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姓鮑的嗎?
有姓鮑的嗎?
有哇!
我一個同事就姓這個!!
姓鮑的全部資料
■鮑姓排行
鮑姓是當今較常見的姓氏,分佈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06%,居第一百七十三位。尤以青海、江蘇、山東、湖北、浙江等省多此姓,五省鮑姓約佔全國鮑姓人口的70%。
■姓氏源流
鮑(Bào 鮑)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姒姓,為春秋時夏禹裔孫敬叔之後,以邑(國)名為氏。據《姓苑》記載:“系出姒姓。夏禹後。春秋時杞公子有仕齊者,食採於鮑,因以命氏”。又據《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所載,春秋時,夏禹裔孫敬叔(即杞公子)仕齊,食採於鮑邑(原為夏朝的諸侯國,故城在今山東省歷城東三十里),其子叔牙以邑(國)名為氏,稱為鮑姓。
2、出自庖犧氏,即伏羲氏,其後有鮑姓。
3、出自他族中有鮑氏:
①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時期,北魏代北地區少數民族俟力伐氏(一說為俟力氏)隨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陽,與漢族融合,遂改姓“鮑”,稱為鮑氏。另外,同時還有,代北的少數民族“鮑俎氏”也有改姓鮑的。
② 清滿洲八旗姓保佳氏、瓜爾佳氏等後均有改姓鮑者。
③ 景頗族金別氏,漢姓為鮑;佤族羊布拉氏(亦稱尤斯拜氏),漢姓為鮑。
④ 內蒙古東部蒙古孛兒只斤氏後改為鮑鍘?
⑤ 今滿、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鮑叔牙。夏禹裔孫敬叔之子,春秋時齊國大夫。其父敬叔被封於鮑,叔牙開始以封邑為氏,稱鮑叔牙。叔牙少時與管仲友善,管仲家貧母老,他常給以資助,遂成莫逆之交。襄公亂政時,管仲隨公子糾奔魯,他隨公子小白出奔莒。及襄公被殺,小白得內援回國,被立為齊君,擬任他為上卿。他力勸桓公將囚拘的管仲開釋,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管鮑之交,世傳美談。鮑姓子孫也就尊這位德行高尚的鮑姓先人為其得姓始祖。
■遷徙分佈
鮑姓發源於今山東歷城,鮑叔牙的子孫在齊國世襲卿位,見於史冊的有玄孫鮑牽(鮑莊子),還有鮑文子、鮑蘇,並有裔孫鮑焦隱居於周的國都(今河南省洛陽)。戰國初,田氏代齊後,子孫有逃往今河北、河南、山東、江蘇間地者。兩漢時,鮑姓名人漸多,西漢末的鮑宣,乃渤海高城(今河北省鹽山)人,後被王莽所殺,他極有預見的在生前將長子鮑永、次子鮑升避居於上黨屯留(今屬山西省),鮑永子鮑昱、孫鮑德、玄孫鮑昂俱有名於當世,尤以鮑昱最為著名,他貴至宰相,為後世鮑姓上黨郡望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東漢時還有扶風(今陝西省興平)人鮑鴻、鮑恢,京兆新豐(今陝西省臨潼)人鮑郵,東漢初的九江(今安徽省鳳陽)人鮑駿……。表明在秦漢之際,鮑姓已分佈於黃河中下游地區,並有一支進入安徽。魏晉南北朝時期,繁衍于山東、江蘇間地,古屬東海郡之地的鮑姓人丁興旺,名家輩出,著名南朝樂府詩人鮑照即為此郡鮑姓之傑出代表。此郡鮑姓由於離東晉、南朝之國都南京較近,其由於仕宦、逃難進入今浙江、江蘇、湖北等地。此際,繁衍於上黨、泰山、河南郡的鮑姓亦呈族大人眾、名家輩出之態,昌盛為鮑姓上黨、泰山、河南郡望。唐末至五代的動亂導致鮑姓在今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定居下來。兩宋時,鮑姓發展出現了新特點,其除昌盛于山東外,繁衍於今安徽、江蘇、浙江等南方省份的鮑姓十分搶眼,名人輩出。元初、元末的動亂導致鮑姓向廣東、福建、廣西等地徙居。明初,山西鮑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安徽、江蘇、河北、河南等地。明中葉以後,鮑姓進入臺灣省,有清一代,鮑姓分佈愈廣。如今,鮑姓在全國分佈很廣,尤以青海、江蘇、山東、湖北、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五省鮑姓約佔全國漢族鮑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鮑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七十三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
歷史上姓鮑的名人有哪些
鮑叔牙,春秋時齊國的大夫,以知人著稱。
鮑宣,渤海高城(也就是今河北省鹽山東南)人,西漢大臣。
鮑永,上黨屯留人,東漢初大臣。
鮑恢,扶風(今陝西省興平)人,東漢官吏。鮑信,泰山人,東漢末官吏。任騎都尉、濟北相。
鮑敬言,中國兩晉之際思想家。
鮑照,字明遠,南朝宋著名作家。
鮑防,字子慎,襄州襄陽(今湖北省襄陽)人,唐代大臣、詩人。
鮑溶,字德源,是中唐時期的重要詩人。
鮑慎由,處州龍泉(今屬浙江省)人,北宋學者。
鮑象賢,字復之,明朝時歙人(今安徽歙縣人),曾先後在七省十二任為官。
