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走西口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請問"走西口"具體是什麼意思?最好有來源的故事

《走西口》是一首古老的山西民歌,據說它已經流傳了一兩百年。 這首歌不但山西人會唱,山西鄰近的內蒙、陝西,甚至更遠一點的寧夏、青海、甘肅也有許多人會唱。

中國有句老話叫“十里不同音”,說的是民歌有很強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許多地方的人會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當時有許多山西人曾到過這些地方,他們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這首歌,時間長了,當地人也學會了。 包頭,現在是內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超過兩百萬。在一百多年前,這裡還只是個叫包克圖的小村子。包頭人說,因為山西人到這裡做生意,才一點一點有了今天包頭城的雛型,現在包頭城裡還流傳著“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這樣的說法。復盛公就是山西一戶姓喬的商人在一百多年前開的商號的名稱。 山西,明、清兩朝的許多地方誌中,也提到了當時山西人到西北謀生的經歷。由於有這種經歷的人太多,在一些地方竟成了一種風俗。

《太谷縣志》中記載太谷縣的人“耕種之外,鹹善謀生,跋涉數千裡率以為常”。

《盂縣誌》中說“往往服賈於遠方,雖數千裡不辭”。

《壽陽縣誌》說鄉民“貿易於燕南塞北者亦居其半”。

【採訪】樑小民 北京工商大學 教授

問:山西人走西口的時間呢?

答: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開始,那麼截止時間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應該是在明末清初,這個時候數量是最大。

問:何謂走西口呢?

答:應該前後持續了將近三百年左右,而且應該說走西口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由於山西當時人口比較多,所以生活比較困難。於是呢?人口外遷,這是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就是由於在內蒙這一帶,當時的邊防需要,所以晉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時候,內蒙邊防的需要發展起來的。那麼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為了適應這種要求,到口外去發展商業,發展貿易,以至於到後來的票號。所以走西口這個現象,實際上就是中國移民的一個部分。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西口出去的人們紛紛踏上尋根訪祖的路!在山西省河曲縣至今還完整保留著走西口時必經之路"西口古渡".走西口年代的民歌也流傳至今,叫"二人臺",聽一首二人臺走西口,不難體會出不當年走西口時的悲離之情!

