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團長是什麼軍銜 ?
國民黨團長是什麼軍銜
上校
為什麼國民黨軍隊的旅長、團長都高配少將軍銜?
國民 黨軍隊旅長、團長高配少將軍銜主要是因為內戰時期國民 黨軍隊對少將這一級別的軍銜又進行詳細的劃分導致少將等級太多造成的,劃分後的“少將”從高到低有兵團司令級少將、兵團參謀長級少將、軍級少將、副軍級少將、軍參謀長級少將、整編師級少將、整編副師級少將、師級少將、副師級少將、暫編師級少將、暫編副師級少將、旅級少將、副旅級少將、整編旅級少將、整編副旅級少將、團級少將、高參級少將。所以在解放 戰爭 時期國民 黨軍隊突然井噴式的爆增了幾千名少將將官,那麼出現旅長少將甚至是團長少將也就不足為奇了。
抗日戰爭國民黨軍銜分配 如團長配什麼軍銜
連長上尉營長少校中校,團長中校上校,師長少將,軍長中將
國民黨軍長軍銜?
你好:
國軍軍長的軍銜,你都知道是兩顆星,那就是中將了。將軍的軍銜只有星(而且是金星),沒槓槓的。校官有兩道槓、尉官只有一道槓。
抗戰時期國軍連長,營長,團長分別相當於日軍什麼軍銜
連長相當於中隊長,一般是中尉或上尉,營長相當於大隊長,一般是少佐,團長相當於聯隊長,一般是中佐或大佐
誰知道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分別是什麼軍銜
軍隊的官級都有一個相對應的軍銜,稱為基準軍銜,具體如下:
排長 基準軍銜為少尉
連長 基準軍銜為上尉
營長 基準軍銜為少校
團長 基準軍銜為上校
師長 基準軍銜為大校
軍長 基準軍銜為少將
軍區司令 基準軍銜為中將
各總部軍政主官及國防部長 基準軍銜為上將
誰知道抗戰時期國民黨軍官軍銜?
1931年4月,國民黨政府頒佈《陸軍軍官佐及士兵等級表》,沿用北洋政府時期的軍銜制,銜級和銜稱都不變。當時授軍銜沒有統一的機構,國民政府可以授,總司令部可以授,軍事委員會可以授,甚至上級機關或軍政長官也可以授。1932年,西北軍閥馬步芳曾把還在小學讀書、只有12歲的兒子馬繼援,委派為青海省南北邊區警備司令部的上校參謀長。更為荒唐的是,上報到南京中央軍政部後,竟然給予正式命令,發給了委任狀。另外,當時軍銜和職務相比,銜高職低的情況比較普遍,軍長大都授上將。一些地方軍閥,手中不過萬把人最多幾萬人,也自封為上將。1933年,當時蔣介石在一次紀念週上講話說:“國民黨軍隊同列強相比,戰鬥力特弱而將官特多,上將都數不清了。”
為了整頓軍隊軍銜混亂狀況,以適應其軍事上的需要,國民政府決定對軍銜進行修訂。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國民政府重新制定了陸、海、空軍《官制表》和《士兵等級表》。1935年3月,頒佈了新的軍銜等級表,把上將分為第一、第二兩級,增設特級上將。整個軍銜等級為六等十八級:
將官: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少將;
校軍: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
軍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海軍士兵分八級,稱謂與北洋政府時期相同。
國民政府時期的軍佐銜,最初等級設定與北洋政府時期相同,但改變了稱謂,即在軍官銜的前面冠以專業名稱,如“軍需少將”、“軍醫中校”、“軍法上尉”等。1934年以後,軍佐銜改用新稱謂,將級軍佐銜統稱“監”,校級軍佐銜統稱“正”,尉級軍佐銜統稱“佐”。
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黨軍隊為適應全面內戰的需要,對各級軍官的服現役限齡作了大幅度降低:一級上將,62歲;二級上將,60歲;中將,56歲;少將,52歲;上校,46歲;中校,44歲;少校,42歲;上尉,40歲;中尉,38歲;少尉,36歲。這在當時主要軍事國家中是比較低的。
國民黨軍隊的上將銜,比較複雜。除了分特級、一級、二級三個檔次外,還有中將加上將銜和追贈上將幾種。
特級上將為最高軍銜,授予陸海空軍最高軍事長官。實際上這一銜級是專為蔣介石而設的。
特級上將、一級上將和二級上將常服的軍銜標誌,抗戰結束前都是金版領章上綴3顆三角星。抗戰以後,常服的軍銜標誌,由領章改為肩章,二級上將為3顆五角星,一級上將、特級上將分別為4顆星、5顆星。因此,也分別被俗稱為“三星上將”、“四星上將”、“五星上將”。也有人是死後才被追贈的,如張自忠、廖磊等;還有人生前死後都為正式晉升二級上將,如錢大鈞、羅卓英等。
此外,國民政府於1934年12月對駐蒙古、新疆、西康、西藏等地的武職官員,頒行了一種特殊的官銜,共分三等十級,其稱謂類似於清末的軍官銜稱:一等一級稱都統、一等二級稱副統、一等三級稱協統,二等一級稱都領、二等二級稱副領、二等三級稱協領,三等一級稱都衛、三等二級稱副衛、三等三級稱協衛,此外還設有準衛一級。
中國的軍銜制從清末建立到民國的幾次改動,軍銜等級中都沒有“大元帥”這一級,那麼孫中山和蔣介石等人的大元帥是怎麼回事呢?
