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需要信仰?

General 更新 2024-11-19

人為什麼要有信仰?

有了信仰,會覺得自己這麼做是絕不會有錯。做事就會易無反顧,外界因素很難影響到自己的心意及決定,提高做事的成功率。

人為什麼要有信仰

信仰是人生存的根基,信仰使我們明瞭生命的真相和宇宙的奧祕。信仰使我們脫離空虛、世俗、卑賤、持守生命中的神聖,信仰使我們有面對苦難和死亡的力量。信仰是人生慾望產生的源泉。那些堅持活下去的人是有信仰的,只是信仰不同而已。那些支配精神的信仰不僅是唯物的,更是唯心的。如果一個人只有唯物的信仰,當一切物質慾望都已滿足之後,人就會走向窮途末路,一個只有唯物信仰的人是可怕的。如果他唯財是求,那麼這個人最終就會變成葛郎臺一樣的守財奴;如果他唯性是求,那麼這個最終不是死於艾滋病就會死於性病。人一定是先有唯物的信仰,然後才有唯心的信仰,如此才可以使人有永遠生存下去的動力和體力。

中國國民性格的最大缺點就是沒有誠信,不講信用,不僅普通百姓是這樣,上層官僚更是這樣。國民沒有誠信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國人缺乏信仰,而一切信仰最終都是宗教。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是墮落偽善的,是油腔滑舌的,是口是心非的。

為什麼誠信必然而且唯一是來自信仰?原因是:信仰為人生解決了生存的意義即價值問題。什麼是價值?價值就是我所需要的。一個有信仰的就是有明確價值觀的人,就會知道什麼是他所需要的,什麼是他不需要的。有信仰的人就是懂得取捨的人,而懂得取捨即懂得價值實現的原則,因此也就樹立了為人處事的標準。為人處世的標準簡單地說就是能夠明辨是非、懂得對錯,絕不含糊。所以我們只要與一個人進行簡單地交流,就可以判斷一個人是否是有信仰的人,就是從他說話的清晰程度去判斷。沒有信仰的人說起話來滔滔不絕、但是常常前言不搭後語、甚至自相矛盾,自我否定。因為這種人沒有是非觀,與這種人打交道必須十分謹慎。

一個人的人品好壞也完全可以從有無信仰來進行判斷,沒有信仰的人無法與之打交道,原因是這種人一天一個想法讓人琢磨不透。中國大多數人都是這樣,從我生活經驗來判斷,中國東部的人比西部的人更一是一、二是二,即東部人比西部人性格更硬。這一點反映的恰好是中國東部和西部的文化差異,中國東部人的文化比西部人更高一些,至少近代歷史上東部比西部更發達一些,人民更富裕一些、受教育的程度更高一些。

因為中國目前的主流信仰處於空虛的狀態,所以佛教開始興盛,道教開始光大,儒教開始復興,基督教捲土重來,據說有了7000萬的信眾。這些宗教誠然是不同的:佛教的基本教義是教人無慾,因為無慾才不會有人生的一切煩惱,這個宗教適合於那些受到空前創傷以至於難以康復的人,在古代基本上是最下層的民眾信仰的;道教的宗旨實際上是追求逍遙快樂、長生不老,這個宗教適合於那些追求身體健康的人,在古代基本上是有錢有勢、但無政治前途的人信仰的;儒教的目的是教人追求道德,做一個合群並且在群體中追求統治地位的人,在古代基本上是讀書人所信仰的;而基督教是來自西方的,其基本的教義在《創世紀》篇中已經說明:那就是隻要你信仰上帝,那麼上帝就給予你一種支配地球上的任何生物的權力,因此是一種個人主義的信仰,因為這個宗教把人看得高於一切、是萬物的主宰。

人必須要先解決有無的問題,然後才能解決好壞的問題。一個人只要有信仰、不管是那一種信仰,都比沒有信仰的人活在世上更能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找準自己生活的定位和準則。只有在解決了有無問題之後,即人必須要從無信仰狀態轉變為有信仰狀態之後,才能進一步來解決信仰的好壞問題。

信仰有好壞之分嗎?在馬克思看來,信仰的好壞是涇渭分明的,一切有神論宗教都是邪惡的,只有無神論宗教是正義的。從這個標準來看,中國本土產生的道教和儒教恰好是符合馬克思的標準的。實際上也是這樣,中國人是不信鬼神、不信上帝、......