走西口歌名的由來

。  西口,即殺虎口,位於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西北部,現為集中展示“西口文化”的著名風景名勝區。 具體含義   從山西人走西口大致的路線圖看,從山西中部和北部出發,一條向西,經殺虎口出關,進入蒙 古草原;一條向東,過大同,經張家口出關進入蒙古。   民間所說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殺虎口。走出這個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攬經商天下的歸化與綏遠(統稱歸綏)、庫倫和多倫、烏里雅蘇臺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區。“殺虎口”還是通往蒙古恰克圖和俄羅斯等地經商的重要商道。“殺虎口”的興衰史也反映了晉商發展興衰的歷史。清代是中國人口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清初通過康雍乾三世的恢復發展,到乾隆朝全國人口突破三億大關。人地矛盾尖銳,大量內地貧民迫於生活壓力,“走西口”、“闖關東”或“下南洋”,形成近代三股大的移民浪潮。“走西口”是清代以來成千上萬的晉、陝等地老百姓湧入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和鄂爾多斯等地謀生的移民活動。“走西口”這一移民活動,大大改變了口外蒙古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同時,佔移民比例極高的山西移民,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將山西的晉文化帶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使當地形成富有濃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晉文化作為農耕文化的一部分,通過人口遷移,與當地的遊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豐富了中國的文化。   山西北部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繁,生存環境的惡劣迫使晉北很多人到口外謀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舊謠充分說明“走西口”者多為自然災害引起的饑民。清光緒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現被稱為“丁戊奇災”的近代最嚴重的旱災,甚至部分地區寸雨未下。自然災害引起的人口流遷,以忻州、雁北等晉北地區最為突出。晉北各州縣貧瘠的土地,惡劣的自然環境迫使大批百姓離開故土。例如“陽高地處北塞,砂磧優甚,高土黃沙,滿目低土,鹼滷難耕……地瘠民貧,無所厚藏,一遇荒歉,流離不堪。”在貧瘠的土地,寒冷的氣候,無川流灌溉的惡劣自然環境裡,晉北人生活困苦。每遇災歉,人們不得不流離失所,奔赴口外謀生。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艱苦奮鬥的創業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離鄉北上口外蒙古,艱苦創業,開發了內蒙古地區。更重要的是,他們給處於落後遊牧狀態的內蒙古中西部帶去了先進的農耕文化,使當地的整個文化風貌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伴隨著“走西口”移民的進程,口外蒙古地區以傳統單一的遊牧社會演變為旗縣雙立,牧耕並舉的 多元化社會。在這一演變過程中,作為移民主體的山西移民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由於山西移民在移民中佔絕大多數,因而當地的移民文化更多地富有晉文化的特色,也可以說是晉文化在這一地區的擴展。   人口的流動,帶動了文化的傳播,而文化的傳播,又拉近了地區間的距離,增強了它們的認同感。“走西口”這一移民浪潮,大大促進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與內地的交流,進一步增進了蒙漢之間的民族感情,對我們多民族國家的繁榮穩定產生了一定的積極的影響。 古老的山西民歌《走西口》     據說它已經流傳了一兩百年。這首歌不但山西人會唱,山西鄰近的內蒙、陝西,甚至更遠一點的寧夏、青海、甘肅也有許多人會唱。 中國有句老話叫“十里不同音”,說的是民歌有很強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許多地方的人會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當時有許多山西人曾到過這些地方,他們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這首歌,時間長了,當地人也學會了。   山西河曲民歌《走西口》道出了一對新婚夫婦生離死別的悲苦與近代山西人出外謀生的艱辛,它的背後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自然、地......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各發生在哪個世紀的哪個年代?

歷史上的闖關東

清代以前,東北人口主要是滿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其中滿族人口比例佔多數,漢族人口幾乎沒有。清代山東人闖關東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1644至1667年,清朝廷頒佈《遼東招民開墾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23年間“魯民移民東北者甚多”,許多地區因移民而“地利大辟,戶益繁息”;

二、1668至1860年,為維護滿洲固有風俗和保護八旗生計,康熙七年清廷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對東北實行禁封政策。當時,沿山海關一帶遍植柳樹牆,中間用繩索相連,滿洲兵駐紮在那裡嚴密地看守著關口,不允許漢人出關。但這種政策並沒能阻止山東闖關的流民,此時流民“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東渡渤海,蜂湧蟻聚”,一時間山東人的足跡踏遍了遼闊的關東大地;

三、1861至1911年,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咸豐十年(1860)正式開禁放墾,打開虛掩的大門,正式向流民敞開,“東三省之開放設治,遂如怒箭在弦,有不得不發之勢矣”。伴隨著關東地區的逐漸開放,流民“出關謀生者,日以眾多”,年增年長,蔚成大觀,山東、直隸流民更是“聞風踵至”,“終年聯屬於道”,使東北終於成為一個“移民社會”。據估計,宣統三年(1911年)東北人口共1841萬人,其中約1000萬人是由山東、河北、河南省先後自發湧入的流民,“而其中以山東為最,約佔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由此推斷,清代山東移往東北的流民約在七百萬至八百萬人之間”。規模之巨,可以想見。

進入民國時期,山東人闖關東迭起高潮,歷年進入關東地區的人數多寡不一,但至少也在20萬人以上,而超過百萬人的年份有四年。民國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按歷史學家路遇先生的研究,除去回返的人員,光在民國年間留住東北的山東人就達到792萬之多。

