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的種植密度是多少?
大豆種植密度
大豆種植密度:
中等肥力條件下,密度在1.2萬株/畝,大豆產量最高,達到173.3 kg/畝。
春大豆種植的株距行距是多少
大豆種植密度與產量有密切關係。所謂合理密植是指在當地、當時的具體條件下,正確處理好個體和群體的關係,使群體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個體也得到充分發育;使單位面積上的光能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在同樣的栽培條件下,能獲得最好的經濟效益。因此,一個適宜的密度不是一成不變的,不能簡單地講“肥地宜稀,瘦地宜密”,主要應考慮以下因素:
(1)品種:品種的繁茂程度,如植株高度、分枝多少、葉片大小等與密度的關係密切。凡植株高大,分枝較多,株型開展,大葉型品種,種植密度宜小;植株矮小,繁茂性差的品種,或植株雖較高,但分枝少,株型收斂的品種,宜採用較大的密度。
(2)肥水條件:試驗表明: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與種植密度有密切關係。
(3)品種類型和種植季節:一般夏大豆生育期較長,植株高大,種植密度宜稀;春大豆生育期較短,秋大豆生育期最短,植株也較矮小,宜適當密植。
以上是確定播種密度的一般原則。由於各地的氣候、土壤條件不同,栽培制度各異,管理水平和種植的品種不一,不可能統一種植同一個密度。黃淮平原和長江流域夏大豆的播種密度一般每畝 1.5—3萬株。平坦肥沃,有灌溉條件的土地,畝保苗 1.2— 1.8萬株。肥力中等及肥力一般的地塊,畝保苗 2.2—3萬株為宜。
黃豆種植一畝地的產量是多少呢?
黃豆種植一畝地的產量是180-200公斤。
品種選擇
按當地生態類型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地選擇熟期適宜、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已通過審(認)定的品種,如湘春豆21號、湘春豆22號、湘春豆23號等。做到每隔3年換種1次。
種子處理
種子包衣:選用優質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操作時儘量減少種衣劑與金屬的接觸,包衣的種子要陰乾後播種,種子包衣能增加種子的抗逆性。
酸性土壤種植大豆,採用鉬酸銨拌種,每公斤大豆種子用鉬酸銨1克~1.5克,配製1%~1.5%的鉬酸銨溶液噴在種子表面拌勻,陰乾後播種。
翻耕整地
稻田種植春大豆,在冬前翻耕,翻耕後按寬2~3米分廂,開好廂溝、腰溝、圍溝,春季搶晴天精細整地。要求土壤細碎,無暗垡,廂面平整。冬季空閒的旱土,在冬前翻耕,冬季種蔬菜的旱地,在收完蔬菜之後搶晴天翻耕,翻耕後按寬2~3米分廂開溝,精細整地。
播種
在5釐米土層日平均溫度達到10~12℃時開始播種,中低海拔地區3月底至4月初為適宜播種期。穴播,行距27~33釐米,穴距17~20釐米,每穴播三四粒種子,淺播薄蓋(蓋三四釐米厚)。栽植密度應根據品種特性及水肥條件而定,早熟品種每667平方米栽3~4萬株、中熟品種栽 2.5~3.5萬株、遲熟品種栽2萬株左右。
施肥
底肥每667平方米地施農家有機肥400公斤、鈣鎂磷肥36公斤,瘠薄土壤還需施尿素100公斤。
種植豆角的密度是多少合適
豆角的栽培密度過大不利於豆角的生長,過小不利於提高產量。
1、大棚栽培:大棚栽培多在冬季,每天日照時間不足1紶個小時,可減小播種密度,雖然產量降低,但可提高豆角質量。
蔓生性品種,密度為行距66-70cm,株距20-25cm,大約每畝4000-5000株。
矮生品種,佔地面積較大,可減小行距,增大株距。行距50-60cm,株距25-30cm,大約每畝4000-5000株。
2、露天栽培:露天栽培多在夏季,每天日照時間長達15個小時,可加大播種密度,提高產量。
按照行距40 cm -50cm,株距10 cm -15cm的標準進行播種,大約每畝應種植6000-10000株左右。
大豆種植行距與株距
整地:稻田犁翻後進行分廂,廂寬2-3米,行距3米,穴距0.33米。每穴2-3粒種子,密度每畝3萬株左右。
適時播種:一般在8月10日前播種,每畝播種量為8-10千克。
合理施肥:每畝用25公斤鈣鎂磷肥拌500公斤土雜肥作蓋種肥;初花期視苗情每畝追施尿素3-5公斤,結莢期用2%過磷酸鈣澄清液每畝用40-50公斤,鉬酸銨0.05%濃度稀釋液每畝用30-40公斤,兩者混合噴於葉面;或用0.1%硼砂溶液噴於葉面,以提高籽粒飽滿度。
田間管理:播種時遇高溫時,應先做廂後灌水,若播後水分不足,可在傍晚灌跑馬水。在3葉期及時間苗、定苗,一般定苗密度為每畝3-4萬株,定苗後每畝及時追施尿素6-8公斤。及時中耕除草,一般中耕除草2-3次,還要進行培土。
大豆的種植是什麼時間?
