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描寫的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1-20

《七子之歌》是寫了什麼 5分

《七子之歌》是中國著名學者聞一多於1925年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組詩,全文共七首,象徵被外國列強侵佔的七處中國國土,即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我們常聽的《七子之歌·澳門》,僅僅是七首之中的第一首。 《七子之歌》作於1925年3月,當時聞一多正在紐約。其序辭中Alsace-Lorraine通譯為洛林地區,位於法國東部浮士山腳下,普法戰爭中割讓給德國,《凡爾塞和約》後歸還。在詩中,聞一多以擬人的手法,將我國當時被列強掠去的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哭訴他們受盡異族欺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詩歌一方面抒發了對祖國的懷念和讚美,一方面表達了對帝國主義列強的詛咒。 1925年夏,聞一多從美國留學歸國。走下海輪,詩人難以抑制心頭的興奮,把西服和領帶扔進江中,急切地撲向祖國懷抱。 然而,等待他的,卻是無邊的黑暗和奇恥大辱…… 放眼家國故園,山河破碎,風雨如磐,豺狼當道,列強橫行,祖國母親被瓜分割佔……詩人悲憤地寫下了詩歌《發現》,並旋即在《現代評論》上發表了著名的愛國詩篇《七子之歌》。“七子”是指當時被列強霸佔的七塊土地,澳門只是“七子”之一。祖國母親被掠去的七子分別是香港、澳門、臺灣、九龍、威海衛、廣州灣和旅大(旅順、大連)。 歷史不會忘記1842年那個屈辱的8月,清朝官員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國軍艦康華麗號,在荷槍實彈的英國士兵環視下籤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規定中國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列強瓜分中國的序幕從此拉開。 1860年,中英簽署《北京條約》,英國割佔九龍半島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香港的姐妹”九龍半島其餘部分劃為“新界”,租給英國99年。 1887年,中葡簽署《友好通商條約》,在明朝中葉以“晾晒貨物”為名獲准在澳門居留的葡萄牙人從此強據了“蓮花寶地”澳門。 1895年,中日簽署《馬關條約》,“東海的一串珍珠”寶島臺灣割讓日本,與她同時被割讓的還有渤海灣畔的“孿生兄弟”旅順和大連(俄羅斯帝國租借)。 1898年,中英簽署《訂租威海衛專條》,“防海的健將”威海衛租借英國25年。 1899年,中法簽署《廣州灣租借專條》,“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廣州灣(今廣東省湛江市)被租讓給法國。 到1900年,帝國主義列強已在中國土地上強行開闢商埠上百處,在10多個城市劃定租界20餘處。“中華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國主義列強的淫威下四散飄零。有一首詩代表了當時愛國志士們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華,哪知愛國即愛家,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七子盡淚下,詩人獨悲歌。聞一多目睹“國疆崩喪,積日既久”,有感於神州故土“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因擇其中與中華關係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興云爾。” 激盪在詩行間的熱愛祖國、熱盼統一的濃烈情感立即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一位姓吳的青年在給編輯部的信中寫道:“餘讀《七子之歌》,信口悲鳴一闕復一闕,不知清淚之盈眶。讀《出師表》《陳情表》時,故未有如是之感動也。” 被列強擄去的“中華七子”,是民族罹難、國家浩劫的象徵。它表明:“國弱民受辱”、“落後就要捱打”;它警示國人:“中華民族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10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了國家富強、民族獨立挺身而出,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上下求索,譜寫了一首首恢弘壯麗的歷史詩篇。 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追求統一的意志匯成不可阻擋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國收回威海衛;1......

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是為啦什麼而寫的

創作背景

《七子之歌》作於1925年3月,當時聞一多正在紐約。其序辭中Alsace-Lorraine譯為阿爾薩斯和洛林,位於法國東部。阿爾卑斯山腳下,普法戰爭中割讓給德國,《凡爾賽和約》後歸還。詩歌一方面抒發了對祖國的懷念和讚美,一方面表達了對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憎惡。

1925年夏,聞一多從美國留學歸國。走下海輪,詩人難以抑制心頭的興奮,將西服和領帶扔進江中,急切地撲向祖國懷抱。然而,等待他的,卻是無邊的黑暗和奇恥大辱……

放眼家園國家,山河破碎,風雨如磐,豺狼當道,列強橫行,祖國母親被列強佔了七塊土地……詩人悲憤地寫下了詩歌《發現》,並旋即在《現代評論》上發表了著名的愛國詩篇《七子之歌》。“七子”是指當時被列強霸佔的七塊土地:香港、澳門、臺灣、九龍、威海衛、廣州灣(廣東湛江)和旅大(旅順、大連)。

