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有多少年?
圓明園距今有多少年曆史
圓明園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時,圓明園已初具規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親臨圓明園遊賞。雍正皇帝於1723年即位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
乾隆皇帝在位60年,對圓明園歲歲營構,日日修華,浚水移石,費銀千萬。他除了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並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併入了綺春園。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
如果從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算起,距今已有301年了!
圓明園有多大?始建於哪年?於哪年建成?共經歷多少年?
圓明園始建康熙年間,始建公元1709年,至公元1772年才基本建成,是康熙賜給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園林,用於打發空閒。1722年雍正即位後,拓展圓明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儲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年間,圓明園進行了局部增建、改建,在東面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併入了萬春園,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年間,綺春園進行了修繕和拓建,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年間,國力日衰,財力不足,道光皇帝寧願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圍獵,但仍對圓明三園有所改建。
圓明園於1860年遭英法聯軍焚燬.
北京圓明園至今有多少年曆史了?
圓明園不僅是一部中華的屈辱史,應是讓國人更具民族自豪感的“萬園之園”! 圓明園自1707年建園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他不僅是一個城市的記憶,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記憶。但記憶應該是完整的,而不留殘缺的。圓明園大型史詩性數字電影為圓明園的歷史填補空白。還世人一個完整,真實的圓明園! 在這350公頃,三大主題園林區,百餘處園林景觀面前是蒼白無力的。高清晰,數字化技術再現了圓明園從建園,擴建,被毀的歷史全過程。絢麗的三維動畫將一座恢弘壯闊的圓明園呈現,好似遊歷其中。與真實演員相結合的拍攝手法,使影片更具真實性。大型史詩性數字電影圓明園的真實,不僅是重現了圓明園恢弘壯麗的建築,同時他還向人們講述圓明園鮮為人知的重要地位,及一個帝國,一個家族的興衰榮辱,歡笑和淚水。 圓明園不僅有著與故宮同樣大小的佔地面積,在清政治的鼎盛時期,其地位比故宮更為重要!在長達150年的存園歷史中,清6位皇帝曾在此梳理朝政,平定天下,安食就寢。 皇室不為人知的親緣相韌,後宮傳奇,官宦相爭,同樣構築了圓明園的另一道風景。有誰會知道?圓明園曾經實現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天子的相聚,有誰會知道?圓明園的設計者就是當朝統治者。 圓明園在精豔絕倫的建築背後,有雍正的藝術情操和制國的雄心壯志,有乾隆望為自大和對西方藝術科學的不屑一顧。也許任憑我們的大腦如何聯想,都難在那滿目滄遺、斷壁殘垣中,尋找300年前的偉大,絢麗的華服只有在親眼目睹後,才回讚歎她的完美,圓明園大型史詩性數字電影,就再現了一件舉世珍寶的絢麗多姿。 歷史也將在這絢麗的洪流中更加的驚豔!
300多年了
圓明園總共建了多少年?
從1709年開始營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歷時一個世紀。此後的嘉慶、道光、咸豐三代屢有修繕擴建,歷時150多年。
圓明園花了多少年才建成﹖
準確的講是151年。
圓明園始建於康熙46年(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聖祖玄燁)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一里許的一座園林賜給第四子胤禛,並親題園額“圓明園”。
這之後清朝歷代的皇帝從沒停止過圓明園的修建工程,乾隆皇帝在位60年,每天都在修圓明園。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道光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一直到咸豐十年(1860年)被毀前,園中仍然有工程在進行。因此,圓明園修建的時間確切的講,一共151年。
圓明園於多少年多少月被誰毀滅
1860年9月,在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咸豐皇帝逃至熱河後,英法聯軍進入圓明園大肆搶掠,並焚燬了圓明園。
圓明園建造了幾年了?
