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供給側改革?

General 更新 2024-12-24

如何看待供給側改革和未來經濟趨勢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的是對生產者一邊進行調整,通過這種調整來實現經濟的健康增長。這種改革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

第一,最直接、最簡單的是減稅,這是1980年代美國“供給學派”的主要觀點,也是供給側改革中見效較快的一個內容。但減稅的方法可以分兩種,一是稅收結構不變,各種稅收大致按同比例減少;二是通過稅收的結構調整來實現總體減稅。我國目前應該進行的是結構性減稅。這是因為我國目前的稅收結構不合理,間接稅比重過大,抑制分工,嚴重影響到經濟結構的合理化。

第二,制度改革,包括國有企業改革、財稅體制改革、市場建設和反壟斷、要素價格體系改革、科技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等。這些改革能夠降低交易成本或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資源,從而刺激生產。

第三,對外開放。通過對外開放來引進更便宜的原材料、能源等,從而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第四,鼓勵產業升級,一方面引進高端產業,一方面淘汰低端產業。

第五,鼓勵創新和創業。

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就不斷通過制度變遷的方式來進行供給側改革。先是農村的集體化、城鎮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確立國有企業改革主體地位、反右、批判“唯生產力論”、剪“資本主義尾巴”、“文化大革命”等都對中國的供給側產生了決定性影響,也導致了當時經濟中產品短缺現象以及“大饑荒”。後來就是改革開放,包括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城鎮國有企業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非公經濟出現和發展、教育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高校擴招等,也都是在進行供給側改革和調整。所以,說中國現在開始“轉向供給側”是不對的,因為中國一直主要依靠調整供給側來發展經濟,目前更為重視供給側只是官方正確認識了供給側的意義,從而明確其作用而已。

如何理解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後一個重要的任務,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化解過剩產能,二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三是新興產業的支持和培育。供給側改革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任務是五項,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

供給側的改革是根據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後從現實出發做出的一個重大部署。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通過改革的辦法來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改善供給質量,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任務是五項,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

去產能方面,準備先從鋼鐵和煤炭兩個行業入手,因為鋼鐵和煤炭現在產能過剩的情況比較突出。至於殭屍企業的處置,各地就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它的範圍,採取具體措施,中央也會有一定的支持政策,來推動化解過剩產能和處置殭屍企業。

去庫存方面,關鍵還是房地產庫存,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昨天發佈的消息應該是個利好消息,對去庫存會起到促進作用,現今也正在鼓勵新市民購房,推動保障房的建設,特別是貨幣化安置的政策。貨幣化就是享受保障房的這些群體,政府不一定去蓋保障房,可以把現有存量的商品房收購集中起來,再安排給這些需要有保障性住房或者棚戶區改造的群體,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化解房地產的庫存。

去槓桿方面,主要是企業的槓桿,從金融系統一直到企業,都會非常穩妥地來處置。

降成本方面,現已在調查制定方案,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另外還有不合理的收費,還有其他一些過重的企業負擔,都要降下來。

補短板方面,主要是通過加大投資的力度來補短板,促進結構的調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後一個重要的任務,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化解過剩產能,二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三是新興產業的支持和培育。

談一談對供給側結構改革的認識?

一、基本概念

所謂"供給側改革",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具體而言,就是要求清理殭屍企業,淘汰落後產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說的通俗點:想必大家都聽過"需求側",就是那個有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的"需求側","供給側"則與"需求側"相對應,與此同時,要著重強調"供給側"是勞動力、土地、資本和創新四大要素。

需求側學派認為需求不足導致產出下降,所以拉動經濟增長需要"刺激政策"(貨幣和財政政策)來提高總需求,使實際產出達到潛在產出。供給側學派認為市場可以自動調節使實際產出迴歸潛在產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謂的"刺激政策"來調節總需求,拉動經濟增長需要提高生產能力即提高潛在產出水平,其核心在於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

二、為什麼提出“供給側改革”

