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法律思維的意義?
法律思維的意義是什麼
從法律角度思考問題 理解法律 適用法律 捍衛法律
培養法律思維方式的途徑是什麼
學好法理是第一步,系統學習法律知識是第二步。通過系統學習,法律思想逐漸滲入你的思想,自然而然就培養起法律思維方式了。想走捷徑培養法律思維方式是不可能的。
培養法律思維方式的前提是
培養法律思維方式範前提是:掌握法律方法,學習法律知識
法律思維是法律職業者的特定從業思維方式,是法律人在決策過程中按照法律的邏輯,來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或叫思維方式。 一位普通人看到鐘錶不走了,可能會說“這隻鐘錶壞了”,但一位法官或律師看到鐘錶不走了,只會說“這隻表不走了”,絕不會說“這隻表壞了”。這就是普通人與法律人思維的不同。
提高法律意識的意義
第一,(思想上)法律意識緊跟時代的發展,建立社會主義法律文化。
應該說,法律意識有好有壞,法律文化有進步有落後,而我們所提倡建立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文化是一種新型的社會主義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文化。這種意識和文化依賴於幾個基本的觀念的形成,包括幾個方面:公民意識、權利義務觀念、平等自由觀念以及契約觀念。大家看一下,這些觀念實際上就是社會主義的法治觀念。
我們說,“觀念的問題是最大的敵人。”法律條文紛繁複雜、浩如煙海,就是專門研究法律的人也不見得都能記住。法律條文不知道不要緊,關鍵是要有法制觀念。真正支配人行為的是觀念。要把所有法律條文都記住,不現實,也不可能。有些事情,遇到了,我們可以找知道的人問就可以,這對領導幹部來講就足夠了。而觀念的東西卻不能沒有,就拿領導幹部來講,以人為本、重視人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等等先進的觀念我們國家提出來了,有了,但是不能否認,在現實生活中個別領導幹部可以說是沒有法制觀念或者說法律意識薄弱,如果我們沒有法制觀念,那麼我們就不可能去了解法律條文,進而不可能作到依法辦事,那法治國家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所以說,法制觀念尤其重要。而我們社會現實的法制觀念可以說是相當落後。不說領導幹部就說中國的老百姓,在中國,老百姓不喜歡打官司。中國人可以接受很多事情,就是打官司不行。一直以來,人們都覺得打官司不正常、丟人。其實不然,在很多發達國家,打官司都被看成是很正常的事情,是家常便飯,有了矛盾就訴諸法律,依靠法律途徑解決。而中國人就不行,誰都不想打官司,不願意當被告,原告也不想當。萬一真遇上了官司,就託人情,找關係,看看能不能找到有權的人給說句話。他很自然地就想到有人好辦事,而不想靠法律來解決問題。我們說習慣來自於觀念,觀念支配人的行為,這樣的行為歸根結底就是觀念有問題。
法學家嚴存生說過一段話:“由於觀念是制度的靈魂,是法律制度得以產生和正常運轉的指導思想和精神動力,所以法制觀念的現代化就處於優先的地位。”因此,要推進法制現代化的進程,在我們的社會裡,就必須大力倡導“法律至上”的觀念。思想的力量了不得。我們知道大和民族是個非常堅定的民族,在日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為了信仰人們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二戰後期,美軍攻打太平洋上的塞班島,塞班島上的日本守軍敗局已定,但是沒有人投降,子彈打光了,士兵還拿著刺刀往前衝。塞班島上的日本居民更是了不得。他們有的舉家投崖,有的自焚,更多的是一家老小手牽手往大海里面走。據說這把得勝的美軍都嚇壞了,最後美國人只得用大喇叭高聲喊,大家不要害怕,我們不會傷害你們。但是,也沒能阻止日本人成群結隊地往海里去。對於這些日本人的做法我不想加以褒貶,今天我舉這個例子,就想說明一個問題,思想上的問題了不得,有時候為了自己的信仰,人們可以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去維護它。那麼,如果每個公民都有守法的意識,象文革那樣的法律悲劇時代絕對不可能出現。如果每個中國公民都樹立起社會主義法制的信仰和觀念,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捍衛法律的尊嚴,那麼我們的社會就一定能夠沿著法制軌道,和諧、穩定、順利地向前發展。
法治思維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意義是什麼
