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侯是什麼職位?
古代封侯是什麼職位
一、古代分為實權職位與榮譽職位,實權的是政府機構,榮譽職位是古代的爵位。
二、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後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如漢初劉邦既封皇子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為王,彭越為樑王,英布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為陳王;唐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清太祖努爾哈赤封其子阿濟格為英親王,多鐸為豫親王,豪格為肅親王。再如宋代寇準封萊國公,王安石封荊國公,司馬光為溫國公;明代李善長封韓國公,李文忠封曹國公,劉基封誠意伯,王陽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國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鴻章封一等肅毅伯。
三、政府機構一般是丞相為首的文官,掌握具體的職能職位。以太尉或者將軍,以及後來的樞密院、兵部為首的軍隊領導管理部門。
四、政府職位是掌握一定權利的,但是爵位僅能食其封地的租稅,無軍政司法獨立權,不世襲,有的皇帝恩准是可以世襲的。
五、在秦朝以前爵位與職位是沒有差別的,商代、周代的公侯伯都是有軍政、行政、司法、經濟大權的,例如周代的分封公侯眾多,他們即使爵位也是政府地方的大員。到商鞅變法以後,爵位與政府職位分開,爵位就是榮譽職位,不掌握具體的事務。
古代的候是什麼官位?
自中國先秦時代開始,已有君主賜封侯爵,是周朝封建五等爵的第二等。《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朝諸侯國中侯爵國有魯國、齊國、陳國等。秦朝、漢代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內,侯爵作為非宗室人員可封的最高爵位,分成兩等,即列侯(徹侯)、關內侯。列侯(徹侯)以一縣為食邑,並得以自置吏於封地;關內侯有食邑、封戶,只能衣租食稅。唐朝、宋朝有縣侯;明朝有侯爵;清朝有侯爵,分三等。
古代侯爺相當於什麼職位
西周春秋爵稱,可大致分為王、公、侯、伯、子、男六級。
最佳答案檢舉 先秦文獻中有關爵制的記載,主要見於《孟子·萬章下》。所舉周代爵稱,有天子、公、侯、伯、子男五等。年代稍晚的《禮記·王制》,則將天子除外,子男分列,即所謂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文獻反映的先秦爵制是否準確,學者尚存異議。但參照甲骨、金文資料,可以肯定的是:夏爵制不詳,商制細節難明,只有西周至戰國時期的爵制尚可大致判明其爵稱與爵序。
商制,文獻所記有侯、甸、男、衛、邦伯,均屬地處王畿之外的“外服諸侯”。殷墟甲骨資料表明:殷邦境外的“多方”或“多邦方”,常常是商王國征伐的敵國。它們的君長被稱為“方伯”或“邦伯”,如人方伯、羌方伯、盂方伯、周方伯等。殷邦邊境和邦境內的君長,被分別稱為侯、伯,如杞侯、犬侯和井伯、宋伯等。它們是商王國的屏藩,常受商王之命征伐多方,商王亦往往派兵助徵。方伯和侯、伯稱號的不同,反映了這些君長與商王關係的親疏差別。
什麼樣的人能被封 公,侯?(如 齊國公 鎮國侯) 公侯又是幾品的官職呢? 他們的兒女又稱為什麼?
公侯一般都是開國元勳或者為國家做過大貢獻的人,公侯屬於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爵位屬於一種榮譽,和官職沒有關係,但是分等級,比如一等鹿鼎公。而且官職和爵位可以一起擁有。他們的子女可以繼承他們的爵位,有的是不降級繼承,有的是降級繼承,這叫世襲罔替。
文定候是什麼官
爵位排名一般為:公侯伯子男
王還在公之上。
當然是王大了
另外,文定侯不是官職,是爵位。
古代公侯伯子男是什麼官位!
漢代的王可以有自己的封地,享受在封地上徵收的賦稅。但是無權任免封地上的政府官員,也不能擁有自己的軍隊。因此王和皇帝有著極大的分別。
王一般封與皇族。其他五種爵位可以封與異姓。
漢代出現過多次同姓王造反的事情,但都被鎮壓了。如劉濞發動的“七國之亂”等。
王,公,候,伯,職位大小怎麼排?
王【指諸侯王,如:楚襄王、齊宣王、吳王夫差等】
公【指公爵,比如:韓國公、魯國公、衛國公等】【不過,像宋襄公、齊景公、晉文公等,則不是代表爵位,而是實實在在的諸侯國國王。】
侯爵【指侯爵,如:魏文侯、曾侯乙、軑(dai,音戴)侯利蒼 等】
Tips:曾國藩,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諡文正,漢族,出生於湖南長沙府湘鄉縣楊樹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
以下的 伯、子、男 諸爵,本文從略。
=============================================================================
爵位,又稱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貴族的封號,用以表示身份等級與權利的高低。
=========================================
=========================================
相關典籍: 《管子 · 爵位》
作品簡介: 爵位是我國古籍《管子》裡記載的一篇文章,見於《管子》第五篇。
作品賞析:
【爵位】
朝者,義之理也。是故,爵位正而民不怨;民不怨則不亂,然後義可理。理不正,則不可以治,而不可不理也。故一國之人,不可以皆貴;皆貴,則事不成而國不利也。為事之不成,國之不利也,使無貴者,則民不能自理也。是故,辨於爵列之尊卑,則知先後之序,貴賤之義矣,為之有道。
【譯文】
朝廷是儀法的體現。所以,朝廷爵位安排正確,人民才不會怨恨;人民沒有怨恨,就不會作亂;然後,儀法才可以體現。如果安排不公正,就不可能體現。看來,一國之人不可能都尊貴,都尊貴了,事情不好辦,還對國家不利。正因為事情不好辦對國家不利,若沒有少數人尊貴,人們是不能自己管理自己的。所以,分清爵位排列的高低,人們才知道先後的次序和貴賤的儀法。管理起來也是有規可循的
==========================================
爵位這個東西,古代的中國和外國都有,。而中國的各個朝代的爵位形制都不盡相同,這一點,在百度百科 的 “爵位” 這一詞條裡面,有著詳細的記載!您大可到該詞條去一看究竟。。。。
因為歷朝歷代的爵位品制都很不相同,所以在等級劃分上都各有各的標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 “公、侯、伯、子、男” 的這樣一個排列順序,一般來講,是不會顛倒的。。。!
==========================================
好了,我的內容交代清楚了,您看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