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禮儀的靈魂是什麼?
社交禮儀的作用是什麼?
禮儀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 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 ,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 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 踐的一個重要內容。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 、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 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範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 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 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 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禮貌待人、 表裡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 非;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 場作戲,言行不一。 一、個人禮儀 ( 一)儀表 儀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觀體現。一個人的衛生習慣、服飾與形成和保持 端莊、大方的儀表有著密切的關係 1、衛生:清潔衛生是儀容美的關鍵,是禮儀的基本要求。不管長相多好,服飾多華貴,若 滿臉汙垢,渾身異味,那必然破壞一個人的美感。因此,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做到入睡起床洗臉、腳,早晚、飯後勤刷牙,經常洗頭又洗澡,講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 人前“打掃個人衛生”。比如剔牙齒、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這些行為都應 該 避開他人進行,否則,不僅不雅觀,也不尊重他人。與人談話時應保持一定距離,聲音不要 太大,不要對人口沫四濺。 2、服飾:服飾反映了一個人文化素質之高低,審美情趣之雅俗。具體說來,它既要自然 得體,協調大方,又要遵守某種約定俗成的規範或原則。服裝不但要與自己的具體條件相適 應,還必須時刻注意客觀環境、場合對人的著裝要求,即著裝打扮要優先考慮時間、地點和 目的三大要素,並努力在穿著打扮的各方面與時間、地點、目的保持協調一致。 (二)言談 言談作為一門藝術,也是個人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禮貌:態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尊重他人。 2、用語:敬語,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如日常使用的“請”、“謝謝”、“對不起”, 第二人稱中的“您”字等。初次見面為“久仰”;很久不見為“久違”;請人批評為“指教 ”;麻煩別人稱“打擾”;求給方便為“借光”;託人辦事為"拜託"等等。要努力養成使用 敬語的習慣。現在,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是十個字:“您好”、“請”、“謝謝”、“對不 起”、“再見”。這十個字體現了說話文明的基本的語言形式。 (三)儀態舉止 1、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所以,交談時,首 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 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勢,是一種靜態的美。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 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收頒、擡頭、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 睛平視,面帶笑容。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
請問各位大俠你們的大學生活怎麼過的?? 10分
大一還是好孩子,認真聽課、寫作業、預習複習。
大二已然瞭解生活了,還是認真出席每門課,用一半的時間在老師面前睡覺,然後被老師提問依然可以回答出來而把老師氣到再也不敢打擾我睡覺,依然認真寫作業,考試前一週才複習。
大三學生會工作忙了,95%的課都認真出席,其中80%是在睡眠中度過的,認真做課程設計,考試之前3天才複習。
大四……大四大家都在找工作,兔兔這種保研的人認真支持課堂上愈發人少的老師,雖然還是在睡覺……認真做課程設計,考試之前一天覆習……
所幸加權還都在88分以上,怨年的是不是每年都是90分……怨年的是有一年5000大元的獎學金到嘴的鴨子飛了,降到了1200……可惜……
電大社交禮儀簡答題 禮儀的原則有哪些
(1)遵守原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禮儀是一種社會行為規範,在社會交往中,每個人都必須自覺、自願地遵守禮儀,用禮儀去規範自己在交際活動中的言行舉止。講究禮儀是一種共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它以個人的文化素質、思想品質為內涵。任何人,無論身份高低、職位大小、財寶多寡,都有自覺遵守、應用禮儀的義務,否則就會受到公眾的指責。 (2)尊重原則
尊重是禮儀的靈魂。相互尊重是以人格地位平等為條件的,人格的崇高與低下同人的政治地位、經濟地位的高低沒有必然聯繫。相互尊重具體體現在:一方面,在自尊、自愛的同時,尊重他人的人格、勞動和價值,以平等的身份與人交往;另一方面,尊重他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不應當強求他人按自己的愛好和志趣來生活、行事。不能傷害民人的尊嚴,更不能侮辱他人的人格。 (3)誠信原則
