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鬆齡為什麼叫郭鬼子?

General 更新 2024-12-31

郭鬆齡是好人不

“郭鬼子”是郭鬆齡的綽號,他人大身高,平素穿一套布軍服,和士兵軍服一樣,當時奉軍將領都是穿的質素很好的呢軍服,布軍服除了士兵穿,就是白俄兵穿,郭穿布軍服又長得像白俄一樣高大,因此遂被人呼為“郭鬼子”。

我在翻閱瀋陽的老照片時,不經意間有兩張照片像槍彈一樣將我射中,我被這發黃的照片上散發出的悲慘和恐怖的氣氛刺激得心裡不住地戰慄。這是1925年12月25日轟動全國的郭鬆齡倒戈反奉失敗後,郭鬆齡將軍和妻子韓淑秀被處決並遭到暴屍羞辱的寫實記錄。

我不忍心看下去。誰都不會忍心看下去。瀋陽市檔案館周庶江副館長在一旁連連唏噓:“太慘了!太慘了!太慘了!這兩個人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這是對此情此景此二人最到位的評價。但我屏著呼吸一定要看個仔細,彷彿這樣才能對他們不死的靈魂表達敬意。

全奉天城為之震動了,沒有誰不為他們的壯舉所動容。報上載文稱:“郭鬆齡之敗,非敗於張作霖,乃敗於日本帝國主義。”

郭鬆齡被捕時,王永清曾電告張學良。張學良得知高金山受命押解郭氏夫婦,擬電令高金山將郭押解到軍團部,想救郭鬆齡一命,送他出國留學。但電未發出,即接高金山電話,告張已將郭處決。張學良得到郭鬆齡被處死的消息後,痛惜地說:“如郭不走,決不致死。”

郭氏夫婦被害後,張作霖命令將郭氏夫婦的屍體運回奉天,在小河沿體育場曝屍三日示眾,並將遺體拍成照片各處張貼,傳示東三省各市、各縣,懲一儆百。當時小河沿圍觀群眾數以千計。

郭氏夫婦死後,因父母、弟弟和繼子逃難在外,遺體由親友代為裝棺,暫厝於小東門外珠林寺。“九一八”事變後,其家屬才把郭氏夫婦安葬在家鄉附近,1948年,由其繼子郭鴻志移葬於瀋陽東陵區七間房墓地。

張學良對郭鬆齡夫婦的死很是惋惜。1926年,張學良給饒漢祥的信中說:“良與茂宸共事七年,誼同骨肉,其去冬舉事魯莽……良事前不能察防,事敗不能援手。回憶前塵,曷極方事之殷,良惟自愧。”後來,每當張學良遇到難辦的事,就感嘆說:“有茂宸在,哪用我為這份難?”1981年,“九一八”事變50週年之際,張學良回顧往事仍扼腕長嘆說:“如果當時郭鬆齡在,日本人就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這是張學良對郭鬆齡軍事才能的一種充分肯定,也是對良師益友郭鬆齡的深切緬懷。

1925年12月,郭鬆齡、韓淑秀夫妻慘遭“曝屍”之辱。

當年就是這兩張照片被張作霖貼遍東三省。張作霖總算沒有做得太絕,派人洗淨了郭鬆齡夫婦身上的血跡,換上了一身新衣服,曝屍處用席子圍上。

郭鬆齡為什麼要反東北王?

如果站在張家父子的角度來說,郭鬆齡發動反奉戰爭似有不妥,但如果站在民眾厭惡軍閥統治或者順應歷史潮流的角度來說,郭鬆齡反奉就是正義之舉。

郭鬆齡為什麼反奉

因為他信奉三民主義,奉系張作霖是典型的土皇帝。不支持國民政府。

郭鬆齡為什麼被叫做郭鬼子? 大家對於他的反奉有什麼看法??

因為他經常寫這些鬼怪,愛聽別人給他講這些鬼故事,然後他才寫成了聊齋志異

他的反諷很經典,很深刻,敗訴一般的人能開出來的

郭鬆齡為何反奉?以及他的功過。

不滿張作霖的軍閥政治。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也確實為國家的統一解放做出了貢獻,但與張氏父子來說,有忘恩負義,恩將仇報,落井下石之嫌。

郭鬆齡是好人還是壞人呢?

