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有多少行星?
太陽系到底有幾大恆星?幾個行星?
太陽系(solar system)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恆星系統。由太陽、8顆大行星(原先有九大行星,因為冥王星被剔除為矮行星)、66顆衛星(原有67顆,冥王星的衛星被剔除)以及無數的小行星、彗星及隕星組成的。行星由太陽起往外的順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離太陽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稱為類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宇宙飛船對它們都進行了探測,還曾在火星與金星上著陸,獲得了重要成果。它們的共同特徵是密度大(>3.0克/立方厘米),體積小,自轉慢,衛星少,內部成分主要為硅酸鹽(silicate),具有固體外殼。離太陽較遠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稱為類木行星(jovian planets)。它們都有很厚的大氣圈,其表面特徵很難了解,一般推斷,它們都具有與類地行星相似的固體內核。在火星與木星之間有1000000個以上的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組成的不規則的小星體)。推測它們可能是由位置界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某一顆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積成為統一行星的石質碎塊。隕星存在於行星之間,成分是石質或者鐵質。 這些行星都以太陽為中心以橢圓軌道公轉,雖然除了水星的十分接近於圓。行星軌道中或多或少在同一平面內(稱為黃道面並以地球公轉軌道面為基準)。黃道面與太陽赤道僅有7度的傾斜。冥王星的軌道大都脫離了黃道面,傾斜度達17度。上面的圖表從一個特定的高於黃道面的透視角顯示了各軌道的相對大小及關係(非圓的現象顯而易見)。它們繞軌道運動的方向一致(從太陽北極上看是逆時針方向),因此,科學家們把冥王星排除在九大行星之外。除金星和天王星外自轉方向也如此。 太陽系的構成 太陽系的中心是太陽,雖然它只是一顆中小型的恆星,但它的質量已經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5%;餘下的質量中包括行星與它們的衛星、行星環,還有小行星、彗星、柯伊伯帶天體、外海王星天體、理論中的奧爾特雲、行星間的塵埃、氣體和粒子等行星際物質。整個太陽系所有天體的總表面面積約為17億平方千米。太陽以自己強大的引力將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緊緊地控制在他自己周圍,使它們井然有序地圍繞自己旋轉。同時,太陽又帶著太陽系的全體成員圍繞銀河系的中心運動。 太陽系內迄今發現了八顆大行星。有時稱它們為“八行星”。按照距離太陽的遠近,這八大行星依次是:最近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也被稱為類地行星,木星和土星也被稱為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也被稱為遠日行星。除了水星和金星外,其他的行星都有衛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間還存在著數十萬個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小行星,天文學家將這個區域稱為小行星帶。此外,太陽系中還有超過1000顆的彗星,以及不計其數的塵埃、冰團、碎塊等小天體。 太陽系中的各個天體主要由氫、氦、氖等氣體,冰(水、氨、甲烷)以及含有鐵、硅、鎂等元素的岩石構成。類地行星、地球、月球、火星、木星的部分衛星、小行星主要由岩石組成;木星和土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其核可能是岩石或冰。 銀河系(Galaxy) 銀河系是地球和太陽所屬的星系。因其主體部分投影在天球上的亮帶被我國稱為銀河而得名。 銀河系呈旋渦狀,有4條螺旋狀的旋臂從銀河系中心均勻對稱地延伸出來。銀河系中心和4條旋臂都是恆星密集的地方。從遠處看,銀河系像一個體育鍛鍊用的大鐵餅,大鐵餅的直徑......
太陽系總共有多少顆星球?
看你說的星球如何定義了。
目前發現的,圍繞著太陽轉的,是8大行星。其他的,還有火星外邊的一圈小行星帶。裡邊有無數小的行星,也是直接繞著太陽轉的。再就是柯伊伯帶,也有無數的小行星(如冥王星,慧星)等也繞著太陽轉。在柯伊伯帶外邊,還有奧特星雲,估計是太陽的邊際,但奧特雲有多大,範圍多廣,裡邊有多少東西,目前還不太可知。
就8大行星裡,還有數目不少的衛星,如地球的衛星月亮,土星,木星,目前發現的都各有幾十顆衛星。未發現的有多少還不知道。
如果你不能把你所謂的星球定義明確的話,真的不好統計啊。
太陽系一共有多少個行星
太陽系裡一共有9 個行星,分別是:
水星,骸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太陽系有幾大行星?
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
冥王星不再為經典行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投票5號決議,部分通過新的行星定義,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將其列入“矮行星”。
太陽系總共有多少顆星星?
