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展調研工作?

General 更新 2025-01-27

如何開展調研

第一:調查研究工作的選題

我們作為一般工作人員,調查研究的課題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被動選題,即上級領導安排的課題,二是主動選題,即根據自身工作需要選擇的調研課題。課題的分類,前面已詳述。

第二:調查研究工作的程序

調查研究是一項複雜而又艱鉅的工作,邏輯性條理性很強,因此,應該有它自己的程序。調查研究的過程是瞭解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過程也就形成了調查研究應該遵循的基本程序,這就是:準備工作、瞭解情況、分析研究和綜合提練。

1、準備工作和了解情況

首先是調查目的準備。每次調查研究之前,必須吃透調查研究的目的,搞清下去調查什麼、研究什麼,當然,目的準備不是讓調查者鑽領導的框框,目的準備只能是下去調查研究的一個方向,不應成為調查研究的結論要求。

其次是調查對象的準備。在確定調查研究的任務之後,就要對調查對象所處的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成果和目標要求。如萌芽期,就是事物發展初期,調查的目標要求是講清其性質和發展方向,指出應肯定還是否定即可,不應確定總結經驗的目標。生長期,就是事物的性質和發展方向已經清楚,應當講如何使它進一步發展,即主要講思路、講措施、講完善提高。只有目標明確具體,才能事半功倍,避免無效勞動。

第三是知識準備。調查研究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如果調查研究者本身對某一問題沒有較深的知識,就不可能做好對這個問題的調查研究。調查研究前,認真學習有關理論和上級有關方針、政策、指示以及有關業務知識,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學習,可以明確調查研究的方向,掌握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提高思想政策水平。做好與調查內容、調查對象有關的材料收集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前人已有的調研成果,以免重複勞動,浪費時間和精力。當然,這些知識是不可能在調查研究之前就一下子全部掌握的,主要還是要在平時的工作中注意積累掌握,到了臨近調查研究時再熟悉一次。知識的準備一般從三個方面來做:一是學習和掌握與調查研究的內容有關的上級規定、制度等文件;二是傳閱有關研究成果和報刊資料;三是學習和掌握與調查研究有關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

第四是組織準備。調查研究是一種開放型工作,除一些極單純的問題接觸人少以外,一般的調查研究涉及的人員都比較多。因此,必須做好組織準備工作。一方面是調查研究人員的組織準備工作。根據調查研究的任務大小,確定參與人數。如果一個單位承擔難以完成,可以聯合其他單位一起搞。如果參與調查研究的單位和人員比較多,就必須首先確定牽頭單位和負責人,然後根據人員多少和素質確定分組,並對調查的時間、步驟、方法、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以及調查研究的經費、交通工具等作出詳細計劃。另一方面是調查對象的組織準備工作。一般的調查研究都是上級對下的,因此調查者可以提前向被調查單位提出調查提綱要求,以便調查對象有充分準備。被調查單位一般應根據調查提綱和要求,對調查對象進行安排組織,比如什麼時間、什麼人蔘加座談會,什麼時間現場參觀等。在組織調查對象時,應特別注意不要專挑選報喜的人,而把那些有頭腦、平時愛報憂、甚至持不同政見者排除在外,即使有些人的意見不順耳,是錯誤的,但聽一聽,分析分析,使問題更加明確,還是有好處的。

準備工作完成之後,就可進入調查階段了。瞭解情況是整個調查研究工作的基礎,情況吃得透,問題摸得準,就為整個調查研究工作打了好的基礎。在這個階段,應該儘可能地接觸有關人員,儘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第一手資料。掌握的情況越多,對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就越有利。

2、分析研究和綜合提練

其實,這在調查瞭解情況的階段就開始了,因為在收集情況時,不可能像是錄音機一樣不用費腦子,而是一邊聽情況,一......

