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孩子家長如何教?
一年級家長如何配合老師教育孩子
我們的孩子上一年級了,和幼兒園不一樣了,可能有些家長在今後的日子裡在教育孩子方面會感到迷茫、困惑,下面我就這方面做一些指導,希望我們共同探討,有不妥之處請多指正。
儘管家庭是孩子人生髮展的的起點和基礎,我們的家長已經為他們的發展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但是從孩子進入一年級,開始接受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學校教育。對於孩子,仍然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新起點,必然引起孩子生活節奏、生活習慣和學習活動的一系列變化並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因此,為了使我們的孩子有更大的發展,也為了我們攜手教育好我們的孩子,希望我們的家長支持教師工作, “三忌”:(1)忌過分保護。一根獨苗,捧在手中,貼在胸口,含在嘴裡,樣樣事情包辦代替(背書包,拿水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點簡單的勞動技能,會開、關門窗,掃地、抹桌椅等,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逐漸減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顧,逐步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從中要做好老人的工作。(2)忌過分寵愛。現在的孩子,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長往往明知無理,但經不住孩子哭鬧,只能樣樣事情依著他,從而導致了孩子以我為中心,在不正常的環境中成長的現象,可是進入學校以後,是有約束和壓力的,或許孩子會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和批評,作為家長,對於孩子不合理的行為要讓孩子受一些批評。(3)忌過分期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希望孩子樣樣都爭第一名,心願是好的,但要提醒家長,不與幼兒園比,幼兒園學習負擔與一年級決然不同,次次測驗得100不可能,孩子努力了就行。
四重視:(1)重視孩子的禮儀教育:在家尊重長輩與父母(來去要打招呼);看見老師、同學養成招呼的習慣。讓我們的孩子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學校和老師。(2)重視孩子的合群教育,有時小夥伴之間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碰撞傷了,孩子之間你打打我,我招招你,拿了自己喜歡的物品等等,家長決不能為一些小事斤斤計較,發現情況,及時與老師聯繫,老師無法解決的,與校方聯繫。(3)重視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的教育。課間遊戲、午間休息做到文明安全;放學後,結伴而行,不隨便和陌生人答話,過馬路要當心,家長晚來接孩子,要告訴孩子不亂跑,在校門衛等候。(4)重視孩子的集體活動。養成嚴格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學校開展集體活動要準時守紀,要支持孩子去參與。
家長行為四注意:一是注意來校時,衣著整潔;二進校後不抽菸,不亂丟菸蒂;三是不穿背心和拖鞋進校;四是不在背後及校門口隨便議論老師,有話面談。這可以說是家長素質的體現。
尊敬的家長,學校教育不萬能,但學校會盡力,家庭教育不可少,望家長重視,一個學校要發展和生存,必須有家長們的關愛,我們真誠希望家校攜手,並軌同行!
家長應當從哪裡入手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呢?
第一、抓作業.要規定孩子放學後必須做完作業,必須檢查.口頭作業、複習、預習作業也不容草率.
第二、抓態度.要求學習專心、細心,勇於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書寫要工整、清潔、準確,不能"虎頭蛇尾"或"龍習鳳舞".
第三、抓技能.如想問題、做作業時,要求準確面迅速,在質中求快;語言表達務求清楚、生動、手工操作、口頭背誦務求熟練.
第四、抓能力.主要是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與思維力.在課餘一切學習中都要注意認真培養上述能力.
孩子年紀小,培養的開始應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即具體要求、具體督促、具體檢查.有的家長......
