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怎麼讀?
晉代介子推,推的讀音
晉代介子推,推的讀音
“介子推”的“推”該讀“tui”還是“zhui”
是念tui,很確定,因為“介子推”是一個人名,所以不可能是通假字,唸的是字的原音,而推又只有一個讀音那就是tui。
介子推為何不肯出山
介子推,重耳(獻公子)微臣。周晉(今山西介休)人。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稱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說。生年不詳,卒於晉文公元年(前636年)。縣誌雲,文公返國,介子推“不言祿”,隱於綿山。晉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樹而死。又據通志,介子推隱“後三十年,見東海邊賣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晉成公年間(前607年~前600年)。
介子推的出身事蹟見諸文獻的極少,僅有奉公子重耳出亡一事。“驪姬之亂”後,晉公子重耳避難奔狄,隨行賢士五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准此,則介子推早年也曾隨重耳在外逃亡19年。風餐露宿,飢寒交迫,備嘗“險阻艱難”。重耳最終能返回晉國,立為晉君,介子推也盡了犬馬之勞,為重耳之“五賢士”,即:狐偃、趙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及子推,又有“趙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賈佗;先軫;魏武子”之說。據《韓詩外傳》,謂重耳亡時,頭須(一作裡鳧須)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重耳無糧,被圍,介子推割下自己臀部的肉供養重耳。在重耳落難之時,介子推能如此肝腦塗地,忠心耿耿,實屬難能可貴。當然,介子推"割股奉君" 是否屬實在史界有爭議。《史記》對介子推的介紹比較詳細,有“龍蛇之歌”的記載,就是介子推的從人不服,編了個“民謠”掛在宮門口,說文公對待介子推不公平。對“割股奉君”隻字未提。
重耳返國,時值周室內亂,“未盡行賞”,便出兵勤王,“是以賞從亡者未至隱者介分推”。對此,介子推沒有象壺叔(一名陶叔狐)那樣,主動請賞。他說,晉文公返國,實為天意,狐偃等“以為己力”,無異於“竊人之財”的盜賊,故“難於處矣”。介子推無視狐偃等人的夾輔之力是錯誤的,但其中絲毫沒有對晉文公的怨恨;沒有對功名利祿的豔羨。有的卻是對狐偃,壺叔等追逐榮華富貴的鄙夷。
《呂氏春秋》雲,介子推不肯受賞,曾賦詩一首,“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橋死於中野。”此說顯然不足信。介子推曾對其母說:“身欲隱,焉用文之,文之,是求顯也。”如是,豈有自作詩而懸書宮門之事,當是介子推從者所為。介子推隱居綿山後,文公曾派人多方尋找,並以綿上之田封給介子推,故綿山亦稱介山。
介子推是否被晉文公燒死,尚待進一步考證。但千百年來,勞動人民以各種形式紀念這位忠義之士;多少文人墨客、達官顯宦,登臨題詠,寓興抒懷,抒發對介子的懷戀思慕之情。清傅山有詩云:“青松白梧十里迥,狴(木字旁)青抵白祠堂幽。晉國園陵迷草木,綿田香火動春秋。名更賣扇傳東海,身隱承顏肖故邱。還慮寒山太枯寂,婉客分到牡丹頭。”對介子的憐惜敬仰,對君主的怨懟忿詈,具蘊之於胸次,發之於筆墨。在介山,有“思煙臺”遺址。傳說文公焚林,有百鴉繞煙而噪,或圍在介子推周圍,用軀體遮擋烈焰。晉人感其功德,在此築起一高臺,紀念這些義禽。據縣誌引《山堂肆考》,文公為哀悼介子推,曾下令全國,三月五日為火禁日。相傳火禁不嚴,就會有風電之變,這便是我國數千年來寒食節的由來。在三晉歷代,人們還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廟宇,以妥介子在天之靈。宋天禧元年(1017年),真宗詔封介子推為潔惠侯。宋王當《春秋臣傳》為介子推立傳;民國《介休縣誌》、雍正《山西通志》[也為介子推立傳;胡春霖《山西名賢輯要》,介子推被收入《廉介類》。
君主詔封晉爵,人民祀之誠矣,這種矛盾現象涉及對介子推如何評價的問題。固然,作為春秋貴族,介子推的言行處處滲透著迂腐愚昧的成分,但是,介子推“捨身赴義”的潔芳善行,成為中國傳統觀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淵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種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國......
