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裡的空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空是什麼意思?
空是虛空,萬物皆為虛空,一切都是幻覺而已。
科學家已經證明過這一觀點,當一個擁有實嘩的物體放大無數倍時,看見的不是一個面,而是排列規則的顆粒,有規律的旋轉,到分子,到電子,只是結果不一樣罷了。也就是說,我們看的的一切都是自己幻像出來的。
佛教裡的著空是什麼意思?怎樣才能不著空?
說空,是為了破有。就像吃藥,是為了去除。
如果能破除有見,則自然不會執著空。
就像藥到病除,病好了,自然就不需要吃藥。
如果覺得病好了,卻還是要吃藥,就會因為吃藥,又吃出另一種病來。
就像說空,是要破有執,如果還執著一個空,等於又在執著,從執著有,到執著空無,其實都是執著,不管著有,還是著空,都是著相。
要不著空,就要如理如法去除對有相的執著,如果不能破有相,就不要非要執一個空,不懂就是不懂,老老實實,依教奉行,等機緣成熟,自然會漸漸悟入。不懂非要裝懂,或是非要生搬硬套,就會再落入另一種執著中。
多看楞嚴經等經典,看古大德的註解,慢慢去體會。如果不懂,就依十善業。懂得的先做,或是念佛求生淨土。這些都不需要了悟實相就可以做的。先行,行一段時間,再去體悟,慢慢會懂的。
佛教中的色、空是什麼意思?
色 指物質世界,即色界。
空 指變化,沒有固定、沒有停止、總在變化、即為著空。
《心經》說“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意思是【世界是變化撫,變化是世界的本質】
它告訴人們,
事物總是變化的,
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這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我們要認識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順應規律,
而不是執著於自己的主觀意志,
明白了這些,
就學會放下了。
佛學的“空”是什麼意思?謝謝
“空”是佛法中一個最根本的哲學概念,深妙難解。過去和現在有許多人對之產生誤解,有的把“空”和“有”看作對立的兩個方面,在現實世界面前墜入常見;有的把“空”當作空洞無物,墜入虛無主義的斷見。要理解“空”字,先要知道這個字的來源,佛經是從梵文譯來的,“空”字也由之而來。在梵文裡,Sungata(音:舜若多)的含義是 “性空”,玄奘法師簡譯為“空”。下面摘錄一段澹思先生《論空即是色》的文章的一段,他把這個空字的來源和意義說得很清楚:
“空、在梵文裡叫做 Sunyata(音:舜若多),事實上, Sunyata 一語,不能簡稱為‘空’,而應稱為‘空性’。ta在此是一個接尾詞,Sunya是一個語根。當然我們可以把Sunya叫做空,但在‘色即是空’這句話裡的‘空’,原文並不是Sunya而是,Sunyata。有此一接尾的ta字,在梵文裡與只是Sunya一字,那就大有區別了。ta的意思有性質、實在、形態等義。空與空性是有著不同的意義的。……”
這段文字,把空與空性分析得很清楚。事實上,在筆者已找到的《心經》的七種譯本中,般若共利言譯作“五蘊性空”,而不是五蘊皆空;法月和知慧輪及施護都譯作“五蘊自性皆空”;法成譯作“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在藏譯梵文本中有“一切法皆性空”之句。可見這裡的“空”應該按“性空”之意來理解,“空”是“性空”的省略字。千餘年來,深入民間,傳佈最廣的,是玄奘的譯本,他譯的是“五蘊皆空”。當然,他這樣譯,一定有他的見解,當時也不會引起誤解,而且當時對“空”字的解釋也相當清楚,只是後來由於時代的變遷,語言文字的意思也隨之改變,於是有人就依文解意,只就字的表面意思來理解,以致千載以來,引起了不少誤解。