一年級家長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可能有不少家長認為:小孩進入小學,主要是來學習系統的文化知識的。這個觀點對不對呢?我感到這個觀點起碼是比較片面的,是不可取的。不錯,小孩進入小學是要開始學習系統的文化知識了,我們的家長進行學習輔導也是必要的,但這絕對不是小學教育的全部,也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小學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兒童今後的全面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這個基礎,不僅包括學習的基礎,還包括做人的基礎,生活的基礎。如果說得簡潔點,就是要逐步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這是我們小學教育的任務,也應該成為家庭教育的目標。因為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先談學會做人。學會做人的內容很多,對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講,就是要學會對人有禮貌,學會尊重人,學會關心人,學會與人交往,學會與人相處。再具體一點,就是要對長輩、老師、同學有禮貌,學會尊重父母、尊重老師和同學(學會傾聽、學會接受別人的意見)、學會體貼、關心父母(不給父母添麻煩、儘量減輕父母的負擔、關心父母的身體和情緒狀態、學會詢問和安慰父母……),學會關心老師,學會幫助同學,學會同情弱者,學會與同學友好相處(一起遊戲、活動),不爭吵,不鬧彆扭。這些都是做人的基礎,打好了這些基礎,將對小孩一生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事實證明,凡是會尊重人、關心人,會與人相處和交往的人,都有非常良好的人際關係,都有比較高的生活質量,都有比較高的事業成就。而不會尊重人、關心人,不會與人交往和相處的人,往往在家庭和單位裡,都人際關係緊張,到處碰壁,生活質量很差,事業也常常受到緊張的人際關係的干擾,心情壓抑,即使事業有成也沒有一點幸福感。這些都說明,從小進行做人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西方教育家有一項研究:教育家對幾千個智力超常的孩子進行了長達30多年跟蹤調查,結果發現這些智力超常、成績超群的孩子,走上社會以後,取得的成就並不一樣,有些人沒有什麼建樹,成績平平,甚至工作和生活都很糟糕,有些人成就突出,工作和生活都很優秀,且都有幸福感。經過研究,前一類的人在人格上都有些缺陷,與人相處和交往的能力較差,情感素養較低;但後一類的人人格健全,人際關係好,情感素養高。再談學會生活。這方面的內容也很多,我們對小朋友的基本要求是: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基本的生活技能。習慣是什麼?習慣是不用意志努力的、自動化了的行為。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將使人終身受用。一年級小朋友要培養的生活習慣有:早睡早起的習慣(晚8點,早6點),早晚刷牙的習慣,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保持衛生的習慣,勤剪指甲的習慣,物有定所的習慣,等等。一年級小朋友要培養哪些生活技能?自己穿衣脫衣的技能,自己穿鞋繫帶的技能,自己刷牙洗臉洗腳的技能,自己盛飯的技能,等等,凡是自己能做的事都要自己做。以上這些,從現在起就要重視培養。而這些方面,根據我們的瞭解,小朋友們存在的問題是很大的,不少小朋友至今不會自己穿衣脫衣,不會繫鞋帶,不會刷牙洗臉,不會盛飯,本來應該自己做的事全由我們的家長包了,可以說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樣下去,後果是十分嚴重。最後來說說學會學習。這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三點: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要掌握合理的學習方法,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任務主要靠我們老師在學校來完成。我們的建議是:重點抓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一要想方設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興趣來自哪裡?來自外在的鼓勵,來自知識本身的吸引力,來自學習的成功體驗。針對期初拼音學習的情況,需要指出的是:我們家長不要性急,要有耐心,要有寬容之心,要有發展的眼光,不懂拼音的家長不要教小孩拼音,以防教錯。二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家主要是良好的讀寫習慣(防止近視......
父母怎樣教育一年級的孩子做作業
