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擊鼓的意思是什麼?
道觀傍晚擊鼓什麼意思
道教宮觀裡的鐘鼓文化
鐘鼓文化在我國的歷史很久遠,是古代的兩種打擊樂器。根據文字記載,黃帝與炎帝交戰時,曾擊鐘鼓以助士氣。但真正用之廣泛,卻在制禮作樂的年代。道教十方叢林裡講究的“鍾板常住”,是講道教叢林以鍾板為號令,召集道眾以及報時、按排日常生活事務。鍾板交接有嚴格的定製,名曰:“過鉗錘”。鉗是互相鉗接,環環緊扣,混元一氣,不紊不亂,雅靜肅穆,為常住之儀範,故當慎行其事。鐘鼓二樓設大殿前左右兩方,古有“左鍾右鼓”之稱。清晨稱“開靜”,即打開一夜之沉靜,晚上稱“止靜”,即停止一天之活動復歸於寧靜。清晨先擊鐘後擊鼓,晚上先擊鼓後擊鐘,故又稱之“晨鐘暮鼓”。
道教宮觀裡的鐘一般分大鐘、報鍾、懺鍾、帝鍾四種。懺鍾、帝鍾用於道場中,而大鐘與報鍾卻用於開靜止靜。《荀子"樂論篇》中說:“凡鍾為金樂之首……梵宮仙殿,必用以明攝謁者之誠,幽起鬼神之歌”。《夢溪筆談》中對扁鍾和圓鍾各身的發音特點作了精闢的分析,結論說圓鍾比呈橄欖形口的鐘產生的聲音持續時間長的多。因此道教宮觀多用圓口形大鐘,古時的鐘最初為竹、木陶製成。後來有了石鍾和有固定音高的金屬製鍾。凡鐘上一般多有銘文,以示神聖威嚴。《道藏》中《道書援神契》中將鐘磬合注:“古者祭樂有編鐘編磬。每架十六,以應有十二律及四宮清聲,又有特懸鐘懸磬。特懸者,獨懸也。今洞案金鐘玉磬,又有大鐘等,皆本諸此。其大銅磬,本諸擊缶。周禮,鳧氏為鍾,磬氏為磬。”我國自古即有銅鐘之製作。《廣弘明集》卷二十八載,北周天和五年(公元566年),制大週二教鍾銘(北周武帝制)。下面分別就各種鍾予以介紹:
一、大鐘
又稱撞鐘,通常高約1.5米,直徑約0.6米,懸掛在鐘樓之上。用於召集道眾,朝夕報時。大鐘的上部雕有龍頭,稱為釣手,下部有相對的二卒蓮花狀撞座,亦稱八葉,兩座以兩條文叉呈直角的條帶相連結,稱六道;又在上部列有環狀的小突起物,稱之為乳郭;從撞座以下稱為草間,下緣稱駒爪。道教一般非十方叢林不可懸掛大鐘大鼓,故而有“鍾板叢林”之說。叢林懸掛大鐘大鼓,一般在三十、十四晚止靜,初一、十五開靜用之,稱之為“開大靜、止大靜”。
凡大鐘叩108聲,原因多種,一種以陳元龍《格致鏡原》引《紺珠》雲:“凡撞鐘一百八聲以應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之數”;一種認為可以廓清一百零八種煩惱之憂。道教撞大鐘有很嚴的定製,清晨五更寮房交板給報鍾,報鍾接過“三清”,滾三翻“落四御”交給大鐘。大鐘接過“三清”早上先緊後慢,晚上止靜先慢後緊,其擊法為 “緊十三,慢十四”。三翻畢,“落四御”交大鼓。擊大鐘時還默唸“鍾文”,早晨開靜念:“聞鐘聲,拜老君,離地獄,出火坑,願成道,度眾生”。接三清時念寶號“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一擊;“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二擊;“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三擊。畢“緊十三念:“太上無極祖混元皇帝道德天尊”。一字一擊。畢“慢十四”念:“朔旦(初一開靜,三十止靜念“月晦”)洪鐘初叩音,金鈴空谷自傳聲,上叩聖神通天耳,下徹幽冥鬼神欽,上祝國祚萬萬歲,下保黎民皆太平,皇圖鞏固山河壯,文武祿位得遷升,無邊世界干戈息,天長地久舜日臨,遠近善男信女等,增福延壽得康寧,臣等志心皈命禮,不可思議功德尊”一句一擊。畢接擊“緊十三”,文同前,畢接擊二翻“慢十四”念:“洪鐘二叩山門旺,道妙法律永長興,父母師長並道侶,各得鹹安受天恩,學道修真皆有份,護持無魔勉力行,黃芽日日多增長,白雪朝朝潤延齡,先天一氣來運化,三才氣和五行靈,八卦配合陰陽道,迷悟妙省樂圓成,臣等志心皈命禮,不可思議功德尊”。一句一擊。畢接擊“緊十三”文同前,畢又接擊“慢十四”念:“洪鐘......