鮑超,字春亭,後改字春霆,四川省夔州(今奉節)人,行伍出身,清朝湘軍將領。
鮑俊,廣東香山(今珠海市香州區山場村)人,晚清著名詩人、書畫家。
中央軍委有沒有姓鮑的
鮑先志(1911-1988),湖北省麻城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鄂豫皖紅四軍第11師經理處糧秣員、副排長,紅四方面軍第10師28團政治處祕書,師政治部祕書,紅四軍司令部書記,第10師31團政治處主任,紅四軍衛生部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5旅769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政治處副主任、團政治委員,獨立第二團政治委員,太行軍區第六軍分區副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三縱隊八旅政治委員,第六縱隊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中共鄂東工委書記,獨立旅政治委員,皖西軍區副司令員,第二野戰軍11軍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兵團軍政治委員兼中共萬縣地委書記,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華東軍區政治部第二副主任,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濟南軍區副政治委員。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同年12月30日因病在濟南逝世,終年77歲。 鮑啟祥少將 鮑永祥(1913-1967),河南省商城縣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25軍75師225團營支部書記,紅15軍團78師總支書記,第75師223團政治委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和二萬五千里長徵。1936年入陝北紅軍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營政治教導員,冀魯豫遊擊第3大隊大隊長。參加了平型關戰鬥。後任新四軍3師8旅23團團長。1943年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 解放戰爭時期,任熱河軍區39團團長,獨立13旅37團政治委員,冀察熱遼軍區獨立13旅副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第8縱22師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副師長、師政政治委員,第4公安部隊學校政治委員,公安軍高級預備學校政治委員,廣西軍區副政治委員,廣東省軍區副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67年4月20日逝世,終年54歲。 鮑奇辰少將 鮑奇辰(1916-——),山東省臨清縣人。1935年在本村小學教書,1937年考入山東省政府濟寧鄉村服務人員訓練處。“七·七”事變後,被分配到鄉村宣傳抗日。1938年入陝北公學2期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山東縱隊政治部組織部幹部科幹事,1939年任山東縱隊政治部組織部幹部科副科長,八路軍第1縱隊政治部組織部幹部科副科長,1932年任山東軍區政治部幹部科副科長,1943年任魯中軍區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組織部部長。 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任山東野戰軍4師政治部主任,1947年任華東野戰軍8縱22師政治部主任,參加了萊蕪、孟良崮、洛陽、豫東戰役。1948年任8縱政治部副主任、山東兵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參加了淮海戰役。1949年任第8兵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三野戰軍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參加了渡江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區兼第叄野戰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政治部祕書長。1955年任福建軍區政治部副主任,1956年任福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1965年任總政治部群眾工作部部長,1970年任濟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19......