孩子寫作業,雖說不是很大的事情,但是對於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來說,還是需要家長的督促和輔導,家長還經常要和孩子一起“做作業”,幫助他們按時、正確完成作業。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我們學校每個學生都發有一本《作業登記本》,這可是孩子學習的好幫手呢。老師每天都會在放學前把當天的作業清清楚楚地寫在黑板上,並要求他們抄在登記本相應的位置,家長每天根據作業登記本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如果發現孩子沒有抄作業記錄,要及時教育並給老師打電話詢問作業內容。
讓孩子養成一回家就寫作業的習慣,對於孩子的作業一定要嚴格要求,字寫不端正的要求重寫。如果在做題目的過程中有什麼疑問,及時打電話給老師。家長還可以詢問孩子每天教了什麼,幫助學生回憶今天所教內容,總結昨天的作業情況,對錯誤的地方仔細分析原因,在以後的學習中重點提醒。做得好的及時表揚。
從批改的情況來看,最嚴重的還是讀題的問題,以至於經常漏題或者讀不懂題目,主要原因是剛入學的孩子識字不是特別多,理解能力欠缺,針對這個問題,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讀題的習慣和能力。比如,做題目之前可以請他們讀題,然後說說這一道題目叫我們做什麼。如果說不對的,家長再進行說明補充。
孩子按時完成每天的家庭作業後,家長要在記錄本上簽名。簽名時不僅檢查了當天的作業,同時也是老師和家長溝通的平臺,如果在學習中發現什麼問題,有好的意見或建議都可以寫在記錄本上。簽名的目的是為了能夠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作業。有些家長非常忙,只是籤一個名,但是孩子是否逐項完成了作業,作業的字跡是否端正都不得而知,這樣就起不到監督的作用了。另外我發現有些學生沒有完成作業又想向完成作業的同學那樣得到獎勵,就乾脆自已籤家長的名字,建議家長要注意簽字的方法。
創設更多的識字途徑,激發孩子識字的興趣。首先是鞏固課內生字,及時複習。其次是鼓勵課外識字。平時隨時隨地的都可以認字。除此之外還要養成讀書的習慣。
一年級的孩子,家長應該怎樣教育
一年級孩子的問題,是所有孩子都面臨的問題。很多一年級的孩子,從幼兒園的小朋友變成小學生,這是人生的第一個轉變。他從一個無拘無束的孩子,突然變成一個學校裡要守紀律的小學生了,這是個轉變。就這段時間最需要的是什麼呢?是爸爸媽媽的耐心。人生最重要的是養成好習慣,而這些最重要的習慣都是一年級養成的。所以這段時間千萬不能著急,因為人要改變的話,他需要個過程。
他說自己教育女兒的方法,是從一年級下的功夫。孩子上了小學,他就告訴她應該怎樣吃飯,應該怎樣寫作業,要掌握時間。回家第一件事先洗手,吃點兒東西活動一下,然後寫作業。寫作業的時候,眼睛離桌面必須有一定的距離,不能夠趴得很低,手拿鉛筆的時候姿勢一定要正確。寫得怎麼樣我不管,我只告訴你姿勢要正確。然後他拿一根小棒,他管它叫“教女棒”。這小棒很小,跟筷子一樣細。爸爸就坐旁邊,看孩子的姿勢不對敲她一下,腰彎了敲她一下,這都是很輕的,不是打孩子,就是提醒她。(強調:不是打,僅起提醒作用,另外不能訓斥).他也不給孩子檢查作業,讓她自己檢查,一切由她自己做。所有的這些規矩,他都告訴孩子然後跟她一起做。
堅持了半年時間,孩子就跟人家不同了,坐有坐樣、站有站樣,寫東西的時候姿勢很漂亮,字也寫得很漂亮。然後又堅持了半年,整整用了一年,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每天寫完作業第一件事,先把書都收拾好,把書包收拾好。然後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先把外面的衣服脫下來,放在最底下,然後一件一件脫,最後把襪子擱在最上面。第二天早上,因為襪子愛丟,先把襪子穿上再穿別的衣服。她的書櫃也非常整齊。所以我後來就跟很多家長說,你一年級就要幫孩子養成好習慣,一個行為堅持21天,他就能成習慣,父母都要有點兒耐心。父母不要先給孩子扣帽子,只要您教育方法得當的話,他一定行 !
一年級孩子如何教育
您好,很高興能你解答,關於這個問題,我為您做了以下詳細解答:
一、 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是孩子學習不好的主要原因。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動力源,尤其對小學生更為重要。他們年齡小、自制力差,學習中帶有很大的盲目性,易受外界干擾。只有當孩子有了強烈的學習興趣後,才會主動地學習,持久地學習,學習成績才會提高。 調查顯示,對學習有濃厚興趣、自覺性強的學生,大都能鑽心聽講,注意力集中,肯動腦筋,愛提問題,按時完成作業。而那些缺乏學習興趣的學生,學習上往往很被動,學習不專心,敷衍了事,遇到困難易產生消極畏難情緒,把學習看成一種負擔。 二、 剛入學的孩子只對學習的過程和外部活動感興趣,隨著學習的深入和正確教育的引導,孩子開始對學習的內容和結果發生興趣。約從三年級起,孩子更喜歡比較新穎的、需要開動腦筋獨立思考的作業。孩子的學習興趣最初是沒有學科差異的,在教育的影響下,才逐漸對不同的學科產生不同的興趣。我們常聽孩子說,我喜歡哪科,這主要取決於孩子的這科成績好。學齡初期的孩子的學科興趣是不穩定的,孩子喜歡成績好的學科,心情愉快,成績不好就有痛苦情感。