歷史沒有忘記那個屈辱的1842年8月,清朝官員卑躬屈膝地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國軍艦康華麗號,在荷槍實彈的英國士兵環視下籤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規定中國的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列強瓜分中國的序幕從此拉開。

1553年,明朝中葉葡萄牙人以“晾晒貨物”為由在澳門上岸,從廣東地方官手中以每年500兩白銀的代價取得澳門居住權;

1573年,他們將500兩白銀改交明朝政府,獲得澳門的租借居住權,此時澳領土主權仍屬於中國。明朝政府在澳門設置守澳官,駐軍,對澳門實施全面管轄。

1860年,中英簽署《北京條約》,英國割佔九龍半島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香港的姐妹”九龍半島其餘部分劃為“新界”,租給英國99年。

1887年,葡萄牙政府與清朝政府簽署了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葡萄牙人從此強據了“蓮花寶地”澳門。

1895年,中日簽署《馬關條約》,“東海的一串珍珠”寶島臺灣及琉球群島割讓日本,與她同時被割讓的還有渤海灣畔的“孿生兄弟”旅順和大連(俄羅斯帝國租借)。

1898年,中英簽署《訂租威海衛專條》,“防海的健將”威海衛租借英國25年。

1899年,中法簽署《廣州灣租界條約》,“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廣州灣(今廣東省湛江市舊稱)被租讓給法國。

到1900年,帝國主義列強已在中國土地上強行開闢商埠上百處,在10多個城市劃定租界20餘處。“中華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國主義列強的淫威下四散飄零。有一首詩代表了當時愛國志士們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華,哪知愛國即愛家,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七子盡淚下,詩人獨悲歌。聞一多目睹“國疆崩喪,積日既久”,有感於神州故土“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因擇其中與中華關係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興云爾。”(《七子之歌》引言)

激盪在詩行間的熱愛祖國、熱盼統一的濃烈情感立即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一位姓吳的青年在給編輯部的信中寫道:“餘讀《七子之歌》,信口悲鳴一闕復一闕,不知清淚之盈眶。讀《出師表》《陳情表》時,故未有如是之感動也。”

被列強擄去的“中華七子”,是民族罹難、國家浩劫的象徵。它表明:“國弱民受辱”、“落後就要捱打”;它警示國人:“中華民族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10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了國家富強、民族獨立挺身而出,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上下求索,譜寫了一首首恢宏壯麗的歷史詩篇。

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追求統一的意志匯成不可阻擋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國收回威海衛;1945年,中國人民戰勝日本侵略者,10月......

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是為了什麼而寫的而寫的

《七子之歌》是聞一多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首組詩,共七首,分別是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其中,《七子之歌·澳門》被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改編選作主題曲,由於該紀錄片的影響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門迴歸主題曲。此外,《七子之歌·臺灣》與《七子之歌·廣州灣》也被改編譜曲為現代歌曲。描寫中國被侵犯的土地。

《七子之歌》作於1925年3月,當時聞一多正在紐約。其序辭中Alsace-Lorraine譯為阿爾薩斯和洛林,位於法國東部。阿爾卑斯山腳下,普法戰爭中割讓給德國,《凡爾賽和約》後歸還。詩歌一方面抒發了對祖國的懷念和讚美,一方面表達了對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憎惡。

詩人寫七子之歌的目的是什麼?

《七子之歌》是聞一多創作於1925年。

1925年夏,聞一多從美國留學歸國。走下海輪,詩人難以抑制心頭的興奮,把西服和領帶扔進江中,急切地撲向祖國懷抱。 放眼家國故園,山河破碎,風雨如磐,豺狼當道,列強橫行,祖國母親被瓜分割佔……詩人悲憤地寫下了愛國詩篇《七子之歌》。詩歌一方面抒發了對祖國的懷念和讚美,一方面表達了對帝國主義列強的詛咒。

寫作目的:聞一多目睹“國疆崩喪,積日既久”,有感於神州故土“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因擇其中與中華關係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興云爾。”

七子之歌是什麼意思

七子之歌》是聞一多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首組詩,共七首,分別是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主題曲亦使用此組詩《七子之歌·澳門》。由於紀錄片的影響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門迴歸用作主題曲。2000年代初播出的電視連續劇《鄭成功》,亦選用了此組詩《七子之歌·臺灣》,作劇集之片尾曲。 創作背景 《七子之歌》是中國著名學者聞一多於1925年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組詩,全文共七首,象徵被外國強烈侵佔的七處中國國土,即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我們常聽的《七子之歌·澳門》,僅僅是七首之中的第一首。 《七子之歌》作於1925年3月,當時聞一多正在紐約。其序辭中Alsace-Lorraine通譯為洛林地區,位於法國東部浮士山腳下,普法戰爭中割讓給德國,《凡爾塞和約>