1.供需不匹配。一直以來人們都以為是需求不足,所以用需求學派觀點採用刺激需求政策拉動經濟增長,但實則是“供給跟不上需求”。

打個比方,現在熱門的"海淘",還有之前中國人們去日本買馬桶蓋、紙尿褲等新聞,難道是我們中國沒有這些產品嗎?顯然不是,相反,很多這些產品還是"made in China".為什麼人們會不惜重金、不嫌麻煩去國外買這些東西?另外,中國手機廠家那麼多,而蘋果手機卻大受國人追捧。究其原因,是產品質量跟不上,或者說是我們的質量標準定的太低,正是我國長期忽視"供給側"的原因。

2.消化過剩產能刻不容緩。過剩產能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大包袱。產能過剩企業會佔據大量資源,使得人力、資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同時,在局部造成環境汙染,制約了新經濟的發展。當前多個行業、多個地區的產能過剩正引起各方的擔憂,可能引發通縮、失業、經濟動力不足等一系列風險。

3.服務業黃金時代到來。這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了有利條件。服務業是未來中國經濟和社會的雙重穩定器。一方面維持經濟增長,另一方面提供就業崗位。第三產業每增長1個百分點能創造約100萬個就業崗位,比工業多50萬個左右。對政府保持經濟增長和穩定就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當下服務業發展的根本瓶頸不是需求不足,恰恰是供給不足。在教育、醫療、金融、旅遊等領域,一方面國內抱怨聲不斷,另一方面大批消費者源源不斷地到國外消費。究其緣由,這跟國內服務業供給側的乏力有關。

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做什麼

只有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與問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16年及今後一個時期,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議認為,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結構性改革任務十分繁重,戰略上要堅持穩中求進、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戰術上要抓住關鍵點,圍繞勞動力、土地、資本和創新四大要素,主要是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

一是化解產能過剩。"現在化解產能過剩,要更多從供給側著手,促進產業升級,堅決淘汰殭屍企業。此外,推動去產能,還要進一步推動市場化的兼併重組,通過優勢企業發揮主導作用對生產力重新整合,提升整個產業的供給效率。

二是降低企業......

如何理解"供給側改革

所謂“供給側改革”是指從供給側入手的改革。所謂“結構性改革”是指針對結構性問題而推進的改革。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指從供給側入手,針對經濟結構性問題而推進的改革。本文並不嚴格區分這幾個概念,下面主要使用供給側改革這個詞。

供給、需求乃經濟學最重要的概念,現代經濟學的理論大廈就建立在這些概念基礎之上。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總需求由消費、投資和淨出口“三駕馬車”組成。狹義供給是指生產者在某一時期某價格水平上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商品或勞務;廣義供給是指所有能對經濟發展和經濟效益提高起作用的“供給側”因素或供給側力量,包括經濟活動主體(如企業和個人等)、生產要素(如勞動、資本、土地等資源、企業家管理、政府管理等)、要素升級(如技術進步、人力資本提升、知識增長、信息化等)、結構變動(如工業化、城市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國際化等)、制度變革(減管制、減壟斷、減稅收等)等。

中國目前的結構性問題主要包括產業結構、區域結構、要素投入結構、排放結構、經濟增長動力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等六個方面的結構問題。其中,產業結構問題表現在低附加值產業、高消耗、高汙染、高排放產業的比重偏高;區域結構問題表現在人口的區域分佈不合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偏低,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公平;要素投入結構問題表現在資源能源、勞動力、資金等一般因素投入比重偏高,人才、技術、知識、信息等高級要素投入比重偏低;排放結構問題表現在廢水、廢氣、廢渣、二氧化碳等的排放比重偏高;經濟增長動力結構問題表現在過多依賴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特別是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收入分配結構問題表現在城鄉收入差距、行業收入差距、不同群體收入差距較大。這六個方面的結構性問題既相對獨立,又相互疊加,需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供給側改革的實質就是要:一是形成新主體,即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發揮企業、企業家、創業者等在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同時要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約束政府的“有形之手”,正確發揮政府的作用;二是培育新動力,即通過全面改革培育新的增長動力,通過全面創新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來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三是發展新產業,即一方面要尊重和順應經濟規律、市場規律,及時淘汰過剩產能和殭屍企業等,讓市場及時出清,避免資源浪費,及時化解經濟泡沫,避免系統性風險,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等。

