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新聞報道怎麼寫?
新聞人物稿怎麼寫
所謂人物通訊,就是具體而形象地報道各種人物的事蹟、經歷的一種新聞文體。?
刻畫人物的形象美,始終是人物通訊寫作中的一個焦點問題。它是概括人物本質特徵的高級形式,是經過作者頭腦加工過的一種“模型”或“典型形象”。儘管這種“模型”或“典型形象”從形式上看是個別的,但它是包含了人物整體、輻射一般的個別;同時,作者在刻畫人物形象時,是以感性的形式把對人物的感覺力和理解力結合在一起的。?
人物通訊如何寫出形象美?一般說來有下列一些手法:?
1、通過肖像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形象。肖像描寫,就是用簡練的筆墨,恰到好處地描寫人物的容貌、姿態、神情、服飾等,以此突出人物的個性。
2、通過描寫人物的行動來刻畫人物形象。行動受思想支配,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行動。所以描寫人物的行動,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豐富多采的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黑格爾在《美學》裡說道:“能把個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現出來的是動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過動作才見諸現實。”實踐表明,人物只有“行起來”、“動起來”,才能“站起來”、“立起來”,其形象才能豐滿鮮活起來。
3、通過描寫人物的語言來刻畫人物形象。人物的語言不僅是其思想感情和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而且還常常能作為人物行為的自我註釋,是人物形象化性格化的一個重要構件。在人物通訊寫作中,要想讓人物鮮活起來,必須抓住個性特徵鮮明的語言,必須使人物的語言活動與內心活動、外在行動有機地統一起來。在具體寫作中,人物語言要合乎所寫人物的年齡、身份、職業等,要逼真,要口語化;還要合乎人物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時期、特定的心情和特定的說話對象,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處,貼切自然,生動傳神。?
4、通過描寫矛盾衝突來刻畫人物形象。矛盾存於事物發展的一切過程之中,又貫穿於一切過程的始終。一般說來,社會生活中的矛盾運動規定著人物性格的發展,人物最容易在矛盾中顯露自己的性格特徵。變化著的外部環境、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等,都對人物構成矛盾關係。面對矛盾,人物不得不表現出選擇性,這就使得人物不得不思考、不得不行動、不得不表白,不得不打開自己內心的隱祕。正是在這種狀態下,人物從精神到形體、從情感到神態,都處於非常活躍的狀態之中。抓住這些進行描寫,就能鮮活地展現人物的形象特徵。?
5、通過描寫環境來襯托人物的形象。戲劇舞臺上常常設置這樣或那樣的佈景,為人物提供一個典型的環境,讓他們在這個典型環境中表演。以此更加充分地反映人物的精神狀態,給觀眾以深刻的印象。同樣,在人物通訊寫作中,也需要給典型人物提供一個典型環境。它包括典型的時代背景、地域環境、人際關係,甚至氣候、疾病、風俗習慣、個人愛好等,以此襯托出典型人物的典型形象。?
6、通過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細節是故事情節的“細胞”。寫作人物通訊,如果沒有生動感人的細節,只靠平板的敘述,筆下的人物常常模模糊糊,立不起來,不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想讓人物“活”起來——生動逼真、有血有肉,就要善於捕捉並描寫出那些富有時代特徵和個性特點的生動感人的細節。?
7、通過描寫心理來刻畫人物形象。人是一個思維著的實體。把人物的心理活動滲透到外在活動中描寫,這是對“思維著的實體”的透視性反映。正是這種描寫,使人物的心理活動形象化,從而使人物的外在活動有思想感情的根由,因而更能把人物寫得血肉豐滿、富有立體感,更有助於增強人物形象的可信度。?
8、通過富有人情味的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形象。任何人物都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現實生活中,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大、全”式的典型人物不復存在。實踐......
人物專訪的新聞稿開頭和結尾怎麼寫
人物專訪的寫作方法,是一個技巧問題。一般說來,人物專訪(或者叫人物通訊),要高度而準確的概括一個人的最主要的亮點。譬如,可以採用這種形式:
他,二十年如一日,在三尺講臺上書寫著人生的春華秋實;
他,桃李滿天下,被某某部門連續多年命名為先進工作者;
他,辛勤耕耘,被某某領導的親切的譽為“某某某”,
他,就是某校特級教師某某某......