以播種期進行分類,我國大豆可分作春大豆型、黃淮海夏大豆型、南方夏大豆型和秋大豆型。
1.春大豆型
北方春大豆型於4~5月播種,約9月份成熟,黃淮海春大豆型在4月下旬至5月初播種,8月末至9月初成熟;長江春大豆型在3月底至4月初播種,7月間成熟;南方春大豆型在2月至3月上旬播種,多於6月中旬成熟。春大豆短日照性較弱。
5月東北大部分地區降水充足、溫度適宜,非常有利於大豆的播種和早播大豆的苗期生長。
2.黃淮海夏大豆型
於麥收後6月間播種,9月至l0月初成熟。短日照性中等。
3.南方夏大豆型
一般在5月至6月初麥收或其他冬播作物收護後播種,9月底至10月成熟。短日照性強。
4.秋大豆型
7月底至8月初儲種,11月上、中旬成熟。短日照極強。
今年4月24日,中國最大的大豆產區黑龍江的當地官員表示,今年黑龍江的大豆播種面積可能會下降,而4月較往年同期低的氣溫將使得播種時間推遲大約10天至5月初。現在已經是5月5號,大豆播種應該要陸續開始了。
國際上大豆主要產國有阿根廷,美國,巴西等。美國大豆各地播種也已經開始,據美國農業部5月3日消息,美國農業部週一(5月3日)在每週作物生長報告中公佈,截至5月2日當週,美國大豆種植率為15%,2009年同期為5%,5年均值為8%。
要了解大豆價格行情信息你可以上“大豆資訊通”看看。
大豆資訊通是大豆信息交流平臺,及時發佈國內外各大企業與市場關於大豆的現貨行情報價,跟蹤大豆期貨價格走勢。
黃豆的種植方法
1 環境要求 1.1 氣候條件 無公害田坎冬收黃豆的種植要求平均氣溫17~20℃,無霜期300 d以上。 1.2 地理條件 無公害冬收黃豆的種植要求,海拔低於1 000 m,以梯田田坎和田壁最為適宜。赤水市海拔落差大,田坎、田壁面積佔水田面積的近40%,具有較大的種植發展空間。 2 種植管理 2.1 選種 選用適應性強、互品性好、產量較高、籽粒飽滿、出苗率高、生育期短、耐陰蔽、耐瘠性、耐肥水性好的品種。 2.2 播種 2.2.1 播種時間。播期安排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與普通黃豆同窩)。 2.2.2 種植密度。田坎窩距0.8 m(即普通黃豆隔3窩種1窩),每窩播種1~2粒;田壁窩距0.6 m(即普通黃豆隔2窩種1窩),行距0.7 m。 2.2.3 施肥。施肥以每窩一大把草木灰肥為宜,肥料配製:草木灰9 000 kg/hm2、普鈣750 kg/hm2、硫酸二氫鉀90 kg/hm2和沼肥約9 000 kg/hm2(根據土壤乾溼情況而定),拌勻施用,草木灰溼度以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為宜。 2.3 生長管理 無公害冬收黃豆生長全過程不再施肥,僅在播種後30 d左右和普通黃豆收割後進行2次中耕鋤草,中耕除草可在播後出苗前噴施除草劑乙草胺進行化學除草,一般用乙草胺1.5 L/hm2對水750 kg/hm2均勻噴霧,或在雜草3~5葉期用10.8%高效蓋草能乳油450 ml/hm2作莖葉處理,加強田間管理是確保高產的重要措施。 2.3.1 苗期。出苗後及時調查苗情,發現缺苗斷壟及時浸種帶水補種或移苗移栽,確保全苗。苗期應在全苗的基礎上促早發、育壯苗、促分枝。對土層深厚、肥力較好的田塊,可於豆苗4~6片真葉時,于晴天上午摘除植株生長點,或在5~8片真葉時採用多效唑、縮節安等控制冬黃豆的徒長,提高有效莢數和籽粒的飽滿度。到花莢期封壟前結合追肥進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起到鬆土、保墒、培土、增加土壤通透性的作用,有利於土壤微生物活動和根瘤菌生長,促進黃豆根系發育,有利於植株健康生長。 2.3.2 花莢期。包括開花和結莢2個時期。該時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並進,植株生長髮育最快,莖葉生長和花莢形成都需要大量養分和水分。養分和水分供應不足會造成大量落花落莢而減產。該時期要加強肥水管理,促進多開花、多結莢、增粒數。水分過多,植株徒長,植株冠層和土壤通風透光不良,造成落花落莢,甚至倒伏。長時間缺水會抑制花芽分化、落花落莢。