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附近有什麼景點?

General 更新 2024-06-29

寒山寺周圍還有什麼景區?

20,西園寺,大運河、楓橋

現在蘇州寒山寺門票多少 那個景點好玩

蘇州寒山寺門票:20元 過楓橋古鎮的石板路小巷,或是站在楓橋橋頭,擡眼即可見碧瓦黃牆的寒山寺坐落在綠樹叢中,院內青松翠柏,曲徑通幽。唐朝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寫有《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韻鐘聲千載流傳,寒山古剎因此名揚天下。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閶門外5公里外的楓橋鎮,建於六朝時期的樑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貞觀年間,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來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古蹟甚多,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廡殿(偏殿)、藏經樓、碑廊、鐘樓、楓江樓等。

蘇州拙政園附近還有什麼景點?

往南有平江千年歷史街,可以去逛逛,還有蘇州的小巷也很有韻味,寒山寺是因為那首詩而出名的,具體怎樣我也不清楚,不過一天的話就肯定沒時間去,兩天就還可以去看看,門票也不貴。建議去兩天吧。

蘇州寒山寺周邊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寒山寺,在江蘇蘇州城西楓橋鎮,寺始建於梁武帝天鑑年間(公元502年~519年),因唐代詩僧寒山子曾在此居住而得名。因為唐代詩人張繼一首“楓橋夜泊”而名噪一時,無數的詩人墨客均至此題詩作畫吟詠,楓橋也一躍成為蘇州三百餘座名橋之首。

詩韻鐘聲千載流傳,寒山古剎因此名揚天下。姑蘇城外的楓橋景區楓橋邊,寺院坐東朝西,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廡殿(偏殿)藏經樓、碑廊、鐘樓、楓江樓等。

1、蘇州寒山寺倒是人很多,香火很旺,遊客很多,團很多。跟楓橋比,那簡直了……就一個對門,怎麼差那麼多。還是大家都等著天黑去看楓橋,比較有意境呢。

2、提起寒山寺大家都會想起“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吧,張繼的楓橋夜泊保證了寒山寺上千年的旺盛香火,鍾越鑄越大,碑也越修越高,雙雙進入吉尼斯紀錄。但此鍾早已不是彼鍾,當年啟發張繼的鐘早已不知去向。

3、寒山寺 名揚中外的千年古剎 也是夜泊楓橋裡不得不提的著名寺廟 但是現在一去 感覺名過其實了了 首先 古剎已經燒燬 現在的是清代留下來的 其次 巨大的知名度帶來的是無限的商機 寺廟要門票 上香要香費 每個菩薩下都是各種商品售賣 整個寒山寺就是個金庫不斷的在吸金 實在太失望

4、寒山寺是 出名於那首詩 楓橋夜泊 我們是逛完拙政園去的那裡,到時大概5點左右,寒山寺票價便宜,好像學生票才10元。寺廟不是很大,但是也很漂亮。喜歡佛教的朋友,不要錯過了。

5、來這裡基本上是因為那首"姑蘇城外寒山寺"而前來的,這個寺廟不大,但內部小橋流水非常漂亮,還有很多組石刻碑文。宮殿內氣氛也挺好,沒有特別濃厚的商業氣氛,前來祈禱的人很多,香火很旺,裡面可以敲鐘,但只能敲三下,因為四大皆空…

6、跟團來蘇州旅遊的必遊行程之一 都是衝著唐代詩人張繼的千古絕句去的呵呵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如果你不是虔誠的信徒 不去也罷 寒山寺已不是詩人筆下的寒山寺了 成為了商業化運作的寺廟

7、在寒山寺南公車站問路時一位阿伯給我們指引時那種自豪感讓我對寒山寺充滿嚮往。前往寒山寺途中也開始體驗了蘇州的小橋流水。可惜的是來的時間不對,沒能體會到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意境。帶著一點小小的遺憾,前往下一站,平江路。

8、因為那首出名的古詩,特意去過。很安靜的寺廟,還能聽見敲鐘的聲音,偶爾僧人路過,也是安安靜靜,低眉順耳的感覺,沒有那麼世俗的感覺。內部很簡單,環境幽靜,綠化很好,沒有太多花哨,很適合佛門清淨地。旁邊有一條河圍繞,感覺將俗世的紛爭阻隔了去。

9、楓橋和寒山寺雖相鄰,卻屬於兩個景區,需要分別買票。聽了當地人的建議, 沒進楓橋景區,只在外面逛了一下,其實在寒山寺裡也是可以看到的,只是過不去。到寒山寺的時候已經快5點,鐘塔關門,收費人員下班,就可以隨意在寺裡逛了,大門估計會晚點關。如果坐公交的話,建議先玩楓橋景區,再沿路去寒山寺,出寒山寺景區沿橋走一段就有公交。