因此,小學階段的家長應注意設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這是保持和提高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孩子為什麼厭倦學習 學齡前家長放縱孩子,沒有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上學後,家長一反常態,整天督促加壓。想想看,孩子還會有學習熱情嗎?“學習”從家長的嘴裡出來,在孩子心裡變成了巨大的包袱,學習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於是,孩子開始厭學,認為學習就是給家長學的,敷衍了事。所以家長應該注意讓孩子放下思想包袱,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為孩子創造一個心情舒暢的環境,恢復、保持和提高學習興趣。 怎樣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1、父母的榜樣作用。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對孩子的最大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2、家長和孩子一同學習。初入學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差,家長可陪讀一段,多關心孩子的學習,瞭解孩子的作業情況,並及時幫助改正錯誤。 3、帶孩子去科技館或博物館。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 4、可從孩子的某一特長出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優點、特長和成功,趁機培養學習興趣和毅力,取得較好的效果。 5、鼓勵表揚。家長對孩子要多表揚鼓勵,少指責打罵,孩子都有自尊心。當孩子的點滴成績被大家認可時,他們倍感自豪。這種溫和的表揚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會因一次成績不好而失去學習興趣。 6、設法提高孩子成績。提高孩子成績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家長應該設法提高孩子學習成績,哪 怕是某一科的成績。 7、目標傾斜法。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們在努力工作或學習時,“痛苦”作業的前方應同時安排有快樂的報酬。也就是說,不管多麼痛苦的作業,只要前方有自己最期待的東西,就不會感覺特別痛苦。這就是“目標傾斜法”。 家長可以為孩子設計兩種“目標傾斜法”,使孩子提高學習效率。 1、“先苦後樂”的“目標傾斜法”。先了解孩子想要看的電視節目,收看前的一段時間定為孩子的學習時間。這樣,孩子不僅樂意接受,而且比平時多學,效果也好。 2、“先樂後苦”的“目標傾斜法”。孩子正在看喜歡的畫本或電視節目,如果打斷他,孩子會不高興甚至反感和反抗,即使學習也心不在焉或者賭氣翻書、胡亂作業,學習效果不會好。與其如此,家長不如把時間調整一下,等孩子把畫書或電視看完,再囑咐他們去學習。家長必須明白,時間是為提高效率而定,必要時可做調整。
很高興能為您回答,能為您回答是我的榮譽,您......
家長如何教育一年級男孩
激勵孩子
最好的方法是鼓勵。批平是孩子自信心最大的敵人。儘量強調孩子的優點,忽略他的缺點,孩子的自信心才會提高。這點中國父母要好好向美國父母學習。中國父母以批評為主,美國父母以表揚為主。因此美國孩子自信心比中國孩子強。
對於小孩子必須鼓勵他們才會進步才會做得更好。在鼓勵聲中成長的孩子充滿自信不斷進歩我們要學會做給孩子鼓.掌的父母。
無論成績好壞不要督促。鼓勵和信任孩子會做好,孩子就會做好的。要讓孩子知道讀好書是他的責任不是家長的責任。前途和生活是屬於孩子自己的。父母如何愛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走他的人生路。告訴他讀書好和不好的人將來到社會上的等級差別。告訴他你對他百分百有信心只要他努力一點一定有優異成績。不要具體督促讓他自己安排如果你具體督促就
喧賓奪主了。孩子會認為學習是你的事。即使是在你督促下做了但是是認為為你學習而不是為他自己學習.那麼一旦失去你的督促他就不學習了.你能督促他一輩子嗎?
相信孩子,不斷表揚
常說:孩子我非常欣慰地看到你已經在努力學習了。希望再接再勵。你有很大的潛力,要充分發揮。你是好樣的。
一年級家長談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培養孩子課前認真準備的習慣女兒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以後,首先我要讓她知道:如今自己已是一名小學生了,主要的任務是學習,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就要課前做好一些準備。如:每天晚上都要按照課程表提前自己準備好第二天要用的書本、削好的鉛筆等學習用品,一樣不少地準備定全,這樣做既可避免第二天清晨的忙亂,又可保證第二天能夠帶齊學習用具,不形成"丟三落四"的壞毛病。在家中,剛開始的時候,我在一旁耐心指導孩子怎樣收拾學習用品,應該怎麼樣擺放整齊。這樣讓孩子自己堅持一段時間後,她就會慢慢養成習慣。經過半年的訓練,女兒逐漸能獨立準備好所需的學習用品,我並及時根據她的準備情況進行評價獎勵。