信仰是什麼,人為什麼需要信仰?

從本質的意義上說,信仰即是對萬事萬物存在惟一性真理的堅信不疑的認定。迄今為止,人們對信仰的認識,都僅僅限於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宗教信仰,或以為只要人們心中有神的信念,就是有了信仰。其實,這只是人們對人類智慧尚處於矇昧時期的信仰活動現象的膚淺外表的認識。神,從現代人認知水平的角度看,不過是人類對真理尚處於完全無知狀態時期的一種抽象觀念的代償,而且還只限於一神論的宗教信仰。因為全知全能的神——上帝抽象的惟一性,正好可以代償真理抽象的惟一性;這也因為無論神抑或真理,都應是最高的抽象,而不能是任何想象或具象。一切進入具象的神都將造成使人愚昧的偶像和偶像崇拜。正是因此,具有惟一神宗教崇拜的民族,可以具有一定程度信仰的因素,但嚴格地說,還不能說是具有完整的信仰本身。因為作為宗教,其中仍舊含有大量違背真理的迷信成分。至於具有多神論宗教崇拜的民族,就只能認為是無信仰的民族了。正是因此,中國人就是一個無信仰的民族。此外,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曾多次談到,中國人心中無真理,這與中國人心中無信仰其實是同一個事實的兩面。信仰與迷信,嚴格地說,是兩個完全對立乃至彼此根本不可相容的概念。迷信的人不可能會有信仰,而有信仰的人,則應自覺地杜絕任何迷信。然而實際上,在人類具體的生活中,人們往往會不自覺地把信仰和迷信混合在一起,使之難解難分。正是因此,堅信真理惟一性的科學家,有時也會自稱是某某宗教的信徒。在理性上這的確是矛盾的,然而在超驗的心理以及情感上,卻常常二者能夠和平共處得似乎天衣無縫。這並不奇怪。因為人本身,即同時都是在追求真理、善法和美德(情感)的人。這種情況,在西方大哲人康德的著作中就曾表現得淋漓盡致。一方面,他在純粹理性中殺死了上帝,另一方面,他卻又在實踐理性中假設有一個上帝,再一方面,在涉及美學意義的判斷力批判中,他更認為自己已經找到了上帝。其實,這在今天的我看來,康德的“上帝”,全都只應是惟一性真理的代稱。之所以康德到最後都難以自圓其說,並一再被後來的哲學家們所曲解,關鍵都在於,西方哲學的二元論邏輯,徹底限制了他一切努力的可能。至於為什麼如此這般的道理,我沒法在這短短的文章中給大家說清楚,但我的確深信,我的三元論邏輯能夠非常容易地解決這個難題。今天,我在這裡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信仰即應是對萬事萬物存在惟一性真理的信仰。信仰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為人類的智慧發育,只能從真理的“惟一性”出發,然後進化到善法的“相對性”,最後達到美德的“三全性”,使人類的智慧最終臻於有所發現、有所發明和有所創造的最高境界。缺乏信仰的民族,絕對只能是一個愚昧的民族。中國人長期以來受到儒學偽學的蠱惑,完全不知真理為何物,致使中國歷史上智慧發展停滯的中世紀長達兩千多年之久。今天看來,儒學偽學對中華民族的“造孽”,真是“罪莫大焉”。今天仍還有那麼多人在繼續鼓吹儒學、儒教,甚至還要以“國學”而禮遇之,而尊奉之,簡直是無知之極,愚昧之極,更是對中華民族的後代子孫有害之極。

