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觀?
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觀主要是哪些
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觀
(一)亞里士多德對哲學的學科定位
首先,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是科學,而不是感覺、經驗和技術。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只有其目的是追究事物的本原和原因的知識,才能稱之為科學。人們通過感覺擁有記憶,對統一事物的眾多記憶導致經驗,由經驗得到技術,最後才能知曉事物的本原和原因,從而達到科學。他認為這是一個由低而高的過程,每一階段比前一階段更具有“智慧”意義。
其次,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哲學是思辨科學,而不是實踐科學、創制科學。亞里士多德認為思辨科學才是真正的智慧,地位最高,所以,“思辨科學比其他學科更受重視”。其中又可分為三類:數學、物理學,第一哲學(神學)。思辨科學的性質只在於“思辨”事物,認識事物的真相,這類科學的本原是在對象之中,與認識者無關。另外兩類科學則不同,創制的本原或者是心靈和理智,或者是技術,或者是某種潛能,它們都存在於創制者之中。實踐的本原即意圖則存在於實踐者中,因為意圖的對象和結果是同一的。
再次,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是研究事物某些本原和原因的思辨科學。 “物理學所研究的是可分離的但並不是不運動的東西,某些數學研究不運動,卻也不能分離存在而是在質料之中的東西。”由此可見,物理學所研究的是事物的屬性,物理學正好研究“存在的某一個種”。
(二)亞里士多德對研究哲學的目的闡述
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在於探索智慧,但智慧是關於原因或原理的知識,那麼作為追尋智慧的哲學理所應當就是關於這類原因或原理的知識了。亞里士多德說:“我們是在尋求現存事物,以及事物之所以成為事物的諸原理與原因。” 亞里士多德認為,關於事物的原因或原理的知識是真知識,只有認清一個事物的基本原因後,才可以說認識了這個事物,由此我們也可以順利解決與該事物相關的其他問題。他說:“認識是我們研究的目標;人們在掌握一樣東西的‘為什麼’(即根本原因)之前,是不會認為自己認識了它的。所以很明顯,我們對於產生、消滅以及每一種自然變化也必須這樣做;認識了它們的本原之後,我們就可以試著拿這些本原來解決我們的每一個問題了。”事物的原因多種多樣,歸結起來有四種:其一是“質料因”,如銅像的銅,銀碗的銀等;其二是“形式因”;其三是“動力因”;其四是“目的因”。每種事物都由這四種原因構成,我們可以從這四個方面來把握事物。
(三)亞里士多德對哲學產生條件的闡述
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哲學產生的條件主要有二:
首先,是“好奇”。“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無論在最初還是在現在,人們都是由於好奇而開始哲學思考的。其次,是“閒暇”。“只有在全部生活必需都已具備的時候,在那些人們有了閒暇的地方,那些既不提供快樂,也不以滿足必需為目的的科學才首先被發現”。
亞里士多德也極為深刻地剖析了哲學的根本性質。他認為產生哲學的根源在於人的求知本性,而並非是為了實用的目的或自身之外的它物。哲學為了哲學自身而存在,不受外在的東西所約束、牽制,是一種純粹的求知的活動。他說:“把哲學稱之為真理的知識是正確的,思辨知識以真理為目的。”哲學就是對真理不懈追求的化身,求真成為哲學的本性之一。
(四)亞里士多德對哲學研究對象及範圍的界定
首先,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哲學家的事業也該能考察一切事物。亞里士多德的這個思想既是他對哲學界定的自然結論,也是他對自哲學產生以來的哲學研究對象情況的概括和總結。第一,基於探討有關原因或原理的知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是哲學的研究對象。第二,亞里士多德把哲學的對象概括為整個世界,哲學成了包羅萬象的學問。這在哲學史上是一大貢獻,其影響極其深遠。
哲學的研究範圍......