人們總是說天上的星數不清,其實,凡是用肉眼能看見的星,還是可以數得清的. 天文學家把天空的星星,按區域劃分成88個星座。其中,北部天空(以天球赤道為界)有29個星座;南部天空有46個星座,跨天球赤道南北的有13個星座。只要我們有耐心,數完一個星座裡面的星星,再數下一個星座,是能數清用肉眼能看得見的星星。據天文學家計算的結果:0等星6顆;1等星14顆;2等星46顆;3等星134顆;4等星458顆;5等星1476顆;6等星4840顆……總共不超過7000顆。 如果我們藉助望遠鏡,情況就不同了,哪怕用一臺小型天文望遠鏡,也可以看到5萬顆以上的星星。現代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能看到10億顆以上的星星。 其實,天上星星的數目還遠不止這一些。宇宙是無窮無盡的,現代天文學家所看到的,只不過是宇宙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用肉眼所能看到的星星的總數僅僅大約為6000顆,通過望遠鏡看到的星星的數目就大得多了。那就意味著 它們是數不清的嗎? 在銀河方向的星星非常密,但在其他方向上星星就相對稀少了,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拋棄形成球狀結構的星體的 整體概念。如果是那樣,各個方向上的星星數目與銀河方向上的星星數目應該一樣多,而且,隨著較近的星星以弱 光為背景而閃爍著(沒有現在壯觀),整個天空將被照亮。 那麼,我們必須假設,星星存在於非球狀的大星團中,且在銀河方向上比在其他方向上延伸得更遠。既然是這 樣,那麼銀河顯示出星星都聚集成透鏡形或漢堡包形。這種透鏡形的星團被稱為銀河系(來自銀河的希臘語釋義), 同時由於我們看到的環繞天空的暗光帶的原因,銀河這個名字被保留下來了。 第一個提出星星存在於掩光星系中的人是掩光天文學家托馬斯。賴特。他於1750年提出該建議,但他的想法好 像很混亂和不可理解,以至於開始時很少有人注意他。當然,即使銀河系是透鏡形的,它也可以永遠在長徑方向上 延伸。儘管在銀河的外面只看到比較少的星星,但在銀河內部卻存在著無數的星星。 為了說明問題,威廉。赫歇耳統計了一下星星的數目。自然,在一定時間內,指望數清所有的星星是不可能的。 赫歇耳選擇了683 個小區域,它們均勻地分佈在天空中,然後統計每一區域裡用望遠鏡看到的星星。用這種方 法,他得到了我們現在稱為天空中的“假想的民意測驗”的星星數目。這是第一個把統計學應用於天文學的例子。 赫歇耳認為每個區域裡的星星的數量與它接近銀河的程度有關。在所有方向上,星星數目隨趨近銀河程度的增 加而穩步地增長。從他統計的星星數目上看,可以估算出銀河系的星星的數目以及銀河系可能有多大。1785年,他 宣佈了結果,並提出銀河系的長徑大約是太陽到天狼星的距離的800 倍,短徑是此距離的150 倍。半個世紀後,天 狼星的實際距離被算出來了,可得出赫歇耳認為的銀河系的長徑是8000光年,短徑為1500光年。同時,他算出銀河 系內有80億顆星。雖然這是個巨大的數目,但不是不可數的。 在近兩個世紀內,天文學家用比赫歇耳所能用的好得多的儀器和技術探索了銀河系,如今瞭解到銀河系比赫歇 耳所料想的要大得多。在長徑方向上至少延伸出10萬光年,可能擁有2000億顆星。不過可以說,我們確認了銀河系 以及星星不是無數的而是可計算的,這是赫歇耳的功勞。
太陽系有幾個星球?
