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小康水平?

General 更新 2025-01-10

小康水平的標準是什麼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標準包括了這樣十個方面:

一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根本標誌。

二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

三是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

四是搐格爾係數低於40%。

五是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0平方米。

六是城鎮化率達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

八是大學入學率20%。

九是每千人醫生數2.8人。

十是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什麼是小康水平?包括哪些方面?

所謂小康水平,是指在溫飽的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達到豐衣足食。這既包括物質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實;既包括居民個人消費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會福利和勞動環境的改善。 目前,我國小康社會的實現程度以達95.6%,但從不同地域和人口看,情況並非完全樂觀。據統計,到2000年底,全國除市轄區以外的2000多個縣級單位中未達溫飽線的佔22.8%,居溫飽線和小康線之間的佔63.2%,居小康線和比較富裕線之間的佔13.7%,達到比較富裕線的僅佔0.3% 如何界定小康標準? 小康實現程度在進行統計計算時分為三大步驟:第一是小康內涵的界定。小康涵義類似於國際上通用的生活質量的涵義,一般包含三層意思,即物質生活狀況,主要內容為食品、衣著、住房、交通等物質條件;生活環境狀況,主要指空氣是否清新、交通是否擁擠以及水質和綠化狀況;社會環境狀況,主要內容是社會秩序與安全感、社會道德風尚等狀況;第二是確定小康標準臨界值和指標權重。第三是計算小康進程,國家統計局採用了區間距離實現程度的方法測算。從標準規定的五個方面看,我國當前經濟水平和精神生活已達到小康標準,物質生活、人口素質和生活環境實現程度分別為94.6%、88.4%和91.5%。 中國小康之路 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使用“小康”一詞來描述中國式的現代化。1984年,他又進一步補充說:“所謂小康,就是到本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年人均800美元。” 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首次使用“小康”概念,並把它作為主要奮鬥目標和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階段性標誌。 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正式將實現小康列為“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目標。 1990年12月,黨的十三屆七中全會審議並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議》對小康的內涵作了詳細的描述,“所謂小康水平,是指在溫飽的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達到豐衣足食……” 2000年10月,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從新世紀開始,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 2002年11月8日,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進一步明確了今後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

怎樣算小康水平?

小康的來由 “小康”一詞最早出現在我國最古老的詩歌經典《詩經》中:“民亦勞動止,汔可小康”。這是“小康”一詞在中國文化中第一次出現。《辭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較寬裕,可以安然度日。” “小康”的引人 鄧小平首先用“小康”來詮註中國的四個現代化。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實際勾畫了中國1980年到21世紀中葉的發展道路,不僅預言了中國發展所能實現的目標,還確定了分步實施步驟,十六大報告對於今後20年的描繪,正是根據中國發展的實際情況把他的規劃的第三步加以具體化。 小康水平 是一個相對概念,通常指某一個社會歷史時期家庭處於中等寬裕、能夠安危度日的生活水平。因此,不同歷史時期的小康水平是不同的。解放前:中農;解放初:二畝地、一頭牛;20世紀末:世界範圍內的中等富裕水平,比1980年有很大飛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800-1000美元。 小康的標準和我國現階段小康水平 1991年國家統計與計劃、財政、衛生、教育等12個部門的研究人員組成了課題組,按照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小康社會的內涵確定了16個基本檢測和臨測值。這十六個指標把小康的基本標準設定為:(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500元(按1980年的價格和匯率計算,2500元相當於900美元);(2)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元;(4)城鎮人均住房面積12平方米;(5)農村鋼木結構住房人均使用面積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質攝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擁有鋪路面積8平方米;(8)農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爾係數50%;(10)成人識字率85%;(11)人均預期壽命70歲;(12)嬰兒死亡率3.1%;(13)教育娛樂支出比重11%;(14)電視機普及率100%;(15)森林覆蓋率15%;(16)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縣比重100%。 用綜合評分方法對這十六個指標進行測算,根據其結果我們可以豪邁地向世界宣佈:一個12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在新的世紀我們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小康水平與小康社會的區別 小康水平與小康社會的區別有兩點: 第一、首先是範圍不一樣。上個世紀根據我國的國情,我們建設小康重點在解決溫飽,提高物質文明水平,而鄧小平提出的小康社會決不是單純的物質文明,還應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第二、標準不一樣。如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那麼按此目標,人均GDP就要超過3000美元,符合世界銀行各國收入水平四類劃分標準中的中上等國家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在對全面建設進程進行檢測和量化時,不僅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統計臨界值,而且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發展進程。 全面小康社會 十六大報告從經濟、政治、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四個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內容。特別將可持續性發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體就是六個“更加”:“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標準包括了這樣十個方面: 一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根本標誌。 二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 三是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爾係數低於40%。 五是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0平方米。 六是城鎮化率達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 八是大學入學率20%。 九是每千人醫生數2.8人。 十是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雜誌&l......