如何做好調查研究工作

近年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們也在積極探索新思路,創新方式方法,想領導之慮,謀領導之所思,辦領導之所需,在適需對路上做文章,不斷提高調研工作質效,提升服務工作水平。那麼,,要抓好以下三個方面:1.拓展思維,精心選題圍繞領導需要選準調研題目是關鍵問題,它是通過調研為領導服好務的前提條件。這就需要我們用心關注和把握公司的全局工作發展動態,需要我們平時就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研究工作上,牢牢把握各項重點工作進展的脈絡和趨勢,於細微處挖掘大題材、瑣碎中找出新思路、平淡處提煉新觀點,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提高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選準調研題目方面我們主要抓“五點”,即:履行職能中的“朦朧點”、重點工作中的“薄弱點”、基層工作中的“閃光點”、幹群關係中的“敏感點”和領導者眼中的“關注點”。2.廣調細查,精研深析調查研究貴在調查,重在研究,只有親自調查,深入研究,才能把情況搞準,把問題摸透,把對策想好。一是要做好調查前的準備工作,克服盲目性。對調研的目的、意義、所針對的問題了然於胸;對調查地點的選取、訪談人員的選定、座談會的參加範圍提前設計;對調查的對象、重點、難點以及素材的選擇要做到心中有數,事先拿出調研方案,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要進行全面細緻的調查,克服片面性。堅持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的調查,既通過彙報瞭解情況,又深入到一線獲得感性認識。調研不是對現成材料所進行的文字整理加工過程,不能靠材料堆材料。單純靠聽彙報、要材料進行調查研究,很容易被材料框住,而沒有了自己的思路,最終調研就容易成為從材料中來,到材料中去的東西。沉得越深,工作越實,獲得的資料才會越豐富。在思想上不斷有閃光點,使問題找得更準,對策和建議提得更好,調研成果的質量更高。所以我們必須貼近基層,走進基層,真正蹲下來、沉下去,儘可能多地進行調查,防止以點代面、以偏概全。三是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克服表面性。研究是調查的昇華,調研人員要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研究,把問題分析得透一些,再透一些,建議想得深一些,再深一些,啟示想得遠一些,再遠一些。要抓住傾向性、癥結性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從現象中把握本質,從原因中查找癥結,從實踐中發現解決的辦法,提出解決問題、推動決策落實的對策和建議;緊扣典型性經驗進行深刻剖析,從做法中發掘內涵,從事實中找出規律,從經驗中提煉出啟示,提出推廣經驗、發揮典型指導作用的思路和措施。 “責任追究上移、工作重心下移”;“溝通無界限、管理無時空、工作無小事、盡責無藉口、學習無止境”等等。3.凝練思想,精雕細刻語言為思想服務,思想靠語言表達,調研既是思想認識反覆提純的過程,也是語言反覆提煉的過程。領導事務繁忙,每天需要閱示諸多材料,調研文章如果思想性不足,參謀價值不大,可讀性不強,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很難引起領導的關注,其調研的價值也就無從體現。因此,調研必須在內容上有一定的思想性、在對策建議上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在文字表述上有一定的語言藝術性。一是要突出思想性。調研成果要富有真知灼見,缺乏真知灼見的調研成果不能輕意出手。經驗和啟示要富有典型性,能夠供推廣和借鑑;問題及對策要有針對性,能解決問題。調研如果簡單地羅列問題或經驗,停留在表面上的空洞的文字表述,所提的建議和啟示仍是別人腦中的東西和別人文中的東西,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二是突出可操作性。調研提出的對策不能是蒼白的文字表述,啟示也必須對實踐有直接的指導價值。要深入思考,想出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或對別人已想到解決思路的,賦予巧妙的解決途徑。以具體化、可操作性強的對策和建議,為領導出好主意、當好參......

談談怎樣做好調查研究工作

一、調研工作很重要

關於調研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地位作用,無須贅言。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析事之要、成事之道,是領導工作的一項基本功,是機關辦公室、文祕、研究人員的一項經常性工作,是參政輔政的基本職能。一是正確履行領導職責,充分發揮領和導的作用,你首先需要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得清楚“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這需要調查研究。二是調查研究是正確決策、科學決策的依據。領導一項重要職能就是決策,要想做到科學決策必須調查研究,無論是總結經驗、發現問題,還是分析形勢、研究對策,都需要調查研究提供依據支撐。特別是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後,面對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升級發展的諸多矛盾問題,更需要調查研究找出辦法。這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寶貴經驗,也是實事求是唯物辯證觀點具體體現,毛澤東講,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正確的調查,就沒有決策權。陳雲講,“不惟書、不惟上、只惟實”“討論、反覆、比較”,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三是調查研究是參政輔政的重要途徑。機關辦公室文祕和研究人員,是領導的參謀和助手,如何給領導出點子、謀法子、找路子,特別是謀大思路、出大主意、當大參謀,必須有紮實深厚的調研功底作支撐。