民間舍孩子是什麼意思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中國,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經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除夕 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除是除舊佈新。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 關於除夕的由來有一種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凶惡的怪獸叫夕,我們的祖先曾遭受這種最凶猛的野獸的威脅,它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發現,夕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裡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裡,“夕......
古代的得勝鼓是啥意思
流行於休寧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陽一帶的一種民間舞蹈,又名“得勝鼓”。傳說是為了紀念唐代大將張巡、許遠抗擊安祿山叛軍得勝,而擊鼓歡慶。此舞由數十人表演,擊鼓者打扮成武士,短打緊身,十字披紅,頸挎仗鼓(扁圓形皮鼓),右手緊握短而粗的鼓槌,左手持健鈴,隨著行進步伐擊鼓面或敲鼓邊。另有十數人手持檀木夾板,邊行進邊擊拍,發出清脆的響聲。隊列前面有一對大紅燈籠,一人持纛,上書“得勝鼓”三字,後隨一隊蜈蚣旗幡,整個場面威武雄壯,令人振奮。
仗鼓舞也是張家界市桑植縣白族獨有的一種民族舞蹈,尤其是張家界天子山一帶的白族人,大都愛跳仗鼓舞。逢年過節、遊神、趕會,山山寨寨都要舉行歡樂的“跳舞節”。 仗鼓舞以“仗鼓”作道具,與朝鮮族鼓舞有異曲同工之妙。 鼓長1.2米,兩頭大如碗口,用皮革繃面,中細可握,形如木杵。相傳南宋末天寶年間,有谷、王、鍾三姓兄弟在蒙將兀良合臺“寸白軍”服役,後“寸白軍”被遣散,三人即從雲南大理流落至桑植定居。某年臘月,白族兄弟們正在打餈粑準備過年,一幫官兵突然圍寨抓人,白族人即用粑粑杵奮起反擊,將官兵打敗,白族人為慶賀這一仗的勝利,就以木杵作道具跳舞作樂,這便是仗鼓舞的由來。後來,白族人將粑粑杵改成鼓,配以笛子、嗩吶、大號和鑼、鈸、罄等鳴樂伴奏,同時創造了八十一套舞蹈動作,成為一種獨具風格的民間舞蹈。
中國的民間習俗有哪些?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而之前則是年三十了。呵呵,大抵與平安夜是一個級別。
傳統的春節應該怎樣過?
臘月25:接玉皇趕亂歲照田蠶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今日焦點:
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可見,在傳統社會裡,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
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照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千燈節
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幹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幹卓拉"去廟裡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遊藝活動。
臘月29:小除夕過趕年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臘月31除夕:貼門神貼春聯放爆竹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quo......
擊鼓傳花的簡介
數人或幾十人圍成圓圈坐下,其中一人拿花(或一小物件);另有一人揹著大家或矇眼擊鼓(桌子、黑板或其他能發出聲音的物體),鼓響時眾人開始依次傳花,至鼓停止為止。此時花在誰手中(或其座位前),誰就上臺表演節目(多是唱歌、跳舞、說笑話;或回答問題、猜謎、按紙條規定行事等);偶然如果花在兩人手中,則兩人可通過猜拳或其它方式決定負者。擊鼓傳花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遊戲。胡錦濤總書記2012兒童節前夕考察少年宮時就曾與小朋友玩擊鼓傳花 據文獻記載,擊鼓傳花是中國古代漢族民間酒宴上的助興遊戲,屬於酒令的一種,又稱“擊鼓催花”,在唐代時就已出現。唐代《羯鼓錄》一書中提到李隆基善擊鼓,一次他擊鼓一曲後,起初未發芽的柳枝吐出了綠色來。此典故初為“擊鼓催花”,後用作酒令,改作“擊鼓傳花”。杜牧《羊欄浦夜陪宴會》詩句中有“球來香袖依稀暖,酒凸觥心泛豔光”,可以得知唐代酒宴上擊鼓傳花助興的情景。宋代范成大《上元記吳中節物》詩有“酒壚先迭鼓,燈市早投瓊。”《紅樓夢》第54回裡也有對擊鼓傳花的描寫。眾人為了聽賈母和鳳姐說笑話,故意叫擊鼓的女先兒(盲女藝人)停鼓。另有一種類似擊鼓傳花的助興遊戲,叫做流觴。人們在岸邊依次席地而坐,在水上游放置一隻酒杯,任其飄流曲轉而下,酒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就要飲酒作詩。 國外也有類似的小遊戲,叫做Pass the parcel(傳包裹,傳禮物),但遊戲的目的不同。這是一個獲得禮物的小遊戲。將禮物用紙層層疊疊地包起來,大概包上十層。參加遊戲的人圍坐在一起,一人控制音樂的響起和停止,其他人依次傳遞紙包,音樂每停一次,得到紙包的人便打開一層紙。當紙包只剩最後一層紙時,拿到它的人便可以擁有這份禮物。為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和參加者的積極性,還可以在各層之間附加一些其他的小禮物。
