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怎麼分好壞?
機油的好壞?(怎麼辨別)
國內標準
礦物潤滑油基礎油又稱中性油。中性油粘度等級以37.8℃(100℉)的賽氏粘度(秒)表示,標以100N、150N、500N等;而把取自殘渣油製得的高粘度油,則稱作光亮油(bright
oil),以98.9(210℉)賽氏粘度(秒)表示,如150BS、120BS等。我國於70年代起,制定出三種中性油標準,即石蠟基中性油、中間基中性油和環烷基中性油三大標準,分別以SN、ZN和DN加以標誌。例如:75SN、100SN、150SN、200SN、350SN、500SN、650SN和150BS。但是,SN油的粘度以40℃的運動粘度,BS則以100℃運動粘度劃分。這些中性油的規格標準已在國內實行了一段時期,對於潤滑油總體生產技術起了促進和提高作用。
中國石化總公司從90年代起按照國際上通用的中性油分類方法,並根據國內原油性質和粘度指數,把中性油分為UHVI(超高粘度指數,粘度指數>140)、VHVI(很高粘度指數,粘度指數>120)、HVI(高粘度指數,粘度指數>80)、MVI(中粘度指數,粘度指數40-80)和LVI(低粘度指數,粘度指<40)四大類。另外,根據大跨度多級內燃機油、液力傳動油、高性能極壓工業齒輪油等高檔油品對中性油的性質要求,又訂出了HVIS和MVIS兩類深度精製的中性油標準,以及HVIW和MVIW兩類深度脫蠟的中性油標準。這些中性油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蒸發損失和傾點等指標均較前面幾種中性油規定了更高的要求。
HVI高粘度指數中性油,規定粘度指數不小於95。用於配製粘溫性能要求較高的潤滑油。粘度牌號為HVI-75、HVI-100、HVI-150、HVI-200、HVI-350、HVI-400、HVI-500以及HIV-650和兩個HVI-120BS、HVI-150BS光亮油。
MVI為中粘度指數中性油。粘度指數不小於60。適用於配製粘溫性能要求不高的潤滑油。粘度牌號為:MVI-60、MVI-75、MVI-100、MVI-150、MVI-250、MVI-500、MVI-600、MVI-750、MVI-900以及MVI-90BS、MVI125/140BS和MVI-200/220BS三個光亮油。
LVI為低粘度指數中性油。未規定最低粘度指數。適用於配製變壓器油、冷凍機油等低凝點潤滑油。粘度牌號為:LVI-60、LVI-75、LVI-100、LVI-150、LVI-300、LVI-500、LVI-900、LVI-1200以及LVI-90BS、LVI-230/250BS兩個光亮油。
HVIS高粘度指數深度精製中性油,除粘度指數大於95外,還有較優良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和一定的蒸發損失指標。適用於調配高檔汽輪機油、極壓工業齒輪油。其粘度牌號對應於HVI中性油。
HVIW為高粘度指數、低凝點和低揮發性中性油。除粘度指數大於95外,還規定了較低凝點、較低的蒸發損失和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適用於調配高檔內燃機油、低溫液壓油、液力傳動液等。其粘度牌號對應於HVI中性油。
MVIS為中粘度指數深度精製中性油,除粘度指數不小於60外,還有較好的氧化安定性和抗乳化性。適用於調配汽輪機油等。其粘度牌號對應於MVI中性油。
MVIW為中粘度指數低凝點低揮弗性中性油,除粘度指數不小於60外,還有較好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和蒸發損失。適用於調配內燃機油、低溫液壓油等。...