亞里士多德的核心哲學思想
亞里斯多德(384—322BC.)是集古希臘科學文化知識之大成的淵博學者,哲學是他最擅長的領域。他師從柏拉圖20年,一度任馬其頓王亞歷山大的教師,後回雅典辦學,著作傳說達千卷之多,大多散佚,現存162卷,包括《形而上學》、《物理學》、《氣象學》、《政治學》、《倫理學》、《修辭學》、《範疇篇》等47部,其中有些作品,可能是贗品。他是現代許多科學門類的奠基人,哲學到他的手裡才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他的著作中,希臘哲學的愛智與深思精神被髮展到頂峰。他的哲學與他的導師柏拉圖的關係是批判與繼承的關係,其中的批判要多於繼承。他有句科學認識史上的名言:“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反映他的真理高於一切信念。他的哲學認識論是從批判柏拉圖的理念論開始的。他在《形而上學》中認為自然界是客觀的、真實的存在,人們的認識來自對客觀世界的感覺,沒有感覺就沒有知識。他把柏拉圖的理念比作一種擬人的神靈,正如神是神化了的人一樣,理念則不過是永恆化了的自然物體。在批判柏拉圖理念的同時,亞里斯多德確立了他的形而上學的原因論。他認為宇宙萬物的生成、發展系由4種原因所致:質料因、動力因、形式因、目的因。這不僅表現於人工的製造物中,而且表現在自然萬物的產生之中。他根據無窮後退不可能的推理原理得出第一原因或第一推動者只能是沒有質料的形式,或者稱之為神。但這個神在亞里斯多德眼裡實際是一種以精神為實體的東西,現實的思想活動是神的生命。在這裡,神不過是一種探索不已、往復追詢的代名詞。亞里斯多德還是邏輯學的創始人,他把邏輯學看作哲學的一部分,提出歸納和演繹兩種方法。前者由個別到一般,後者由一般到個別。他的研究便是先從收集大量材料開始,通過嚴密分析、歸納、概括、推理而得出結論。這就與柏拉圖的令人捉摸不定的神密方法明顯有別。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觀上的不同
亞理斯多德 ……一位希望澄清我們觀念的嚴謹的邏輯學家 我們可以說柏拉圖太過沉迷於他那些永恆的形式(或“理型”),以至於他很少注意到自然界的變化。相反的,亞理斯多德則只對這些變化(或我們今天所稱的大自然的循環)感到興趣。 說得誇張一些,我們可以說柏拉圖無視於感官世界的存在,也無視於我們在周遭所見的一切事物。(他只想逃離洞穴,觀察永恆的概念世界。) 亞理斯多德則正好相反:他傾全力研究青蛙與魚、白頭翁與罌粟等事物。他們有很大的不同,這些差異也顯現於他們的寫作上。柏拉圖是一位詩人與神話學家,亞理斯多德的文章則樸實精確,一如百科全書。此外,他有許多作品都是他進行實地研究的結果。 亞理斯多德在歐洲文化的地位並不僅是因為他創造了許多現代科學家使用的辭彙,同時也是因為他是一位偉大的組織家,他發明了各種科學並且加以分類。 亞理斯多德的作品涉及各種科學,但我只想討論其中較為重要的領域。由於我們已經談了許多柏拉圖的哲學,因此一開始我們要聽聽亞理斯多德如何駁斥柏拉圖的理型論。然後,我們再來看他 柏拉圖和他的前輩一樣,想在所有變化無常的事物中找出永恆與不變之物。因此他發現了比感官世界層次更高的完美理型。他更進一步認為理型比所有的自然現象真實。他指出,世間是先有“馬”的理型,然後才有感官世界裡所有的馬匹,它們就像洞壁上的影子一般達達前進。因此“(又鳥)”的理型要先於(又鳥),也先於蛋。 亞理斯多德則認為柏拉圖將整個觀念弄反了。他同意他的老 師的說法,認為一匹特定的馬是“流動”的,沒有一匹馬可以長生不死,他也認為馬的形式是永恆不變的。但他認為馬的“理型”是我們人類在看到若干匹馬後形成的概念。因此馬的“理型”或“形式” 本身是不存在的。對於亞理斯多德而言,馬的“理型”或“形式”就是馬的特徵,後者定義了我們今天所稱的馬這個“種類”。 更精確地說,亞理斯多德所謂馬的“形式”乃是指所有馬匹都共有的特徵。在這裡薑餅人模子的比喻並不適用,因為模於是獨立於薑餅人之外而存在的。亞理斯多德並不相信自然界之外有這樣一些模子或形式放在他們所屬的架子上。相反的,亞理斯多德認為“形式”存在於事物中,因為所謂形式就是這些事物的特徵。 所以,亞理斯多德並不贊成柏拉圖主張“(又鳥)”的理型比(又鳥)先有的說法。亞理斯多德所稱的(又鳥)的“形式”存在於每一隻(又鳥)的身上,成為(又鳥)之所以為(又鳥)的特色,例如:(又鳥)會生蛋。因此真正的(又鳥)和(又鳥)的“形式”就像身體與靈魂一般是不可分割的。 這就是亞理斯多德批評柏拉圖的理型論的大要。這是思想上的一大轉變。在柏拉圖的理論中,現實世界中最高層次的事物乃是那些我們用理性來思索的事物。但對亞理斯多德而言,真實世界中最高層次的事物乃是那些我們用感官察覺的事物。柏拉圖認為,我們在現實世界中看到的一切事物純粹只是更高層次的概念世界(以及靈魂)中那些事物的影子。亞理斯多德的主張正好相反。他認為,人類靈魂中存在的事物純粹只是自然事物的影子。因此自然就是真實的世界。根據亞理斯多德的說法,柏拉圖是陷入了一個神話世界的圖像中不可自拔,在這個世界中人類的想像與真實世界混淆不清。 亞理斯多德指出,我們對於自己感官未曾經驗過的事物就不可能有意識。柏拉圖則會說:不先存在於理型世界中的事物就不可能出現在自然界中。亞理斯多德認為柏拉圖如此的主張會使“事物的數目倍增”。他用“馬的理型”來解釋馬,但那是怎樣的一種解釋呢?蘇菲,我的問題在於:這個“馬的理型”從何而來?世間會不會有另外一匹馬,而馬的理型只不過是模......