“走西口”真正始於清嘉慶年間. 晉西北、雁北、陝北等縣的窮苦勞動人民“走西口”曾掀起過兩個高潮。第一個高潮時期是清嘉慶年間到咸豐年間。 “乾隆盛世”後,社會秩序穩定,通過“開邊”政策的推行,清政府逐漸放鬆了對蒙古民族的封鎖,使一大部分漢人在河套地區得到了土地的租種權,另有一部分漢人入蒙從事甘草的採挖和經銷,從而拉開了開發內蒙西部地區甘草資源的序幕。當時,在採挖經銷甘草的人當中,尤以山西保德人最有名,有人說,哪裡有甘草,哪裡就有保德人。他們不僅採挖甘草,而且經銷甘草,他們開草場、開草店。草場專門組織人挖甘草、收甘草、加工甘草;草店專門賣甘草、買甘草。 挖甘草主要是在阿拉善左旗和右旗,伊克昭盟的鄂托克旗、杭錦旗、達拉特旗、準格爾旗、烏拉特喬旗以及巴彥淖爾盟的五原等地。甘草採集不僅為走西口的人提供了廣闊的勞務市場,也使內蒙西部的地方官吏得到了好處。

第二次漢民入蒙高潮為清光緒二十八年到民國二十三年。清光緒二十八年的“貽谷放墾”和民國二十三年的“移民實邊”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漢民入蒙去開荒種地和採挖甘草。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1901年,中國戰敗,在北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賠償戰勝國款銀4億5000萬兩,分39年還清,年息4釐,本息摺合9億8000多萬兩,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抵押。由於清政府財政枯竭,入不敷出,便將危機轉嫁到人民頭上,採取官府放墾蒙荒的辦法,來彌補財政之不足。由過去的封禁、半封禁蒙荒轉為大量開墾蒙荒,並任命兵部左侍郎貽谷為欽命督辦蒙旗墾務大臣。從光緒二十八年開始,大規模地開放蒙區,這就......

電視劇《走西口》走經典的話是什麼?

《走西口》中,仁、義、禮、智、信有幾種說法,

田家祖訓中指的是: 大忠大愛是為仁

大孝大勇是為義

修齊治平是為禮

大恩大恕是為智

公平合理是為信

徐木匠等人是這麼說的:

天下一統是為仁

民族興亡是為義

自強不息是為禮

福虧自贏是為智

以義取利是為信

革命者們是這麼說的:

世界大同是為仁

祖國山河是為義

家國天下是為禮

剛柔相濟是為智

一諾千金是為信

慷慨激昂,讓人激情澎湃,很震撼

豆花:

我要你再說一遍

我遇到一個特別好的女孩

她漂亮 善良

為了信守我和翠兒的諾言

我把對她的感情

一直深深地藏在心裡面

我一心想把她當成妹妹

(沉默 田青有點不好意思了)

豆花

我 我要娶你

端人家的碗,服人家的管.

受人之託,終人之事.

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仇人,多堵牆.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不是冤家不對頭!

按上根尾巴就是頭驢!大家一起來

王南瓜說滴,真是放屁崩了腳後跟兒,趕巧兒!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陰天裡打老婆,閒著也是閒著。

樑滿囤的爹說的:放你孃的羅圈屁

王南瓜:狗嘴裡吐的出象牙那還是狗嗎?

王南瓜: 那生孩子,還不是咯噠一個,疙瘩一個~~

醬子缸裡煮秤砣——混蛋帶砸缸

蘿蔔秧兒不大,長在輩兒上了。

王南瓜:

額下次還來你這裡買棺材。

褲襠裡抹大醬,不是屎也是屎

往前一步趕上窮了,往後一步窮趕上了。

轉著圈的罵我 你以為額沒文化啊

樑滿囤: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那皮匠是臭啊!

都花:你們咋睡的?

滿囤: 二十多個諸葛亮擠一張炕上。。。

這小子是孫悟空懷孕,一肚子的猴!

王南瓜:就當是耳朵眼裡放屁,沒那八宗事兒

徐木匠:愛一個人是不圖任何回報的!