誠信即真誠守信。真誠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態度。在社會效中要以真誠為原則,使人感到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發自內心的。待人真誠的人會很快得到別人的信任,而與人效時表裡不一、口是心非、缺乏誠意的人,即使在禮儀方面做得無可指責,最終也不會取得別人的信任。守信是指在效中要遵守諾言,實踐諾言。人們是絕不願意與一個不講信用的人效和合作的。許多禮儀都體現了守信這個基本原則,如遵守約定的時間等。 (4)寬容原則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待人是一種禮儀風範,它與博大的胸懷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表現了人的寬厚、雅量和忍耐。寬待他人的人,易於博得他人的愛戴和尊重。寬容待人要做到將心比心,多理解他人,多體諒他人,多容忍他人。在社會效中,每個人的思想、品格及認識問題的水平總是有差別的,我們不能用一個標準去要求所有的人。只有寬待他人,才能化解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際衝突。 (5)適度原則
恰當適度是施行禮儀的過程中,按照禮儀準則和規範,把握好與環境相適應的人們彼此間的感情尺度、言語尺度,以建立和保持健康、良好、持久的人際關係。道德,應該感情適度。與人效時,要彬彬有禮,不卑不亢,既不能傲慢無禮,也不能低三下四。其次,應該談吐適度。與人交談時,要熱情大方,坦率真誠,既不能虛偽客套,又不能言過其實。最後,應該舉止適度。與人相處時,要注意禮貌,優雅得體,既不能誇張造作,也不能過於拘謹。 (6)自律原則
自律是禮儀的最高境界,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監管的情況下,能夠自覺地按照禮儀規範約束自我、控制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一個人要通過禮儀教育與訓練,在內心樹立起一種高尚的道德信念和行為準則,不斷提高自我約束、自我剋制的能力,不斷養成“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行”的自覺性,在人際效中自覺地按照禮儀規範去做,使自己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受歡迎的人。
交往禮儀的核心是什麼與什麼
禮儀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
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
,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
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
踐的一個重要內容。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
、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
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範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
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
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
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禮貌待人、
表裡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
非;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
場作戲,言行不一。
一、個人禮儀
( 一)儀表
儀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觀體現。一個人的衛生習慣、服飾與形成和保持
端莊、大方的儀表有著密切的關係
1、衛生:清潔衛生是儀容美的關鍵,是禮儀的基本要求。不管長相多好,服飾多華貴,若
滿臉汙垢,渾身異味,那必然破壞一個人的美感。因此,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做到入睡起床洗臉、腳,早晚、飯後勤刷牙,經常洗頭又洗澡,講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
人前“打掃個人衛生”。比如剔牙齒、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這些行為都應
該
避開他人進行,否則,不僅不雅觀,也不尊重他人。與人談話時應保持一定距離,聲音不要
太大,不要對人口沫四濺。
2、服飾:服飾反映了一個人文化素質之高低,審美情趣之雅俗。具體說來,它既要自然
得體,協調大方,又要遵守某種約定俗成的規範或原則。服裝不但要與自己的具體條件相適
應,還必須時刻注意客觀環境、場合對人的著裝要求,即著裝打扮要優先考慮時間、地點和
目的三大要素,並努力在穿著打扮的各方面與時間、地點、目的保持協調一致。
(二)言談
言談作為一門藝術,也是個人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禮貌:態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尊重他人。
2、用語:敬語,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如日常使用的“請”、“謝謝”、“對不起”,
第二人稱中的“您”字等。初次見面為“久仰”;很久不見為“久違”;請人批評為“指教
”;麻煩別人稱“打擾”;求給方便為“借光”;託人辦事為"拜託"等等。要努力養成使用
敬語的習慣。現在,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是十個字:“您好”、“請”、“謝謝”、“對不
起”、“再見”。這十個字體現了說話文明的基本的語言形式。
(三)儀態舉止
1、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所以,交談時,首
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
給人心不在焉、......