大學生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不僅要學習法律知識,掌握法律方法,參與法律實踐,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思維方式,而且要樹立法律信仰,宣傳法律知識,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一、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思維方式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進程能否順利推進,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會主義法律思維能否深入人心。我國法制宣傳教育的任務不僅包括宣傳和普及法律知識,而且包括努力提升公民的法律思維水平。
(一)法律思維方式的含義
所謂法律思維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規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決法律問題的習慣與取向。在通常情況下,法律問題往往還包含著政治、經濟或道德問題,可以從道德的、經濟的、政治的角度來思考和處理,但一旦這些問題被納入法律調整的範圍,就應當按照法律的規定、原理和精神來思考與處理。在相當多的情況下,按照法律思維思考與處理問題,與按照道德思維、經濟思維或政治思維思考與處理問題,會得出相同或相似的結論,但在某些情況下,則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
例如,欠債還錢是幾乎所有社會普遍通行的一項道德原則。法律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利,但法律中有訴訟時效的規定。按照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債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也就是說,如果債權人在二年內既沒有向法院起訴債務人,也沒有向債務人提出還債要求,而且債務人也沒有表示要償還債務,那麼債權人的債權就不再受法律保護。法律雖然不強迫債務人履行義務,但並不反對債務人自行履行,因為從道德上說,一項債務不論過了多長時間,債務人都有義務償還。在此類情況下,法律思維與道德思維之間即產生了衝突。必須強調的是,在對法律問題的思考與處理上,法律思維應當優先,不能用道德的原則和道德評價取代法律的規則和評價。
(二)法律思維方式的特徵
講法律。法律思維思考與處理法律問題首先要以法律為準繩。某種行為是合法行為還是違法行為,是一般違法行為還是犯罪行為,是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應當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等,都應當以法律為標準作出判斷。如果脫離法律來思考與處理問題,就談不上什麼法律思維。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有時會遇到法與理、法與情的衝突,遇到合理不合法或合情不合法的情況。但是,即使人們感覺到某些法律規定不合理、不合情,也不能漠視、違背或擱置法律。一項法律規定,只要它沒有被修改或廢除,就是有效的,人們就有義務遵守或執行。如果人們覺得某項法律規定不合理,可以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修改或廢除的建議,由有關國家機關修改或廢除該項法律規定,但在國家修改或廢除之前,仍然必須遵守或執行。
講證據。法律思維思考與處理法律問題要以證據為根據。正確地分析與處理法律案件,要抓住兩個關鍵問題:一是查清案件事實,二是正確運用法律。只有收集到充分的證據,才能查清案件事實。一般來說,證據就是以法律規定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事實。法律上的證據不同於一般的事實。首先,證據要具有合法性,即證據的形式、收集和查證都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其次,證據要具有客觀性,即證據必須是客觀真實的,既不能捕風捉影,更不能主觀臆斷。再次,證據要具有關聯性,即證據只有與案件事實有實質性聯繫,才能對案件事實具有證明作用。
講程序。法律思維思考與處理法律問題要從法律程序出發。程序問題在法律領域居於非常重要的地位。簡單地說,程序是法律所規定的法律行為的方式和過程,法律通過規定明確的程序來約束人們的行為。程序告訴人們實施某種法律行為時,應先做什麼事情,後做什麼事情,以及如何做這些事情才是符合法律......
