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椎體不穩怎麼辦?

General 更新 2024-11-22

頸椎不穩的診斷與鑑別

一、上頸椎不穩的診斷主要依據:既往病史,包括有無先天發育性畸形、外傷史及咽喉部炎症等;臨床症狀特點,以及X線片或其他影像學檢查(CT及MRI檢查)等。在臨床上可將其分為器質性不穩和動力性不穩兩類。1.器質性不穩多因頸枕部病變所致包括:(1)自發性寰樞椎脫位:以兒童為多見多因咽喉部炎症所致。(2)外傷性寰樞椎脫位後遺症:急性期治療不當或損傷嚴重者均可引起不穩症。(3)顱底凹陷症:並非少見應注意早期診斷主要在於對本病的認識。(4)上頸椎外傷後遺性不穩症:除寰樞椎脫位外,尚包括上頸椎其他各種骨折等損傷後期由於韌帶撕裂鬆弛所致者(5)肌源性上頸椎不穩:主要是各種累及頸部肌肉的疾患包括高位脊髓側索硬化症、肌營養不良症等均可造成上頸椎不穩,雖較少見但預後不佳。(6)醫源性上頸椎不穩:主要指由於操作手法過重牽引過度等所致者。(7)其他:各種中毒性疾患及脊柱畸形等均可繼發不穩症。2.動力性不穩主要因橫韌帶翼狀韌帶或齒狀韌帶及周圍關節囊等鬆弛與不穩所致者,除可查出明顯原因可歸於器質性不穩症外,其餘均屬此類 此種不穩除可引起前後向或側向(左右)不穩外(可分別從X線側位及正位片上判定)尚應注意因一側翼狀韌帶鬆弛所引起的旋轉不穩。二、下頸椎不穩的診斷有學者對下頸椎不穩的診斷標準通過生物力學方法進行研究,發現相鄰椎體的水平位移達到2. 7 mm時即可造成下頸椎不穩,如果將放大率考慮在內則是3. 5 mm,角度位移的上限為10. 7度,此值不受放大率的影響,因此white確定了頸椎不穩的診斷標準為:具有以下三項之一者則認為頸椎不穩或處在不穩的邊緣上:(1)所有的前方或後方結構成份的損害而失去功能。(2)在中立位或過伸過屈側位X線片上一個椎體與其相鄰椎體相比,向前或向後移位超過3. 5 mm。(3)在中立位或過伸過屈側位X光片上相鄰椎體間的夾角差大於11度,而且確定了具體測量方法。 本病除需與一般疾患鑑別外,在臨床上主要需與以下病種相區別:1.脊髓型頸椎病在未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臨床與影像學檢查前易將兩者混淆但如能想及本病並對上頸椎攝以動力性點片則不難鑑別。2.椎動脈型頸椎病兩者引起完全相同的臨床症狀 可藉助X線片、CT或MRI檢查等加以鑑別必要時行椎動脈造影或MRA檢查等進行判定。3.偏頭痛在枕頸不穩時,由於第1頸神經受累而引起頭後部劇痛易被誤診為偏頭痛。此時,除可根據兩者各自的臨床特點加以鑑別外對枕大神經行封閉療法將有助於鑑別診斷。4.頸部腫瘤椎骨的腫瘤易被發現但椎管內的腫瘤尤其是枕骨大孔附近處的腫瘤則易漏診。作者於十餘年前(MRI出現前年代)曾遇到4例脊髓造影陰性而實際為此處腫瘤的病例。因此凡疑及此種情況者,可及早行MRI檢查將有助於早期診斷。5.其他尚應與頸型頸椎病頸背部筋膜纖維織炎及頸部扭傷等鑑別。