學習社交禮儀的感受
在人際交往中,禮儀不僅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和魅力,還體現出一個人對社會的認知水準、個人學識、修養和價值。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越發意識到禮儀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禮儀已經成為提高個人素質和單位形象的必要條件;意識到禮儀是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人際關係的潤滑劑、是現代競爭的附加值。“不學禮,無以立”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內強個人素質、外塑單位形象”,正是對禮儀作用的恰到好處的評價。學了社交禮儀以後,我看到作為一名有一定禮儀素養的人需要注意的是:律己。禮儀規範由對待個人的要求和對待他人的做法兩大部分構成。學習、應用禮儀,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檢點。敬人。對待他人的諸多做法中最要緊的一條,就是要敬人之心常存,處處不可失敬於人,不可傷害他人的尊嚴,更不能侮辱對方的人格。掌握了這一點,就等於掌握了禮儀的靈魂。寬容。要求自己在交際活動中運用禮儀時,既要嚴於律己,更要寬以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體諒他人,多理解他人,千萬不要求全責備,斤斤計較,過分苛求,咄咄逼人。平等。即尊重交往對象、以禮相待,對任何交往對象都必須一視同仁,給予同等程度的禮遇。不允許因為交往對象彼此之間在年齡、性別、種族、文化、身份、財富以及關係的親疏遠近等方面有所不同而厚此薄彼,給予不同待遇。真誠。在人際交往中,務必誠實無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只有如此,自己在運用禮儀時所表現出來的對交往對象的尊敬與友好,才會更好地被對方理解並接受。適度。這要求在應用禮儀時,為了保證取得成效,必須注意技巧及其規範,特別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認真得體。例:開玩笑要注意對象與場合,也就是開玩笑要掌握分寸。溝通,寫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沒那麼簡單了,自我溝通,父母之間的溝通,同學之間的溝通,師生之間的溝通……太多了,因為我們是感情豐富的人,不是簡單的說話就能表達的,需要互相理解的。例如最簡單的朋友之間,要真誠對待朋友,一個人快樂時倆人一起分享,那麼快樂會邊成原來的二倍,你會更快樂,相反難過時,有朋友在,那麼悲傷就會變成原來的一半,因為有朋友的支持,鼓勵和安慰。上完溝通學課,我才知道人和人之間的溝通是那麼重要,而且需要注意的方面也很多,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還需要我們繼續探討。在學習溝通學後,我自己覺得對我的幫助還是挺大的。原本生活中的一些煩惱也隨著學習而離我遠去。因為太不值得了,那小的事,實話說,我是個斤斤計較的人,一點小事也不願意自己受一點點的委屈,老是與人們大吵大鬧,最後鬧得誰也不愉快。老覺得人人都和我過不去,這日子太不好過。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我發現在學了溝通學後我的心胸也得寬廣了,對人也友好了。我要謝謝溝通學。在密切的相互關係中,絕大多數人都不時的有生氣的經歷。很多跡象都是非語言的:緊握拳頭,怒視及大聲和快速的說話。生氣不一定就要破壞一種相互關係。假如夫婦經常不時的爭吵,這種爭吵並不影響一方向另一方表達自身的情感、傳遞關心,因為絕大多數的生氣是從生氣開始的。好的批評把消極的評論放在一個概括性最積極的語境中。好的批評會導致積極後果。當接受批評的人不感到威脅時,就能夠認真的聽取意見,並且做出改變,相反,差的批評可能會引起消極情緒,並且接受者認為是不準確的。工作中的苛刻和不適當的批評會破壞工作關係,增加進一步衝突的可能性,妨礙人們把工作做好,工作中最好的批評是明確的,適時的批評也是很重要的。同時,在批評這件事的同時也要適當的稱讚、表揚另一件事。在一切人際關係中,互相尊重是第一美德,而必要的距離又是任何一種尊重的前提。高質量的友誼總是發生在兩個優秀的獨立人格之間,它的實......
