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是怎麼來的?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恐龍是怎麼來的

恐龍簡介 恐龍源自數十億年前生活在海洋裡的微生物.漸漸微生物演化成魚類.由於海洋裡的生物漸多,魚類又演化出在陸地上行走的兩生類,接著並演變出爬行類. 恐龍有陸地王者之稱,他們生存於大約2億2500萬年前至6500萬年前的中生代,其間歷時約1億6000萬年.恐龍時期 三疊紀—(約2億4千8百萬到2億8百萬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一個時期.侏羅紀—(約2億1千萬—1億4千萬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二個時期. 白堊紀— (約1億4000萬—6500萬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三個時期.

“恐龍”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創立“恐龍”這一名詞的是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1804-1892)。他是一位傑出的古生物學家,有關中生代爬行動物方面的知識達到了相當淵博的程度,在當時無人能與其匹敵。

1841年歐文對英國的古爬行動物化石做了總結性的研究,他獨具慧眼地發現其中的禽龍,巨齒龍和林龍相當特別。這些動物不僅體形巨大,而且肢體和腳爪有些像大象一樣的厚皮哺乳動物,也就是說腿呈呈柱狀,由軀幹兩側直接向下方伸出。與其它爬行動物的情形不同。其它爬行動物的四肢是先向軀幹兩側延伸一段距離後,再向下,運行時腹部貼著地面,一副匍匐前進的樣子。禽龍等動物的柱狀肢體因位於軀幹之下,便支撐軀體離開了地面,能自如地在陸地上行走,奔跑,甚至跳躍。因此,歐文感到很有必要給這類新識別出的古生物類型取一個名字,以便與其它類似動物相區別。他把希臘字Dinos和Sauros組合起來,於是“恐怖的蜥蜴”一詞便隨之誕生了,我國科學家則把它簡捷地翻譯為“恐龍”。

恐龍的化石是怎麼來的?

恐龍化石的形成 恐龍死後,身體中的軟組織因腐爛而消失,骨骼及牙齒等硬體組織沉積在泥沙中,處於隔氧環境下,經過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沉積作用,骨骼完全石化而得以保存。此外恐龍生活時的遺蹟,如腳印、恐龍蛋等有時間也可以石化成化石保存下來。 1、石化和掩埋 當恐龍死去並很快地被沉積物或水下泥沙所覆蓋時,石化過程就開始了。這些沉積物中含有細小的顆粒,會在屍體表面形成一層鬆軟的覆蓋物。這條“毯子”可保護動物屍體免受食腐動物的侵襲,也可隔絕氧氣,抑制微生物的分解。 2、石化過程 恐龍的骨骼和牙齒等堅硬部分是由礦物質構成的。礦物質在地下往往會分解和重新結晶,變得更為堅硬,這一過程被稱為“石化過程”。隨著上面沉積物的不斷增厚,遺體越埋越深,最終變成了化石。而周圍的沉積物也變成了堅硬的岩石。這個過程是極其緩慢的。 3、迴歸地表 在石化迴歸地表的過程中,還有許多危險。在成千上萬的石化過程中,周圍的岩石可能會彎曲變形,這樣化石就會被壓扁。另外,地殼底部的高溫也有可能讓化石熔化。逃過這些劫難後,還得有人趕在化石從周圍岩層中分離前找到它,否則化石就會碎裂消失。 4、恐龍化石的類別 恐龍殘體如牙齒和骨骼化石是我們最熟悉的化石,這些都被稱之為體軀化石;至於恐龍的遺蹟(包括足跡、巢穴、糞便或覓食痕跡)也有可能形成化石保存下來,這些則被稱為生痕化石。這些化石是我們研究恐龍的主要依據,據此我們可以推斷出恐龍的類型、數量、大小等等情況。 恐龍(英文:dinosaur)是群中生代的多樣化優勢脊椎動物,屬於爬行動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4千5百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恐龍最終滅絕於63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紀古新世。