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對“性空”的解釋是:“謂眾緣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沒有真實的自體可得。”這裡所指的“性”不是物理學和生物學意義上的物性,而是指一種不依條件(緣)的獨立存在的“自性”(自體),“自性”的含義是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規定自己、本來如此、實在恆常的意義。我們只要冷靜推論反覆思考就會發現:世界萬事萬物都是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由多種因素組合而產生的現象,並不存在不依條件的絕對單一獨立的“自性”。宇宙萬物都是由各種條件(緣)而產生的,任何事物都是“緣生則生”、“緣闕則闕”,即產生該事物的條件具備了,該事物就產生而存在,條件不具備,就不能產生。緣生的事物不能離緣而存在,這就叫作“無自性”,即“性空”。印度學者龍樹說:“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世界上沒有一件事物不是性空。”又說:“事物若有自性,何需依賴眾緣,若是眾緣和合,還有什麼自性?”人們通常認為,“有”是存在,“有”不是“空”,“空”是不存在,“空”不是“有”,因此“空”“有”對立。實際上“空”“有”不但不對立,而且是一體的,“有”中存在著空性,空性不會在“有”之外存在,也不必等“有”毀滅了才談空性。佛法是依“有”言“空”,“有”“空”一體,“有”“空”不二。可見佛法說的空,是“緣起性空”的空,是“因緣所生法”,本身“無自性”的空,不是空無所有的空虛的頑空,也不是否定事物具有的作用及事物相續轉化的斷滅空。
《心經》中下列幾句話對於正確解釋“四大皆空”有很大幫助。“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是說:“色”(指一切物質)並不是與“空”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種東西,“空”也並不是與“色”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種情況。“色”與“空”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色”指事物本身存在的現象,“空”指事物的性質。從色(物質)本身來說,它是一個存在,但從它的根本性質來說,它是在......
佛教的空是什麼意思?
佛教的空,是指修行人離一切相的清淨自性。佛法是心法,修佛就是清淨心。如四大皆空,四大指法界組成最基本元素,地、火、水、風。四大皆空,是讓修行人離一切世間諸法相,自性清淨。空的不是地、火、水、風的四大,空的是修行人的取著心。心不取著了,就清淨了。這個清淨心就是如來本性。
佛法中講的“空”是什麼意思
佛法中講的“空”是虛空,萬物皆為虛空,一切都是幻覺而已。
科學家已經證明過這一觀點,當一個擁有實體的物體放大無數倍時,看見的不是一個面,而是排列規則的顆粒,有規律的旋轉,到分子,到電子,只是結果不一樣罷了。也就是說,我們看的的一切都是自己幻像出來的。
佛教說的成、住、壞、空是什麼意思?
佛經中所說的劫,分為三等:
第一、小劫:依我們地球的人壽計算,從人類八萬四千歲的長壽,每一百年減短一歲,減至人類的壽命僅有十歲時,稱為減劫;再從十歲,每一百年增加一歲,又增加到人壽八萬四千歲,稱為增劫。如此一減一增的時間過程,總稱為一小劫。
第二、中劫:經過二十個小劫,稱為一箇中劫。因為,據佛典中說,我們所處的地球,共分‘成、住、壞、空’的四大階段,每一階段的時間過程,均為二十個小劫,在這四大階段中,唯有‘住’的階段,可以供人類生存。初‘成’的階段是由氣體而液體。再由液體而凝固,所以不堪人類的生活。到了‘壞’的階段,正在劇烈的破壞之中,也不適合人類的生存;據說是經過四十九次大火災,七次大水災,一次大風災之後,地球便歸消失。壞劫終了,‘空’劫開始,在空無一物中再經過二十小劫,另一新的地球便又逐漸形成,進入另一期的‘成’的階段。佛教把這成、住、壞、空的四大階段,稱為四個中劫,分別稱為成劫、住劫、壞劫、空劫。