雖說他是在安慰田青說丹丹,其實我覺得這句話正應該送給他自己,他對淑貞一家付出的愛就不圖回報!好人難找啊!……

裘老闆給樑滿屯說話,樑滿屯不耐煩的說。額聽不懂你說的甚

最近老在這賬本上簽字了.你看在這賬本上都練了一手好字.你看田耀祖這3個字都快趕上王羲之了。

結尾的經典句子是什麼?

大丈夫當以天下之憂而憂,以天下之樂而樂

一諾千金是為信,剛柔相間是為智。

走西口劇情的評價

我最愛看的是央視每晚八點的電視劇,因為一般都是比較好的大戲才能在這兒先上演。《走西口》嘛,前半部還好,後來的就不符合情理啦。二十來集以前劇還算符合羅輯,每天的結束時都有懸念。。。開使時我們全家天天以期待的心情看該劇。到後來,就是扯蛋啦,不過我們還是很期待往下看。。。想看能驢脣不對馬嘴到什麼程度。總之,很不生活化、很多劇情與情與理不通,且漏洞、笑話太多啦。不過也挺好玩的,逗得大家大笑。。。比如說田青是為了贖回田家大院、讓媽媽姐姐過上好日子、為了找到他的父親為目的而走西口的,可到後來,他發財了(他的錢賺的容易,走幾次駝隊就成),也知道誰是他父親了,卻不去想 贖回田家大院、也不管媽媽一個人還在老家受苦、還有生病的姐姐,知道了父親是誰也不去理了。把自己的所有親人都擱下不問,卻一而再再而三的關心樑滿囤的父母親,不是接就是送的,又出車又出錢,這是什麼意思呢?弄不明白呀。還有裘老闆為了考驗他的上門女,裝病一裝就是二年,每天喝藥,二年的時間他不怕喝出腎病來呀?再說了,為了考驗女婿的德能,也不能把自己家的生意當做籌碼呀?親眼看著家業敗落,他還在裝,只是每天夜裡裝神弄鬼的看帳,有個屁用?還有那個徐木匠,還是什麼革命黨呢,明明知道田光宗是田青的親爹,還滿著田青,挑撥人家父子關係,讓田青離田光宗遠點,這是什麼東西?假人仁假義,不就是怕田青認了父,他就和田青媽沒戲了嗎?再就是豆花懷了六七個月的身孕,卻是楊柳細腰的。最搞笑的是,賑災的錢明明又是大洋又是銀票的,最少也得一千以上呀?只田青自己不就捐了500大洋嗎?怎麼後來丟了就變成了500大洋了?是在考驗我們的數學能力?還是在侮辱我們的智商?哈哈,太逗了,不過照這樣的編劇導演,我敢說後面的會更不著調!如果說其他電視劇有的是幼稚,那麼這個劇就是弱智!期待中。。。。。

電視劇走西口中的地名 西口 是指哪個省市的什麼地方?

西口 指山西省諸長城關口,走出這個西口,山西人的經商地區包括內外蒙的歸化與綏遠(統稱歸綏)、庫倫和多倫、烏里雅蘇臺和科布多、新疆地區、關東地區。在明代時,有政府開辦的馬市。從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到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已開馬市十三處,僅萬曆十一年(1583年),交易馬匹達4.5萬匹。開放官市的同時,民市也得到迅速發展。山西人用緞、綢、布、絹、棉花、針線、米、鹽、糖、果等交換蒙古人的馬、牛、羊、騾、驢、羊皮、皮襖等,尤其是山西的潞錫極受蒙古人歡迎,成為重要商品。互市獲利甚豐,吸引了許多山西人走西口。這種貿易在清代之後仍非常繁榮。在這一過程中,晉商實現了經營的多元化,包括糧食、棉布、棉花、絲綢、菜、絨貨、顏料駭煤炭、鐵貨、木材、菸草、馬尾、人蔘、油、紙張、乾果、雜貨、銅、錫等,同時也發展起作為經紀人的牙行。晉商商業活動範圍之廣,為其他商幫所不及。