從歷史看,可以算是好人。

他愛國、是同盟會、國民黨、追隨孫中山之類的。但是,閆老西那是老同盟會員,一樣是軍閥。

號稱追隨炮哥的北伐軍打下大半中國後,那個所謂的革命者,也全變成了新軍閥,包括和郭鬼子結盟的馮胖子,沒一個好人。

郭鬼子倒奉,說是為了革命為了民族為了人民,有點牽強。有部分是為了一己私利,他要做太上皇,他要權力。

郭鬆齡武裝反奉:受張家恩 為什麼造張作霖的反

沒有郭鬆齡也沒有張學良

這句話準確地表述,應該是郭鬆齡一手托起了張學良,張學良早期的所有功績都是在郭鬆齡的襄助下完成的。

郭鬆齡擔任衛隊旅參謀長後,專心致力於訓練、整頓軍紀,不到一年的時間,衛隊旅中的綠林積習一改殆盡,整個軍隊面貌煥然一新。不久,張學良率領部隊到吉黑剿匪,郭鬆齡以卓越的軍事才幹,指揮軍隊剿匪大獲成功。張學良初試便一鳴驚人,在奉軍中得到“老子英雄兒好漢”的美譽。

1921年5月,郭鬆齡被破格提拔為擴編後的陸軍混成第八旅旅長,與張學良任旅長的第三旅合署辦公。張學良完全將軍隊的指揮權和人事權交給郭鬆齡。在郭的主導下,三、八旅開始創辦軍需獨立制度、提拔軍事院校畢業的學員出任官佐,戰鬥力大為加強,遠遠地將仍有綠林習氣的其他各旅甩在後面。一段時間裡,張學良和郭鬆齡的軍隊成為奉軍的模範軍隊。

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由張學良任司令、郭鬆齡任副司令的奉軍東路軍第二梯隊在奉軍整體潰敗中,撤退有序,在臨榆、撫寧一線頑強地抵抗了幾倍於己的追兵,阻止了直軍突破山海關防線直取奉天的進攻,使得奉軍的主力得以安全撤回奉天。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張作霖將奉軍編為三個軍,張學良和郭鬆齡為第三軍正副軍長,是奉軍的主力。在山海關、九門口的主戰場上,郭鬆齡在關鍵的石門寨、黑山窯戰鬥中,率領部隊,身先士卒,英勇善戰,一舉突破直軍防線,為奉軍立下了赫赫戰功,輿論和奉系集團內部也開始對張學良有了更多的期許。

1924年之前,張學良和郭鬆齡是一體的,張學良的事業就是郭鬆齡的事業,郭鬆齡的成就就是張學良的成就。張學良並不諱言自己的早期軍事生涯,郭有著巨大的功勞。

在長達七年的合作中,張學良和郭鬆齡的共事與合作始終為奉系集團內部眾多人士羨慕不已,也為外人津津樂道。據張學良1926年12月31日自責通電中說:“爰識郭某(指郭鬆齡)於寒微,遂竟傾心相屬七年,贊翊擎畫多方,昕夕無間,情同手足,方期危舟同濟,共渡狂瀾……”時人評價說:“張對郭推心置腹,而郭對張也鞠躬盡瘁。一般人都認為郭是張學良的靈魂”。張學良自己就曾經公開地說:“我就是茂宸,茂宸就是我。”

1925年11月23日,在郭軍反奉的緊要關頭,張作霖密見日方代表簽下密約

張氏父子縱容郭鬆齡

張作霖一心一意希望張學良繼承他的衣鉢,成為一名統領千軍萬馬的統帥,所以,對盡心盡力輔佐張學良的郭鬆齡就分外看重,使得郭鬆齡在不到七年的時間就從一個小小的軍校教官而成為奉系集團的核心人物。當時,張作霖身邊有三個最為倚重之人,其中,“經世治國”的人物是王永江,智囊人物是楊宇霆,而軍事指揮人物就是郭鬆齡。

張氏父子的充分信任和格外看重,使得郭鬆齡開始信心膨脹。在張學良的部隊中,張學良是主官,但說了算的卻是郭鬆齡。這固然與張學良的充分信任、充分放手有關,但也與郭鬆齡抓權有關。在軍中,郭鬆齡對屬下軍官的任免有著絕對的權力,當時奉軍中流傳,只要求到郭的一個紙條就可以升官。

郭鬆齡相貌冷峻,不苟言笑,他身材魁梧、高大,蓄有八字鬍子。無論寒暑,總是一身軍服在身,舉止做派刻意追求整肅、嚴謹,是個格外注重軍容的軍人。這在多出身綠林的奉系人物中顯得出類拔萃,卻也有些格格不入。

隨著職位的升遷,郭鬆齡性格中的弱點越加明顯,他孤傲、盛氣凌人、剛愎自用、意氣用事,並且心胸狹窄,攬權的企圖越來越明顯,但這一切,張氏父子都看到了,也聽到了,卻予以寬容和諒解。奉系集團內部本身隱藏著重重矛盾,有“士官派”和“陸大派”、“老派”和“新派”、“文官派”與“武將派”之爭。張作霖對於影響奉系發展的後兩個派系之爭看的較重,解決得也很好。但對於士官派和陸大派的紛爭......

張作霖為什麼討厭郭鬆齡?