(然後引出正文。)
人物通訊的開頭,要略微講究一些文采,充分利用排比、對偶等修辭方法,在寫作方法上,可以描寫,可以抒情。從寫作角度上,可以寫某一個側面,然後引起讀者興趣。例如:
在某某地的表彰大會上,一位身材消瘦的年輕人從某某領導手中接過了某某獎章,這位年輕人恬淡而自信的微笑,讓所有的現場的人為之折服。
他,就是某某某,某某單位某某(職務、工種)。
(引出正文)
當然,也可以開門見山,例如,可以這樣寫:
他的履歷,滲透著他辛勤的汗水,是他人生中流暢的軌跡,某某年為某某工人,某某年入黨,某某年被評為“先進生產者”,某某年擔任某某職務。他創造了一些列的深化,填補了某某空白,某項工作得到了最高獎勵或者榮譽等等。
他就是某某某。
(引出正文)
關於人物通訊的結尾,可以是對某某人物的感嘆類的語言、讚美類語言,或者寄託希望類的語言等等。
例如:他樸實無華的語言,實踐著高尚者的情操,這難道,不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嗎?等等。
根據個人採寫經驗的一點淺見,希望能幫助到您。
人物專訪的新聞稿怎麼寫?
人物專訪屬於記敘文範圍,是一種類似小報告文學的新聞形式。近幾年來,報刊上經常刊登這類文章,很受讀者的喜愛,不但記者寫,中學生文學愛好者也常把寫人物專訪作為社會實踐和練筆的機會。
那麼,怎樣寫好人物專訪呢?
第一,在確定專訪對象時,必須熟悉訪問對象的大體經歷和主要成就。這樣,交談時也就有了話題,便於提出問題,寫作時也有助於文章的充實。例如,有一篇題為《漳州飛來的小鳥——記八次叩響獲獎大門的胡曉夢》的專訪,作者在採訪之前,仔細瞭解了胡曉夢同學是如何攀登文學殿堂的(從十四歲到十六歲,八次叩響獲獎大門),並且認真閱讀了胡曉夢的作品,於是,作者滿懷澡情地寫道:
“果然不負眾望。曉夢用她的一雙純真的眼睛,深情地注視著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用她的全副的心靈去感知生活,從江上那來去匆匆的帆船上,看到那腰間拴著繩子的孩子的寂寞孤獨,以深切的同情寫成了散文詩般的《白帆之歌》:從‘花市’的熱鬧景象中,發現了人們對美的追求,以優美的文筆寫成了《買花》;從熱鬧的家宴中,發現馮科長的貪婪無恥,寫了《客人》給以無情的鞭撻和揭露;從一個普通的農村姑娘小翠的不幸的婚姻中,發現那幾千年來不合理的封建積習,至今還吞噬著可憐的農村少女的青春和生命,寫出了感情深沉而有震撼力的《小河,小河》,發表後,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
這段文字,不僅使這篇專訪的內容更加豐富、充實,而且也使讀者對曉夢的作品有了概貌的瞭解。
第二,要善於發掘專訪對象生活中的有趣的故事或獨特的興趣愛好,以便從多方面展現人物豐富的精神面貌和內心世界。例如,山西省平陸縣西街中學初一學生程若明發明瞭“多面黑板”和“果核刀”,榮獲科技發明三等獎,被人們譽為“小小發明家”。《中國少年報》的記者在訪問他的時候,興致勃勃地追蹤他的發明之路,從程若明同學決心為山區的老師減輕負擔(一位老師要在同一間教室裡,給兩三個年級上課。
第三,要注意突出重點,勾畫出訪問對象的舉止、神態和性格特點。前些時候,《中國青年報》“人物剪影”專欄裡有一篇《文壇一怪》的文章,文中寫道:
“他四十多歲了,高了興就一個人在屋裡又唱又跳,從床上跳到桌上,再跳下來;和朋友聊天,沒有正形兒,常說出比小學生還幼稚的話,問出莫名其妙的問題來;在老學者們座上,他又儼然是個“小老夫子”,說話文謅謅;早飯吃什麼,他記不住,常把帽子、車鑰匙丟落,卻能在詩歌討論會上,不用講稿侃侃而談,大背《論語》、《人間詞話》、佛經、蘇珊??朗格和科林伍德的美學——甚至某頁第幾段都說出來,令聽者目瞪口呆。”
文字不多,卻活脫脫地勾畫出當代文壇“怪人”——深通中國古典文、史、哲,能書、能畫、能篆刻、能譜曲,熟悉戲曲的中年作家錢世明的形象。凡是熟悉這位“文壇怪人”的朋友門,讀了這段文字,都說:“像極了!”