如何正確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人民日報

第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質是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先是改革,對象是體制機制,這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質。離開了這個“改革”實質,去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會偏離本來的含義。實際上,僅從漢語語法上講,不管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是“供給側改革”,都是一個偏正結構短語,“供給側”是定語,“改革”是中心語,顯然“改革”是中心意思。正如總書記所指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質屬性是深化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改變我國供給側的一些妨礙供給結構適應需求變化的舊體制。所以,雖然“三去一降一補”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任務,但不是改革本身。關鍵是看,誰去做,以怎樣的方式去做。改革的對象是體制,而不是問題或任務本身。

第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結構性改革。總書記強調,我們提的供給側改革,完整地說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簡稱“供給側改革”也可以,但不能忘了“結構性”3個字。實際上,我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結構性改革,離了“結構性”的實質,談供給側改革就沒有意義。結構性改革一詞其實來源於西方,強調的是對產生結構性矛盾的體制問題,包括政府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政府和企業關係進行改革,比如,歐洲的勞動力市場和福利制度改革。在我國,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特別是產能過剩問題嚴重。這種問題的產生有特殊體制原因,主要是政府與企業關係扭曲。其實,供給側原本不是問題,之所以有問題,是因為有一隻“有形之手”在起反作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理順這些關係,讓市場真正起到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該入土的“殭屍企業”,就讓它“入土為安”。

第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等於供給學派的主張。總書記強調,我們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西方經濟學的供給學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給學派的翻版。大家知道,供給學派是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個經濟學流派。供給學派認為,生產的增長決定於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供給和有效利用。供給學派極力主張大幅度減稅,認為減稅能刺激人們多工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雖然也包括通過降低稅費來減輕企業負擔的要求,但不僅改革的性質與供給學派主張有根本的不同,而且改革的範圍也要遠遠超過供給學派的主張。

第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等於結構調整。現在有一種誤解,認為供給側結構改革就是結構調整。其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雖然與結構性問題有關聯,但無論是在內涵上,還是在具體措施上都不等同於結構調整。過去,結構調整通常採用經濟的、法律的和行政的三種手段,更多的是採用行政手段。很顯然,這次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雖然也不排斥必要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比如減少虧損補貼、停止殭屍企業貸款、依法實行企業破產等,但與以往不同,對結構的調整將主要是通過改革的辦法,從體制機制入手解決問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是對傳統的調結構方式進行反思後做出的主動選擇。

第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搞新的計劃經濟。現在社會上有一種說法,認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搞新的“計劃經濟”。這顯然是誤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是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決不是要回到計劃經濟的老路上去。過去正是由於市場機制的作用發揮得不夠,政府幹預過多,導致市場不能及時出清,引發各種結構性矛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雖然可能有各種不同的方案,但我認為,這樣的方案,即使冠以“計劃”之名,也不是原來意義上的計劃經濟了。現在需要的是體制改革,如果只調結構,而不改體制,就難免會陷入“過幾年又來一次調整”的怪圈。這正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

如何看待供給側改革帶來的社會問題

供給側改革的意義,在於面向整個社會需求質的提升所進行的結構性變革。中國社會總體居於小康水平之上不斷提升的高品質需求,在未來幾年會有一輪新的大爆發,這將是優秀企業的重大機遇