恐龍是怎麼來的

恐龍屬脊椎動物爬蟲類,恐龍的種類大約有九百至到一千二百種,而爬蟲類在地球歷史裡繁榮了約一億五千萬年左右。

在古代期間大約五億七千萬至二億四千八百萬年前,柔軟無骨的生物演變出具有體內骨架的魚類;魚類又產生了在陸地上行走的兩生類,並接著演變出爬行類。其中一支爬行類演化為初龍類。

最早的恐龍出現大約距今二億四千萬年前,曾產於中生代之陸上沼澤,中頸尾皆長,後肢比前肢長且有尾,能夠直立。它們有的草食性,亦有的肉食性,體型最小相等於一隻雞,最大可長達四十公尺,有些恐龍的壽命最長可能活上二百年,體型巨大,為陸地生長動物中的最大者。

恐龍是怎麼來的?

蛇把大象吞下去,就變成恐龍了

恐龍是怎麼來的

恐龍簡介 恐龍源自數十億年前生活在海洋裡的微生物.漸漸微生物演化成魚類.由於海洋裡的生物漸多,魚類又演化出在陸地上行走的兩生類,接著並演變出爬行類. 恐龍有陸地王者之稱,他們生存於大約2億2500萬年前至6500萬年前的中生代,其間歷時約1億6000萬年.恐龍時期 三疊紀—(約2億4千8百萬到2億8百萬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一個時期.侏羅紀—(約2億1千萬—1億4千萬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二個時期. 白堊紀— (約1億4000萬—6500萬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三個時期.

恐龍的化石是怎麼來的?

恐龍化石的形成

恐龍死後,身體中的軟組織因腐爛而消失,骨骼及牙齒等硬體組織沉積在泥沙中,處於隔氧環境下,經過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沉積作用,骨骼完全石化而得以保存。此外恐龍生活時的遺蹟,如腳印、恐龍蛋等有時間也可以石化成化石保存下來。

1、石化和掩埋

當恐龍死去並很快地被沉積物或水下泥沙所覆蓋時,石化過程就開始了。這些沉積物中含有細小的顆粒,會在屍體表面形成一層鬆軟的覆蓋物。這條“毯子”可保護動物屍體免受食腐動物的侵襲,也可隔絕氧氣,抑制微生物的分解。

2、石化過程

恐龍的骨骼和牙齒等堅硬部分是由礦物質構成的。礦物質在地下往往會分解和重新結晶,變得更為堅硬,這一過程被稱為“石化過程”。隨著上面沉積物的不斷增厚,遺體越埋越深,最終變成了化石。而周圍的沉積物也變成了堅硬的岩石。這個過程是極其緩慢的。

3、迴歸地表

在石化迴歸地表的過程中,還有許多危險。在成千上萬的石化過程中,周圍的岩石可能會彎曲變形,這樣化石就會被壓扁。另外,地殼底部的高溫也有可能讓化石熔化。逃過這些劫難後,還得有人趕在化石從周圍岩層中分離前找到它,否則化石就會碎裂消失。

4、恐龍化石的類別

恐龍殘體如牙齒和骨骼化石是我們最熟悉的化石,這些都被稱之為體軀化石;至於恐龍的遺蹟(包括足跡、巢穴、糞便或覓食痕跡)也有可能形成化石保存下來,這些則被稱為生痕化石。這些化石是我們研究恐龍的主要依據,據此我們可以推斷出恐龍的類型、數量、大小等等情況。

恐龍(英文:dinosaur)是群中生代的多樣化優勢脊椎動物,屬於爬行動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4千5百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恐龍最終滅絕於63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紀古新世。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20377.html?tp=1_11

相關問題答案
恐龍是怎麼來的?
龍是怎麼來的?
恐龍是怎麼滅絕的原因?
恐龍是怎麼滅絕的電影?
恐龍是怎麼形成的?
猿是怎麼來的?
我是怎麼來的繪本?
星座是怎麼來的?
美人魚是怎麼來的?
天和地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