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過程與方法目標?
課程三維目標裡面的過程與方法目標指的是什麼?
三維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是語文學習的重點,這目標是隱性的,但其作用極為重要。往簡單處說其實就是要通過什麼方法來理解你所設定的知識,或者通過什麼方式去體會所表達的情感。
“知識與技能”屬於教學目標的基本層面,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是考量教學效果的主要顯性因素;“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新課程標準》中突出強調的目標,內容是隱性的,而其形式是外顯的,它是語文學習的動力,也是人的發展所必須的。
簡述教學目標中過程與方法有那幾種學習方式?
我在教學實踐中經常採用角色體驗法、體驗式教學法、情景教學法、集體講解法。 角色體驗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和任務設置一定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進一步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教學法。角色體驗法就是理論聯繫實際的橋樑將深刻的理論蘊涵在鮮活的生活主題之中鼓勵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究、體驗通過學生的品德踐行和生活實踐促進思想品德的知行統一。如講述《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一課時採用了活動《盲行遊戲》。讓一個同學扮演“盲人”另一人為盲人的“柺杖”。“柺杖”用絲巾把“盲人”的眼睛矇住讓其在原地轉三圈然後由“柺杖”帶領他穿越有障礙的路線。“柺杖”不可說話只可用肢體語言給對方暗示完成後交換角色。
體驗式教學是指教學時通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經歷憑藉自己的情感、直覺、悟性等直觀的感受、體味、領悟去再認識、再發現、再創造知識的一種教學方式。 在教學中我較常採用聯繫生活實際的方法讓學生從身邊的一些事例中領會、感悟知識。
教案中過程與方法怎麼寫?
過程就是 包括:導入 ——自學指導 ——探究新知 ——自學——歸納總結——反饋——課後總結——課外作業
方法 :教學方法 ,簡單點就是你如何教 ,就是教案的詳案,第一步幹嘛。底二部步幹嘛等 相當於說課稿
語文課程目標的過程與方法是什麼意思
三維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是語文學習的重點,這目標是隱性的,但其作用極為重要。往簡單處說其實就是要通過什麼方法來理解你所設定的知識,或者通過什麼方式去體會所表達的情感。
“知識與技能”屬於教學目標的基本層面,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是考量教學效果的主要顯性因素;“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新課程標準》中突出強調的目標,內容是隱性的,而其形式是外顯的,它是語文學習的動力,也是人的發展所必須的。
你的認可是我解答的動力,請採納
在美術課程的三維目標中,“過程與方法”目標的涵義是什麼?
在美術課程的三維目標中,“過程與方法” 目標: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過程與方法。過程——指應答性學習環境和交往、體驗。方法——包括基本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具體的學習方式(發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過程與方法的含義指獲取知識的過程和手段。用通俗語言講,方法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想辦法。過程與方法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過程就沒有方法的獲得和運用,沒有方法的支撐過程會是無效的過程。以下是本人對三維目標的具體內容及其關係的理解:(一)知識與技能(一維) 所謂知識目標,這裡主要指學生要學習的學科知識(教材中的間接知識)、意會知識(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等)、信息知識(通過多種信息渠道而獲得的知識)。知識目標的表達舉例:通過學習,知道動物也是有情感的;通過學習,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 所謂技能是指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對完成某種任務所必須的活動方式。技能目標可為分“四種”: 一是基本技能。如讀、寫、算的技能。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能正確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是智力技能。如感知、記憶、想象和思維、推理等技能。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學會用實驗與推理的科學方法來研究物體和認識物體。三是動作技能。如繪畫、做操、打球等。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初步掌握前滾翻和後滾翻的基本要領。四是自我認知技能。即認知活動的自我調節和監控技能。如自己會做計劃,會核對自己的成績,會檢查自己解題方法是否合理、有效,會評價自己的作業水平等。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學會制定自主閱讀的計劃。(二)過程與方法(二維) 過去教學重結論輕過程,現在要求學生不僅知道簡單的結論,更要知道一些過程。過去重教法,現在要重學法。所謂過程,其本質是以學生認知為基礎的知、情、意、行的培養和發展過程,是以智育為基礎的德、智、體全面培養和發展的過程,是學生的興趣、能力、性格、氣質等個性品質全面培養和發展的過程。過程目標的表達舉例:通過學習,認識分數的發生和發展過程。通過學習,掌握商不變性質的探究過程。通過學習,理解三角形概念形成的概括過程。通過學習,學會xx結構的歸納和演繹過程。通過學習,理解xx問題解題思路的探尋、分析和綜合過程。通過學習,掌握xx解題方法的選擇與比較過程等。所謂方法,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採用並學會的方法。方法目標的表達舉例:通過學習,採用並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或問題探究的方法,或問題的觀察方法,或思維發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決xx問題的方法等)。(三)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 所謂情感,是指人的社會性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時所產生的態度體驗。人的情感表現狀態有以下幾種: 一是表現為情緒。情緒是一種較低級的簡單的情感,如愉快、激動、緊張等。情緒目標的表達舉例:通過學習,能產生愉快的感覺。二是表現為熱情。一個人有政治熱情,他就對祖國、民族、人民產生深厚的愛,並轉化為力量和行為。一個人有學習熱情,他就能潛心鑽研,做出成績。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激發起愛國主義的情感;通過學習,激發起學習的熱情。三是表現為興趣。興趣是強烈的吸引性和鮮明性的情感反映。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激發起探究自然科學的興趣。四是表現為動機。動機是情感衝動而出現的念頭,它可以成為行動的驅動力。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激發起學習的動機,為完成學習任務而產生動力。五是表現為求知慾。它是在智力探究活動中,需要和願望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情感體驗。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能滿足學習的需要,從而產生求知的慾望。六是表現為道德體驗。如敬佩、讚揚、羨慕等。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能對xx人物感到敬佩……七是......