二、調研是調查與研究的有機統一

一般意義上的泛調研、淺嘗輒止的淺調研,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調研。調查研究是調查與研究二者有機統一。嚴格意義上的調研是帶有研究意義、在一定目的指導下的調研,是調研基礎上帶有一定目的性、導向性的昇華、系統研究。唯此,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真正調研。辦公室單純聽彙報、看材料不算調研,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大而化之看看不算調研,只做材料簡單堆積拼湊、不做系統分析研究不算調研。

三、調研要講究方法和藝術

完成一次調研,通常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通過一定的方法來進行。一般講,完成一次調研需要做好前期準備、組織實施、後期加工三個環節。前期準備,就是根據調研目的,擬定調查提綱、收集相關調查資料的過程,包括調研對象遴選、調研樣本確定、調研方法使用、調研時間選擇等。組織實施,就是調研人員依照調查提綱,開展調查研究的過程,通過一定的調研方法,完成調研任務的過程。後期加工,就是地前段準備和調查的基礎上,進行調查數據資料彙總分析,撰寫形成調查報告的過程。可以說,3個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通常講,調研組織實施,也就是獲取調整資料的方法有:召開綜合和專題座談會、個別走訪座談、查閱相關資料、調查問卷、現場考察等。

在具體操作環節上,為了掌握瞭解真實情況,打消被調查者的思想顧慮,啟發活躍參與調查人員思維,可採取一對一調查、無記名填寫意見、領導迴避等辦法,盡力營造寬鬆、開放的氛圍,儘量收集到原汁原味、翔實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四、撰寫調研報告有道可循

撰寫調研報告,是調查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撰寫出一分有情況、有問題、有分析、有建議的高水平、高質量、高價值的調研報告,是許多調研報告撰寫者棘手和頭痛的問題。無論是單一的專題調研,還是複雜的綜合性調研,調研報告通常由3部分構成。除擬定好調研報告的標題外,得有序言、主體、結尾三部分組成。序言主要是簡明交待調查的目的意義、調查的過程。結尾可以是調研的啟示或者是調研成果的運用建議。這部分視具體情況而定,可有可無。中間的調研主體是重點和核心,也是決定整個調研成功與否、調研報告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主要包括:調查的基本情況、調查分析和調查結論、調查建議。經驗總結性調研,還要包括調查啟示等內容。第一部分,調查的基本情況,主要通過反映調研主題幾個方面的描述性表述組成。由調研的定性概念和調查的定量數據作支撐。也就是中醫大夫的......

怎樣認識搞好調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是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也是認識事物的一個過程,

如何開展好調查研究工作

。所謂調查研究就是通過一定的途徑和方法,對客觀事物進行觀察瞭解,以獲得關於客觀事物的各種材料,在此基礎上,人們對所獲得的材料進行科學處理,以獲得關於客觀規律的認識。嚴格地說,調查和研究是兩個環節。對事物進行觀察、瞭解、收集各種數據和素材,進行感性認識的過程,實質是調查。在此基礎上,進行理性分析、抽象、概括、整理、歸納、昇華,這才能叫研究。

一、開展調查研究的重要性

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進行調查研究的條件、內容、手段、工作都發生了新的變化,但調查研究在黨的決策工作和全部領導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僅絲毫沒改變,而且顯得更為重要。特別是在複雜的形勢和繁重的任務面前,要提高領導能力和工作水平,增強決策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必須重視調查研究。只有通過調查研究,認清事物本質,才能正確認識改革開放面臨的新任務,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和思想路線;只有通過調查研究,才能提高統攬全局、駕御局勢的能力;只有通過調查研究,才能瞭解群眾需要,掌握群眾的願望,把好事辦在群眾心坎上;只有通過調查研究,才能提高領導能力和決策水平,實現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