亞里士多德是什麼主義哲學觀
(一)亞里士多德對哲學的學科定位首先,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是科學,而不是感覺、經驗和技術。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只有其目的是追究事物的本原和原因的知識,才能稱之為科學。人們通過感覺擁有記憶,對統一事物的眾多記憶導致經驗,由經驗得到技術,最後才能知曉事物的本原和原因,從而達到科學。他認為這是一個由低而高的過程,每一階段比前一階段更具有“智慧”意義。其次,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哲學是思辨科學,而不是實踐科學、創制科學。亞里士多德認為思辨科學才是真正的智慧,地位最高,所以,“思辨科學比其他學科更受重視”。其中又可分為三類:數學、物理學,第一哲學(神學)。思辨科學的性質只在於“思辨”事物,認識事物的真相,這類科學的本原是在對象之中,與認識者無關。另外兩類科學則不同,創制的本原或者是心靈和理智,或者是技術,或者是某種潛能,它們都存在於創制者之中。實踐的本原即意圖則存在於實踐者中,因為意圖的對象和結果是同一的。再次,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是研究事物某些本原和原因的思辨科學。 “物理學所研究的是可分離的但並不是不運動的東西,某些數學研究不運動,卻也不能分離存在而是在質料之中的東西。”由此可見,物理學所研究的是事物的屬性,物理學正好研究“存在的某一個種”。(二)亞里士多德對研究哲學的目的闡述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在於探索智慧,但智慧是關於原因或原理的知識,那麼作為追尋智慧的哲學理所應當就是關於這類原因或原理的知識了。亞里士多德說:“我們是在尋求現存事物,以及事物之所以成為事物的諸原理與原因。” 亞里士多德認為,關於事物的原因或原理的知識是真知識,只有認清一個事物的基本原因後,才可以說認識了這個事物,由此我們也可以順利解決與該事物相關的其他問題。他說:“認識是我們研究的目標;人們在掌握一樣東西的‘為什麼’(即根本原因)之前,是不會認為自己認識了它的。所以很明顯,我們對於產生、消滅以及每一種自然變化也必須這樣做;認識了它們的本原之後,我們就可以試著拿這些本原來解決我們的每一個問題了。”事物的原因多種多樣,歸結起來有四種:其一是“質料因”,如銅像的銅,銀碗的銀等;其二是“形式因”;其三是“動力因”;其四是“目的因”。每種事物都由這四種原因構成,我們可以從這四個方面來把握事物。(三)亞里士多德對哲學產生條件的闡述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哲學產生的條件主要有二:首先,是“好奇”。“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無論在最初還是在現在,人們都是由於好奇而開始哲學思考的。其次,是“閒暇”。“只有在全部生活必需都已具備的時候,在那些人們有了閒暇的地方,那些既不提供快樂,也不以滿足必需為目的的科學才首先被發現”。亞里士多德也極為深刻地剖析了哲學的根本性質。他認為產生哲學的根源在於人的求知本性,而並非是為了實用的目的或自身之外的它物。哲學為了哲學自身而存在,不受外在的東西所約束、牽制,是一種純粹的求知的活動。他說:“把哲學稱之為真理的知識是正確的,思辨知識以真理為目的。”哲學就是對真理不懈追求的化身,求真成為哲學的本性之一。(四)亞里士多德對哲學研究對象及範圍的界定首先,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哲學家的事業也該能考察一切事物。亞里士多德的這個思想既是他對哲學界定的自然結論,也是他對自哲學產生以來的哲學研究對象情況的概括和總結。第一,基於探討有關原因或原理的知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是哲學的研究對象。第二,亞里士多德把哲學的對象概括為整個世界,哲學成了包羅萬象的學問。這在哲學史上是一大貢獻,其影響極其深遠。哲學的研究範圍和它的研究對象密切相關。哲學是研究本體的,本體有多少,哲學的範圍就應有多......