《七子之歌》是中國著名學者聞一多於1925年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組詩,全文共七首,象徵被外國強烈侵佔的七處中國國土,即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我們常聽的《七子之歌·澳門》,僅僅是七首之中的第一首。

《七子之歌》作於1925年3月,當時聞一多正在紐約。其序辭中Alsace-Lorraine通譯為洛林地區,位於法國東部浮士山腳下,普法戰爭中割讓給德國,《凡爾塞和約》後歸還。在詩中,聞一多以擬人的手法,將我國當時被強烈掠去的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哭訴他們受盡異族欺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詩歌一方面抒發了對祖國的懷念和讚美,一方面表達了對帝國主義列強的詛咒。

1925年夏,聞一多從美國留學歸國。走下海輪,詩人難以抑制心頭的興奮,把西服和領帶扔進江中,急切地撲向祖國懷抱。

然而,等待他的,卻是無邊的黑暗和奇恥大辱……

放眼家國故園,山河破碎,風雨如磐,豺狼當道,列強橫行,祖國母親被瓜分割佔……詩人悲憤地寫下了詩歌《發現》,並旋即在《現代評論》上發表了著名的愛國詩篇《七子之歌》。“七子”是指當時被列強霸佔的七塊土地,澳門只是“七子”之一。祖國母親被掠去的七子分別是香港、澳門、臺灣、九龍、威海衛、廣州灣和旅大(旅順、大連)。

歷史不會忘記1842年那個屈辱的8月,清朝官員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國軍艦康華麗號,在荷槍實彈的英國士兵環視下籤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規定中國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列強瓜分中國的序幕從此拉開。

1860年,中英簽署《北京條約》,英國割佔九龍半島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香港的姐妹”九龍半島其餘部分劃為“新界”,租給英國100年。

1887年,中葡簽署《友好通商條約》,在明朝中葉以“晾晒貨物”為名獲准在澳門居留的葡萄牙人從此強據了“蓮花寶地”澳門。

1895年,中日簽署《馬關條約》,“東海的一串珍珠”寶島臺灣割讓日本,與她同時被割讓的還有渤海灣畔的“孿生兄弟”旅順和大連(俄羅斯帝國租借)。

1898年,中英簽署《訂租威海衛專條》,“防海的健將”威海衛租借英國25年。

1899年,中法簽署《廣州灣租借專條》,“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廣州灣(今廣東省湛江市)被租讓給法國。

到1900年,帝國主義列強已在中國土地上強行開闢商埠上百處,在10多個城市劃定租界20餘處。“中華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國主義列強的淫威下四散飄零。有一首詩代表了當時愛國志士......

《七子之歌.香港》是誰寫的

《七子之歌》是聞一多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首組詩,共七首,分別是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其中,《七子之歌·澳門》被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改編選作主題曲,由於該紀錄片的影響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門迴歸主題曲。此外,《七子之歌·臺灣》與《七子之歌·廣州灣》也被改編譜曲為現代歌曲。

原文如下:

引言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詩人作《凱風》以愍之。吾國自《尼布楚條約》迄旅大之租讓,先後喪失之土地,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臆其悲哀之情,蓋有甚於《凱風》之七子,因擇其中與中華關係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鬥云爾。國疆崩喪,積日既久,國人視之漠然。不見夫法蘭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誠所至,金石能開。”誠如斯,中華“七子”之歸來其在旦夕乎!

(譯文:《詩經·邶風》中記載七子的母親有外心,七個孩子就自責自己有過失,希望母親回心轉意。詩人作《凱風》的詩來憐憫,中國自尼布楚條約到旅順大連的向外國租讓,先後喪失的土地,離開了祖國的養育,受外國人的虐待,考慮他們的悲哀之情,要比《凱風》中描寫的七子還要厲害,為此,就選擇了和中華關係最親切的七塊地,各寫了一首詩歌,藉此來替他們抒發有孤獨的苦而無處告訴的感情,緬懷祖國的哀痛,也以此激勵全國人民的興奮感情。國土喪失,日子已經很久了,全國人民漠然地對待。你沒有看見法蘭西的阿爾薩斯-洛林嗎?“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真要是這樣的話,我中華的“七子”的歸來大概就在朝夕之間了!)