第三、大劫:經過成、住、壞、空的四個中劫,便是一個大劫;換句話說,地球世界的一生一滅,便是一個大劫。然而,壞劫中的每一次大火災,可從無間地獄,一直燒到色界的初禪天;每一次大水災,可從無間地獄,一直淹到色界的二禪天;最後一次大風災,可從無間地獄一直吹到色界的三禪天。也就是說,每一次大劫的範圍,除了色界的第四禪天及無色界的四空天,三界之內的動植飛潛,一切萬物都是在劫難逃。不過,不用悲哀,當壞劫來臨,此界的眾生,或者已轉生他界,或者已直升第四禪天,不會有一個眾生沒有安身之處。
佛經上所稱的劫,如不標明中劫或小劫,通常是指大劫而言。在三界的眾生,未了生死之前,最短的壽命短到即生即死,最長的壽命是修四空定的無色界眾生,最長的有想無想天壽命長到八萬四千大劫,他們的生命,相當於地球的八萬四千次生滅的過程,所以在他們自以為已經是不生不死,其實,八萬四千大劫終了,仍然要接受生死,在佛眼看來,八萬四千大劫,也僅剎那之間的時光而已,唯有修持解脫道,空去了‘我’,才入涅槃──不生不死的境界。唯有再進一步空去了‘法’,才能稱為菩薩,自己解脫生死仍不住於涅槃,隨類應化眾生,走向成佛之道。
大家也許要問:我們的地球還有多少長的壽命呢?這個嘛!可有一個比喻,如果地球的‘住’劫壽命是一百歲的話,那末,如今的地球,尚在四十五歲的階段,住劫共有二十小劫,目前是在第九小劫的減劫時期,所以,請大家安心地生活下去,不用擔心耶教所說的‘地球末日到了’。不過,在每小劫的減劫減到十歲的壽命之前,也有疫癘、饑荒、刀兵的三災降臨人間,由於減劫人心的日益墮落,自作自受,可是,這三種小災是局部性與暫時性的,人類雖將死亡慘重,但不會消滅。相反的,倒有一個好消息報告大家:在此以後的十個半小劫之中,尚有九百九十六位佛陀,將在我們的地球世界成佛,今後第一位來此成佛的,就是彌勒佛,所以佛教稱彌勒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彌勒下生地球成佛,是在第十小劫的增劫人壽八萬歲時,大約距離現在是五十六億年(以千萬為億計算)。(注八)
至於人壽的增減,乃至增長到八萬四千歲,我們不妨信為事實,因為大小乘經中,都有如此的記載,並說‘其壽減至十歲時人,女生五月便行嫁;是時世間酥油、石蜜、黑蜜諸甘味,不復聞名’。又說:‘八萬歲時人,女五百歲始行出嫁;時此大地坦然平整,無有溝坑丘墟荊棘,亦無蚊虻蛇蚖毒蟲,瓦石沙礫變成琉璃;人民熾盛,五穀平賤,豐樂無極。’(長阿含經卷六)
注七:劫與三世劫的千佛。時間參看佛祖統紀卷三○(大正藏四九冊二九七~三○二頁)。
注八:阿僧只為華嚴經中百二十四個大數......
佛教中的 “法”、“色”、“空”是什麼意思?
法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指佛法,也就是佛所說所教,比如佛法僧三寶中的法寶的法就是這個意思;另一個指的是現象,比如說諸法皆空的法就是這個意思
色就是指的是物質,例如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色是這個意思,有時候也會特指為肉身,比如五蘊:色受想行識的色是這個意思。
空很難簡單解釋,大般若經600卷解釋的就是一個空字,可見空之難以被體悟。空是佛法的核心,但也是最常被誤解的一個部分。空不是有也不是無(梵文的空、無是同一字,所以有些會譯成無,但是與空相對的無指的是虛無主義的斷滅見)空不是有,這比較好理解,但是很多人會認為空就是什麼都沒有,這就不對了。若一定勉強要簡單解釋,那麼空就是一種能變化的性質,而實際上這種變化在所有的事物上都不斷地在發生,沒有一事物不變,沒有一瞬間不變。而正是因為這樣的性質,我們才能提升我們自己,或者反過來說,有人是越來越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