水祭是什麼意思
中國民俗節日 春節 中國民間傳統的新年節日。新年指夏曆元旦,即正月初一。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漢、壯、布依、侗、朝鮮、仡佬、瑤、畲、京、達斡爾等民族都過此節日。日本、朝鮮、越南等國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史記》、《漢書》稱正月初一為“四始”(歲之始,時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和“三朝”(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朝亦始也)。一年伊始,萬象更新,古人常在此時舉行朝賀,從事各種娛樂,迎神祭祖,占卜氣候,祈求豐收,逐漸形成內容豐富的新春佳節。從歷史上看,元旦前直到元宵,都屬新年範圍。節日活動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其內容大致有: ①過小年或交年。時間在臘月二十四日(北方多在二十三日)。民間傳說灶君在這一天朝天奏事,民間也在這時祭灶。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人人沐浴,打掃屋舍,乾乾淨淨迎接新年。 ②除夕。俗稱大年。此時家人團聚,吃團年飯,團坐待旦(稱為守歲)。晚輩還要拜謁尊長(稱為辭歲)。 ③貼門神和春聯。漢代的習俗是在門戶上畫雞、懸葦,或畫神荼、鬱壘二神像於桃板上,立於門戶間,意在驅逐瘟疫惡鬼,後演變為門神和年畫。桃板又稱桃符,五代至宋朝年間,人們又在桃符上書寫祝壽一類詞句,以後演變為春聯。 ④放爆竹。此時,由少年裝扮成鍾馗等鬼神形狀,小兒戴上“鬼臉”面具,沿街遊行,鳴鑼擊鼓,以驅崇迎祥。有人認為這是驅儺(古代的一種驅逐疫鬼的求神儀式)的遺風,以後逐漸變為節日的一種娛樂。 ⑤元旦辰時起,家人團拜,然後出行,俗稱走喜神方。路遇親友,互致祝賀,稱為拜年。還有男女老幼盛裝出遊的,俗稱走百病。這期間,商店閉門,婦女不用針線,三、五日後才開始各理生業。 ⑥鬧元宵。時間在正月十五日,是春節活動的高潮和結束階段(見元宵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春節主要指正月初一,仍是中國人民團聚和娛樂的重要節日。但此節日傳統內容中的迷信成分已被剔除。元宵節 中國漢族傳統節日之一,在夏曆正月十五夜晚。正月十五稱上元,上元之夜叫元夜,也叫元宵,故稱元宵節。 它是春節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民間的傳統習慣,多在這一天吃年糕,包餃子,煮“浮圓子”(俗稱“湯元”,北方稱“元宵”),擊太平鼓;少年兒童們還有多種娛樂雜耍,如跳繩、捉迷藏、踢毽子等。元宵節又名“燈節”。近人丁福保(1874~1952)《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全隋詩》有隋煬帝“正月十五日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詩,說明張燈在上元晚上。從唐開始,此習俗逐漸形成。在唐代,一般從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張燈3夜。宋代增為5至6夜。節日期間,都建造燈山樂棚,華燈萬盞,歌舞百戲,樂聲不絕。明初,南京曾張燈10夜。以後,北京的燈市也長達10日。制燈技藝十分精巧,有珠燈、料絲燈、紗燈、走馬燈;燈上還繪有古今人物故事,結構款式新穎多樣。入夜,萬燈齊明,加上鰲山、□樓、煙火、花炮,光照如白晝。清明節 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又是漢族曆法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節期在陽曆4月5日前後(夏曆則在三月內)。民間習慣在這一天掃墓。清明前一天(或兩天)為“寒食”,兩個節令相距甚近,古人常將它們連結一起,甚至不加區分。 從漢代到南朝,不少著作載有一些地區寒食禁火的情況,但未提到祭墓,可能與當時祭墓習俗還不十分盛行有關。 宋敏求《唐大詔令集》載: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曾下詔禁止在“寒食” 上墓時為歡作樂。唐杜佑《通典》亦稱:“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可見在唐代“寒食”(或清明)掃墓習俗已普遍流行民間。 宋代以後,寒食禁火習俗逐漸消失,掃墓成為清明節的主要活動。史籍記載清明節期間,上墓者往來於道,絡繹不絕,“四野如市”。人們攜帶果品、紙錢,為祖先墳塋除草添土。祭拜之時,“郊......