水分供應過多或過少都會造成植株生長不良。當田間含水量較大,植株有徒長趨勢時,為防止植株徒長,提高成莢率,可噴施多效唑或三碘苯酸鉀進行化學調控。一般肥力田塊在初花追施尿素75~112.5 kg/hm2,對增光保莢、提高產量效果明顯。在土壤肥力較高,植株繁茂的情況下可不追肥,追肥可結合中耕培土進行。 2.3.3 鼓粒期。該時期從豆粒開始鼓起至達到最大體積和重量止,植株外觀已定型,以生殖生長為主,植株體內有機營養物質大量向籽粒轉移。該階段的主攻目標是保莢、增粒、促飽滿。鼓粒初期,如發現營養不良所致的早衰現象,要及時葉面噴肥。可用0.3%尿素、磷酸二氫鉀、鉬酸銨水溶液對葉面噴霧,加入0.3%的洗衣粉作黏著劑效果更佳。鼓粒前期遇乾旱,灌“鼓粒水”可提高黃豆產量和品質。鼓粒後期須減少土壤水分,促進黃莢早熟
關於種植黃豆的問題
種植黃豆的方法:
品種選擇
按當地生態類型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地選擇熟期適宜、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已通過審(認)定的品種,如湘春豆21號、湘春豆22號、湘春豆23號等。做到每隔3年換種1次。
種子處理
種子包衣:選用優質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操作時儘量減少種衣劑與金屬的接觸,包衣的種子要陰乾後播種,種子包衣能增加種子的抗逆性。
酸性土壤種植大豆,採用鉬酸銨拌種,每公斤大豆種子用鉬酸銨1克~1.5克,配製1%~1.5%的鉬酸銨溶液噴在種子表面拌勻,陰乾後播種。
翻耕整地
稻田種植春大豆,在冬前翻耕,翻耕後按寬2~3米分廂,開好廂溝、腰溝、圍溝,春季搶晴天精細整地。要求土壤細碎,無暗垡,廂面平整。冬季空閒的旱土,在冬前翻耕,冬季種蔬菜的旱地,在收完蔬菜之後搶晴天翻耕,翻耕後按寬2~3米分廂開溝,精細整地。
播種
在5釐米土層日平均溫度達到10~12℃時開始播種,中低海拔地區3月底至4月初為適宜播種期。穴播,行距27~33釐米,穴距17~20釐米,每穴播三四粒種子,淺播薄蓋(蓋三四釐米厚)。栽植密度應根據品種特性及水肥條件而定,早熟品種每667平方米栽3~4萬株、中熟品種栽 2.5~3.5萬株、遲熟品種栽2萬株左右。
施肥
底肥每667平方米地施農家有機肥400公斤、鈣鎂磷肥36公斤,瘠薄土壤還需施尿素100公斤。農家有機肥在
管理豆田
整地前施入,通過翻地和耕地將肥料翻入耕作層中,化肥在整地時施用,並使之與土壤融合。間作套種或因農事季節安排的關係,不便給大豆施用底肥時,也可以有計劃地把底肥施在大豆的前作上。種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農家有機肥150公斤、尿素4.6公斤、氯化鉀10公斤。土壤肥力較高或者已施入大量優質農家肥的地,可不施氮素化肥。
施用方法是將肥料施入播種穴內,施入深度為8~10釐米,肥料與種子要被土壤隔開,這樣既可防止燒種、燒苗,又能為大豆苗期提供充足的養分,促進早發。或將肥料與土雜肥堆制後作蓋籽肥。中下肥力水平的土壤,苗期追肥結合第一次中耕除草時進行,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公斤,或氮、磷、鉀複合肥10公斤,或施人糞 250公斤,也可在雨前或雨後將氮素化肥撒施在距大豆植株四五釐米遠的行穴間,但切忌肥料直接接觸大豆植株,以防燒苗。生長較弱的大豆,開花前或始花期追肥效果較好。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75公斤,氮素化肥應搶在雨前或雨後追施,但應注意防止肥料與植株直接接觸。
田間管理
移苗補缺。一般缺苗情況的地塊,可就地移苗補栽。移栽時埋土要嚴密,如土壤溼度小,還要澆水,以保證成活率。為了使移苗補栽的幼苗能迅速生長,在移栽成活後應適當追施苗肥,促進苗齊、苗壯。缺苗嚴重的則要直接補種。
間苗、定苗。在2片單葉平展時間苗,第1片複葉全展期定苗。間苗時應淘汰弱株、病株及混雜株,保留健壯株。