又如,華東師範大學二附中的李勁同學榮獲我國青少年程序設計一等獎,將應美國的蘋果電腦公司的邀請赴美參觀訪問,按常理,寫人物專訪應該著重寫李勁同學在程序設計方面的成就,然而,《中學生報》的中學生記者卻從少年科學家談語文這個角度進行了專訪,重點突出,構思獨特,善於取捨。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績物專訪,內容一定要真實,引述採訪對象對某一問題的看法,必須是原意,作者不能隨意改動或發揮,無根據的拔高和添枝加葉是不允許的。所以,在專訪時,要細心傾聽,掌握儘可能多的第一手材料,時間、地點、人物,作品和數字等要當場問清楚並記下來,以免張冠李戴。文章寫完以後,最好送採訪對象過目,聽取本人意見,以免文章發表以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人物通訊稿怎麼寫阿?急急急~~!!
通訊是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將具有新聞價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時、具體、生動地予 以報道的新聞體裁。
一、通訊特點
通訊作為報刊、電臺等媒體最主要的體裁之一,新聞性顯然是基本的特徵。而新聞性中,真 實、時效、思想性及典型意義構成了它的不同層面。就報道對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 經驗、成果、工作情況、社會風貌等,都必須是真實的,不允許虛構或“合理想象”,而且 報道對象應該具有必須的思想性和典型意義。就報道時效言,通訊雖不及消息這般快速敏捷 ,有時為將人物、事件報道細緻完整需時較長,但也必須及時,仍須有很強的時效概念。除 去真實、時效的新聞性特徵,通訊的主要特點有:
1、生動性。
通訊尤其是人物通訊具有一定的文學色彩。消息在表達上主要 是平面的敘述,語言追求簡潔 、明快、準確。通訊則較多借用文學手段,可以描寫、抒情、對話,可以用比喻、象徵、擬 人等修辭。因此通訊在語言和表達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學性,它在報道真實的人和事的過 程中,善於再現情景,平添許多生動和形象,給人以立體感、現場感。
此外,通訊雖然一般以第三人稱敘述為主,但在“見聞”、“採訪記”一類的通訊中,也採 用第一人稱。不過其中的“我”主要起見證人或採訪線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稱的使用 也增加了一些親切感。
2、完整性。
通訊須相對完整、具體地報道人物或事物的過程。消息側重寫 事,敘述 簡明扼要,一般不展開情節。通訊可寫人物也可寫事件,其材料比消息豐富、全面,其容量 比消息厚實、充足。它要求詳盡、具體地報告事件的經過、演繹人物的命運,充分展開情節 ,甚至描寫細節和場面。這些既是生動性的表現,同時也是內容完整性、具體化的要求。
3、評論性。
通訊須運用夾敘夾議的方法對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評論。消息是 以事實說話,除 述評消息一般不允許作者直接發表議論。通訊則要求在報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時,表露記者的 感情與傾向。然而通訊的評論不同於議論性文體的論證,它須時時緊扣人物或事件,依傍事 實作適時的、恰到好處評價點撥。因此這是一種通過描寫、敘述、抒情等表達手段進行的議 論,它的特點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二、通訊種類
1、人物通訊
是以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蹟和命運為報道內容的通訊。 人物通訊並非僅僅 是“名人通訊”,報道對象的選擇取決於其蘊含的新聞價值,一般來說人物必須具有先進性 或典型性。在取材上可寫“全人全貌”,也可截取片斷著重寫人物的某個側面或階段。此兩 類一般以人物的“行”為主,而“人物專訪”則以寫人物的“言”為主。通過記者的專訪, 記述人物的談話,從而揭示其精神世界。
2、事件通訊
是以具典型意義的事件為報道對象的通訊。事件通訊時效 性較強,它圍繞中 心事件選材,雖不著力刻劃人物,但往往通過典型事件表現一群人或一個集體。所以它通過 較為詳盡地展示事件的完整過程,挖掘其意義,揭示其本質,進而反映社會風尚,弘揚時代 精神。? 除人物通訊與事件通訊外,另有:“工作通訊”,這是介紹某單位先進事蹟,傳播其典型經 驗和做法,以指導一般的通訊;“概貌通訊”,這是記述某地區、部門、行業、工程的新面 貌、新氣象的通訊。報刊上常見的“見聞”、“紀行”、“巡禮”、“散記”均屬此類。此 外,還有以寫一段片斷、一個場景、一場衝突為對象的“新聞故事”、“小通訊”之類,它 們以生動、快捷的形式宣傳新人新事新風尚,實為通訊家屬中不可忽視的一員。
三、通訊寫作
1、關於選材與......
人物採訪新聞稿怎麼寫
先時間地點人物。然後是兩個人的對話(前面有名字)給你一篇範文吧:
時間:1999年8月21 日
地點:北京大學季羨林家
季羨林:苗苗,現在你是採訪者,我是被採訪者,你問我答,好嗎?