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思想主要是什麼
(一)亞里士多德對哲學的學科定位首先,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是科學,而不是感覺、經驗和技術。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只有其目的是追究事物的本原和原因的知識,才能稱之為科學。人們通過感覺擁有記憶,對統一事物的眾多記憶導致經驗,由經驗得到技術,最後才能知曉事物的本原和原因,從而達到科學。他認為這是一個由低而高的過程,每一階段比前一階段更具有“智慧”意義。其次,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哲學是思辨科學,而不是實踐科學、創制科學。亞里士多德認為思辨科學才是真正的智慧,地位最高,所以,“思辨科學比其他學科更受重視”。其中又可分為三類:數學、物理學,第一哲學(神學)。思辨科學的性質只在於“思辨”事物,認識事物的真相,這類科學的本原是在對象之中,與認識者無關。另外兩類科學則不同,創制的本原或者是心靈和理智,或者是技術,或者是某種潛能,它們都存在於創制者之中。實踐的本原即意圖則存在於實踐者中,因為意圖的對象和結果是同一的。再次,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是研究事物某些本原和原因的思辨科學。 “物理學所研究的是可分離的但並不是不運動的東西,某些數學研究不運動,卻也不能分離存在而是在質料之中的東西。”由此可見,物理學所研究的是事物的屬性,物理學正好研究“存在的某一個種”。(二)亞里士多德對研究哲學的目的闡述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在於探索智慧,但智慧是關於原因或原理的知識,那麼作為追尋智慧的哲學理所應當就是關於這類原因或原理的知識了。亞里士多德說:“我們是在尋求現存事物,以及事物之所以成為事物的諸原理與原因。” 亞里士多德認為,關於事物的原因或原理的知識是真知識,只有認清一個事物的基本原因後,才可以說認識了這個事物,由此我們也可以順利解決與該事物相關的其他問題。他說:“認識是我們研究的目標;人們在掌握一樣東西的‘為什麼’(即根本原因)之前,是不會認為自己認識了它的。所以很明顯,我們對於產生、消滅以及每一種自然變化也必須這樣做;認識了它們的本原之後,我們就可以試著拿這些本原來解決我們的每一個問題了。”事物的原因多種多樣,歸結起來有四種:其一是“質料因”,如銅像的銅,銀碗的銀等;其二是“形式因”;其三是“動力因”;其四是“目的因”。每種事物都由這四種原因構成,我們可以從這四個方面來把握事物。(三)亞里士多德對哲學產生條件的闡述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哲學產生的條件主要有二:首先,是“好奇”。“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無論在最初還是在現在,人們都是由於好奇而開始哲學思考的。其次,是“閒暇”。“只有在全部生活必需都已具備的時候,在那些人們有了閒暇的地方,那些既不提供快樂,也不以滿足必需為目的的科學才首先被發現”。亞里士多德也極為深刻地剖析了哲學的根本性質。他認為產生哲學的根源在於人的求知本性,而並非是為了實用的目的或自身之外的它物。哲學為了哲學自身而存在,不受外在的東西所約束、牽制,是一種純粹的求知的活動。他說:“把哲學稱之為真理的知識是正確的,思辨知識以真理為目的。”哲學就是對真理不懈追求的化身,求真成為哲學的本性之一。(四)亞里士多德對哲學研究對象及範圍的界定首先,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哲學家的事業也該能考察一切事物。亞里士多德的這個思想既是他對哲學界定的自然結論,也是他對自哲學產生以來的哲學研究對象情況的概括和總結。第一,基於探討有關原因或原理的知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是哲學的研究對象。第二,亞里士多德把哲學的對象概括為整個世界,哲學成了包羅萬象的學問。這在哲學史上是一大貢獻,其影響極其深遠。哲學的研究範圍和它的研究對象密切相關。哲學是研究本體的,本體有多少,哲學的範圍就應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