當前,巨大的存量資產怎麼轉型升級,是大多數企業所面對的極大挑戰。以浙江為例,大中小企業所面對的問題各有各的難,這些困難也是國內其他省份更多企業已經或即將遇到的困難。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已經站穩腳跟的大企業和正在日益顯山露水的“隱性冠軍”企業,難在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的開發創新上,它們在更大範圍內進行資源整合運用和創新的管理能力還有待提升,尤其是直面國際巨頭的全球化運營和競爭能力,面臨著很大挑戰。但這不是生存危機,而是在進入從“配角”上升為“主角”的新階段後怎麼活得更好的“危機”。

生存危機多出現於中小企業。目前最困難的是那些沒有自主技術、自主產品、自主品牌的企業,它們現在很累,其基於低成本勞動力的競爭力可能難以為繼,會遇到“崩盤”的困難甚至“病急亂投醫”,引發互保等更麻煩的問題。

不過,困難之中正蘊藏著重大的戰略機遇。

供給側改革的意義,在於面向整個社會需求有很大質的提升的時代所進行的結構性調整和變革。目前,中國社會基於小康水平之上的高品質需求正處於真正爆發的前夜,這個爆發需要供應側能夠提供擁有高品質的產品、服務和擁有良好美譽度的品牌。在新常態中,人們願意用更多的錢來購買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這從加速增長的國人赴海外旅遊和購物中可見一斑。未來幾年,全社會對高品質需求會有一輪新的大爆發,這就是眾多優秀企業的重大戰略機遇。

面對機遇,企業轉型需要思考如何在解決企業治理結構現代化的同時,積極應對下一輪發展的升級需求,用創新驅動的供給側新結構應對新的需求升級。

想抓住機遇,首先需要全面深化科學管理體系。目前很多企業在產品、質量、過程管理方面存在以“人治”為主的低效及“不合規”問題,而這些都需要運用科學管理的方法和體系去解決。就浙江企業而言,現行的“以老闆個人能力為基礎”的管理模式離科學管理還有很大距離,跟世界一流企業相比有很大差距。企業發展的下一階段首先要補上這門課。

經濟進入新常態並不意味著經濟變壞,而是意味著全社會進入到一個由更高附加值、更高創造力來支撐的理性環境。原來粗放式輕鬆賺錢的日子一去不返,並不代表企業家的好日子的終結,而是意味著優秀企業家的好日子正在到來,意味著全體中國人民有品質生活的開始。

如何看待供給側改革帶來的社會問題

在實踐中,市場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又往往表現出虛假的信息。第一種虛假信息,是社會整體經濟發展速度高,大宗商品價格上行時期,往往無限擴大需求信號,如(2002年至2011年)中國的房地產業、鋼鐵業等,都是受到這種虛假信號的誘導產生的過剩產能。第二種虛假信息,是整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低,大宗商品價格下行時期,往往縮小了需求信號,如(2011至現在)中國大多數消費者不能很好地找到自己的消費均衡點,他們的購買力水平均難以完整實現。

這就給供給側(端)帶來了不確定因素,再加上政府鼓勵、特許與壟斷政策的扭曲,往往出現供給不能滿足有效需求。消費者想要的東西難以買到,不需要東西到處都是。想要的東西,雖然能找到,而價格又太高,不想要的東西,因為沒有相應的需要,價格低於成本價還是多於消費需求。這就是中國現在的經濟狀況描述。

供給側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僅僅是政府的工作改善與政策調整,而是全民的事情,涉及到每一個人、每一個行業,而且,思想意識方面、觀念方面都需改革、改善。供參考。

“供給側改革”對中國經濟有何意義

近期,“供給側”成為經濟政策表述中的高頻詞。11月10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總書記強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11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以消費升級促進產業升級,“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擴大內需”。而在早前公佈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中,也有“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的措辭。

作為全新表述,“供給側”概念表明宏觀經濟政策思路的新認知,也指明瞭今後宏觀經濟政策的走向和著力點。圍繞“供給側”,提供瞭解讀中國經濟政策和經濟前景的新角度。而回顧“供給側改革”的理論探索和相關先行經驗,對照中國經濟的現狀,就能更清晰地把握“供給側改革”的出發點、內在邏輯和推進領域,加深這一改革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意義。