中國人為什麼需要信仰

你好,朋友

沒有信仰,就好比一顆大樹,容易隨風倒

關鍵是要有根基,人需要信仰,是什麼樣的信仰就很關鍵

如果有人以錢為信仰,那麼人心就會是功利主義了

那就很可怕了,聖經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信仰是要對著永恆說話,不只是今生

人為什麼必須要有信仰

信仰是人生存的根基,信仰使我們明瞭生命的真相和宇宙的奧祕。信仰使我們脫離空虛、世俗、卑賤、持守生命中的神聖,信仰使我們有面對苦難和死亡的力量。信仰是人生慾望產生的源泉。那些堅持活下去的人是有信仰的,只是信仰不同而已。那些支配精神的信仰不僅是唯物的,更是唯心的。如果一個人只有唯物的信仰,當一切物質慾望都已滿足之後,人就會走向窮途末路,一個只有唯物信仰的人是可怕的。如果他唯財是求,那麼這個人最終就會變成葛郎臺一樣的守財奴;如果他唯性是求,那麼這個最終不是死於艾滋病就會死於性病。人一定是先有唯物的信仰,然後才有唯心的信仰,如此才可以使人有永遠生存下去的動力和體力。

中國國民性格的最大缺點就是沒有誠信,不講信用,不僅普通百姓是這樣,上層官僚更是這樣。國民沒有誠信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國人缺乏信仰,而一切信仰最終都是宗教。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是墮落偽善的,是油腔滑舌的,是口是心非的。

為什麼誠信必然而且唯一是來自信仰?原因是:信仰為人生解決了生存的意義即價值問題。什麼是價值?價值就是我所需要的。一個有信仰的就是有明確價值觀的人,就會知道什麼是他所需要的,什麼是他不需要的。有信仰的人就是懂得取捨的人,而懂得取捨即懂得價值實現的原則,因此也就樹立了為人處事的標準。為人處世的標準簡單地說就是能夠明辨是非、懂得對錯,絕不含糊。所以我們只要與一個人進行簡單地交流,就可以判斷一個人是否是有信仰的人,就是從他說話的清晰程度去判斷。沒有信仰的人說起話來滔滔不絕、但是常常前言不搭後語、甚至自相矛盾,自我否定。因為這種人沒有是非觀,與這種人打交道必須十分謹慎。

一個人的人品好壞也完全可以從有無信仰來進行判斷,沒有信仰的人無法與之打交道,原因是這種人一天一個想法讓人琢磨不透。中國大多數人都是這樣,從我生活經驗來判斷,中國東部的人比西部的人更一是一、二是二,即東部人比西部人性格更硬。這一點反映的恰好是中國東部和西部的文化差異,中國東部人的文化比西部人更高一些,至少近代歷史上東部比西部更發達一些,人民更富裕一些、受教育的程度更高一些。

因為中國目前的主流信仰處於空虛的狀態,所以佛教開始興盛,道教開始光大,儒教開始復興,基督教捲土重來,據說有了7000萬的信眾。這些宗教誠然是不同的:佛教的基本教義是教人無慾,因為無慾才不會有人生的一切煩惱,這個宗教適合於那些受到空前創傷以至於難以康復的人,在古代基本上是最下層的民眾信仰的;道教的宗旨實際上是追求逍遙快樂、長生不老,這個宗教適合於那些追求身體健康的人,在古代基本上是有錢有勢、但無政治前途的人信仰的;儒教的目的是教人追求道德,做一個合群並且在群體中追求統治地位的人,在古代基本上是讀書人所信仰的;而基督教是來自西方的,其基本的教義在《創世紀》篇中已經說明:那就是隻要你信仰上帝,那麼上帝就給予你一種支配地球上的任何生物的權力,因此是一種個人主義的信仰,因為這個宗教把人看得高於一切、是萬物的主宰。

人必須要先解決有無的問題,然後才能解決好壞的問題。一個人只要有信仰、不管是那一種信仰,都比沒有信仰的人活在世上更能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找準自己生活的定位和準則。只有在解決了有無問題之後,即人必須要從無信仰狀態轉變為有信仰狀態之後,才能進一步來解決信仰的好壞問題。

信仰有好壞之分嗎?在馬克思看來,信仰的好壞是涇渭分明的,一切有神論宗教都是邪惡的,只有無神論宗教是正義的。從這個標準來看,中國本土產生的道教和儒教恰好是符合馬克思的標準的。實際上也是這樣,中國人是不信鬼神、不信上帝、不信真主的。中國古代......