(一)從大的方面講,調查研究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要求,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切真知灼見都來源於社會實踐,任何真理都是人們在長期的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的。調查研究是一項重要的實踐活動,只有通過調查研究,才能瞭解事物的現狀、性質和發展趨勢,準確地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我們黨歷來重視調查研究,不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都強調要紮紮實實搞好調查研究。毛澤東同志講過一句名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調查就是解決問題”;鄧小平同志提出:“離開調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領導者也不可能進行正確的領導”;江澤民同志強調:“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更沒有決策權”。毛澤東同志對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和特點的認識,不是到書本里面去找,而是到現實中去找。他親自調查,親自動筆,寫出了影響深遠的《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論十大關係》等重要文章,他的調查研究活動,貫穿於他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整個過程之中,在調查的廣度和深度上都是罕見的。正是有了這種深入的調查研究為基礎,他才能夠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制定出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領導黨和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設的勝利。鄧小平同志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認真調查總結人民群眾的實踐經驗和偉大創造,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使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是新時期黨的性質、宗旨的新概括,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就要知道群眾想什麼,需什麼,盼什麼。要了解人民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從而知民心、順民意、解民困,就必須深入調查研究。我們的黨和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是為人民謀利益的,要真正服務好人民,真正為人民謀利益,就要廣泛深入調查研究,瞭解社情,吃透民意。只有全面瞭解了社情,準確吃透了民意,我們的決策、政策和各項工作才不會失誤,才能有效地達到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利益的目的。通過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調查研究,一方面可以加強和密切黨委、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聯繫,溝通各方面人士的思想,充分......

如何開展好調查研究工作

人的思想、心理、性情、性格,千差萬別。搞調研工作,要學會懂人、學會了解被調研的對象,這就要求我們要廣泛涉獵我們工作範圍內的各方面的專業知識,否則,在調研中就會出現答非反問,難入正題現象。所以,科學文化知識、社會學、心理學、人才學、管理學等等方面都要涉獵一些。通過學習,切實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並自覺貫徹於調查研究的全過程。第三,要懂寫作。調查研究後,對於調研結果,需要用調研文章把它反映出來,這就要求從事調研工作的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定作水平。

第二,“不畏浮雲遮眼望,自緣身在最高層”,要站得高。要明確調查研究的目的。我們進行調查研究的目的就是確保工作符合實際、沿著正確的軌道運行。因此,搞好調查研究的前提是要明確調研的目的是什麼,如果目的不明,就是無效勞動,無事找事,無病呻吟。因此我們在調研之前,首先要對研究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發揮什麼作用心中有數,而不單為了完成任務寫篇文章。站得高,有三個方面非常重要。第一,重點要明。就是要明確調研的重點,要緊緊圍繞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要注意新出現的關係全局的苗頭性問題,做好超前調查研究,把矛盾和問題消解在萌芽狀態。第二,立意要高。立意對調研工作成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意在筆先”,即立意(主題)要在調研之前就應明確,操筆為文,連立意也不明確,那就很難下筆。明朝黃子肅在《詩法》中說:“意者,一身之主也”。立意制約著文章的內容、思想。立意是文章的靈魂,沒有立意或立意不明確,形成的調研結果就會是現象的羅列、材料的堆砌。在調查研究中要善於抓住第一材料,然後經過科學的提煉、概括和總結,從中找出帶規律性的東西,提出可操作性的方案和方法,用以指導實際工作。第三,煉意要深。也就是提煉主題,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質。我國古人認為發現“意”後,還要從大量的材料中下苦功

求得其精,稱之為“煉意”。煉意是對事物本質的認識。“金百鍊則雜氣而精光發”,“意”須百鍊才能除掉雜質。拿現代語說,就是確立主題後,還要提煉主題,要從事實材料中提煉出符合事物規律的認識。立意是事實材料的客觀性和作者的主觀性相統一的產物。而煉意則是實現統一的手段,是在豐富的材料基礎上進行概括實現的。是去粗取精、由表及裡,由現象達到本質的認識。這就是馬克思指的頭腦加工。我國古人稱為“胸有爐錘”,經過千錘百煉,才顯現精意。我們在處理從調研中得來的材料時,要站在時代的高度、政策的高度、歷史的高度、上級的高度、群眾的高度、創新的高度來考慮和思考問題。站在這樣五個高度,我們的調查研究就具有時代精神,就有高度,體現了某一時期黨的路線、政策的內容,對工作就有一定的推動,借鑑作用。