頸椎不穩的疾病治療

一、上頸椎不穩的治療:視病因及病情不同而酌情選擇手術或非手術療法,原則上應先試以非手術療法無效時方考慮手術。1.非手術療法(1)適應證:①一般性上頸椎不穩不伴有脊髓受壓或神經刺激症狀者。②對兒童上頸椎不穩者,即便有神經刺激或壓迫症狀亦應先行非手術療法 多可好轉或痊癒。③年齡在65歲以上或合併全身性疾患不適於手術者。④其他:包括不適合手術療法的危重病例術前待床或待手術者手術失敗及其他特殊情況者。(2)具體方法:①頸部制動:可酌情選用吊帶牽引、顱骨牽引(均為維持重量,1~1.5kg,切勿過重)、帶頭頸段的石膏-床頭-頸-胸石膏或Halo裝置等。②避免外傷:任何外傷均可招至致命的後果,應注意設法避免。③脫水療法:對有神經刺激或壓迫症狀者應採用各種有效的脫水劑包括高滲葡萄糖溶液、地塞米松、甘露醇或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等。④其他:酌情選用相應的各種措施。對呼吸困難者可行氣管切開;對感覺障礙者應注意預防褥瘡等併發症。(3)注意事項:凡已確定有上頸椎不穩者,均按重症護理絕對臥床休息,尤其是有脊髓症狀者切忌隨意下地活動對臥床病例應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病房內的通風及溫度並酌情配以氧氣急救藥品及氣管切開包等備用。隨時注意病情變化,對需要手術者應及早施術。對涉及神經本身疾患及顱內病變者應及時與神經內、外科醫師保持聯繫注意防止腦疝發生2.手術治療(1) 適應證:因上頸椎不穩(包括枕頸與寰樞不穩)已引起脊髓刺激或壓迫症狀者,或有椎動脈供血不全症狀者以及一旦停止非手術療法則症狀即復現者。(2) 禁忌證:因高位頸髓受壓已出現完全性癱瘓及呼吸功能衰竭、靠呼吸機維持生命者,以及全身情況不佳高齡主要臟器實質性病變無法承擔手術者。(3)手術方法選擇:①枕頸融合術、②寰椎後弓切除+枕頸融合術、③寰樞椎植骨融合術、④齒突固定術、⑤顱後窩及寰椎後弓減壓術等。二、下頸椎不穩的治療:到目前為止不存在一個切實可行的趨於公認的各種治療方法的適應證,但在臨床處理各種類型的頸部疾患時,頸椎的穩定狀態無論是在需要非手術的患者,還是術前對病情的評估以及術中需要重建頸椎穩定性已得到很好的重視。當頸椎不穩存在於交感型頸椎病時,經佩戴頸圍領,理療等保守治療效果不理想時,主張行前路的椎間盤植骨融合術。如果脊髓前方單節段嚴重壓迫合併鄰近節段不穩定,主張行椎體的次全切除植骨融合術,將壓迫和不穩同時解決。頸椎前路術後因假關節形成而引起的不穩定,可行前路假關節切除、植骨融合並行鋼板內固定術。孫先澤等[25]報道用單開門椎管擴大成形術並於鉸鏈側植骨治療脊髓腹背側受壓合併頸椎不穩定的脊髓型頸椎病。國外報告了應用將棘突和伸肌復位的椎管擴大成形術治療合併頸椎不穩定的脊髓型頸椎病。

頸椎不穩是怎麼造成的

長時間的低頭和 手機造成的 平時多注意休息 不要乾重活 適當的鍛鍊就行 或者可以買個乳膠枕 對身體也是有好處的

頸椎不穩,頭暈怎麼辦

考慮是頸椎病做引起的,頸椎病的發病機理是生理曲度的改變,建議您可以做一些頸椎的檢查,如頸椎X光片、CT、核磁等確診一下壓迫的部位,對症治療。頸椎病日常要注意以下幾點:

1,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平.

2,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擡重物,不要緊急剎車等.

3,防風寒,潮溼,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風寒吹襲.風寒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降低,有礙組織的代謝和廢物清除,潮溼阻礙皮膚蒸發.

4,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幹時,也可間斷地做肩頸部的運動。

相關問題答案
頸椎椎體不穩怎麼辦?
牙搖動不穩怎麼辦?
電壓不穩怎麼辦?
網絡不穩怎麼辦?
頸椎疼的受不了怎麼辦?
頸椎病一直不好怎麼辦?
頸椎血管狹窄怎麼辦?
頸椎病後背疼怎麼辦?
頸椎犯了想吐怎麼辦?
頸椎壓迫神經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