機油如何辨別好壞
那是很難的,憑肉眼在箱外辨別機油質量太難了,除非你打開機油箱,取出機油可能還能辨別的。
我介紹四種方法鑑別機油:
1、聞味法,抽出機油尺湊近鼻子聞一聞,若有極強的酸臭味,說明機油已經變質,應該更換。
2、手捻法,將取出的舊機油用大拇指與食指反覆研磨,質譁好的手感有潤滑性、磨屑少、無磨擦感。如感到有雜質,粘性差,甚至發澀,應該更換。
3、辨色法,取一張乾淨的白濾試紙(可用好一點的面巾紙),滴數點舊機油在紙上,待機油滲漏後,質量還好的機油無粉末、用手摸去幹而光滑,且黃色浸潤帶清晰。呈深黑褐色,有雜質,應該更換。
4、光照法,取出機油尺高舉45度,在光照之下觀察機油油滴,可清晰看到油滴中無磨屑末為良好。若磨屑末多,應該更換。
發動機中的機油怎麼看好壞
潤滑油的黏度多使用SAE等級別標識,SAE是英文“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的縮寫。例如SAE40,SAE50 或SAE15W-40、SAE5W-40,“W”表示winter(冬季),其前面的數字越小說明機油的黏度越稀,流動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環境溫度越低,在冷啟動時對發動機的保護能力越好;“W”後面(一橫後面)的數字則是機油耐高溫性的指標,數值越大說明機油在高溫下的保護性能越好。較高黏度的機油對運動系的阻力也相對較高,不但耗費功率、增加油耗,而且機油容易氧化、影響冷啟動的保護。 象SAE40,SAE50這樣只有一組數值的是單級機油,不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象SAE15W-40、SAE 5W-40這樣兩組數值都有,15表示冬天時,機油黏度為15號,40表示夏天機油時相當於40號機油的黏度。這就代表這種機油是先進的"多級機油",適合從低溫到高溫的廣泛區域,黏度值會隨溫度的變化給予發動機全面的保護。
(SAE) 適用的環境溫度(°C)
5w -30°C
10w -25°C
15w -20°C
20w -15°C
30 30°C
40 40°C
50 50°C
多級油的優點:
1.全年使用,延長髮動機壽命,減少磨損(減少冷啟動引起的磨損);
2.提高燃油經濟性;
3.降低潤滑油消耗;
4.減少磨損;
5.提供良好低溫潤滑性;
6.更長的換油期;
7.大多數重負荷發動機製造商推薦。
市場中現有的機油按SAE法分類,單級機油:冬季用油有6種,夏季用油有4種,多級機油:冬夏通用油有16種。冬季用油牌號分別為:0W、5W、10W、15W、20W、25W;夏季用油牌號分別為:20、30、40、50;冬夏常用油牌號分別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
怎麼判斷汽車機油質量好壞
別信根據基本顏色,稠稀度能判斷機油質量的論調,看不出來。就得靠化驗。
根據不同添加劑,機油有無色透明的導熱油,黑褐色的船用低速柴油機油,淡黃的液壓油,黃綠色的齒輪油,黃褐色的柴油機油,棕紅色的導軌油,綠色的空壓機油,這些都還是沒加染料的情況,有些特殊用途還要加染料,顏色沒有意義。
稠稀度專業一點叫粘度,機油粘度在室溫下從十幾釐斯衝壓油到幾萬的開式齒輪油都有,得靠儀器才能檢測的。
怎麼看機油的好壞?
看 用機油標尺取兩滴機油分別滴在一張潔淨的中性濾紙(若無,可臨時用白紙替代)和一張塑料紙上,過十分鐘左右,仔細觀察兩滴機油的形狀和光澤度。中性濾紙上的油滴以擴散,若擴散斑點周圍存在環形圈,這是機油含水的特徵,環圈數越多,含水量越多,含水量極高時,用機油標尺取樣,油滴呈現乳濁狀有泡沫,熱機時抽出的遊標尺其表面可發現有蒸發的水珠。塑料紙上的油滴上層顏色若逐漸變的暗淡,甚至完全失去光澤,說明機油內的添加劑失效。
聞 靠近濾紙上的機油擴散斑點聞氣味,若聞到有汽油的味道,說明機油裡混有汽油。
捏 取一滴機油,放在食指、拇指間搓捏並感覺,若有細粒,說明機油含雜質較多(金屬磨屑,由於空氣帶進發動機內的灰塵以及含鉛汽油燃燒後產生的化鉛微粒等);兩手指分開,機油絲的長度若大於3釐米,則表明粘度過大;兩手指搓捏無滑膩感受,手指分開油絲長度少於2釐米,則說明機油過稀。
想 把發動機近來存在的有關機械故障和由“看.聞.捏”而知的現象加以聯繫,科學分析,輔助判斷,做出機油是否變質的正確結論。
怎麼區分機油格的好壞
可以跟劇輕重來區分。
怎麼判斷機油的好壞?