半年以來,女兒在一次次的鼓勵中慢慢形成了課前準備這一良好的習慣。二、培養孩子課前預習的習慣對於一年級的女兒,我的語文預習要求是:一畫,大聲地朗讀課文,勾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句子。二問,問家長自己不認識的字或詞,自學字、詞,並寫下來。三析,對課文進行分析,說一說課文裡的主要內容,最好能夠用圖畫把課文的意思表達出來。四答,嘗試性回答課後作業題。五提,提出通過預習後還不懂的問題。“有疑則進”,有求知慾,則有興趣。孩子帶著問題去聽課,把主要精力放在預習時未能解決的問題上,在聽課時就能產生一種積極主動、輕鬆自如的心理狀態,就能充滿自信,這正是成功的學習所需要的一種心理優勢。學習主動,走在前面,心情好,充滿自信,於是成績就好。成績好了,學習更主動,學習興趣更濃,成績會更好,良性循環鏈就形成。所以,培養課前預習的習慣尤為重要。同時,也是培養自學習慣,提高自學能力一種最有效途徑。三、培養孩子課後複習的習慣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把不能鞏固地掌握知識比作喝醉酒的馬車伕,忘記了所裝載的東西捆在車上,也不往後看看,只是一個勁地往前趕路,東西顛簸丟了也不知道,結果趕回家去的僅是一輛空車。中國“熊瞎子掰苞米”的故事更可謂婦孺皆知,熊瞎子每掰一個苞米,便夾在腋下,同時扔掉了前一箇舊苞米,這樣忙了很長時間,還只是有一苞米。所以只有科學的複習,才能有好的效果。還需要家長的指導,為了搞好課後複習,需要她做好二件事:二認真看書。複習時的看書,是在預習、聽課、回想的基礎上進行的,必然會有新的收穫和體會。看書時,還可以不時的加以對照,看看書上是怎樣寫的,老師是怎樣教的,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對於聽課中已經記住和理解的部分,可以少用時間;對於沒聽明白的地方,還得讓孩子知道不會的內容應該主動地詢問,及時補上沒有學習好的知識。不同的學習內容應該要注意交替複習一句話,這樣便於溝通知識的聯繫,溫故而知新,從而牢固地掌握知識。四、培養孩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昇華,作業可以檢查孩子的學習效果,鞏固課堂學到的知識,加深對課本知識理解。要求孩子做到“今日事今日畢”,獨立地按老師要求完成當天的全部作業。這樣做既能鞏固當天所學的內容,又可防止養成拖拉作業的壞毛病。一年級的女兒尚未養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而這一習慣對於她以後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我首先要培養女兒認真寫字的習慣,例如在書寫生字時,我要求她做到“三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眼睛要看清字結構;心到,字形要牢記心中;手到,字寫的正確美觀。我經常在家展開比賽,展出她寫得漂亮的作業,在展出的作業上給他寫出一些激勵的評語,家裡來了客人也讓他們觀看,進行評價。經過這種展示制度的實施以後,她學習的積極性大大加強了,興趣變得也越來越濃。這樣,認真寫作業的習慣也就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五、培養孩子發現錯誤及時改......
剛上一年級的學生,父母該怎樣教小孩????
建議是:第一學期“跟”,第二學習“半跟”,不行,再“跟”,最後“表放暗跟”,小學初期不能撒手,沒有付出怎能有收穫,當我們和孩子一起爬坡的時候,播種的是知識,更是感情。否則我們哪有資格說:“孩子,我愛你,我曾為你真心付出過!”案例:有一個孩子,一開學沒多久,就被老師發現這個孩子經常不能完成作業,於是就和這位媽媽交流,一說話,感覺這個媽媽應該是多了比較所多的教育書籍,對教育有一定的瞭解,老師把孩子的情況說了,這位媽媽不以為然地說“老師,我沒有管他作業,因為我想讓他從小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我想很多家長也都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你要分析你的孩子,現在有沒有這個能力!!在孩子還沒有這個能力的情況下,你就放手,孩子是會跌倒的!!作業不完成,老師一定會批評,孩子就會慢慢的不喜歡老師,批評也必然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長期下去,孩子對學習還會有濃厚的興趣嗎?長時間下去,孩子成績下降,厭學,更加不完成作業!媽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問老師怎麼辦?老師告訴她,陪孩子一起學習,果然孩子作業完成,老師表揚,學習迄今,一路上升,當上了值日班長。通過上面這起案例,告訴家長,當孩子剛進入小學,在接觸全新的學習方式後,孩子在不斷地適應,如果他在幼兒期並沒有養成超強的獨立自理能力(生活及學習能力),在這個時候家長的幫助和引導尤為重要,“跟”,“半跟”,不行再“跟”及最後的“表放暗跟”是一個鍛鍊孩子有依賴到獨立完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養成良好的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