實際上,孫中山等人的大元帥並不是軍銜,而是職務,是一種權力象徵。1917年7月張勳復辟後,孫中山即提出擁護約法、恢復國會的主張。8月,孫中山在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有130多名議員出席,決議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規定軍政府設海陸軍大元帥一人,元帥二人,均由國會選舉產生。大元帥是國家元首兼行政首長,元帥則協助其工作。9月1日國會選舉孫中山為大元帥,桂系軍閥陸榮廷、滇系......
國民黨營長是什麼軍銜
不一定,具體看領章。大部分為少校和中校,不過什麼少將團長之類的奇葩應該也有。
日軍師團中步兵團團長是職務是什麼?相當於國軍什麼職務?軍銜是什麼?相當於日軍師旅聯那一級?例如自殺
世界只有日本和韓國有的編制稱呼,近似於各國的軍,其日文原文就是“師團”,所以翻譯成中文就叫“師團”和“師團長”。二戰時的編制是:轄3個旅團,約有20000-25000人,其師團長通常是中將軍銜。
中文名
師團長
屬性
只有日本和韓國有的編制稱呼
師
基本戰役兵團
軍銜
中將
概述
師長,一師之長也。師,基本戰役兵團。各國編制不一,如:中國1個步兵師轄5個團(3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1個高炮團及直屬營等)約10000-12000人左右,而美國則是轄3個旅部10個戰鬥營及支援保障部隊12000-18000人等等。
師長的軍銜:西方各國通常是少將(基準軍銜)或准將(輔助軍銜),中國通常是大校。
附註編制
1.日軍(二戰時期)
軍--師團--旅團--聯隊(日文原文是“連隊",為了不與連級戰鬥隊混淆,所以翻譯成“聯隊”)--大隊--中隊--小隊。
軍司令官:中將;師團長:中將;旅團長:少將;聯隊長:大佐;大隊長:少佐;中隊長:大尉;小隊長:少尉。
2.日軍(現行)
方面隊--師(日文原文仍是“師團")--團(日文原文是”連隊")--連--排
方面隊司令:中將(日文原文“將2")
師:少將(日文原文”將1")
團:上校(日文原文“3佐")
3.解放軍(現行)
軍區(戰區)--集團軍--師--團--營--連--排。
4.美軍(現行)
戰區(集團軍)--軍--師--旅--營--連--排。
國民黨各級長官一般什麼軍銜?
軍銜和職位是倆碼事.一個是軍中的職位,一個是從政的官銜.
馮玉祥: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第六戰區司令長官。
朱培德:軍事訓練總監部總監兼軍事長官懲戒委員會常務委員、代理參謀總長、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
李宗仁: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兼第四集團軍總司令、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第五路軍總司令、第五戰區司令長官、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漢中行營主任、北平行營主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
何應欽:軍事委員會軍政部部長兼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參謀總長、陸軍總司令、軍事委員會重慶行營主任、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部長、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
張學良: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武昌行營主任、西北“剿總”副總司令代理總司令。
陳濟棠:廣州綏靖公署主任、總統府戰略顧問。
唐生智:訓練總監部總監、軍事委員會執行部主任、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軍法執行總監、首都衛戍司令長官。
閻錫山:太原綏靖公署主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兼山西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