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米豆腐怎麼做好吃?

General 更新 2025-02-01

湖南米豆腐怎麼煮好吃

前言米豆腐只是因為外形似豆腐而得名,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後加水磨成米漿,然後加鹼熬製,冷卻,形成塊狀“豆腐”即成。平時常見的吃法有涼拌,也有炒來吃,不過我獨喜歡老媽做的這種,熱湯米豆腐。

米豆腐怎麼做的?

1、大米2千克,溫水適量(泡過大米約1釐米),泡1小時,大米帶水用石磨磨漿。

2、生石灰泡水半小時,取上層清石灰水約2千克,放入鍋中(最好用鐵鍋,鋁鍋味略差)。加石灰水是關鍵,否則煮不成米豆腐。

3、加入米漿,文火燒開,煮40分鐘。注意攪拌,以免粘鍋、燒糊。

4、倒出大且淺的盆中,涼後即成。用大米制作豆腐,每公斤大米可製作豆腐6——7公斤,價值成倍增加,而且別有一番風味。其製作方法如下:

1、選料。原料主要是大米和石灰。大米以早、中、晚稻秈型為好,碎米也行,但粳稻、糯稻米不行,因為粘性太重,不易製作。石灰以新石灰為好。

2、浸泡。浸泡前除去米中的雜物,淘洗乾淨,然後放入盛器中加水至淹米3.5釐米為宜。1公斤米放50克粉狀石灰。石灰要先調成溶漿,加入淹水的米中,然後攪拌均勻。浸泡3——4小時,使米變成淺黃色,口感帶苦味後,取出放在清水中淘洗至水清為止。

3、磨漿。磨漿的水和米的比例為1比2。

4、煮漿。在洗淨油汙的鐵鍋裡放入適量的水(1公斤米放2公斤水),然後倒入磨好的米漿。煮漿時邊煮邊攪,開始用大火煮,至半熟時用小火,邊燒邊攪,煮熟為止,約需15分鐘。

5、成型。煮熟的米漿變成糊狀,趁熱裝入預先準備好的盛器內。盛器的大小以米豆腐的厚度來選定,一般以3.5釐米為宜。盛器內要鋪薄布,裝時要厚薄均勻,待冷卻後用刀劃成豆腐塊即可。

大米豆腐一般第一天晚上製作,第二天早晨上市出售。如當天售不完,可存放在通風處,下次煮漿時再一同煮。出售不完的米豆腐,存放不能用水泡,以免失去光澤。 米豆腐是貴陽傳統的夏令清涼小吃,是用當年的新米經水浸泡打磨成漿,在文火是加熱煮沸用滷水點制而成。食用時切成2-3寸的長條,放放蔥花、薑末、蒜泥水、黃豆、黑大頭菜、醬油、食醋,最後淋上香辣紅油,即成一碗消暑解饞的食品 。

製作:

1. 原料

①普通秈米5 公斤。②滷水

2. 浸泡 將普通秈米在水中浸泡10~12小時。

3. 磨漿 把浸泡好的米用磨漿機磨成米漿。

4. 熬煮 將米漿倒入先燒燙的溫水鐵鍋內,再摻入滷水。

注意:

①水量要適當,一次性不宜加水過多。否則漿糊過稀,米豆腐不易成顆粒狀。如果漿糊過硬,會造成米豆腐不夠鮮嫩。

②水溫不宜過燙。過燙米漿易起糰子,不易煮熟。

③要勤攪拌,以免煮焦。

④要煮熟。將米漿熬煮至全部熟透不黏口時即可出鍋,否則米豆腐易糊,不夠軟滑。

5.冷卻 煮好的漿冷卻至35℃以下。

6.點制(加凝固劑) 將滷水加入米漿裡。做米豆腐1公斤漿加24~30克內脂。將溶解好的內脂加入冷卻的米漿中緩慢拌勻即可。

7. 成型 將點制後的漿倒進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以80~85℃保溫20分鐘,靜置冷卻即為成品。