簡述培養法治思維方式的途徑
講法律。法律思維思考與處理法律問題首先要以法律為準繩。
講證據。法律思維思考與處理法律問題要以證據為根據。
講程序。法律思維思考與處理法律問題要從法律程序出發。
講法理。法律思維思考與處理法律問題要運用法律原理和精神。
培養法律思維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而是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大學生可以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掌握法律方法、參與法律實踐等途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從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決法律問題的思維習慣。
學習法律知識。學習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是培養法律思維方式的前提。
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人們從法律角度思考、分析和解決法律問題的方法。 參與法律實踐。法律思維方式是一種在法律實踐中訓練、培養和應用的思維方式。隨著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法律對社會生活的調整範圍將越來越廣泛,人們面臨的法律事務必然會越來越多。這既對培養法律思維方式提出了迫切要求,也為培養法律思維方式提供了良好條件。
大學生培養社會主義法制思維的意義和方式
如何培養法律思維方式?
法制觀念是指人們對法制的看法和態度,其核心思想是對依法辦事的態度。當今社會,正確的法制觀念是大學生必備的法律素養,並已成為青年學生立足於社會的基本要求。如何提高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呢?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展開:
一、學校方面:
(1) 開設法律有關課程,傳播法律知識,指導大學生法律觀念的形成。觀念不是與生俱來的,一個人的法制觀念需要在一定的社會環境、文化氛圍中逐漸形成,高校教育應當把提高大學生的法制觀念作為對大學生的素質培養的組成部分,重視不併積極提高大學生的法制觀念。
(2) 強化案例教學,以分析案例的形式來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法制觀念。在課堂上引入一些時事案例,如:胡長清受賄案,遠華特大走私案等等。
(3) 豐富法制教育活動的形式。突破課堂,將法制法律滲透到大學生的校園活動中,如舉行法律知識講座,法律知識競賽,法律知識趣味問答,模擬法庭,組織學生觀看諸如《今日說法》這類的法制節目等等。
(4) 展開心理健康教育來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當前由於經歷過高考壓力,面臨著學習壓力、生活壓力、就業壓力,一般的大學生都存在著一些心理問題。很多案例表明,大學生的違法犯罪行為往往與大學生不健康的心理有關,所有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非常必要的。
(5) 以法制的觀念來管理學校,重製度,重程序,重平等,重自由。一個良好的制度氛圍對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概念是至關重要的。言傳不如身教。高校以法律概念來管理學校,實行制度管理、依法治校,在提高大學生法律觀念的同時,也使得校園文化更為清明,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術氛圍,有利於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自身方面:
(1)首先要學法、懂法、守法,這是成為一個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質。
(2)關注社會時事,關注新聞,探討新聞背後的故事,多看看《今日說法》這類的法律節目和《中國法制》這些法律報刊,提高自身的法律瞭解度和敏銳度。
(3)要學會勇敢地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更進一步說,維護社會正義。
(4)大學生要積極地參加與法律有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強化自己的法制觀念。
法律思維方式是法律職業者的特定從業思維方式,是法律人在決策過程中按照法律的邏輯來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或思維方式,是一種有價值取向的理性思維,價值取向和邏輯思維是其核心。
法律思維方式主要有下面幾個特徵:重視人權,有明確的價值取向,講證據,講程序,講法理。
如何培養法律思維方式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 學習並熟知法律知識。這是培養法律思維方式的前提,只有在瞭解法律條款熟悉法律知識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正確的法律思考,形成法律思維方式。
二、在學習中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提高思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邏輯思維是法律思維的核心之一,清晰的頭腦、縝密的邏輯思維是大學生培養法律思維方式的必須條件。
三、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樹立社會正義感。高校教育培養的是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而不應是一個高科技的高危險的犯罪分子。大學生作為青年一代,應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樹立社會正義感,勇於捍衛社會正義,只有這樣,一個大學生才能形成正確的法律思維方式。
四、參加法律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出真知,紙上談兵終是空。只有在社會中,在不斷地實踐中,大學生才能培養正確的法律思維方式。
培養法律思維方式作為提高個人素質的重要內容,不斷努力,不斷進步。...
結合實際說說培養法律思維方式對大學生成長、成才和發展的重要性(600字以上)
ty
提高法治思維的重要性?
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黨員幹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 者、實踐者,要自覺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 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