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5-01-21

學校教育的根本目是什麼

廣義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或者產生怎樣的結果。國家和社會的教育機構、學生的家長和親友、學校的教師等,都對新一代寄予這樣那樣的期望,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為廣義的教育目的。

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麼樣人才的總的要求。各級各類學校無論具體培養什麼領域和什麼層次的人才,都必須努力使所有學生都符合國家提出的總要求。

教育目的分類: 教育目的可以按照不同標準進行不同分類:

1按照價值取向,可以分為個體本位的教育目的和社會本位的教育目的。

2按照教育性質,可以分為傳統的教育目的和現代的教育目的。

3按照文字表述方式,可以分為綱要式的教育目的和祥列式的教育目的。

4按照約束力,可以分為強制性的教育目的和建議性的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的目的

這是一個嚴肅、宏大甚至偏於沉重的話題。作為這個行業的一分子,我自然不是無話可講,不過真要說得詳細、明確,恐怕也不那麼容易。讀Whitehead的The Aids of Education,受到不少的教益。

這是三聯書店出的有關他的教育方面演講的集子,譯者是徐汝舟,集子翻譯過來給了中文的題目:《教育的目的》,其實或許翻譯為“教育的功用”會更好吧。如果說起這麼嚴肅的話題,也大概只有Whitehead的整個演講集子才能系統的回答了。既不是簡單明瞭的幾句話,也不是淺顯功利的低級要求。在這位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教育家看來,教育上的兩條戒律: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二,“所教科目務須透徹”值得商榷。他提出異議,有其原因,他說,在眾多的科目中選擇一小部分進行教授,會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不連貫的思想概念,沒有任何生命的火化閃爍。

單從這一點來看,Whitehead對於教育的思考是人本的,從著眼於個體發展來進行的。仔細想來,選取一部分學科,誰人來選,怎麼選,什麼標準?又由誰來制定這些標準,實際上都是值得認真反思的問題。現行的學科的學習將決定了未來若干年內社會人群的思維、科學、文學素養和水平,甚至是偏重的類型,比如:科學受到重視的時代,那麼社會上人群的科學素養平均水平是較高的。但是人們對於所教授學科的選取總是有侷限性的,對於所教的學科給出過於具體的限制,使原本整體的學科知識被人為地劃分成幾個小學科,這樣粗魯的行為不僅割裂了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間的有機聯繫,而且還會破壞學生既有經驗、生活體驗與所學知識的結合,破壞他們對於知識的思維上的體驗。與之對應,他提出的解決辦法就是要“根除各科目之間那種致命的分離狀況,因為他扼殺了現代課程的生命力。教育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五彩繽紛的生活。”Whitehead認為現代的學科分類沒有向學生們展示生活這個獨特的統一體,而是教他們代數、幾何、科學、歷史不同的學科,或者語言等。而這樣的分類教學的結果就是,課程喪失了生命力、變得枯燥無味,而學生也將會喪失自主觀察、思考、學習能力,他們掌握的僅僅是書本固有的經驗和理論。學科脫離實際、脫離生活的問題在今天早已經不再新鮮,而正在成為教育改革者們努力革新的重點:學科學習必須向生活實踐適當延伸。

在教育這條大道上,今天的中國與當時的英國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多重的困難。許多部門、政府機構都似乎認為可以把學校機械地分為兩三種死板的類型,並強迫每一類學校採取一種刻板的課程。而這樣的制度,對於教育本身來說就是災難性的;當然,或許,在今日之中國來說,有其特殊的情況,比如全國範圍內統一的高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的存在。可是,如果不給學校、老師一定的根據自己學校、學生特點來設計課程、學習行為的權利,那麼,要從根本上革新教育,只不過如同Whitehead所說“從一種形式主義陷入另一種形式主義,從一團陳腐呆滯的思想陷入另一團同樣沒有生命的思想中。”

反覆被提到的生命力,不僅僅是存在於課程、學科學習中,更重要的是滲透在學校、教師對於學生的培養當中,教育的目的或許無法簡單明示,但是至少,應該在一定程度上激活生命對於生活的靈感、感悟和創造,這樣人類才能不斷地前進;陷入程序化、機械化、模式化的教育扼殺了許多天才、創造力乃至生命力。有多少“天之驕子”有過輕生念頭?大學生最擔心什麼?中國社會調查所日前公佈對北京、上海等2000名大學生進行的心理健康調查結果,數據顯示,大學生的壓力主要來自社會就業,......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話的實踐活動

所謂教育目的指教育要達到的預期結果,反映對教育在人的培養規格標準、努力方向和社會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對教育活動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領域(也有人稱目標領域),含有不同層次預期實現的目標系列。

狹義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會(國家或地區)為所屬各級各類教育人才培養所確立的總體要求。

參考書目:

1、扈中平:《教育目的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王坤慶:《現代教育哲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3、陳磊:《素質教育新論》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4、黃濟、王策三主編:《現代教育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陳桂生:《教育原理》,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小學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1、教育的目的都是一樣的,不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

2、教育目的都是為了教會學生學習,學會做人,學會適應社會,能夠更好的生活生存,服務於社會。

3、小學教育的目的更細化一點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習慣,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全面發展的人。

學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精英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的目的,大綱上說是培養對社會有用的四化主義建設人才!

實際上,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不斷社會化的過程,從而在進入社會時能夠有立足之地,並通過不同角色的變化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

教育也是培養人,感化人的過程!讓人懂得愛,懂得分辨善惡,明辨是非!

總之,從個人,社會發展角度教育的目的都是顯而易見的!從古至今不斷變化的,隨著社會需要和人的發展而發展的!