用大米制作豆腐,每公斤大米可製作豆腐6——7公斤,價值成倍增加,而且別有一番風味。其製作方法如下:

1、選料。原料主要是大米和石灰。大米以早、中、晚稻秈型為好,碎米也行,但粳稻、糯稻米不行,因為粘性太重,不易製作。石灰以新石灰為好。

2、浸泡。浸泡前除去米中的雜物,淘洗乾淨,然後放入盛器中加水至淹米3.5釐米為宜。1公斤米放50克粉狀石灰。石灰要先調成溶漿,加入淹水的米中,然後攪拌均勻。浸泡3——4小時,使米變成淺黃色,口感帶苦味後,取出放在清水中淘洗至水清為止。

3、磨漿。磨漿的水和米的比例為1比2。

4、煮漿。在洗淨油汙的鐵鍋裡放入適量的水(1公斤米放2公斤水),然後倒入磨好的米漿。煮漿時邊煮邊攪,開始用大火煮,至半熟時用小火,邊燒邊攪,煮熟為止,約需15分鐘。

5、成型。煮熟的米漿變成糊狀,趁熱裝入預先準......

湖南米豆腐的做法

1、選料   原料主要是大米和石灰。大米以早、中、晚稻秈型為好,碎米也行,但粳稻、糯稻米不行,因為粘性太重,不易製作。石灰以新石灰為好。   2、浸泡   浸泡前除去米中的雜物,淘洗乾淨,然後放入盛器中加水至淹米3.5釐米為宜。1公斤米放50克粉狀石灰。石灰要先調成溶漿,加入淹水的米中,然後攪拌均勻。浸泡3——4小時,使米變成淺黃色,口感帶苦味後,取出放在清水中淘洗至水清為止。   3、磨漿   磨漿的水和米的比例為1比2。   4、煮漿   在洗淨油汙的鐵鍋裡放入適量的水(1公斤米放2公斤水),然後倒入磨好的米漿。煮漿時邊煮邊攪,開始用大火煮,至半熟時用小火,邊燒邊攪,煮熟為止,約需15分鐘。   5、成型   煮熟的米漿變成糊狀,趁熱裝入預先準備好的盛器內。盛器的大小以米豆腐的厚度來選定,一般以3-10釐米為宜。盛器內要鋪薄布,裝時要厚薄均勻。待冷卻後即可。

怎樣才能做出好吃的米豆腐?

米豆腐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後加水磨成米漿,然後大火熬製,做成豆腐狀,所以叫米豆腐了。料理米豆腐得注意幾個小竅門,想想一盤滾燙的,香濃的米豆腐擺在你面前,你那筷子怎麼忍得住?米豆腐可以紅燒,可以做湯,還可以鐵板等等。咱這裡先說燜燒的做法,這道菜非常簡單,這就給大家來說說哈!榨菜肉泥燜米豆腐:  材料:  米豆腐一塊、新鮮五花肉50克、榨菜一塊、蒜瓣3顆、辣椒粉適量、蔥花少許  調料:  油、鹽適量、生粉、蠔油一大勺、醬油一大勺、高湯、雞精少許  做法:  1、將五花肉剁成肉泥,淋蠔油加生粉抓勻備用,榨菜切成碎米,蒜瓣剁碎,米豆腐切成3釐米大小的四方塊;  2、坐鍋熱油,下蒜末炒香炒黃,跟著下肉泥炒散,接著下榨菜一起炒,加少許高湯燒開;  3、倒入米豆腐,用鍋鏟輕輕撥動使湯料融合在一起,大火燒開調鹽、淋醬油、撒辣椒粉,轉小火燜4-5分鐘,撒雞精,轉動鍋子大火收汁,撒蔥花即可。  小帖士:  1、高湯的量基本是剛剛跟米豆腐平水,多了會煮稠,少了味道燜不透。高湯可以自己熬製,也可以偷懶直接上超市買高湯精兌水,還是比較方便的。  2、米豆腐很容易爛的,儘量減少鍋鏟的翻動,米豆腐才不會碎不成形,有力氣的可以顛鍋了。  3、榨菜一般比較鹹,如果事先不用水漂淡的話,建議減少鹽的用量。  4、不喜歡辣椒粉的可以換成鮮椒切碎米,或者用辣醬也可以,口味看自己隨意了。  5、吃的時候可得注意了,非常燙,小心舌頭哦。