“機油”是保證發動機正常運轉的必需潤滑劑,其具體作用是潤滑金屬件,減少機件間的摩擦,將發動機在做功時產生的巨大熱量帶走,清洗經磨損後產生的細微金屬碎屑,還有密封、減震、防鏽等作用,所以給愛車選一款合適的機油直接會影響到整車的使用壽命。
機油的分類
機油因其基礎油不同所以有礦物油、半合成油及全合成油之分。
前幾年,礦物油曾以其經濟的價格和較強的通用性在國內被廣為使用,但近些年由於高科技的應用以及缸體制造技術的提升,所以基本上只有一些中低檔車才仍舊使用礦物油,在中、高檔車的行列,全合成油早已被列為標配。
全合成油比一般的礦物油具有更高的黏度指數,同樣的油膜指標,合成油可用較低的黏度就可達到,而礦物油就需用相對於全合成油較濃的黏度才能達到。而且全合成油隨溫度轉變而產生的黏度變化很小,因此在高溫及嚴寒情況下,更能維持適當的黏度,給發動機提供適當的保護。在相同的工作環境裡,全合成油的使用期限也比礦物油長很多。
但是全合成機油不一定能用在所有車上,全合成機油在高溫的工作環境下滲透性極佳,所以老車和低檔車不宜使用,老車的缸體由於磨損較大(而低檔車則是製造過程中的缸體間隙本身就比較大),所以用全合成機油有可能會造成滲漏,從而發生燒機油、積碳過多等現象。
正確的選用機油品種十分重要,特別是在寒冷的北方,冬季的低溫會使機油的黏度變稠,這也是有時早晨著車發動機抖動厲害(油泵難以正常抽油造成)的主要原因。
黏度等級與質量等級
黏度等級:機油的黏度等級分類基於其黏度數值,有著國際統一的標準。SAE就是以“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為標準制定的行業標準。
黏度指數的含義:“W”表示多級機油,是適用溫度範圍較大的機油,其黏度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調節,遇熱變稠,遇冷變稀,這樣可以減少引擎進行的阻力和磨損。
字母W前的數值代表低溫下機油的黏度,低黏度機油有利於冷啟動;無字母的數值表示高溫下的機油黏度,也就是高溫下油品潤滑能力的表現。
SAE編制表示的是該種機油在極冷和極熱環境下的黏度特性,並不代表機油質量的好壞,要知道機油的品質如何,則還要參考API(美國石油協會)的品質編制。
質量等級:API品質編制分為汽油和柴油兩種,其中汽油API品質編制一般分為SA、SB……SJ九個等級。SA等級品質較低,已淘汰出市場,SJ目前等級品質最高,現在市面上出售的機油大都在SG等級以上;柴油API品質也被分為CA至CG七個等級。
只選合適的
不同等級的機油有著不同的特性,其低溫啟動性和高溫的抗磨、附著性也有著不同的表現。機油的黏度與溫度呈反比的關係,當發動機冷態時,機油黏度較高,若選用的機油較稠,便會給啟動馬達、電瓶等增加額外的損耗;但若機油過稀,在高溫工作下則難以形成足夠的保護膜而引起潤滑不足,導致機件加大磨損。
對於大部分車來說,品質級別當然高些顯然能對發動機提供更多保護,但關於SAE(黏度等級)的選擇,則必須要結合自己的駕車風格、所處環境和車輛性能等因素。例如經常喜歡高轉速換擋飆車的人,長時間高速運轉會使發動機的工作溫度居高不下,這類車主最好選用較耐熱的機油,如SAE15W-50、SAE10W-40等能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而若車輛長期處於較冷的工作環境,由於低溫下機油本身的黏度就較高,則可以考慮用一些較稀的機油,如SAE5W-30等。
機油不可混加
一般車主手冊上的對機油品質要求已有定論,並且不同的車系由於設計風格不同所以對機油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建議車主最好到原廠更換廠家所配給的油品。如果自己更換了非原廠的機油出現機械故障後,廠家......
汽車新機油油質好壞怎麼區分
以下為兩大種方法鑑別汽車油質好壞的方法:
1.使用之前,可以通過嗅覺聞一下發動機油是否有無異味,如新機油中有焦糊味等刺激性氣味,則可能是廢油再次調和而成的,也有可能是添加劑在高溫下分解,其次可以觀察合格的油品迎光用肉眼觀察,均應為清澈透明的液體,不應出現混濁等現象。正常發動機油應為琥珀黃至暗褐色透明液體。再則可以用手搖晃試一下,劇烈搖晃液體油品,可出現少量泡沫,但應該較快消失,若長時間不消失,則應檢測其泡沫性能。
2.在使用之後,可以打開氣門室罩或油底殼,查看有無油泥和積炭,凸輪軸和氣門座上是否有漆膜,如果發動機沒有明顯的躥氣現象,而出現油泥、積炭和漆膜,則說明油品性能不良。更深一步,可以拆檢發動機,其活塞環槽內不應有沉積物,活塞環應在環槽內順暢旋轉。當然,一旦發生上述現象,則說明不良油品已經對發動機產生了損壞。
怎樣鑑別機油好壞?
不同的潤滑油辨別好壞的標準不一樣,因為其要求不一樣!您可以先將範圍縮小,比如齒輪油、液壓油、車用油等等。
機油有好壞之分嗎?有啥區別?
倒覺得機油的差別不是很大,反正基礎都是原有,主要是添加劑不同吧,在原油的基礎上添加一定的添加劑,就可以改善潤滑油的物理化學性質,滿足車主發動機的不同需求。比如粘度指數改進劑,傾點下降劑,抗氧化劑,清淨分散劑,摩擦緩和劑等,現在比較好的是油溶性納米銅的添加劑,不光潤滑效 果好,防止燒機油,還能修復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