蘇州周邊有些什麼景點

看山水到西山,東山,看現代的到金雞湖邊,看園藝沿環城河邊,看老城到平江路,山塘街,看歷史去博物館,以上這些都不需要錢,看洋樓到蘇大本部,

拙政園:

位於婁門內東北街178號,是蘇州園林中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拙政園始建於明代,王獻臣是該園第一位主人。他在嘉靖、正德年間官居監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罷官而歸,買地造園,借《閒居賦》“拙者之為政”句意,取名為拙政園。園內主要景點有:蘭雪堂、芙蓉榭、秫香館、放眼亭、遠香堂、小滄浪、留聽閣、浮翠閣等。

交通:遊1、2、5線,2、3路拙政園站下,往東步行100米即到。

門票:旺季(3.1-5.31;9.1-11.30)70元;淡季(6.1-8.31;12.1-2.29)50元。兩個旺季分別舉辦免費杜鵑花節、荷花節。

開放時間:8:15-17:30

獅子林:

位於城東北的園林路23號,是元代僧人天如禪師為紀念他的教師中峰神僧而創建的。獅子林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玲瓏眾多、出神入化,形似獅子起舞,被譽為“假山王國”,有“桃源十八景”之美譽。園中最高峰為“獅子峰”,另有“含暉”、“吐月”等名峰,建築有“立雪堂”、“臥雲室 ”、“指柏軒”、“問梅閣”等。

提醒:可與蘇州民俗博物館、錢幣博物館同遊。沿園林路向北百米即是拙政園。

交通:遊1、2、5線,2、3、4、40、701路可達。

門票:旺季(3.1-5.31;9.1-11.30)30元;淡季(6.1-8.31;12.1-2.29)20元。

虎丘:

是蘇州城的標誌性景觀,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蘇州在春秋時是吳國的首都,吳王闔閭死後就葬於虎丘。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蘇州任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修七裡堤,使虎丘景緻更加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說過:“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古人在評價虎丘的特色時,曾提出:“九宜”之說,稱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

現園內主要景觀有:世界著名斜塔——虎丘塔、“天下第三泉”、斷樑殿、憨憨泉、試劍石、劍池、擁翠山莊、萬景山莊等。

交通:遊1、2路,公交8、49路車可達。

門票:旺季(3.1-5.31;9.1-11.30)60元;淡季(6.1-8.31;12.1-2.29)40元。兩個旺季分別舉辦花會、廟會。

留園:

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乾隆末年被劉恕所得,擴建後改名寒碧山莊,時稱“劉園”。光緒初年,官紳盛康買下此園,吸取蘇州各園之長,重新擴建修葺,改名為留園。

留園共分中、東、西、北4個景區,景區間由700多米長的曲廊連接,長廊兩壁上嵌有歷代名家書法石刻300多方,人稱“留園法帖”。廊檐下有粉白花牆漏窗,圖案精美。從花牆望去,山池亭臺在花樹中若隱若現,有如丹青畫卷,別有情趣。

交通:遊1、2線,11路可達。

門票:旺季(3.1-5.31;9.1-11.30)40元;淡季(6.1-8.31;12.1-2.29)30元。旺季免費提供“吳歈蘭薰”表演。

開放時間:7:30-17:00

西園寺:

位於蘇州金門外下塘街,留園西側不遠處,西園寺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園放生池的總稱。

該寺始建於元至元年間(1264-1294年),本名歸源寺,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觀音殿和藏經樓等建築。其中羅漢堂特點突出,堂中央有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13米高的千手千眼觀音,在它不遠處,還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四面有四個不同面相的臉,據說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臺山文殊菩薩、九華山地藏菩薩、......

蘇州寒山寺有什麼好玩的?最主要是幾點關門?