第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要沉下去。一個人要獲得感性認識有兩個方面非常重要。一是親歷親為,二是間接獲取,作為基層幹部來講,親歷親為更為重要。必須做到“三個深入”:第一,深入工作。我們的調研要為工作服務,必須深入到工作中去,要參與工作的全過程,堅決克服工作調研“兩張皮”的問題,要及時對工作推進的反響、效果、典型進行全面瞭解,從而及時改進和完善。因此,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堅持直接調查和蹲點調查相結合,不搞“花拳繡腿”,防止蜻蜓點水。第二,深入群眾。群眾最有發言權、評判權。要多聽群眾對的看法,使調查研究的過程成為密切黨群關係、幹群關係的過程;第三,深入實踐。要通過實踐檢驗認識的正確與否以及價值大小。搞調查研究,不能只能寫篇文章就完事,一種思想、一種理念、一種方案,要組織實驗,要用實踐來檢驗其可行性,要帶頭踐行所提出的思想觀念,帶頭去宣傳所提出的主張。經常深入實際......

怎樣加強調研工作

調研工作在工作過程中是最具基礎性的一個環節,它的工作成效直接關係到各項工作開展落實的實際質量。因此,進一步調研工作實效,提高調研工作質量,基層機關幹部必須研究的重要課題。

當前,影響調研工作實效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一是在調研程度上深入實際工作不夠。有的開展調研工作思想態度不端正,工作作風不紮實,走走形式,走走過場,敷衍了事;有的只揀工作成績好的、業績比較突出的單位跑,怕遇到問題、怕碰到麻煩,行動上不敢深入;有的調研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不高、業務素質參差不齊,無法滿足調研工作的需求。

二是在調研方式方法過於單一。從調研工作的現狀來看,調研組在實際調研過程中,多數在聽取調研對象單位的意見和想法,真正聽取基層群眾的意見的情況比較少,難以瞭解基層在真實情況。

三是在調研結果運用不夠深入。調研工作獲取的各種信息往往千姿百態,數量龐大,但很多調研人員怕辛苦、怕麻煩,不能夠對調研資料進行有效的梳理、彙總和總結,難以發現調研課題的主要矛盾,矛盾的根源在哪裡,也就難以分析出解決這些矛盾的有效辦法。

針對上述調研工作存在的實際問題,要增強調研工作的實效,切實提高調研工作的質量,首要任務是積極探索,改進調研工作的實際成效。

開展調研工作首先要深入實際,不搞形式上的調研。調研工作成效如何,首先看與是否深入實際、深入實際的程度有直接的關係。因此,開展調研工作,既要堅持“走”下去,又要走的深、走得遠、走得廣,才能取得真正的實際效果。

領導幹部如何做好調研工作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正發生著深刻變革,觀念的碰撞、利益的再分配、人員的大流動,必然誘發新的矛盾,出現新的情況,產生新的問題。各級領導幹部要能夠沉著應對新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保持社會大局穩定,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推動“三個文明”建設進程,實現十六大提出的奮鬥目標。在這一過程中,領導幹部尤其要注重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提高領導能力和決策水平,做優秀的領導者。

一、要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 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是我們黨一貫的思想路線。真正做到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必須堅持進行全面的、系統的、周密的調查研究。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調查研究,重視運用調查研究的成果來指導革命實踐。毛澤東同志是最光輝的典範。他在革命戰爭年代和和平建設時期寫下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興國調查》、《長岡鄉調查》、《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論十大關係》等許多調查報告和政論文章,用以指導革命和建設實踐。在國際國內形勢日新月異的今天,要做到與時俱進,思想觀念、工作方法、知識水平等各方面不落後於時代,不落後於社會,必須要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在調查研究中增長才乾和知識,增長能力和水平,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事實證明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各級領導正確決策的根本保證。只有通過調查研究,我們才能真實、準確、系統、全面地掌握實際情況,正確決策,落實決策,在實踐中檢驗決策的正確性。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和修正決策的不足之處,並預測未來,規劃長遠。因此,領導幹部要重視調查研究工作,只有重視了,才能做得好。

二、要善於開展調查研究工作 開展調查研究應該是領導幹部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做調查研究不難,但真正調查到情況、研究出成果,做好調查研究,就有一定難度了。調查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不一而足。在實際工作中開展調查研究,可以在“五要”上下功夫:

一是腦要靈。要善於思考,圍繞大局,把握中心,確定調研方向,研究發現和提出調研課題。要圍繞大事、要事搞調研,不要糾纏於細枝末節的小事,提高調查研究的實際作用和應用價值。既要置身事中,增強感性認識,在具體工作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和教訓;又要置身事外,站到一個高點重新審視,“超然物外”,從宏觀上把握。在宏觀上把握大局,在微觀上抓住重點,展開調查研究工作。對存在的問題要善於思考,結合實際,找準調研方向;對取得的成績要善於總結,提煉昇華,找準調研角度。想問題要有深度,能夠扒開浮萍看水底,不為表象所迷惑,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出問題的實質,發現一些有規律性的東西。對問題對症施藥,尋求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和措施;對成功的做法,總結、提煉和昇華,上升為有指導意義的理論。

二是心要細。調查研究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只要心細就會有收穫。領導幹部做調查研究工作比一般幹部要便利,機會要多。領導幹部經常要下基層、進廠礦檢查指導工作,走訪群眾,與各個行業、各種崗位、各個層次的人打交道,有很多的機會從各種渠道獲取信息,能夠廣泛地瞭解社情民意,掌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貫徹執行中的情況,被調查的人也樂意向領導幹部反映情況。我們正處在一個信息社會、一個信息時代,處處留心皆信息。領導幹部只要心細,隨時隨地注意掌握情況,都能為自己的調研課題和工作決策找到準確、實在的第一手資料和有參考價值的情況。調查研究既要了解過去,又要認識現在,還要預測將來。就如防汛,既要了解歷史上同時期的水文情況,更要掌握當前的防汛形勢,還要預測今後一段時期的天氣狀況,這樣才能打好防汛這一仗。

三是耳要順。調查研究必然要調查......

市場調研工作如何展開 10分

轉載

市場調研方法(操作程序)

一、什麼是市場調研

市場調研是發現和提出企業營銷的問題與需求,而系統地、客觀地識別、收集、分析和傳播信息,從而為提高與修正企業的營銷決策的過程。

市場營銷的關鍵是發現和滿足消費者的要求。為了判斷消費者的要求,實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營銷策略計劃,營銷經理需要對消費者、競爭者和市場上的其他力量有相當的理解。特別近年來許多因素的出現,促使對信息的質和量的需求有了更大的提高。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化營銷促使企業對信息有更高更廣的需求;隨著消費意識的提高,企業的營銷決策人員需要對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趨向有更準確和更深入的瞭解;由於市場的競爭加劇,市場的變化速度加快,則也必須對營銷策略和工具有更深層次更快速的的瞭解和反應。

二、市場調研的操作程序

市場調研是一個科學性很強、工作流程系統化很高的工作。它是由調研人員收集目標材料,並對所收集的材料加以整理統計,然後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以便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正確的預測的方法,市場調研必須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它的工作組成必須依照嚴格合理的工作程序,具體說來,它包括提出問題,調查收集材料,分析預測問題三個部分。

具體說來,一個調研過程包括以下幾步程序:

1、發現問題,或者提出問題

2、確定調研課題

(1)、確定收集資料的範圍

(2)、確定調研課題

3、調研設計

(1)、確定調研目的

(2)、確定數據的來源

(3)、確定調研工具與方法

(4)、確定調研人員

(5)、選擇調查樣本

(6)、經費與時間預算

(7)、制定營銷計劃

4、調研計劃執行

(1)、資料收集

(2)、資料加工

(3)、資料分析與解釋

5、提交調研報告

三、市場調研操作程序的說明

A、發現和提出問題

市場千變萬化的,同時又具有一定的時間與空間上的穩定性,這包括字企業內部的因素和企業外部的因素兩個方面。因此一個企業要做到了解市場的內外因素的變化,只有對市場情況進行必要的瞭解,才能制定出恰當的企業經營戰略決策。

對於企業來說,一般準備市場調研時,多數是企業準備進行重大的企業經營戰略的決策,或者市場營銷的調整,或者遇到重大的問題並想知道其問題的最後來源。

在分析問題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分析企業現狀,企業目前面臨的市場問題是什麼,以及發現此類問題應採用的相應措施;

2、潛在的問題,這種問題難以發覺,需要細緻的觀察與分析;

3、策劃新市場,預測可能遇到的問題;