澳門

你可知“馬港”不是我真名姓?

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現代改編為歌曲《七子之歌》

香港

我好比鳳闕階前守夜的黃豹,

母親呀,我身份雖微,地位險要。

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

啖著我的骨肉,嚥著我的脂膏;

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

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臺灣

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臺灣。

我胸中還氤氳著鄭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

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現代改編為歌曲《七子之歌·臺灣》

威海衛

再讓我看守著中華最古的海,

這邊岸上原有聖人的丘陵在。

母親,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將,

我有一座劉公島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來呀,時期已經到了。

我背後葬的盡是聖人的遺骸!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廣州灣

東海和硇州是我的一雙管鑰,

我是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

你為什麼把我借給一個盜賊?

母親呀,你千萬不該拋棄了我!

母親,讓我快回到你的膝前來,

我要緊緊地擁抱著你的腳踝。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注:廣州灣,現廣東湛江市,曾為法國殖民地。”東海和硇州“,即東海島和硇洲島。

現代改編為歌曲《七子之歌·廣州灣》

九龍島

我的胞兄香港在訴他的苦痛,

母親呀,可記得你的幼女九龍?

自從我下嫁給那鎮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淚濤洶湧!

母親,我天天數著歸寧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變作一場空夢。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旅順·大連

我們是旅順,大連,孿生的兄弟。

我們的命運應該如何地比擬?——

兩個強鄰將我來回地蹴蹋,

我們是暴徒腳下的兩團爛泥。

母親,歸期到了,快領我們回來。

你......

七子之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寫長一點

《七子之歌》是中國著名學者聞一多於1925年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組詩,全文共七首,象徵被外國列強侵佔的七處中國國土,即澳門、香港島、臺灣、威海衛、廣州灣(廣東湛江)、九龍島、大連.我們常聽的《七子之歌·澳門》,僅僅是七首之中的第一首.   《七子之歌》作於1925年3月,當時聞一多正在紐約.其序辭中Alsace-Lorraine通譯為洛林地區,位於法國東部.浮士山腳下,普法戰爭中割讓給德國,《凡爾塞和約》後歸還.在詩中,聞一多以擬人的手法,將中國當時被列強掠去的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哭訴他們受盡異族欺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詩歌一方面抒發了對祖國的懷念和讚美,一方面表達了對帝國主義列強的憎惡.   1925年夏,聞一多從美國留學歸國.走下海輪,詩人難以抑制心頭的興奮,把西服和領帶扔進江中,急切地撲向祖國懷抱.

然而,等待他的,卻是無邊的黑暗和奇恥大辱……   放眼家園國家,山河破碎,風雨如磐,豺狼當道,列強橫行,祖國母親被瓜分割佔……詩人悲憤地寫下了詩歌《發現》,並旋即在《現代評論》上發表了著名的愛國詩篇《七子之歌》.“七子”是指當時被列強霸佔的七塊土地,澳門只是“七子”之一.祖國母親被掠去的七子分別是香港、澳門、臺灣、九龍、威海衛、廣州灣(廣東湛江)和旅大(旅順、大連).   歷史不會忘記1842年那個屈辱的8月,清朝官員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國軍艦康華麗號,在荷槍實彈的英國士兵環視下籤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規定中國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列強瓜分中國的序幕從此拉開.   1860年,中英簽署《北京條約》,英國割佔九龍半島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香港的姐妹”九龍半島其餘部分劃為“新界”,租給英國99年.   1887年,中葡簽署《友好通商條約》,在明朝中葉以“晾晒貨物”為名獲准在澳門居留的葡萄牙人從此強據了“蓮花寶地”澳門.   1895年,中日簽署《馬關條約》,“東海的一串珍珠”寶島臺灣及琉球群島割讓日本,與她同時被割讓的還有渤海灣畔的“孿生兄弟”旅順和大連(俄羅斯帝國租借).   1898年,中英簽署《訂租威海衛專條》,“防海的健將”威海衛租借英國25年.   1899年,中法簽署《廣州灣租借專條》,“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廣州灣(今廣東省湛江市)被租讓給法國.   到1900年,帝國主義列強已在中國土地上強行開闢商埠上百處,在10多個城市劃定租界20餘處.“中華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國主義列強的淫威下四散飄零.有一首詩代表了當時愛國志士們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華,哪知愛國即愛家,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七子盡淚下,詩人獨悲歌.聞一多目睹“國疆崩喪,積日既久”,有感於神州故土“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因擇其中與中華關係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興云爾.”   激盪在詩行間的熱愛祖國、熱盼統一的濃烈情感立即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一位姓吳的青年在給編輯部的信中寫道:“餘讀《七子之歌》,信口悲鳴一闕復一闕,不知清淚之盈眶.讀《出師表》《陳情表》時,故未有如是之感動也.”   被列強擄去的“中華七子”,是民族罹難、國家浩劫的象徵.它表明:“國弱民受辱”、“落後就要捱打”;它警示國人:“中華民族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10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了國家富強、民族獨立挺身而出,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上下求索,譜寫了一首首恢弘壯麗的歷史詩篇.  ......