中國人為什麼需要信仰 國平閱讀答案

首先。信仰人人都需要。

中國自古至今是世界上“神”(擡頭天上滿天神,地上跑的也是神,廚房廁所都有神....)最多的國家。但是沒有真正的信仰。中國必須有信仰,有信仰人才敬畏,人才高尚,有信仰才有平安。

中國人為什麼需要信仰

我始終認為,當我們過於理性的時候,我們已經離信仰越來越遠了.我們需要信仰,中國人需要信仰,在一個物慾橫流,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們需要信仰來保持內心深處的那份純真

中國人為什麼沒有信仰

易中天先生說中國人沒有信仰,中華民族沒有信仰,主要是因為以下五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信仰是虛無的。信仰的定義決定了,中國人不可能有信仰。易先生認為:“所謂信仰就是對超自然和超世俗之神祕存在的堅決相信,就是你相信一個對象他是存在的,但他又不是自然界或人類社會的,比如上帝、神。因為他不是自然界的,所以不能通過科學實驗來證明;因為他也不是人類社會的,所以不能通過生活經驗來證明。科學實驗也不能證明,生活經驗也不能證明,怎麼辦呢?只能信仰。所以,只有這種相信才叫信仰,其他的都不能叫信仰”。由此可見,信仰一種社會制度,信仰一個人,信仰愛情,信仰友情,信仰金錢,那些都不叫信仰,充其量叫個人崇拜。二是信仰是宗教意識。中華民族沒有宗教意識,所以也沒有信仰。易中天老先生說:“我們這個民族是一個無信仰的民族,中華民族是沒有宗教意識、彼岸觀念和信仰的。因為中華文化的精神,是人本精神、現實精神、藝術精神。這就決定了我們沒有宗教意識,沒有信仰。當然,我說的只是漢族哦!抱歉!抱歉!少數民族的老師請你們理解,我說的是漢族。漢民族有一個說法,叫“信則靈”。意思也很清楚,不靈我就不信,我信是為了靈。這就不是信仰了,這是“實用主義”。三是信仰與穩定無關。沒信仰也不會出大亂子,因此不需要信仰。易中天先生說:“我們這個漢民族幾千年沒有信仰,也沒出事兒啊,是不是?原因就在我們漢民族從周代開始,就是以倫理代宗教。雖然沒有信仰,但是有核心價值觀,有道德底線。所以三千年來文明不中斷,而且社會基本穩定。四是信仰不是底線。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守住底線,而不是信仰。易中天先生說:“現在的問題是什麼?不是沒有信仰,而是沒有底線。你說往奶粉裡面放三聚氰氨是沒有信仰嗎?太擡舉他了。古人也有做假的。我們讀魯迅先生的《孔乙己》,就知道酒裡面要摻水。但也只能放一點開水,不能放毒啊!我們現在要守住底線,要告訴大家最基本的東西不能丟,有些最基本的底線是不能不守的,有些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不要唱高調,做一點實實在在的就可以了。”由此可見,在易先生看來,講信仰就是唱高調,實實在在做事就不要講什麼信仰。五是信仰無用論。易中天沒有信仰,中國人也沒信仰。易中天先生說:“自己就是一名無黨、無派、無信仰的“三無人員。”言外之意,沒信仰不是也照樣能夠吃香的喝辣的嗎,照樣能夠當人民的教授嗎,照樣能夠上中央電視臺嗎,照樣能夠成為文化名人嗎,照樣能夠贏得一大堆粉絲的青睞嗎。由此,推而廣之,中國人不需要信仰,世界人也不需要信仰,地球人也不需要信仰,整個人類也不需要信仰。

人,為什麼需要信仰

信仰是人的本性,不是需不需要的問題。人生下來,他的信仰就是完全的依賴相信自己的父母,上學之後,信仰就擴大到對知識和教育的依賴信奉。進入社會後,就再度擴大信仰的範圍,比如對道德觀念的信仰、對領導人的信仰,對祖國的信仰,對宗教的信仰,對祖宗的信仰,對傳統的信仰等等。各種信仰伴隨著人的一生。

相關問題答案
中國人為什麼需要信仰?
人為什麼需要信仰?
每年春節中國人為什麼都要想方設法的回家過年 ?
中國人為什麼要過端午?
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語?
為什麼美國人歧視中國人?為什麼我們要遇到不平待遇為什麼 ?
中國人為什麼要建造萬里長城??? ?
人為什麼需要溝通?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攀比?
中國人為什麼反對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