貴州米豆腐怎麼做

將米洗淨,浸泡一天,和水磨成米漿(也可用榨漿機)。將米漿放入鍋內燒熱,一邊加適量的食用鹼(舊時用油桐果殼燒灰熬成的土鹼),一邊用力攪拌,直至煮熟,再放於盆內,使之冷卻,(冷卻時一定不要動它,要不形狀不好了)即成吃時切片放入盤內,再將切好的大頭菜、鹽菜、酥黃豆、酥花生、蔥花放於米豆腐上,用小碗放入紅油、麻油、花椒油、醬油、醋、薑汁、蒜水等調料對成汁,澆淋於米豆腐上即可

四川南充土特產 手工米豆腐怎麼吃?

西紅柿醬開的時候放薑末蒜末進去翻炒。在燒半鍋開水。接下來是做滷子!米豆腐是一種風味小吃,蒜末一點我狂暈,大小約1cm的正方形小塊,在我的家鄉湖南土家族都愛吃米豆腐,把米豆腐放進開水裡燙一下撈起來就可以了。告訴你一種米豆腐最簡單好吃的方法吧,撒上蔥花!先將米豆腐用絲線,炒到西紅柿成醬的時候倒入一點水,等油7成熱的時候把切好的西紅柿倒入爆炒,就是縫衣服用的線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直接倒入燙好的米豆腐裡:鍋裡倒入些許油。西紅柿一個切碎,薑末一點,蔥花一點,愛吃辣椒的可以準備一點辣椒油,就是辣椒粉倒入7成熱的植物油,聞到香味了就出鍋了。具體的做法,約50ml的樣子。再放鹽味精雞精等。拌一下就可以吃啦。愛吃辣的朋友放一些辣椒油進去更好吃了!

涼拌米豆腐做法

放香醋,味醇園的特鮮醬油,老乾媽的雞辣椒(其實我們貴州這邊很多家裡都會自制辣醬,味道很好的,不過要是你自己不會做的話,就買老乾媽的好了)蔥花,蒜罰,炸花生一滴麻油,榨菜碎末,

做米豆腐用什麼米

一、貴州米豆腐

米豆腐是貴州著名的小吃,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後加水磨成米漿,然後大火熬製,做成“豆腐”。吃時切片放入盤內,再將切好的大頭菜、鹽菜、酥黃豆、酥花生、蔥花放於米豆腐上,用小碗放入紅油、麻油、花椒油、醬油、醋、薑汁、蒜水等調料對成汁,澆淋於米豆腐上即可。 貴州菜又稱黔菜,由貴陽菜、黔北菜和少數民族菜等組成。大約在明代初期,貴州菜已經趨於成熟,許多貴州菜都有600多年的歷史了,大家所熟悉的宮保雞丁就是有著悠久歷史的貴州名菜,它是清代咸豐年間,貴州平遠人丁保楨的家廚所創,以旺火油爆雞球加辣而食,如今已達到膾炙人口的境地。 辣香是貴州菜的主要特點,著名菜點大多與辣椒密切相關,如宮保雞丁、各類火鍋、腸旺面等,都需要用辣椒來調味,黔菜帶辣味的菜餚更是口感各異,又分為油辣、糊辣、青辣、酸辣、麻辣、蒜辣等幾大系列,有的辣而酸、有的辣而香、有的辣得令人張口咋舌、大汗淋漓。 貴州菜餚突出酸。貴州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的民謠。酸菜家家醃製,食之口舌生津、開胃消食,夏天食用更可解暑。酸湯則有爽口提神、殺菌消毒、去油膩化脂肪、健脾防結石的功效。酸菜的醃製主要原料為蘿蔔、白菜、捲心菜等。酸湯的製作又分菜類酸、魚類酸、肉類酸、米類酸等,完全靠生物自然發酵而成。 貴州菜餚講究蘸水。蘸水的調料主要是辣椒、蒜泥、薑末、蔥花、香菜、花椒等酌情添減。因辣椒的製法不同,蘸水又可以分為數種:餈粑辣椒蘸水——辣香濃厚;糊辣椒蘸水——幹香濃郁;青椒西紅柿蘸水——清香爽口……還有更講究的,或在蘸水中加入油炸過的黃豆、花生;或調上腐乳撒上點脆臊、肉末;或拌上點折耳根、茴香、薄荷、苦蒜……又別具一番風味了。 在貴州省的江口縣北門巷內能夠找到正宗的米豆腐。