聞一多為何寫《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是中國著名學者聞一多於1925年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組詩,全文共七首,象徵被外國列強侵佔的七處中國國土,即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我們常聽的《七子之歌·澳門》,僅僅是七首之中的第一首。 《七子之歌》作於1925年3月,當時聞一多正在紐約。其序辭中Alsace-Lorraine通譯為洛林地區,位於法國東部浮士山腳下,普法戰爭中割讓給德國,《凡爾塞和約》後歸還。在詩中,聞一多以擬人的手法,將我國當時被列強掠去的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哭訴他們受盡異族欺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詩歌一方面抒發了對祖國的懷念和讚美,一方面表達了對帝國主義列強的詛咒。 1925年夏,聞一多從美國留學歸國。走下海輪,詩人難以抑制心頭的興奮,把西服和領帶扔進江中,急切地撲向祖國懷抱。 然而,等待他的,卻是無邊的黑暗和奇恥大辱…… 放眼家國故園,山河破碎,風雨如磐,豺狼當道,列強橫行,祖國母親被瓜分割佔……詩人悲憤地寫下了詩歌《發現》,並旋即在《現代評論》上發表了著名的愛國詩篇《七子之歌》。“七子”是指當時被列強霸佔的七塊土地,澳門只是“七子”之一。祖國母親被掠去的七子分別是香港、澳門、臺灣、九龍、威海衛、廣州灣和旅大(旅順、大連)。 歷史不會忘記1842年那個屈辱的8月,清朝官員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國軍艦康華麗號,在荷槍實彈的英國士兵環視下籤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規定中國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列強瓜分中國的序幕從此拉開。 1860年,中英簽署《北京條約》,英國割佔九龍半島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香港的姐妹”九龍半島其餘部分劃為“新界”,租給英國99年。 1887年,中葡簽署《友好通商條約》,在明朝中葉以“晾晒貨物”為名獲准在澳門居留的葡萄牙人從此強據了“蓮花寶地”澳門。 1895年,中日簽署《馬關條約》,“東海的一串珍珠”寶島臺灣割讓日本,與她同時被割讓的還有渤海灣畔的“孿生兄弟”旅順和大連(俄羅斯帝國租借)。 1898年,中英簽署《訂租威海衛專條》,“防海的健將”威海衛租借英國25年。 1899年,中法簽署《廣州灣租借專條》,“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廣州灣(今廣東省湛江市)被租讓給法國。 到1900年,帝國主義列強已在中國土地上強行開闢商埠上百處,在10多個城市劃定租界20餘處。“中華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國主義列強的淫威下四散飄零。有一首詩代表了當時愛國志士們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華,哪知愛國即愛家,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七子盡淚下,詩人獨悲歌。聞一多目睹“國疆崩喪,積日既久”,有感於神州故土“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因擇其中與中華關係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興云爾。” 激盪在詩行間的熱愛祖國、熱盼統一的濃烈情感立即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一位姓吳的青年在給編輯部的信中寫道:“餘讀《七子之歌》,信口悲鳴一闕復一闕,不知清淚之盈眶。讀《出師表》《陳情表》時,故未有如是之感動也。” 被列強擄去的“中華七子”,是民族罹難、國家浩劫的象徵。它表明:“國弱民受辱”、“落後就要捱打”;它警示國人:“中華民族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10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了國家富強、民族獨立挺身而出,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上下求索,譜寫了一首首恢弘壯麗的歷史詩篇。 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追求統一的意志匯成不可阻擋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國收回威海衛;1945年,中國人民戰......

相關問題答案
七子之歌描寫的是什麼?
春曉描寫的是什麼?
情不自禁描寫的是什麼?
元日描寫的是什麼季節?
望嶽描寫的是什麼?
秋夕描寫的是什麼節日?
音韻鏗鏘描寫的是什麼?
遊園不值描寫的是什麼?
池上描寫的是什麼植物?
小池這首詩描寫的是什麼季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