走西口的結果之一是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繁榮和發展,使這些地區與內地經濟一體化。這些地區人口劇增,形成商業中心。“先後復盛公,後有包頭城”,“先有曹家,後有朝陽”。這些說法都表明晉商對這些地區開發的推動作用。

在走西口的過程中山西也形成了一批富晉大戶,除了以前說到的蒲州王崇古、張四維家族外,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喬家、渠家、曹家等富商都是走西口而富的。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和祁縣人張傑、史大學的大盛魁一直繁榮到清末。在關東貿易中成長起來的以範家為代表的八大家,是清代著名的皇商。在走西口中富起來的山西人無計其數,山西成為明代中國之首富。

求文檔: 忽又重聽《走西口》

忽又重聽《走西口》

(節選)

樑衡

正月裡回家鄉過年,初三那天作家趙越、亞瑜夫婦請吃飯,點的全是山西菜,不為別的,就是要個鄉土味。席間,我問趙兄,最近又寫了什麼好歌詞。我知道這幾年他在詞界名聲大振。從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到山西歌舞劇院出國演出,無不有他的新詞。他說別的沒有,倒有一首《走西口》,是舊瓶裝新酒,還可自慰。我知道《走西口》是在山西、內蒙、陝西一帶流行極廣的一首民歌。過去晉北、陝北一帶生活苦寒,一些生活無著的人便西出內蒙謀生,有的是去做點小買賣,有的是春種秋回,收一季莊稼就走。這一生活題材在民間便產生了各種版本的《走西口》,大都是敘青年男女的離別之情,且多是女角來唱,其詞悽切纏綿,感人肺腑。趙君這一說,再加上這滿桌莜麵山藥蛋、酸菜羊肉湯,鄉情濃於水,歌情動於心,我忙停箸擡頭請他將新詞試說一遍。他以手輾轉酒杯,且吟且唱:

叫一聲妹妹喲你淚莫流,

淚蛋蛋就是哥哥心上的油。

實心心哥哥不想走,

真魂魂繞在妹妹身左右。

叫一聲妹妹喲你不要哭,

哭成個淚人人你叫哥哥咋上路?

人常說樹挪死來人挪活,

又不是哥哥一人走西口。

啊,親親!

掙掙上那十鬥八斗我就往回走。

就這麼幾句,我心裡一驚,不覺為之動容。確實是舊瓶新酒,變女聲為男聲,男兒有淚不輕彈,其悲中帶壯,情中有理,雖無易水之寒,卻如長城上北風之號,只有在黃土地上,在那裸露的沙樑土坎上,那些坡高溝深,無草無樹,風吹塬上曠,泥屋炊煙渺的黃土高原上才可能有的這種質樸的赤裸裸的愛。這是小溪流水,竹林清風,《阿詩瑪》、《劉三姐》等那種南國水鄉式的愛情故事,所無法比擬的。趙君過去寫過許多洋味十足的詩,其外貌風度也多次被人錯認為德國友人,墨西哥影片裡的角色等。不想今日能吐出如此渾厚的黃土之聲。我說你以前所有的詩集、歌詞都可以燒掉了,只這一首便可使大名傳世。這時一旁的亞瑜君插話:“別急,你聽下面還有對妹子的呵護之情呢。”趙君接著吟唱:

叫一聲妹妹你莫犯愁,

愁煞了親親哥哥不好受。

為你碼好柴來為你換回油,

棗樹圪針為你插了一牆頭。

啊親親!

到夜晚你關好大門放開狗。

……

叫一聲妹妹喲你淚莫流,

掙上那十鬥八斗我就往回走!