4、在眾多影響市場的問題中,何者值得分析;

5、企業希望的未來市場。

在市場問題明確後,將可以協助擬定市場調查架構,並明確市場調查所達成的目標,以及所採用的相應的營銷策略。

B、確定調研的課題

1、確定收集資料的範圍

(1)、市場狀況。行業的內外環境資料,市場的總體趨勢,從而對市場宏觀走向進行分析;

(2)、企業內部環境分析。包括企業市場營銷的架構,企業對於市場變化的應對情況,產品,價格,渠道,促銷,服務體系等;

(3)、產品變化情況。瞭解產品與競品之間的優劣勢,並瞭解企業內部人員如生產部門和營銷部門的意見,與外部人員如經銷商和與企業有一定合作關係的企業,如原料供應商對企業的觀點等;

(4)、消費者對於企業經營看法與產品看法。

2、確定調研課題:

經過材料的收集,對於所調查的問題更加明朗,由此可以初步確定調研的課題,確定調研課題有以下幾個要......

如何做好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是一項複雜又艱鉅的工作,邏輯性條理性很強,因此,應該有它自己的程序,調查研究的過程是瞭解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過程也就形成了調查研究應該遵循的基本程序,這就是:準備工作、瞭解情況、分析研究和綜合提練。

1、準備工作和了解情況

首先是調查目的準備。調查研究是有目的而進行的。在起始調查研究之前,就應該對本次調查研究的動機,意圖和任務有充分的正確的理解,每次調查研究之前,必須吃透調查研究的目的,搞清下去調查什麼,研究什麼,當然,目的準備不是讓調查者鑽領導的框框,目的準備只能是下去調查研究的一個方向,不應成為調查研究的結論要求。

其次是調查對象的準備。在確定調查研究的任務之後,就要對調查對象所處的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成果和目標要求,如萌芽期,就是事物發展初期,調查的目標要求是講清其性質和發展方向,指出應肯定還是否定即可,不應確定總結經驗的目標。生長期,就是事物的性質和發展方向已經清楚,應當講如何使它進一步發展,即主要講思路、講措施、成熟明,應當講如何使它進一步完善提高。只有目標明確具體,才能事半功倍,避免無效勞動。

第三是知識準備。調查研究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如果調查研究者本身對某一問題沒有較深的知識,就不可能做好對這個問題的調查研究。調查研究前,認真學習有關理論和上級有關方針、政策、指示以及有關業務知識,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學習,可以明確調查研究的方向,掌握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提高思想政策水平。做好與調查內容、調查對象有關的材料收集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前人已有的調研成果,以免重複勞動,浪費時間和精力。當然,這些知識是不可能在調查研究之前就一下子全部掌握的,主要還是要在平時的工作中注意積累掌握,到了臨近調查研究時的再熟悉一次。

知識的準備一般從三個方面來做:一是學習和掌握與調查研究的內容有關的上級規定、制度等文件;二是傳閱有關研究成果和報刊資料;三是學習和掌握與調查研究有關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

第四是組織準備。調查研究是一種開放型工作,除一些極單純的問題接觸人少以外,一般的調查研究涉及的人員都比較多。因此,必須做好組織準備工作。

一方面是調查研究人員的組織準備工作。根據調查研究的任務大小,確定參與人數。如果一個單位承擔難以完成,可以聯合其他單位一起搞。如果參與調查研究的單位和人員比較多,就必須首先確定牽頭單位和負責人,然後根據人員多少和素質確定分組,並對調查的時間、步驟、方法、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以及調查研究的經費、交通工具等作出詳細計劃。

另一方面是調查對象的組織準備工作。一般的調查研究都是上級對下的,因此調查者可以提前向被調查單位提出調查提綱要求,以便調查對象有充分準備。被調查單位一般應根據調查提綱和要求,對調查對象進行安排組織,比如什麼時間、什麼人蔘加座談會,什麼時間現場參觀等。在組織調查對象時,應特別注意不要史挑選報喜的人,而把那些有頭腦、平時愛報憂、甚至持不同政見者排除在外,即使有些人的意見不順耳,是錯誤的,但聽一聽,分析分析,使問題更加明確,還是有好處的。

準備工作完成之後,就可進入調查階段了。瞭解情況是整個調查研究工作的基礎,情況吃得透,問題摸得準,就為整個調查研究工作打好了好的基礎,在這個階段,應該儘可能地接觸有關人員,儘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第一手資料。掌握的情況越多,對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就越有利。

2、分析研究和綜合提練

其實,這在調查瞭解情況的階段就開始了,因為在收集情況時,不可能像是錄音機一樣不用費腦子,而是一邊聽情況,一邊就開始分析研究了。分析研究是瞭解情況階段的昇華。瞭解情況階段的工作,只有通過......