國際實踐的經驗教訓

供給學派經濟思想佔重要位置的里根-撒切爾主義,因為度過了經濟停滯危機而在冷戰後期與前蘇聯的對抗中佔據了主動。

什麼是“供給側”?從字面理解,“供給側”就是相對於需求側,涉及供給的各個方面。上世紀70年代發軔於美國的供應學派是“供給側”經濟研究的先聲,並在大約10年時間裡成為日後有名的“里根經濟學”的基礎之一。供應學派的誕生建立在反對凱恩斯主義的基礎上。凱恩斯主義的核心是注重需求側的管理,通過刺激需求達到經濟調控目的,其典型工具是貨幣政策。儘管凱恩斯主義被一再證明在短期內確實行之有效,但長期來看,一味擴大需求會導致持續通脹,進而導致經濟停滯。這正是里根和撒切爾夫人上世紀80年代在美、英上臺時面對的局面。

在當時的冷戰背景下,美英的通脹和經濟停滯具有格外的政治放大效應,因此引發了學界和政界的反思。供應學派針對凱恩斯主義的弊端,提出了通過提高生產能力促進經濟增長,而不是通過刺激社會需求促進經濟增長的主張。基於這個基本認識,通過減稅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成為供給學派最鮮明的口號。

里根上臺後,於1981年將供給學派的主張結合貨幣學派的主張一起運用到經濟管理中,並分解為削減不包括軍費在內的財政開支,對企業和納稅個人實施大規模減稅,減少對企業的干預,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等措施。這是“供給側改革”的第一次大規模實踐。

從里根經濟學的實踐效果看,總體是正向的。里根時期,從1982年12月至1988年5月,美國經濟持續增長65個月,1984年,美國一度實現預算收支平衡。在此後的30年中,美國只在克林頓時期再次做到這一點。此外,美國的通脹率也由13.5%回落到低於5%。在更大的視野中,供給學派經濟思想佔重要位置的里根-撒切爾主義,因為度過了經濟停滯危機而在冷戰後期與前蘇聯的對抗中佔據了主動。

不過,雜糅供給學派和貨幣學派的里根經濟學,也有負效應。比如,減稅計劃導致里根執政期間赤字從一度平衡走向失衡,因為大企業受普遍減稅的益處更多,里根時期美國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自克林頓時期以來,出於平衡赤字的考量,供給學派失去了實踐舞臺。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全球主要經濟體重拾凱恩斯主義,著重用貨幣政策刺激需求。到今天,其弊端再次凸現:歐洲沒有因為貨幣刺激解決債務危機,日本“安倍經濟學”邊際效應遞減,貨幣戰隱患出現。這說明,無論哪種經濟思維,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靈丹妙藥。這也意味著,中國新提出的“供給側改革”,必然要汲取國際實踐的經驗教訓,作出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詮釋。

改革只能是“中國經濟學”

美、英等國的供給學派思維實踐,儘管能為中國的“供給側改革”提供借鑑,但無論在內涵上還是路徑上都會有很大不同。

......

如何理解供給側改革

第一,不能照搬英美供給改革經驗,他們當時面臨的是滯脹,而我國現在面臨的是通縮壓力。

第二,應該對供給側進行結構性調整以滿足受抑制的潛在需求,從供需兩側平衡快速增長。

第三,不能否定以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為主的短期總需求管理。

第四,不能以供給側改革之名行微觀干預之實,走用產業政策主導投資的老路。

如何理解"供給側改革

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

相關問題答案
怎樣看待供給側改革?
如何看待供給側改革?
怎麼理解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改革的給怎麼讀?
如何推進供給側改革?
為什麼是供給側改革?
進行供給側改革的意義?
加快供給側改革的原因?
為什麼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改革的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