圓明園原是康熙皇帝(1662--1723在位)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一處花園,據考始於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當時規模較小。到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園主首題"園景十二詠"時,主要景觀除在後湖四岸外,北至耕織軒,東達福海西岸深柳讀書堂。後經雍正朝(1723年--1735年)大規模拓建及乾隆初年增建,至1744年(乾隆九年)乾隆帝分景題詩成"圓明園四十景"。此後二三十年間,園內又相繼有過多處增建和改建。共有園林風景群近50處、掛匾的殿堂亭閣約600座。其中不少景觀仿自我國各地尤其是江南的名園勝景,諸如杭州西湖十景、海寧安瀾園、無錫寄暢園等等。
圓明園是清帝"以恆蒞政"之處,園林建築兼備理政、園居雙重功能。大宮門外分列部院旗營值房,門內即是舉行朝會的正衙、日常理政的殿堂,再內方為帝后寢宮區,以及祖祠、佛樓和眾多的遊憩景觀。
本園佔地210公頃,水域約4/10。東部為園內最大水面福海,外圍環列10個小島,構成一處大型園林景區,共有10座園中園和建築風景群。福海略呈方形,東西皆寬五六百米,水面開闊。盛時每逢陰曆五月五日端午節和七月十五中元節,先後在此舉行龍舟競渡和放河燈等民俗活動。
圓明園1860年罹劫又經百年風雨,福海已成為稻田和葦塘。開發建設圓明園遺址公園的首期工程就是整修福海景區。挖湖補山,修橋鋪路,清整遺址,綠化環境,歷時7個月,於1985年6月29日蓄水放船,向遊人開放。
圓明園在幾年幾月幾日毀滅的
1860年10月18日
圓明園的毀敗始於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的大規模縱火搶劫。圓明園被焚後經清室整修,尚有部分建築倖存。1900年,北京被八國聯軍攻佔,圓明園在混亂中遭到附近駐軍潰兵和匪民的劫掠,殘存建築大部被毀。清朝滅亡後,圓明園遺址無人看護,殘存的石料大多被掠去,殘存的建築和園牆也因人口的大量遷入大多遭到平毀[2]。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於1860年10月6日攻抵北京德勝門、安定門等處,僧格林沁和瑞麟部士兵紛紛退至圓明園一帶,英法聯軍遂追至圓明園。聯軍士兵起初尚相勸戒,勿進入園中,恐中國日後以失物索賠,但不久於黃昏間即有數千名法軍士兵衝入圓明園,守園的官兵寡不敵眾。見法軍展開搶劫,英軍司令格蘭特遂批准英軍入園。10月17日聯軍司令部正式下令可入園自由劫掠,聯軍士兵大肆劫掠園中的珍寶和陳設物。根據英國官員事後估算,被掠走的文物珍寶(金銀、寶石、綢緞和古玩陳設等)價值達600萬英鎊之多,因不識其價值或因搬運不便而被毀壞的珍本圖書、佛塔、瓷器、傢俱等價值與此相仿。由於此前清廷談判代表曾拘捕英國軍使巴夏禮一行,並曾將其囚禁於圓明園中,英軍在園中發現《泰晤士報》隨軍記者被肢解的屍體,英國談判全權代表額爾金遂以“對外交人員實施虐待”為由,於10月18日下令放火燒園,以作為對清廷的懲罰。英軍第一軍團米啟爾騎兵團一部於10月18日起在園中各處縱火,同時派出分隊焚燬附近的靜宜園、靜明園、清漪園、暢春園等皇家園林。[1] 圓明園大火持續燒了三天三夜,300多名太監和宮女葬身火海。
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曾對此給予強烈譴責,稱之為“兩個強盜的勝利”[7]。圓明園被焚燬的原因,中國官方史學界的說法是英法聯軍為掩蓋其野蠻劫掠而放火滅跡。也有某些人[誰?]認為是由於清朝長期不遵守西方奉行的外交禮儀,自乾隆年間起,一路對西方各國君主及其使臣蔑視和不平等對待。在此次事件更將英法的談判人員,悉數關押,導致39人中的26人,被折磨致死。英法聯軍進入北京後,發現這一狀況,出於對清朝皇帝的報復,而採取火燒圓明園的策略。英法聯軍之所以選擇焚燒圓明園主要是因為,皇宮(今天人們稱之為故宮)是一國政權的象徵,而圓明園是皇帝的私人園林,額爾金要懲罰當時的皇帝咸豐,是以燒燬圓明園,[來源請求]持此看法的著作有特拉維斯·黑尼斯三世的《鴉片戰爭》。
圓明園舍衛城遺址
長春園西洋樓養雀籠遺址
圓明園被焚後,尚有部分景點倖存。據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內務府調查報告,園內倖存建築有圓明園的廓然大公、紫碧山房、魚躍鳶飛、耕雲堂、慎修思永、知過堂、課農軒、順木天、春雨軒、杏花春館、文昌閣、魁星閣、蓬島瑤臺、萬方安和十字亭、藏舟塢,長春園的林淵錦鏡、海嶽開襟,綺春園大宮門、莊嚴法界、正覺寺等建築。殘存建築多已年久失修。同治十二年,慈禧太后和同治帝打算擇要重修圓明園,計劃修復圓明園前朝區、九洲區,以及福海以西以北的少數景點,並將綺春園擇要修復,改名“萬春園”,作為奉養兩宮(慈安、慈禧)太后的居所。但該計劃終因財力不足而在開工11個月後作罷。此後對園內一些景點仍有小規模維修,慈禧太后和光緒帝曾多次到園中游幸。此時的圓明園除倖存建築外仍保留有大量的名貴花木、山水疊石、建築基址,橋樑、道路、園牆和園門大多完好。圓明園仍屬皇家禁苑,管理事務大臣及以下官員職務都有保留。
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清帝再次逃亡。在混亂中,圓明園又遭到附近駐軍潰兵和匪民的趁火打劫。園內殘存建築除新宮門(綺春園宮門)有莊戶保護外,全被兵匪推倒拆毀,拆賣磚瓦木料。園內的古樹名木、木質橋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