二、郴州米豆腐

米豆腐是湖南郴州的一種特色食品,和粉、面一樣被當作一種副食,也可以作為一種小吃但常常不當作菜。在郴州安仁縣更是隨處可見且人人會做。其製作工藝並不複雜(方法如下):

1、選料

原料主要是大米和石灰。大米以早、中、晚稻秈型為好,碎米也行,但粳稻、糯稻米不行,因為粘性太重,不易製作。石灰以新石灰為好。

2、浸泡

浸泡前除去米中的雜物,淘洗乾淨,然後放入盛器中加水至淹米3.5釐米為宜。1公斤米放50克粉狀石灰。石灰要先調成溶漿,加入淹水的米中,然後攪拌均勻。浸泡3——4小時,使米變成淺黃色,口感帶苦味後,取出放在清水中淘洗至水清為止。

3、磨漿

磨漿的水和米的比例為1比2。

4、煮漿

在洗淨油汙的鐵鍋裡放入適量的水(1公斤米放2公斤水),然後倒入磨好的米漿。煮漿時邊煮邊攪,開始用大火煮,至半熟時用小火,邊燒邊攪,煮熟為止,約需15分鐘。

5、成型

煮熟的米漿變成糊狀,趁熱裝入預先準備好的盛器內。盛器的大小以米豆腐的厚度來選定,一般以3-10釐米為宜。盛器內要鋪薄布,裝時要厚薄均勻。待冷卻後即可。 其實米豆腐目前很多地方都有,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其食用方式,貴州常常把它當作一種菜來做,在電影《芙蓉鎮》裡也看到過米豆腐,它又是另一種方式,湖南郴州的食用方式卻也不一樣: 1、把冷卻好的米豆腐用刀或網狀工具(專門用來切米豆腐的一種自制工具,把橫豎等分的細線織成網狀固定在木框架上而成)切成長寬高各1釐米左右的粒狀,放入置有清水的盆中,這樣它不易碎散。 2、配湯。在碗中放入鹽、味精、油、香油、豆豉油、辣椒粉、胡椒粉,用煮沸的水拌成湯,水不要太多,半碗就可。 3、把米豆腐放入燙水中加熱,2分鐘即可撈出,放入配湯中,再在米豆腐中加少量的蔥,使其香味更濃。......

米豆腐用什麼米做

原料主要是大米。大米以早、中、晚稻秈型為好,碎米也行,但粳稻、糯稻米不行,因為粘性太重,不易製作。

相關問題答案
湖南米豆腐怎麼做好吃?
湖南薰牛肉怎麼做好吃?
籽烏豆腐怎麼做好吃?
牛血和豆腐怎麼做好吃?
紅燒絹豆腐怎麼做好吃?
湖南臘兔子怎麼做好吃?
酸豆腐怎麼做好吃?
炒幹豆腐怎麼做好吃?
炸過得豆腐怎麼做好吃?
清蒸臭豆腐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