如何進行社會調研

所謂調研,即為調查研究而已。而調查之意即指應用科學方法,對特定的社會現象進行實地考察,瞭解其發生的各種原因和相關聯繫,從而提出解決社會問題對策的活動。在作調查要注意以下方面:據其調查內容和功能的不同,調查可分為研究性的調查(為解決理論性或政策性的問題而進行)和工作性的調查(為解決當前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而進行)。作社會調研,大體可分由以下幾步:第一步,選題。根據當前國家經濟形勢和相關的方針政策,以及自己的興趣和學識,並結合社會調查的要素特徵,選定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如小城鎮建設,退耕還林等等。選題時應當採用必要的查閱文獻資料,諮詢相關老師等方法。第二步,計劃。緊扣選定的主題,參照相關資料,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並確定系統的調查項目,比如說要研究小城鎮建設的問題,就要提出其必要性和所需條件等問題,每個問題又包含了若干小問題。第三步,設計指標。指標就是用一定的數量和單位來描述調查對象,如某地區的人口和人均收入等。要用各種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從各方面完整地揭示調查對象的本質特徵,保證其縱向和橫向的可比性。第四步,擬定提綱。就是用提綱的形式將以上的準備確定下來,對所有提出的問題和項目加以精選,分別輕重穩急,使其系統,完整。第五步,選擇適當的調查方式和方法。常用的調查方式有普遍調查(對調查對象的每個部分每個分子毫無遺漏的逐個調查),典型調查(選擇一個或若干個具代表性的單位做全面,系統,周密的調查),個案調查(對社會的某個個人,某個人群,或某個事件,某個單位所做的調查)。常用的調查方法有問卷法(合理設計問卷,採用開放式,封閉式或混合式問卷收集信息),文獻法(通過書面材料,統計數據等文獻對研究對象進行間接調查),訪問法(通過交談獲得資料),觀察法(現場觀察,憑藉感覺的印象蒐集數據資料)。第六步,培訓與準備。請有關專家對調查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包括調查態度和調查技能的培訓。此外,還應該注意籌備必要的資金和物質條件,作好與被調查單位的接洽工作,並爭取有關單位的支持,保證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以上參考百度知道等相關文章)從調研性質看,調研可分定性和定量,雖然這次主要是定量,但是我個人以為定性調研也不可忽視,作定性調研才可以獲取足夠信息,從而可以分析出調研的基調,這是調研的前提。一般來說,作定量調研為常規調研所必需的。定量研究即為,應運社會統計學知識,對大量的,繁雜的社會現象進行分析時,通過獲取大量的社會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如上文所指出的常用的調查方法有問卷法、文獻法、訪問法、觀察法。根據我們所進行的幾次調研的體會而言,訪談式問卷調研,是基本可以把所需要的資料獲取。那麼根據調研對象,問卷涉及有其區別。西部少數民族的社會保障研究,所涉及的主體無非是政府、保障對象(農民或市民),他們即為有社會意義的調查對象。政府問卷查,較為易做,可從其政府辦公文件(常說的“紅頭文件”)獲取。那麼主要所應作的即為入戶訪談。如果做入戶訪談,工作量就相對來說,比較大。但可獲取第一手資料,其價值較大。入戶訪談,主要在於溝通,在這裡,調查員的溝通技巧顯得非常重要。話是開心鎖之鑰匙。溝通要有一個合適的話題,圍繞它進行交流。總而言之,說來容易,做起來不是太容易,但隨著經驗的增加,調研技巧的掌握,自己對調研有一套心得或體會。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開展調研工作?
如何開展銷售工作?
領導幹部如何開展調研?
如何開展教研組活動?
部門領導如何開展工作?
空降領導如何開展工作?
談談今後如何開展工作?
項目經理如何開展工作?
沐足管理如何開展工作?
學生幹部如何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