我是在西口外生活過整整六年的。大學一畢業即被分配到那裡當農民,也算是走西口,不過是坐著火車走。那時當然比現在苦,但還不至於苦到生活無著,並不是為了餬口,是為了“支邊”,或者是充邊,是“文化大革命”中對“臭老九”的發配。當時我也未能享受到歌中主人翁的那份甜絲絲的苦,那份纏綿綿的愁。因為那時還沒有一個能為我流淚滴油的妹妹。正是天蒼蒼,野茫茫,孤旅一個走四方。但那天高房矮,風起沙揚,棗刺柴門,黃泥短牆,寒夜狗吠,冷月白窗的塞外景況我實在是太熟悉了。你想孤燈長夜,小妹一人,將要走西口的哥哥心裡怎麼能放心得下,於是就在牆頭上插滿棗刺,又囑咐夜晚小心聽著狗叫。人走了,心還在啊。“妹的淚是哥心上的油,真魂魂繞在妹左右”,這是何等痛徹心骨的愛啊。這種質樸之聲,直壓中國古典的《西廂記》,西方古典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趙君談得興起,乾脆打開了音響,請我欣賞著名民歌演唱家牛寶林演唱的這首《走西口》。霎時,那嘹亮的帶有塞外山藥蛋味的男高音越過了邊牆內外和黃土高坡上的溝溝坎坎,峁峁堖堖。我的心先是被震撼,接著被深深地陶醉了。

祖逖聞雞起舞,我今聞趙君一歌思緒起伏。愛情這東西實在屬於土地,屬於勞動,屬於那些無產、無累、......

早年的闖關東是什麼意思

那時候算是清末吧。俺山東那邊黃河氾濫,民不聊生。而且家裡人多,家家都是兄弟姐妹七八十拉個,有能耐也混不夠吃的,就紛紛往東北跑,去混飯吃鼎叫做闖關東

走西口對晉商的影響?

山西人走西口的時間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開始。最初的西口,它位於山西、內蒙交界處的右玉縣,它實際上是長城上的一道關隘,真正的名字叫殺虎口。

最初山西走西口的漢子們並沒有想到日後會有如此輝煌的家業。他們當年只是為了追求一種富裕的生活,背井離鄉,他們用幾代人的汗水、淚水,甚至是血水,在西北的草原、荒漠中走出了一條條百年商路。

山西人走西口發財之後為自己修造的房子。現在它們被作為晉商財富的象徵。 這些院落的第一代主人,在走西口之前,幾乎全是一些在家鄉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

喬家大院,這裡過去曾住著山西最有名的一戶大商人。他們的商號主要開在內蒙古的包頭市。鼎盛時期,他們幾乎壟斷了包頭的一切貿易經營活動。而喬家由寒酸貧困通往大財大富的發展道路,就是由先祖喬貴發走西口開始的。

山西走西口的人到底有多少,誰也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能夠骸到家鄉光宗耀祖的人一定是少數。那麼又有多少人自從踏上走西口這條路就音信皆無、屍骨無收呢?不管怎樣,不可否認,走西口造就了山西一度的商業繁榮。

走西口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繁榮和發展,使這些地區與內地經濟一體化。這些地區人口劇增,形成商業中心。“先後復盛公,後有包頭城”,“先有曹家,後有朝陽”。這些說法都表明晉商對這些地區開發的推動作用。

在走西口的過程中山西也形成了一批富晉大戶,除了以前說到的蒲州王崇古、張四維家族外,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喬家、渠家、曹家等富商都是走西口而富的。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和祁縣人張傑、史大學的大盛魁一直繁榮到清末。在關東貿易中成長起來的以範家為代表的八大家,是清代著名的皇商。在走西口中富起來的山西人無計其數,山西成為明代中國之首富。

相關問題答案
以前走西口是什麼意思?
以前的遊神是什麼意思?
走西口是什麼原因?
走西口是什麼?
前置懷孕是什麼意思?
西梅是什麼意思?
顯卡串口是什麼意思?
隨便走佔領是什麼意思?
動漫中無口是什麼意思?
西奈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