請問在網上可以找到免費的舞蹈教學視頻嗎?
領 舞 網
舞蹈者之家
肯定會有收穫的,,去吧
韓國文化的社交禮儀
韓國人崇尚儒教,尊重長老,長者進屋時大家都要起立,問他們高壽。和長者談話時要摘去墨鏡。早晨起床和飯後都要向父母問安;父母外出回來,子女都要迎接。吃飯時應先為老人或長輩盛飯上菜,老人動筷後,其他人才能吃。乘車時,要讓位給老年人。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讓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間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並握手,握手時或用雙手,或用左手,並只限於點一次頭。鞠躬禮節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韓國官員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輕輕點一下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在社會集體和宴會中,男女分開進行社交活動,甚至在家裡或在餐館裡都是如此。在韓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託瓶底,然後鞠躬致祝辭,最後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後再鞠個躬才能離開。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逛。你要離去時,主人送你到門口,甚至送到門外,然後說再見。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不宜送外國香菸給韓國友人。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你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在贈送韓國人禮品時應注意,韓國男性多喜歡名牌紡織品、領帶、打火機、電動剃鬚刀等。女性喜歡化妝品、提包、手套、圍巾類物品和廚房裡用的調料。孩子則喜歡食品。如果送錢,應放在信封內。若有拜訪必須預先約定。韓國人很重視交往中的接待,宴請一般在飯店或酒吧舉行,夫人很少在場。
最基本的交往禮儀包括哪些?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準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2)不給他人取綽號、說花名。
二、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採用不同的問候。
(1)早起後問爸爸、媽媽早上好。(Good morning,Dad/Mum.)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Good night,Dad/Mum.)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Hello,Dad/Mum.)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Happy birthday to you!)(Wish you good
health!)
(5)過新年:祝爸爸、媽媽新年愉快。(Happy New Year!)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Wish you a good journey!)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Welcome home!)
(8)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離家時間較長,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三、 尊師禮儀
(1)見老師主動問好,少先隊員敬隊禮,分別時說“老師再見”。
(2)進出校及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要讓行。
(3)進辦公室要喊“報告”,聽到“請進”後方可進入;問老師要用“請問”,老師答後要道謝,說“再見”後再離開;不隨便翻閱老師辦公室的東西;不私自打開教師電腦。
(4)虛心聽取老師的教誨,接受師長的教育。
(5)對老師說實話、真話,不欺騙老師。
(6)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各項任務。
(7)服從老師管理,不頂撞儲師。
(8)在校道上遇見老師主動停下,微微鞠躬問好。遇見兩個以上的老師,問“老師們好”;排隊在行進中遇見老師,由領隊帶領全體同學問“老師好”。(Hello,teachers.)
(9)與老師交談時,要起立並主動給老師讓坐。(Have a seat,please,teacher.)
(10)老師在辦事或與別人在交談時,不可隨意打擾老師,躬身站立一側,等老師辦完事或談完話後再找老師。
四、同學禮儀
(1)同學間要互相問候“你早”、“你好”可點頭、招手。
(2)與同學說話態度誠懇、謙虛,語調要平和,聽同學說話要專心,不輕易打斷別人的話。
(3)同學間的交往應使用禮貌用語。問同學問題,問前要用謙語“請問”、“對不起”、“打擾你一下”、“向你請教個問題”等,問後要道謝;(4)尊重同學,不給同學取綽號,或叫同學的綽號,不說使別人感到傷心羞愧的話。
(5)同學之間互助互愛,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6)尊重和照顧女同學,不欺侮女同學。
(7)向同學借東西,要先徵得同學的同意。對同學的東西要特別愛護,且按時歸還。
(8)不在同學面前說長論短、搬弄是非,注重團結。
(9)不斤斤計較,對同學的過失或冒犯要寬宏大量。
(10)講究信用,答應別人的事要盡力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