額 你是從哪裡看到的

張作霖始終把郭鬆齡看作是輔佐兒子張學良的人物,郭鬆齡的快速升遷與張學良有著很大的關係,更與張作霖的寄予厚望有著直接的關係。第二次直奉戰爭之後,張作霖論功行賞,將山東督軍給了張宗昌,江蘇督軍給了楊宇霆,安徽督軍給了姜登選,而貢獻最大的郭鬆齡卻什麼位子也沒得到。對此,張作霖的解釋是:“將來我的位子就是小六子的,小六子掌了大權,你郭鬆齡還怕沒有位子嗎?”張作霖心裡清楚,郭鬆齡與張學良共穿一條褲子都嫌肥,將來的東北就是張學良和郭鬆齡的。在張作霖心中,郭鬆齡就等同於張學良,所以,好武器、好裝備都可著郭軍來。可以說,奉軍精銳當時幾乎盡在郭鬆齡麾下。

那個演員演過郭鬆齡

“郭鬼子”是郭鬆齡的綽號,他人大身高,平素穿一套布軍服,和士兵軍服一樣,當時奉軍將領都是穿的質素很好的呢軍服,布軍服除了士兵穿,就是白俄兵穿,郭穿布軍服又長得像白俄一樣高大,因此遂被人呼為“郭鬼子”。 我在翻閱瀋陽的老照片時,不經意間有兩張照片像槍彈一樣將我射中,我被這發黃的照片上散發出的悲慘和恐怖的氣氛刺激得心裡不住地戰慄。這是1925年12月25日轟動全國的郭鬆齡倒戈反奉失敗後,郭鬆齡將軍和妻子韓淑秀被處決並遭到暴屍羞辱的寫實記錄。 我不忍心看下去。誰都不會忍心看下去。瀋陽市檔案館周庶江副館長在一旁連連唏噓:“太慘了!太慘了!太慘了!這兩個人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這是對此情此景此二人最到位的評價。但我屏著呼吸一定要看個仔細,彷彿這樣才能對他們不死的靈魂表達敬意。 全奉天城為之震動了,沒有誰不為他們的壯舉所動容。報上載文稱:“郭鬆齡之敗,非敗於張作霖,乃敗於日本帝國主義。” 郭鬆齡被捕時,王永清曾電告張學良。張學良得知高金山受命押解郭氏夫婦,擬電令高金山將郭押解到軍團部,想救郭鬆齡一命,送他出國留學。但電未發出,即接高金山電話,告張已將郭處決。張學良得到郭鬆齡被處死的消息後,痛惜地說:“如郭不走,決不致死。” 郭氏夫婦被害後,張作霖命令將郭氏夫婦的屍體運回奉天,在小河沿體育場曝屍三日示眾,並將遺體拍成照片各處張貼,傳示東三省各市、各縣,懲一儆百。當時小河沿圍觀群眾數以千計。 郭氏夫婦死後,因父母、弟弟和繼子逃難在外,遺體由親友代為裝棺,暫厝於小東門外珠林寺。“九一八”事變後,其家屬才把郭氏夫婦安葬在家鄉附近,1948年,由其繼子郭鴻志移葬於瀋陽東陵區七間房墓地。 張學良對郭鬆齡夫婦的死很是惋惜。1926年,張學良給饒漢祥的信中說:“良與茂宸共事七年,誼同骨肉,其去冬舉事魯莽……良事前不能察防,事敗不能援手。回憶前塵,曷極方事之殷,良惟自愧。”後來,每當張學良遇到難辦的事,就感嘆說:“有茂宸在,哪用我為這份難?”1981年,“九一八”事變50週年之際,張學良回顧往事仍扼腕長嘆說:“如果當時郭鬆齡在,日本人就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這是張學良對郭鬆齡軍事才能的一種充分肯定,也是對良師益友郭鬆齡的深切緬懷。 1925年12月,郭鬆齡、韓淑秀夫妻慘遭“曝屍”之辱。 當年就是這兩張照片被張作霖貼遍東三省。張作霖總算沒有做得太絕,派人洗淨了郭鬆齡夫婦身上的血跡,換上了一身新衣服,曝屍處用席子圍上。