中耕除草。第1次中耕一般在第1片複葉出現、子葉未落時進行,第2次中耕在苗高20釐米左右、搭葉未封行的時候進行。頭次中耕宜淺,第2次稍深,結合追肥培土。
灌溉。在鼓粒期如遇高溫乾旱王氣,有灌溉條件的應適時灌水。以溝灌溼潤為宜,防止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結。
大豆一米一種植技術
1.土壤準備:
(1)播前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進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壓等。由於採用了不同的整地技術,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如平翻、壟作、耙茬、深鬆等。
(2)播前灌溉:對於墒情不好的地塊,有灌溉條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溼土壤即可,以利播後種子發芽。
(3)播前封閉除草:我國東北大豆主產區一些大型農場,大豆栽培面積大,如管理不及時,則雜草為害嚴重,常在播前採用機械噴施除草劑,進行大田封閉除草。氟樂靈、拉索等除草劑可在播前進行土壤噴霧。用氟樂靈可有效防除1年生禾本科雜草和某些1年生闊葉草。一般在播前畝施濃度48%的氟樂靈135。柵克加水15升,用拖拉機懸掛式噴霧器作土壤表面噴霧。
2.精選種子:具有良好播種品質的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高,苗整齊茁壯。所以在播種前應將病粒、蟲蛀粒、小粒、秕粒和破瓣粒揀出。同時還要根據本品種固有的典型特徵,如粒型、粒色、種子大小、種臍大小和顏色深淺,剔除混雜的異品種種子,以提高種子純度。採用人工粒選的效果很好,如果用種量大,可採用螺旋式大豆粒選機,其機械結構簡單,便於移動,適合大豆種植專業戶應用。精選淨度要求達97%以上,純度98%以上。
3.種子測定和發芽試驗:經過精選的種子在播種前應測定粒重和做發芽率試驗。這兩項工作是計算播種量的根據。將經過精選的種子,隨機取樣3份,每份隨機抽出100粒種子,各自稱重並求出平均數,即為該品種的百粒重。其單位用克表示。種子發芽率測定:將上述3份各100粒種子,分別放人3個小蝶或發芽皿中,下墊草紙或河沙。加水至薄水層,然後將種子均勻擺好,放在20℃左右溫暖處(灶旁或保溫箱內)吸水膨脹發芽。經過5~7天計算能正常長根發芽的種子數,並將3個樣本加以平均,即為該種子的發芽率。要求發芽率95%以上。
4.種子處理:為防治蠐螬、地老虎、根蛆、根腐病等苗期病蟲害,常用種子量0.1%~0.15%辛硫或0.7%靈丹粉或0.3%~0.4%多菌靈加福美雙(1:1),或用0.3%~0.5%多菌靈加克菌丹(1:1)拌種。藥劑拌種與鋁酸鉸微肥拌種同時進行時,需在鑰酸鉸拌種陰乾後進行。要注意採用根瘤菌拌種後,不能再拌殺蟲劑和殺菌劑。
5.播種量的確定:
第一步,將已測定的某品種百粒重換算成每千克粒數。如某品種測得百粒重為20克,則每千克粒數為:100粒x1000克÷20克=5000粒。
第二步,計算每667平方米播種粒數。根據實際情況計算出每667平方米保苗株數,然後按照當地耕作條件和管理水平,加上一定數量的損失率(如機械、人、畜在田間管理過程中和人工間苗所造成的損失),一般田間損失率可按15%~20%計算。單位面積上計劃保苗數加田間損失率,即為每667平方米(1畝)播種粒數。如某品種計劃每667平方米保苗2.5萬株,田間損失率估計為20%,則每667平方米播種粒數為:每667平方米播種粒數:25000十25000x20%=30000粒
第三步,計算每667平方米播種量。其公式如下:每667平方米播種量(千克)=每667平方米播種粒數/(每千克種子粒數*發芽率)。例如,計劃每667平方米播種30000粒,已測得每千克種子粒數為5000粒,已測得發芽率為95%。代人公式:每667平方米播種量:30000/(50000x0.95)=6.3(千克)。
6.合理密植:種植密度與產量有密切關係。所謂合理密植是指在當地、當時的具體條件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