什麼是能力目標和價值目標?
能力目標: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識和學科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獲取、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價值目標: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科學的價值,更強調科學的價值和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人類價值,更強調人類價值和自然價值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1956年,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立足於教育目標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他提出把教育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目標領域。根據布盧姆等的教育目標分類理論,結合我國的教育教學實際,新課程將課程(學教)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三維教學目標不是三個目標,而是一個問題的三個方面。它集中體現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集中體現了素質教育在學科課程中培養的基本途徑,集中體現了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個性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客觀要求。 第一維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 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識和學科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獲取、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第二維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 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過程與方法。 過程——指應答性學習環境和交往、體驗。 方法——包括基本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具體的學習方式(發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 第三維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責任,更重要的是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科學的價值,更強調科學的價值和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人類價值,更強調人類價值和自然價值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三維的課程目標應是一個整體,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互相聯繫,融為一體。在教學中,既沒有離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的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也沒有離開知識與技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的學習。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要求根據各學科教育的任務和學生的需求,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設計課程目標。具體到教學實踐,就是要把原來目標單一(即知識與技能)的課堂轉變為目標多維(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課堂。
目標的陳述方式包括哪幾種要素
一、教學目標
一 什麼是教學目標
所謂“教學目標”,是指“與教學或訓練有關的,而並非與教育有關的目標,也稱行為目標。”
二 教學目標與教學目的的區別與聯繫
教學目標與教學目的的相同之處表現在:
第一,二者提出或制定的依據相同。無論是"教學目的"的提出還是"教學目標"的制定,都必須以教學大綱所限定的範圍和各科教材內容所應達到的深度為依據,都必須服從、服務於培養"四有"新人這個總目標。
第二,二者對教學所起的作用相同。無論教學目的還是教學目標,都是教學過程的出發點和歸宿,都對落實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組織教學內容、明確教學方向、確定教學重點、選擇教學方法、安排教學過程等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的不同之處表現在:
第一,從制定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的依據看,教學目的的提出僅僅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教學目標的制定除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之外,還要依據教學目標分類理論提供的參照系和本地教學的實際水平。
第二,從確定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所著眼的主體看,教學目的是對教師要教什麼的說明,著眼於教師的教;是以教師為主體進行描述的,是對教師的活動的一種期望,但其結果是否符合這種願望,卻難以預料和檢測。教學目標則著眼學生學習的結果,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描述;是對學生學習行為結果的一種規定,是學生必須達到的要求,它不僅對教師實用,對學生也是必要的、適用的。
第三,從制定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時所使用的動詞看,對教學目的的描述一般採用"瞭解、領會、體會"等描述心理過程的內隱體驗動詞或"掌握、應用"等詞語,因而比較抽象、籠統、模糊;教學目的是否達到,不易測量。而教學目標的描述 則多采用"說出、歸納、說明"等表述特定動作的外顯行為動詞,表義具體,深廣度明確,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教學目標是否達到。可用課堂上的隨機檢測、配套的達標自測題、形成性練習題和單元檢測題等,通過測試,檢查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
1.屈辱的婚姻2.章子怡語錄3.分手是解脫4.王菲挺大肚
第四,從二者所直接作用的對象看,教學目的只對教師的教有直接指向作用,有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而教學目標同時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能使教和學目標一致,既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教和學兩方面的積極性較好地統一起來。
第五,從二者組合的結構層次性看,教學目的往往是孤立的、單一的結構,缺乏明確的層次與序列,因而課堂教學的深度與廣度的確定,只能取決於教師本人的業務素質,帶有較大的主觀隨意性;而教學目標則將較為複雜的學習行為分解為從簡單到複雜的、序列分明的幾個部分,它不但規定了教學活動應達到的最終結果,而且提出了達到這一最終結果的一般教學活動的程序,即通過對簡單行為的逐個實現達到對複雜行為的最終實現,因而對教學活動的深度和廣度有明確的具體的指導作用,確保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三) 品德與生活教學目標分類
《品德與生活》教學目標確定為:情感與態度領域、行為與習慣領域、知識與技能領域、過程與方法領域。
1.情感與態度:描述學生學習課程後在情感與態度方面應達到的水準。包括三個層級的目標:
(1)接受(或感受):是指學生對課程內容感興趣,有積極向上的學習熱情。
(2)反應(認同):是指學生對課程內容或現象作出的相應的情緒反應,或在接受(感受)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感受、態度和價值判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