寒山寺 開放時間:3月20—10月20 早7—下午5.30 10月21—3月19 早7.30—下午5.00

裡面有寒山銅鐘、鐘樓,楓橋江村橋,大鐘樓等。

虎丘附近有什麼景點

虎丘附近有留園,西園寺,寒山寺。從虎丘到留園坐遊1公交車可直達。

蘇州寒山寺有什麼好玩的

寒山寺說實話,一點意思也沒有,還不如逛蘇州的馬路了。拙政園相信你也知道吧,很好的。寒山寺要是你沒有特別的意義的話,勸你還是別去了,很遠,主要是不值得去

寒山寺的門票是多少,到裡面玩還要門票嗎?裡面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詳細點。

寒山寺(Hanshan Temple)

過楓橋古鎮的石板路小巷,或是站在楓橋橋頭,擡眼即可見碧瓦黃牆的寒山寺坐落在綠樹叢中,院內青松翠柏,曲徑通幽。唐朝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寫有《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韻鐘聲千載流傳,寒山古剎因此名揚天下。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閶門外5公里外的楓橋鎮,建於六朝時期的樑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貞觀年間,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來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古蹟甚多,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廡殿(偏殿)、藏經樓、碑廊、鐘樓、楓江樓等。

寺內景觀

寒山寺正殿,面寬五間,進深四間,高12.5米。單檐歇山頂,飛甍崇脊,據角舒展。露臺中央設有爐臺銅鼎,鼎的正面鑄著“一本正經”,背面有“百鍊成鋼”字樣。這裡包含著一個宗教傳說:有一次中 國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紛爭,較量看誰的經典耐得住火燒。佛徒將《金剛經》放入銅鼎火中,經書安然無損。為了頌讚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資紀念。

殿宇門桅上高懸“大雄寶殿”匾額,殿內庭柱上懸掛著趙樸初居士撰書的楹聯:“千餘年佛土莊嚴,姑蘇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閻浮夜半海潮音。”高大的須彌座用漢白玉雕琢砌築,晶瑩潔白。座上安奉釋迎牟尼佛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態安詳。兩側靠牆供奉著明代成化年間鑄造的十八尊精鐵鎏金羅漢像,乃由佛教聖地五臺山移置於此。

佛像背後與別處寺廟不同,供奉著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畫像,而不是海島觀音。畫像出自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羅聘之手,用筆大膽粗獷、線條流暢。圖中寒山右手指地,談笑風生;拾得袒胸露腹,歡愉靜聽。兩人都是被頭散髮,憨態可掏。

寒山寺裡比較有特色的是寒拾殿。此殿位於藏經樓內,樓的屋脊上雕飾著《西遊記》人物故事,是唐僧師徒自西天取得真經而歸的形象,主題與藏經樓的含義十分貼切。寒山、拾得二人的塑像就立於殿中。寒山執一荷枝,拾得捧一淨瓶,披衣袒胸,作嬉笑逗樂狀,顯得喜慶活潑。相傳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兩位菩薩轉世,後來又被皇帝敕封為和合二仙,是樣和吉慶的象徵。寒山與拾得皆喜吟詩唱偈,寒山有《寒山子詩集》存世,詩風樸素自然,通俗易懂,有“家有寒山詩,勝汝看經卷”之說,後人又收輯拾得的詩附於其後。寒、拾塑像背後嵌有千手觀音畫像石刻,上有清代乾隆年間蘇州狀元石韞玉的篆書“現千手眼”。殿內左右壁嵌有南宋書法家張即之所書《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共二十七石。這部《金剛經》是他為追薦亡父而書,蒼勁古拙,透出英武剛烈之氣。後面還有董其昌、畢懋康、林則徐、俞樾等人的題跋共十一石,神采紛呈,各有千秋。

在藏經樓南側,有一座六角形重檐亭閣,這就是以“夜半鐘聲”名聞退還的鐘樓。關於“夜半鍾”的說法,歷史上曾經聚訟紛壇。北宋歐陽修認為唐人張繼此詩雖佳,但三更時分不是撞鐘的時候。南宋的范成大在《吳郡志》中綜合了王直方、葉夢得等人的論辯,考證說吳中地區的僧寺,確有半夜鳴鐘的習俗,謂之“定夜鍾”。如白居易詩:“新秋鬆影下,半夜鐘聲後。”於鵠詩:“定知別後宮中伴,應聽緱山半夜鍾。”溫庭筠詩:“悠然旅思頻回首,無復鬆窗半夜鍾。”都是唐代詩人在各地聽到的半夜鐘聲。自此,這場爭論才逐漸平息。

現今寒山寺裡的古鐘已非張繼詩中所提及的那口唐鍾了。甚至明代嘉靖年間補鑄的大鐘也已不知下落。一說......

相關問題答案
寒山寺附近有什麼景點?
丹霞山附近有什麼景點?
天壇附近有什麼景點?
民治附近有什麼景點?
南京南附近有什麼景點?
曇華林附近有什麼景點?
小洲村附近有什麼景點?
忻州附近有什麼景點?
五道口附近有什麼景點?
大柵欄附近有什麼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