一共八大行星
水星(Mercury)(0.4 天文單位)是最靠近太陽,也是最小的行星(0.055地球質量)。它沒有天然的衛星,僅知的地質特徵除了撞擊坑外,只有大概是在早期歷史與收縮期間產生的皺摺山脊。 水星,包括被太陽風轟擊出的氣體原子,只有微不足道的大氣。目前尚無法解釋相對來說相當巨大的鐵質核心和薄薄的地幔。假說包括巨大的衝擊剝離了它的外殼,還有年輕時期的太陽能抑制了外殼的增長。
金星(Venus)(0.7 天文單位)的體積尺寸與地球相似(0.86地球質量),也和地球一樣有厚厚的硅酸鹽地幔包圍著核心,還有濃厚的大氣層和內部地質活動的證據。但是,它的大氣密度比地球高90倍而且非常乾燥,也沒有天然的衛星。它是顆炙熱的行星,表面的溫度超過400°C,很可能是大氣層中有大量的溫室氣體造成的。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金星的地質活動仍在進行中,但是沒有磁場保護的大氣應該會被耗盡,因此認為金星的大氣是經由火山的爆發獲得補充。
地球(Earth)(1 天文單位)是內行星中最大且密度最高的,也是唯一地質活動仍在持續進行中並擁有生命的行星(至今科學家還沒有探索到其他來自太空的生物)。它也擁有類地行星中獨一無二的水圈和被觀察到的板塊結構。地球的大氣也於其他的行星完全不同,被存活在這兒的生物改造成含有21%的自由氧氣。它只有一顆衛星,即月球;月球也是類地行星中唯一的大衛星。地球公轉(太陽)一圈約365天,自轉一圈約1天。(太陽並不是總是直射赤道,因為地球圍繞太陽旋轉時,稍稍有些傾斜。)
火星(Mars)(1.5 天文單位)比地球和金星小(0.17地球質量),只有以二氧化碳為主的稀薄大氣,它的表面,例如奧林匹斯山有密集與巨大的火山,水手號峽谷有深邃的地塹,顯示不久前仍有劇烈的地質活動。火星有兩顆天然的小衛星,戴摩斯和福伯斯,可能是被捕獲的小行星。
木星(Jupiter)(5.2 天文單位),主要由氫和氦組成,質量是地球的318倍,也是其他行星質量總合的2.5倍。木星的豐沛內熱在它的大氣層造成一些近似永久性的特徵,例如雲帶和大紅斑。木星已經被發現的衛星有63顆,最大的四顆,甘尼米德、卡利斯多、埃歐、和歐羅巴,顯示出類似類地行星的特徵,像是火山作用和內部的熱量。甘尼米德比水星還要大,是太陽系內最大的衛星。
土星(Saturn)(9.5 天文單位),因為有明顯的環系統而著名,它與木星非常相似,例如大氣層的結構。土星不是很大,質量只有地球的95倍,它有60顆已知的衛星,泰坦和恩塞拉都斯,擁有巨大的冰火山,顯示出地質活動的標誌。泰坦比水星大,而且是太陽系中唯一實際擁有大氣層的衛星。
天王星(Uranus)(19.6 天文單位),是最輕的外行星,質量是地球的14倍。它的自轉軸對黃道傾斜達到90度,因此是橫躺著繞著太陽公轉,在行星中非常獨特。在氣體巨星中,它的核心溫度最低,只輻射非常少的熱量進入太空中。天王星已知的衛星有27顆,最大的幾顆是泰坦尼亞、歐貝隆、烏姆柏裡厄爾、艾瑞爾、和米蘭達。
海王星(Neptune)(30 天文單位)雖然看起來比天王星小,但密度較高使質量仍有地球的17倍。他雖然輻射出較多的熱量,但遠不及木星和土星多。海王星已知有13顆衛星,最大的崔頓仍有活躍的地質活動,有著噴發液態氮的間歇泉,它也是太陽系內唯一逆行的大衛星。在海王星的軌道上有一些1:1軌道共振的小行星,組成海王星特洛伊群。
太陽系中有多少顆行星?
8顆大的行星+小行星帶的小行星(50萬顆左右,還沒數出具體個數)
八大行星和各自衛星分別是:
1、水星 —— 0顆衛星
2、金星 —— 0顆衛星
3、地球 —— 1顆衛星
4、火星 —— 2顆衛星
5、木星 —— 61顆衛星
6、土星 —— 31顆衛星
7、天王星—— 21顆衛星
8、海王星—— 11顆衛星
注:原來還有一顆大行星是冥王星,但是在2006年08月24日,根據國際天文學民間聯合會大會的決議,以4%通過,冥王星被視為是太陽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視為大行星.
太陽系行星總共有幾顆?
一般來說,行星的直徑必須在800公里以上,質量必須在5億億噸以上。
按照這一定義,截至2013年,太陽系內有8顆行星,分別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下屬的行星定義委員會稱,不排除將來太陽系中會有更多符合標準的天體被列為行星。在天文學家的觀測名單上有可能符合行星定義的太陽系內天體就有10顆以上。
在2006年8月24日於布拉格舉行的第26界國際天文聯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並命名為小行星134340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現在太陽系只有八顆行星。也就是說,從2006年8月24日11起,太陽系只有8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