郭鬆齡的戰敗而逃

日本人的干涉使張作霖有了喘息之機。他迅速將殘餘的部隊進行整編,任命張學良為前線總指揮,並在巨流河東岸佈防。張作霖此時在巨流河的兵力約有六、七萬人,而且有優勢的騎兵。炮兵雖不及郭軍,但使用的多數是由奉天兵工廠運來的新炮和日本重炮。而且,由日本人親自指揮和操縱這些炮隊,彈藥也由日本人提供。由於日軍的干涉,郭軍原計劃南北夾擊奉天不能實施,只得在巨流河一線正面與奉軍作戰。20日,郭軍奪取遼河西岸軍事重地新民,奉軍無險可守,郭軍進逼奉天。21日,郭鬆齡部隊與張學良部隔著巨流河決戰。張學良看著湍湍的巨流河,感慨萬端:“這好像是命中註定,以前在講武堂時,郭鬆齡與學良在此演習過,這裡的地形,我們雙方都很熟悉,就讓老師跟學生在此比比高低吧!”22日,受寒冷、缺糧、缺彈藥困擾的郭鬆齡不待主力集中便發出總攻擊命令。郭軍對興隆店奉軍司令部形成包圍之勢,但最終因劉文清旅彈藥供應不上轉勝為敗。接著,吳俊升率黑龍江騎兵殺到,炸燬了郭軍在白旗堡的彈藥庫。郭軍遭此嚴重打擊,士氣低落,士兵中流傳:“吃張家,穿張家,跟著郭鬼子造反真是冤家”。張學良乘勢加緊策反工作,親自給郭軍軍官打電話,講明形勢,表示既往不咎,致使郭軍全線震動。早已離心的郭軍參謀長鄒作華通過日本駐新民領事分館與張學良通了電話,表示不再為郭鬆齡作戰。 23日夜,郭鬆齡召開軍事會議商議策略,將領們的態度很不統一。鄒作華、高紀毅等將領極力主張“停戰議和”,而霽雲、劉偉、範浦江等人積極主戰。在此情況下,郭鬆齡仍決定和奉軍決一死戰。 24日拂曉,郭鬆齡“親立陣頭督師”。然而,令郭鬆齡沒有料到的是,他的兵也是張學良的兵,張學良用飛機撒下的傳單“老張家人不打老張家”極大地渙散了郭的軍心,士兵開始紛紛投誠。給郭致命一擊的是,鄒作華“突然將所部炮兵旅撤回,並停止前線子彈供應,郭軍遂大潰”。郭鬆齡見大勢已去,於是在1925年12月24日晨攜夫人韓淑秀及幕僚數人以及200多名衛隊出走。臨行前,郭委託霽雲軍長收容餘部,向溝幫子、錦州方向轉移。在巨流河戰役中,奉軍在防守配備上,張學良與韓麟春曾有不同意見。韓麟春主張加強側翼防禦,以防郭鬆齡偷襲。張學良深知郭鬆齡其人,堅持認為:“郭茂宸是個寧折不彎的人,他一定哪硬往哪打,我們只要把正面工事做好,頂住郭軍的進攻,再加上宣傳攻勢就一定可以取得勝利”。果不出所料,張學良的有針對性部署和攻心戰術打敗了老師郭鬆齡。鄒作華見郭鬆齡已走,下令各軍停止進攻,發急電給張作霖,報告郭出走情形。同時又給張學良打電話報告:“茂宸已出走,部下已放下武器。現在已控制一切,請軍團長放心。”至此,郭鬆齡反奉歷經一個多月以失敗而告終。郭鬆齡兵敗後,馮玉祥則大大地拓展了自己的地盤,東起天津、西迄蘭州,長城內外的草原牧場,盡成他馮玉祥國民軍的天下。 起兵失敗原因一、志向超群。郭鬆齡為一員能將,奉軍中傑出將領,但作為一方統帥則有些不足。為將時便已多次結怨同僚,又缺乏容人之量,所以難以形成牢固的班底,得勢時自然尊大,失勢則難免眾叛親離。於是只剩夫妻二人,舍軍隊而出逃,為追兵所擒。二、形勢複雜。郭鬆齡以為只要打進奉天就可以取張而代之,從此實現種種宿願。然而軍閥混戰的年代,是難以個人意志轉移的,郭一無主宰乾坤之實力,二無超越眾人之眼力,沒有明確的治政方針,盲目撕打只能使亂局更亂。反而使戰火燃入東北。三、軍心不齊。郭鬆齡雖然掌握奉軍精銳,卻難以盡收將領之心。這與郭為人刻薄有關,只是為勢所迫,不得附眾。結果張氏傳單一撒,軍心惶惶,士氣全無。時有郭軍將士互問,“進奉天干嘛?打老帥嗎?做人得講良心。”其中炮兵指揮鄒作華,就暗把炮彈引信取下,使郭軍炮......

相關問題答案
郭鬆齡為什麼叫郭鬼子?
郭敬明為什麼叫小四?是因為他只有一米四?還是因為他只有四釐米? ?
普林斯為什麼叫小王子?
宋慶齡為什麼沒有孩子?
為什麼叫白狗子?
佐助為什麼叫二柱子?
為什麼叫熊瞎子?
宋美齡為什麼不要孩子?
南方人為什麼叫南蠻子? ?
殭屍為什麼叫做“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