教育根本目的是什麼?

教育目的是社會對教育所要造就的社會個體的質量規格的總的設想或規定。 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或者產生怎樣的結果。國家和社會的教育機構、學生的家長和親友、學校的教師等,都對新一代寄予這樣那樣的期望,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為廣義的教育目的。 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麼樣人才的總的要求。各級各類學校無論具體培養什麼領域和什麼層次的人才,都必須努力使所有學生都符合國家提出的總要求。 教育目的分類: 教育目的可以按照不同標準進行不同分類: 1按照價值取向,可以分為個體本位的教育目的和社會本位的教育目的。 2按照教育性質,可以分為傳統的教育目的和現代的教育目的。 3按照文字表述方式,可以分為綱要式的教育目的和祥列式的教育目的。 4按照約束力,可以分為強制性的教育目的和建議性的教育目的

學校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還是傳授知識?

肯定是全面發展

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什麼作用

(1)學校教育是以文化影響為主體的環境,它影響著學生的主要環境形式是教材,這特別有利於青少年身心發展。

(2)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組織的自覺的影響過程,又是有計劃的、全面的、系統的影響過程,它特別有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這是任何自發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會影響所不及的。

(3)學校教育由經過專門培養訓練的教師和教育工作人員進行施教。

(4)學校教育採取集中時間和集中學習的形式,使青少年兒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適合青少年兒童身心特點,適合時代的要求,有利於完成社會賦予他們的任務。

學校教育的好處與壞處

學校教育的好處,概括起來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職能的專門性

學校教育職能是專門培養人,學校是專門教育人的場所。學校教育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其不同之處首要的便是學校教育的專門性。學校教育的專門性特點主要表現在任務的專一。學校惟一的使命是培養人,其他任務都是圍繞著培養人來實現的。學校教育有專門教育者--教師,他們都是經過嚴格選拔並經過專門訓練培養出來的。這樣的教育者不僅學識廣博、品德高尚,並且懂得教育規律,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學校教育還有專門的教育教學設備,擁有專門進行教育的手段。這一切都充分保證了學校教育的有效性。

2、組織的嚴密性

教育的特點在於對人影響的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學校教育正是體現了教育的特點。學校教育的目的性和計劃性集中體現在嚴密組織性上。學校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學校教育具有嚴密的組織結構和制度。從宏觀上說,學校有各級各類、多種多樣的體系結構;從微觀上說,學校內又有專設的領導崗位和教育教學組織,有專司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總務後勤、文體活動等專門組織機構,還有一系列的嚴密的教育教學制度,如此等等,是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態所不具備的。

3、作用的全面性

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作用是全面的。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對人的成長影響多少都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影響的範圍也往往只側重在某些方面。而學校教育是全面培養人的活動,它不僅要關心教育對象的知識和智力的增長,也要關心學生的思想品德形成,還要照顧受教育者的身體健康成長。培養塑造全面完整的社會人,是學校教育的特有職責。而這一職責也只有學校教育才能承擔起來。

4、內容的系統性

適應培養造就全面完整社會人的需要,學校教育內容特別注重內在連續性和系統性。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內容上一般具有片斷性。即使是有計劃性的社會教育,也往往是階段性,就其知識總體來說也具有片斷性。學校教育既注意知識體系,又要符合認識規律,所以,教育是系統的、完整的。教育內容的完整性和系統性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

5、手段的有效性

學校具有從事教育的完備的教育設施和專門的教學設備,如聲像影視等直觀教具,實驗實習基地等等,都是學校教育的有效手段。這些都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的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這是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所無法全面提供的。

6.形式的穩定性

學校教育形態比較穩定。它有穩定的教育場所、穩定的教育者、穩定的教育對象和穩定的教育內容,以及穩定的教育秩序等等。學校教育的這種穩定性,更有利於個人的發展。當然,穩定是相對而言的,它也要有相應的改革變化。穩定不是僵化,如果把相對穩定看作是墨守成規、僵死不變,那就必然要走向反面。

學校教育的壞處給年輕一代帶來以下不良影響:

1、感覺鈍化。教育目標的偏狹、教育內容的繁難、學業競爭的激烈,迫使學生每天想著學習、考試、分數、名次,常常對周圍的一切不是無暇他顧就是熟視無睹。這樣日積月累,必然會令他們對與學習無關的東西無動於衷,進而造成感覺的麻木與鈍化。

2、疾病增多。疾病主要是由心理的失衡、鍛鍊的減少和活動的單調引發的。面對學習與升學的巨大壓力,學生往往感到緊張、壓抑甚至恐懼,進而引發失眠、頭痛、焦慮、抑鬱、免疫力下降等功能性、器質性疾病。專家近年來所發現的“感覺綜合失調症”、“注意力缺乏綜合症”等稀奇古怪的病症,也與學生巨大的學習壓力有著直接的關聯。

3、人格扭曲。教育一向聲稱是培養人的,但事實上,在由機械操練、強行灌輸所構築起來的教育模式裡,學生原本鮮活可愛的人格被割裂、被剝蝕,風格迥異的個性被忽視、被......

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既是學校教育活動的什麼,又是學校教育活動的什麼

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既是學校教育活動的主題,又是學校教育活動的靈魂。

相關問題答案
學前教育電子券是什麼?
教育的目標是什麼?
銷售的目標是什麼?
做微商你的目標是什麼?
廣告的目標是什麼?
心理輔導的目標是什麼?
管理溝通的目標是什麼?
心理諮詢的目標是什麼?
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什麼?
我們工作的目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