小康水平的標準是什麼

所謂小康水平,是指在溫飽的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達到豐衣足食。這個要求既包括物質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實;既包括居民個人消費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會福利和勞動環境的改善。“到本世紀末人民生活從溫飽達到小康,生活資料更加豐裕,消費結構趨於合理,居住條件明顯改善,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健康水平繼續提高,社會服務設施不斷完善。”

中外有兩個不同體系的小康生活標準:一是以消費結構為參照系數的標準,即用於購買食物的支出在消費支出中所佔的比例在50%以下(恩格爾係數);再一個是以人均GDP(國民生產總值)為參照標準。

什麼是小康水平

十六個指標把小康的基本標準設定為:(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500元(按1980年的價格和匯率計算,2500元相當於900美元);(2)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元;(4)城鎮人均住房面積12平方米;(5)農村鋼木結構住房人均使用面積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質攝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擁有鋪路面積8平方米;(8)農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爾係數50%;(10)成人識字率85%;(11)人均預期壽命70歲;(12)嬰兒死亡率3.1%;(13)教育娛樂支出比重11%;(14)電視機普及率100%;(15)森林覆蓋率15%;(16)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縣比重100%。

小康水平的標準是什麼

十六大報告指出,從新世紀開始,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這是關於我國國情和麵臨任務的一個重要論斷。正確認識現在達到的小康水平,對於我們進一步增強現代化建設的信心,清醒認識各方面的發展差距,具有重要的意義。

進入現在達到的小康社會,是我國在人口多、底子薄、經濟發展水平低的條件下取得的,非常了不起,也讓全世界為之震驚。但我們應當看到,目前我們現在達到的小康,如十六大報告中所說的,“還是低水膽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謂小康,是指人們的生活水平介於溫飽和富裕之間的一個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應進入世界中等水平,且經濟結構得到優化、經濟效益較好、分配製度比較合理、居民生活質量在溫飽的基礎上有進一步提高但還不夠富裕。從“量”上看,2001年世界銀行把1999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755至9 265美元之間的國家稱為中等收入國家,其中2999美元以下為中下等收入國家。依據上述界定,從量上看,2000年我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按當年價格計算為7084元人民幣,約合850美元左右,應算下中等收入國家。從各個層次群眾需求滿足的質上看,溫飽問題雖已解決,有一部分富有群體,但還有一部分貧困階層;目前人們的物質消費雖比較充裕,但精神消費和生存環境的質量還有待改善。從總體看,宏觀上目前我國整體實力雖有明顯的提高,但經濟結構還有待於進一步優化,區域經濟發展還不夠平衡,經濟效益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分配製度還有待於進一步健全。

什麼叫小康水平?

聽說小康水平月收入要10000以上?搞不懂?

小康水平的標準是什麼

概括地說。小康是指人們在擺脫貧困解決溫飽之後。“無飢無寒”的生活狀況,是富裕生活的基礎和起點。從我國的國情和現實水平出發禒有關部門和人士對我國的小康標準進行了科學地制定。其主要內容包括;

(1)1990年價格計算,人均國民(內)生產總值為2500元(按 1980年價格和匯率計算,人均國民(內)生產總值跨過900美元)。

(2)按1990年價格計算,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為240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200元。

(3)根據小康階段的生活要求,結合現實的生活條件,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定為8平方米,住房成套率有顯著提高。農村要著力提高住房質量,人均鋼筋磚木結構住房面積達到15平方米。

(4)人均每日主要營養供給量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蛋白質攝入量為72克。

(5)城市居民人均擁有鋪裝道路面積8平方米,同時提高路面標準和質量;農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達到85%以上。

(6)成人識字率達到90%,超過美國社會學家提出的80%的現代化標準;青壯年文盲基本掃除。

(7)教育、文化,娛樂支出比重達到 16%。

(8)森林覆蓋率達到15.9%。

(9)農村安全衛生飲用水普及率達到85%。

(10)每千人擁有病床數達3張.

小康水平的區別

4、小康水平與小康社會的區別:小康水平與小康社會的區別有兩點:第一、首先是範圍不一樣。上個世紀根據我國的國情,我們建設小康重點在解決溫飽,提高物質文明水平,而鄧小平提出的小康社會決不是單純的物質文明,還應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第二、標準不一樣。如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那麼按此目標,人均GDP就要超過3000美元,符合世界銀行各國收入水平四類劃分標準中的中上等國家水平。可以肯定的是,在對全面建設進程進行檢測和量化時,不僅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統計臨界值,而且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發展進程。5、全面小康社會:十六大報告從經濟、政治、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四個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內容。特別將可持續性發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體就是六個“更加”:“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標準包括了這樣十個方面:一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根本標誌。二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三是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四是恩格爾係數低於40%。五是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0平方米。六是城鎮化率達到50%。七是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八是大學入學率20%。九是每千人醫生數2.8人。十是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是小康水平?
什麼是小康生活?
什麼是小康社會?
什麼是小康社會標準?
什麼是小孔成像?
什麼是健康的飲食?
什麼是低糖水果?
什麼是小學對口招生?
什麼是旋轉和平移?
什麼是軟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