始的心理隱患——死亡的最終解決的承諾。但不同的宗教因其基本教義、教理之不同而對生與死的看法各異,也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生死觀。在中國,儒道釋三足鼎立,而儒者慎言生死,故生死之事多由佛道包攬。佛教的核心就在於能解生死、破生死、任生死,“生死大事”四字足以說盡其存在的意義。明代憨山大師在他的《夢遊集》中雲: 從上古人出家本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為開示此事而已,非於生死外別有佛法,非於佛法外別有生死。所謂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 憨山此說,可謂總結了整個佛教的根本義諦,標示生死智慧即“生死即涅盤”的大徹大悟為佛教解脫論的真髓所在。 一、佛教的生死觀簡述 1.佛教生死本體論 佛教緣起論認為色心不二,肉體與精神一體,二者不可以分割,沒有前後本末之分,渾然一體,共同構成宇宙的實相,生命的本質。人的生命是種種物質和精神要素的聚合體,它沒有一個獨立的實體(我),世間萬事萬物包括人的生命在內都是種種因緣和合而生起,沒有單獨的“實體”,皆隨因緣聚散生滅,沒有自在的“常往”,皆受因緣條件變化的制約,沒有自我任意的“主宰”,故說無我,亦無靈魂不死。作為人類的個體,佛教認為他又是不真實的存在,即是“無”的,這個“無”又稱之為“無我”、“非我”。而人的肉體存在是五蘊集合而成,從偏重於構成生命的精神要素來分析“五蘊說”,即把人的生命分成色、受、想、行、識五大類,色是物質要素,受、想、行、識是精神,它們不能單獨生起,必須相互依賴,互相結合才有生命的存在及其運動。從偏重於物質要素來分析,有“六大說”,即人們一期生命乃是由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元素所組成,依借前五大構成物質屬性的身體:地為骨肉,有堅性;水為血液,有溼性;火為熱氣,有暖性;風為呼吸,有動性;空為空隙,有無礙性。依借識大有種種精神活動。色心不二,五大之外無識大,識大之外無五大。互具互融,六大無礙,甚至一大之中互具其他五大。人體精神屬性的存在必須依賴於人體物質屬性的存在而存在,反之,人體如果沒有精神屬性,就不能成其為生命。生命由色心和合而成,二者互相依存,互為因果,互為條件,並處於不斷變化發展之中。生命因之隨時而改變自己存在的形態,表現為生生死死,而生命由色心和合而成的內容則是不能改變的。從整個宇宙的主場看,生命之能是永恆的,它使具體的生命從一種形態轉換為另一種形態,由此構成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並且反覆循環,生而死,死而生,永遠流轉,以至無窮。故死亡在整個宇宙生命中並不具有最終的性質,它只是相對於生存顯現才具有終極意義。 由佛教的這種生死本體論衍生出佛教對生死的態度就是“無我”和“無常”。如果人類破除了我執,認識了清淨無染、安寧自在、超脫生死、真實永恆的真我(真實的自我、自我的本來面目),整個生命過程便充滿生機,充滿信心,不再動搖,不再猶豫。正如池田大作說: 它是自發的和能動的,是不斷生成和流動的;這就是生命的實相。具體到我們的人生來說,應該堅決拋棄觀念上的僵化和獨斷。正因為現象是“無常”的,人的主體性和自由生命的發揚才是可能的。 2.佛教生死輪迴論 輪迴學說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它是佛教對事物本質、事物變化等的看法,以及佛教的倫理道德、人生解脫等的觀念緊密相關。輪迴學說起源於佛教之前的印度古老宗教,最初解決的僅僅是人死後去向的問題。佛教創立者吸收了輪迴學說的基本理念,把它改造成了佛教的基本教義。......

相關問題答案
怎樣正確看待生死?
怎樣正確對待考試?
怎樣正確對待網絡信息?
怎樣正確利用電視?
應該怎樣正確讀書姿勢?
怎樣正確佩戴安全帽?
青少年怎樣正確豐胸?
怎樣正確系安全帶?
怎樣正確安全使用檯燈?
怎樣正確戴兩個避孕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