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鬱結是什麼意思?
肝鬱是什麼意思,肝鬱怎麼治?
肝鬱是中醫常用的名詞,但究竟肝鬱是什麼意思呢?可能很多人搞不清楚。其實所謂肝鬱,就是指肝氣鬱結,簡單來說,就是氣兒不順,長期的精神不舒暢,而又發洩不出來,就會得肝鬱。那麼肝鬱怎麼治呢?中醫專家認為,心病還需心藥醫,心情不舒暢一定要想辦法去發洩,發洩出來就好了。 婆媳關係是一個常見的難處理的人際關係。有的婆婆看不慣兒媳婦的某些作為,但她不好意思說,長期壓抑在心裡頭,時間久了得肝鬱;兒媳婦也看不慣婆婆,雖然不是自己的親媽,但覺得她是老人,也不能怎麼樣,所以也一直悶在心裡,時間長了也肝鬱;當兒子的呢,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也長期不痛快。這樣,時間一長,一家三口全得肝鬱。這種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 假如遇到一個女子月經不好,或者偏頭疼,或者胃不舒服,有的就是長期肝鬱,情緒不舒暢導致的。對於這種病,吃藥能管用嗎?也可能管點用,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中國有句話叫“心病還需心藥醫”。一個合格的、學的比較好的中醫大夫,不僅僅是會用藥、會用針、會用手法,一定也要是半個心理大夫,起碼心要細,要問的比較清楚。
肝鬱氣滯是什麼意思?
中醫所診斷的“肝鬱氣滯”中的“肝”並不完全等同於現代醫學中的肝臟。後者只是一個臟器的解剖學名稱,而前者除了在解剖上代表肝臟這一實質性臟器本身之外,還在生理上代表了神經、內分泌、循環及消化系統等一些器官的功能。肝“主疏洩”、“主謀慮”、“主藏血”,代表了“肝”能主宰體內氣機的調節,協調精神情志活動。“肝”不但能貯藏血液,且能調節血量,維護有效的循環血量。所謂“氣滯”中的“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運行於全身,當人體某一部位(臟腑或經絡等)發生病變時,首先影響的是“氣”的流通,由此產生的病理變化中醫稱之為“氣滯”。情志鬱結、感受外邪、外傷、飲食失調皆可導致“氣滯”。“肝鬱氣滯”所指的就是過度或持久的精神刺激,使肝氣不能流傳,經脈之氣機阻滯所致。希望你聽了我的解答,能更好溝通醫患對本病的基本認識,從而更好提高診治之效,願你早日康復。
什麼是肝氣鬱結
少生點氣,別想太多,也不要喝酒,早睡早起。
氣血不足 肝鬱結 先調哪一種呢
推薦血虛食譜
懷山牛腩煲、當歸熟地烏骨雞、玫瑰懷菊、露懷菊帶魚。
主食方面以粳米、糯米、小米、黃米、大麥、莜麥等礦物質豐富的食物為主,這類食物有補氣的作用。紫米、黑米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鐵質,補血的效果更好。雞肉、驢肉等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豐富的食物有助於補氣;豬肉、鱔魚、烏賊、海蔘、蛤肉、帶魚等富含蛋白、生物鹼的食物則有利於補血。
建議可飲用雪驗茶,有一定的緩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