中國古代姓鮑的名人錄
鮑叔牙
春秋時齊國的大夫,以知人著稱。少年時和管仲友善,後因齊亂
鮑叔牙
,隨公子小白出奔莒,管仲則隨公子糾出奔魯。襄公被殺,糾和小白爭奪君位,小白得勝即位,即齊桓公。桓公任命他為相,他辭謝,保舉管仲。後來齊國經管改革,日漸富強,齊桓公也成為春秋時期的首霸。
鮑敬言
中國兩晉之際思想家。 生平事蹟不詳, 僅在葛洪(284年~364年)所著《抱朴子·詰鮑篇》中有零星資料,推知大約生活於葛洪同時或稍前。鮑敬言“好老莊之書,治劇辯之言”,在政治思想上主張無君論。
在門閥勢力大盛,政治黑暗的兩晉之際,鮑敬言對君主政治進行了批判。他指出遠古之世,人們本無尊卑,“穿井而飲,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安居樂業。後來,人類有了強弱、智愚之分,出現了強智欺凌弱愚的現象,於是“君臣之道起焉”。這既非天意,亦非民願,儒家所謂“天生民而樹之君”之說是欺人之談。
鮑敬言指出,由於“君臣既立”,社會便產生了不平等,“有司設則百姓困,奉上厚則下民貧”,“宿衛有徒食之眾,百姓養遊手之人”。統治者驕奢淫逸,慾壑難填,對百姓“勞之不休,奪之無已”,使他們“食不充口,衣不周身”,以致鋌而走險,“冒法犯非”。統治者之間為了一己私利,還不斷挑起紛爭殺伐,“推無仇之民,攻無罪之國”,使天下大亂,這些“皆有君之所致也”。
鮑敬言還指出:“無道之君,無世不有,肆其虐亂,天下無邦。忠良見害於內,黎民暴骨於外”。這些暴君如果是普通百姓,“性雖凶奢,安得施之?”他們之所以能夠“肆酷恣欲,屠割天下”,正因為他們是君主。君主是一切罪惡之源,所以“古者無君,勝於今世”。
鮑敬言幻想一種沒有君主和政府的社會,在那裡人們沒有徭役租賦負擔,“內足衣食之用,外無勢利之爭”(以上引文均見《詰鮑篇》)。這種社會理想不過是一種“烏托邦”。但他的無君思想在中國古代社會獨樹一幟,對於後世的反君主專制主義思潮有重要影響。
鮑宣
渤海高城(也就是今河北省鹽山東南)人,西漢大臣。好學明經,舉孝廉為郎,官至司隸。常上書諫
鮑宣
爭,其言少而文多實。曾批評西漢末年“民有七亡而無一得”、“有七死而無一生”。
鮑永
上黨屯留人,漢初大臣。更始時任尚書僕射,行大將軍事,封為中陽侯。漢光武時出任魯郡太守,封關內侯。後又出任司隸校尉,東海相、兗州牧等。
鮑昱
上黨屯留人,東漢大臣。任汝南太守時,因郡多陂池,歲歲決壞,他徵發民工,用石頭建造水門,攔洩得法,民以殷富。遷司徒,又代牟融為太尉。
鮑恢
扶風(今陝西省興平)人,東漢官吏。光武時,被鮑永闢為都官從事,抗直不避權貴。帝告誡貴戚,當斂手以避二鮑。
鮑信
泰山人,東漢末官吏。任騎都尉,避董卓之亂,引兵回鄉,旋為濟北相,與袁紹等共討董卓,後為黃巾軍所殺。其子鮑勳剛直守正,曹丕時拜侍御史,出為右中郎將。
鮑照
鮑照(公元414-466年)字明遠,南朝宋著名作家,主要成就在詩歌創作方面,尤其是樂府詩。他的作品在我國詩歌發展史具有重要地位,被稱為“上挽曹、劉之逸步、下開李、杜之先鞭”的詩人。他的駢文亦佳。鮑照是南北朝時期文人中成就最高的詩人,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李白曾把鮑照比作“鳳與麟”,杜甫形容李白的詩歌是“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長於樂府詩,最有名的有雜言樂府《擬行路難》18首,五言樂府《代出薊北門行》、《代白頭吟》等。這些詩作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抒發自己沉淪下寮的憤懣和不平。藝術上能吸收民歌的精華,剛健清新,感情豐沛,形象鮮明,並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與當時歌功頌德的廟堂詩以及遊山玩水、談玄理、慕神仙的時代風尚迥然不同對唐代的李白、高適、岑參等人的創作有一定的影響。著有......
中國有多少姓鮑的
5488418個 人我用手機查的 謝謝
全國姓鮑的人多嘛
鮑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2位。
鮑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九位,
人口約有八十二萬四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06%左右。
姓鮑的呢?
鮑魚
現代著名畫家有姓鮑的嗎
鮑姓畫家很多、不知道你找哪個行業的
網搜【著名畫家鮑】試試、看有沒有合適你找的
百家姓裡有姓鮑的嗎?如題 謝謝了
9494 肯定有嘚啦~ 我朋友就有姓鮑嘚 打羽毛毬嘚鮑春來也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