苗苗:好。
季羨林:那你就隨便問吧。
苗苗:爺爺,您在《我的童年》裡說,您小時候,最感興趣的是看閒書,您喜歡看《三國演義》,還能將《水滸傳》裡的綠林好漢的名字背得滾瓜爛熟。爺爺,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歡看閒書。有一回上數學課,我低頭看《水滸傳》,一邊看,一邊背一百單八將的座次,結果被老師發現了。爸爸知道這件事後,頭一回打了我,雖然一點兒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後,我再也不看《水滸傳》了。
季羨林:(笑)我小時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讓看閒書。怎麼辦呢?我放學以後不回家,偷偷藏在一個地方看閒書。我看的閒書可多了,《彭公案》《濟公傳》《施公案》《三俠五義》我都看。我是主張看閒書的,為什麼呢?苗苗你說說,文章怎樣才能寫好呢?
苗苗:我覺得,應該寫真事。
季羨林:是這樣。文學家魯迅曾經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看書。我小時候,跟我一個妹妹一塊兒看,家裡的桌子底下有個盛白麵的大缸,叔父一來,我舞一趕緊把閒書藏到缸裡頭,桌上擺的,都是正課釘(笑)
苗苗:爺爺,我喜歡語文,數學不行,偏科。
季羨林:喜歡語文當然好,但語文要好,數學也要好。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歡,一定要學好數學。最近清華大學辦了一個班,選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養中西貫通,古今貫通的人才。我看,有這兩個貫通還不行,還應該加一個文理貫通。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苗苗: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我記住了。爺爺,有人讓我媽媽趕快給我找一個好外語老師,說過了12歲再學外語就永遠也說不冷了。爺爺,您會那麼多種外語,您說,他們說得對嗎?
季羨林:倒不一定是12歲,當然早學比晚學好。學外語的發音跟母語有很大的關係,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學起來就困難。古文也很重要。我覺得,一個小孩起馬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書,鼓勵小孩背詩。我提個建議,應該再出一本散文集,從《古文觀止》裡選,加點兒注。小時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呀!
季羨林:(笑)可不是讓你一天背下來喲。
求人物新聞稿範文
第一,要通俗化、口語化。報紙是給人看的,廣播是給人所的。看起來順眼的文章,聽起來不一定順耳。廣播是一種作用於聽覺的媒體,廣播語言要具備可聽性,要通俗易懂,樸實無華,念起來順口,聽起來省力。因此,寫稿時,用詞要普通,避免同音歧解和同意反覆,句子要短,多用人稱名詞,不該省的字千萬不要省略。
第二,採寫要及時。及時性是廣播新聞與其他媒介新聞相區分、相競爭的最大特性。廣播新聞一般主張採取只抓重點,少作深度挖掘、批判的姿態,充分發揮自己無可比擬的快捷特性。
第三,在寫導語時,要先打招呼,請聽眾收聽,增強吸引力。
第四,要有音響上的特點。報紙的特點反映在版面上;電視的特點反映在形象上;而廣播的特點則在它的音響上。所以,廣播稿要突出廣播的特點,一定要在音響上作文章,如錄音講話、錄音新聞、錄音通訊、錄音訪問等。
新聞報道的寫法
新聞報道的格式
1,首先,在導語中寫一個新聞事件中最有新聞價值的部分(新聞價值通俗來講就是新聞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眾的部分),比如一場球賽剛剛結束,觀眾/讀者/聽眾們最想知道的是結果,或者是某個球員的發揮情況,就先從這裡寫起。
其次,在報道主體中按照事件各個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遞減寫下來,最後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時注意,一個段落只寫一個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為這種格式不是符合事件發展的基本時間順序,所以在寫作時要儘量從受眾的角度出發來構思,按受眾對事件重要程度的認識來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長期的實踐經驗和宏觀的對於受眾的認識。
另一種是一箇中外結合體——新華體。我們國家的新聞報道一般是遵循時間順序,但是這種“講故事”的寫法已經不適合受眾的閱讀習慣(一般人沒有時間聽你講長篇大論),所以“新華體”在吸收中外新聞報道之長的情況下誕生了。
2,首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導語中簡明地體現出來。
其次,在第二段進一步具體闡述導語中的這個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於使受眾在接受時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實際上是一個過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順序把“故事”講下來。
新聞報道實際上是一個很個性化和組織化的行為,個人可以有個人的特點,一個報紙可以有自己的原則。但是有一點不能放棄,就是任何格式都要以最快、最簡潔、最能滿足受眾需要的格式去寫,這是新聞報道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