讀介子推與重耳請明節故事有感怎麼寫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餓暈,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給他吃.後來公子重耳成為晉文公,封賞忠臣忘了介子推.當重耳想起時,介子推卻不願再做官,揹著母親隱居在綿山.重耳就放火燒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燒了3天始終不見人出來,上山尋找發覺他和其母已燒死了.在燒焦的柳樹上大仙了有血詩的衣襟“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於是重耳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發覺老柳樹復活,賜名“清明柳”,並定為清明節,以祭奠介子推,並勉勵自己勤政清明.
吳王為了紀念介子推設立了什麼規矩
是晉文公重耳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今山西介休市)人,生於聞喜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後葬於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並立廟祭祀,由此產生了(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歷代詩家文人留有大量吟詠緬懷詩篇。
清明節源於介子推的傳說,介子推有什麼故事嗎?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早年重耳出亡時,先是父親獻公追殺,後是兄弟惠公追殺。重耳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據《韓詩外傳》,有一年逃到衛國,一個叫做頭須(一作裡鳧須)的隨從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重耳無糧,飢餓難當向田夫乞討,可不但沒要來飯,反被農夫們用土塊當成飯戲虐了一番。後來重耳都快餓暈過去了,為了讓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溝裡,把腿上的 肉割了一塊,與採摘來的野菜同煮成湯給重耳。當重耳吃後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時,重耳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報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難之時,介子推能如此肝腦塗地,忠心耿耿,實屬難能可貴。 註解:“股”非“臀”,意為“大腿”,是介子推,割大腿上的一塊肉煮成湯救得重耳!
辭官不言祿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結束後,重耳先生一下子由逃亡者變成了晉文公,時值周室內亂,“未盡行賞”,便出兵勤王,“是以賞從亡者未至隱者介分推”。對此,介子推沒有象壺叔(一名陶叔狐)那樣,主動請賞。他說,晉文公返國,實為天意,介子推卻認為忠君的行為發乎自然,沒必要得到獎賞,並以接受獎賞為恥辱,狐偃等“以為己力”,無異於“竊人之財”的盜賊,故“難於處矣”。介子推無視狐偃等人的夾輔之力是錯誤的,但其中絲毫沒有對晉文公的怨恨;沒有對功名利祿的豔羨。有的卻是對狐偃,壺叔等追逐榮華富貴的鄙夷。介子推隱居綿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祿的隱士觸 《呂氏春秋》雲,介子推不肯受賞,曾賦詩一首,“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橋死於中野。”鄰居解張為子推不平,夜裡寫了封書信掛到城門上。晉文公看到這首詩後,後悔自己忘恩負義,趕緊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隱入綿山。晉文公便親帶廣眾人馬 前往綿山尋訪。誰知那綿山蜿蜒數十里,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竟無法可尋。晉文公求人心切,就下令三面燒山。沒料到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沒見。晉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後放火,周圍綿延數裡,火勢三日才熄,介子推終究沒有出來。後來有人在一棵枯柳樹下發現了母子的屍骨,晉文公悲痛萬分,將一段燒焦的柳木,帶回宮中做了一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此後,“足下”成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又命人葬之於綿山,秦二世時遷葬於故里裴介村。並改綿山為介山,以警戒自己的過錯。將一山崗定為介子推名義上的封地——介公嶺,將介子推母子隱居的巖洞改建成介公祠,並立“介廟”於綿山腳下柏溝村南的柏樹林之中,又命將定陽縣改名為介休縣。
吳王為了紀念介子推 設立了什麼規矩
寒食節不生煙火,吃冷的
清明節,是念介子椎還是介子推?
介子推 tui
與介子推有關的成語
出水芙蓉chū shuǐ fú róng
[釋義] 芙蓉:荷花。剛露出水面的荷花。原比喻詩寫得清新;後也形容女子的容貌清秀美麗。也作“芙蓉出水”。
[語出] 南朝·樑·鍾嶸《詩品》:“謝(靈運)詩如芙蓉出水。”
[正音] 芙;不能讀作“fū”。
[辨形] 芙;不能寫作“浮”。
[近義] 花容月貌
[用法] 現多指年輕女子;有時也指詩句清新。
[結構] 偏正式。
[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