有關民間習俗的資料
破五
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許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每間房屋裡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將出去,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越遠越好。尤其放“二踢腳”(兩響)稱“崩窮”,把“晦氣”、“窮氣”從家中崩走。人們從初一至初四已經四天沒幹活了,日出之前放炮崩窮後,要努力幹一天活,稱“恨窮”。“破五”意味著只要在新的一年裡,不辭勞苦勤勤懇懇便可過上好日子。“破五”早晨進勞苦大眾祈求吉利、幸福的日子。這天忌串親訪友,也不準串門,說是走親會把晦氣帶到別人家。打掃衛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許搞衛生的,也掃掃地,但只能在屋裡掃,垃圾只能先放在屋裡的拐角處。特別大年初一,那是一掃帚也不能動的,說是動了就將好運氣弄掉了。可到破五這一天,卻非徹底地搞一回大掃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掃出大門,掃到一個角落,便也將鞭炮從屋裡放到了屋外,於是拿來一個極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點燃了,轟隆一聲,儀式完畢。人們說:這下子,一切窮氣窮鬼都給趕跑了!於是吃飯。
破五的由來
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許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每間房屋裡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將出去,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越遠越好。打掃衛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許搞衛生的,也掃掃地,但只能在屋裡掃,垃圾只能先放在屋裡的拐角處。特別大年初一,那是一掃帚也不能動的,說是動了就將好運氣弄掉了。可到破五這一天,卻非徹底地搞一回大掃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掃出大門,掃到一個角落,便也將鞭炮從屋裡放到了屋外,於是拿來一個極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點燃了,轟隆一聲,儀式完畢。人們說:這下子,一切窮氣窮鬼都給趕跑了!於是吃飯。
這風俗,在關中,東府西府,都差不多。但在放完大炮以後,所吃食物,不盡相同。西府的隴縣是全縣都吃攪團,說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東西都用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據說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過年也吃攪團,但不是破五,而是臘月三十,如三原縣和武功縣。這和隴縣也一樣。隴縣是過年期間吃三頓攪團,臘月三十,正月初五,還有正月初七。彬縣在正月初五這一天也吃攪團,說是"吃窮飯,除窮根",又說"糊窮坑、填窮坑"。用攪團這樣的食物來糊來填倒也適當。彬縣人說,反正不能吃酒肉。地處渭北高原的淳化縣,這一天也吃攪團,也說是用來填窮坑,並且這一天不能出門串親戚,說是不能讓親戚沾著了窮氣。
最有意思的是鳳翔縣,這是秦人的發祥地,也叫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掃除,也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講究大不相同,他們是吃餃子。不叫餃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間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餡。妙在包餃子時,須點一支香,在那盛餃子餡的盆上邊繞去又繞來,然後才包那餃子。這是為什麼?鳳翔人說:這是將"五窮"之類趕攏了來,包將起來,煮熟了,吃掉。秦人豪邁,辦事徹底,這樣做,竟不只是趕走"五窮",而是要趕盡殺絕,有點"食其肉寢其皮"的味道。
按:"五窮"也叫"五鬼"。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五種窮鬼。曾見於韓愈的《送窮文》。這位詩文大家說,"凡此五鬼,為吾五患",......
狀元有擊鼓鳴鑼的習俗嗎
有啊,那是在古代,某某高中金科狀元,高中五子登科,那是一個風光啊,朝廷下來鳴鑼開道,鄉里鄉紳的都非常羨慕啊
一鼓作氣是什麼意思
一鼓作氣,成語意指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勇氣會衰弱,第三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就竭盡了。
後多喻趁銳氣旺盛之時一舉成事或鼓足幹勁,一往直前。意思是作戰是靠士兵的勇氣的。
“鼓”,敲戰鼓;“作”振作。指戰鬥剛開始時士氣最旺盛,現比喻做事要趁大家情緒高漲,勁頭十足時,一下子做完。含有鼓勵的意思。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語義說明比喻做事時要趁著初起時的勇氣去做才容易成功。
基本信息
名稱:一鼓作氣
拼音:yī gǔ zuò qì
出處:《左傳·莊公十年》
釋義: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幹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近義詞:一氣呵成 趁熱打鐵
反義詞:一敗如水 一敗塗地
用法:褒義,賓語
結構:表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