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玉璽是什麼玉?
和氏璧和傳國玉璽是什麼關係
傳國玉璽本身具備了作為一個寶物所有的條件,僅從質材上來說,傳說中這塊晶瑩剔透,無瑕的美玉便已經令人讚歎。近年來甚至有些人還認為,傳國玉璽不僅僅是一塊玉石,還可能是一塊帶有一定放射性能力的神奇石頭,這種說法也有一定的依據。《吳書》記載,孫堅進軍洛陽討伐董卓時,在城南甄官井撈出傳國玉璽,當時井內每天有五彩霞氣冒出,下井打撈時還發現了一個宮女的屍體,人雖然早已經死了,屍體卻依然和活人一樣,沒有任何腐壞。當然,這種說法過於牽強附會。中國古代傳說裡歷來有類似的故事,全國各地也有很多有相似傳說的遺蹟。我的家鄉馬鞍山地處江東,附近有一處歷史遺蹟採石磯,據說採石二字的由來也是因為當年附近山上有一口井冒出五色光芒,後來打撈得到五彩石頭。巧合的是,本地當年也屬於孫氏家族的轄地吳王國。我猜想,很可能當年在孫氏的吳國有過這麼一個很出名的傳說故事,至於詳細如何,自然無從考證了。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即便有放射性能量,也未必能有屍體不壞這樣的防腐效果,何況那個宮女當時是泡在水裡,要說一點都沒有變模樣,實在不大可能。當然,僅僅作為一塊普通的玉石來看,傳國玉璽也是極品中的極品。千百年來,關於傳國玉璽的質材,也一直有多種說法,直到今天,依然讓人難以分辨。
當然,關於傳國玉璽的材料,最為人熟知的還是那塊中國玉石史上最珍貴最無可比擬的玉中之王——和氏璧。提到傳國玉璽自然不能不提到這塊寶玉。
相傳春秋時,楚人卞和在荊山見鳳凰落於一塊青石上,古人說“鳳凰不落無寶之地”的傳說,卞和知道這塊青石乃是一塊難得的玉璞,其中必定有寶玉,於是把玉璞拿去獻給楚厲王。厲王請玉工前來鑑定,玉工認為這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而並非玉璞,於是楚厲王大怒,刖卞和左足,將其逐出。卞和失望卻無可奈何,只得含恨回家。後來楚厲王死後,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獻寶,這次的經歷和上次幾乎完全相同,武王又刖了卞和右足逐出。卞和再次傷心失望中,抱著這塊尚是青石的寶玉苦苦再熬過了幾十年,直到武王又死,文王即位。此時卞和雖然還是有心獻寶,無奈自己已經是幾十歲的老人了,而且雙足殘廢,根本無法前往國都獻寶。無奈中,卞和只得抱著玉璞在荊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淚哭盡,流出鮮血。文王聽說此事,終於派人去問卞和:天下被刖的人很多,為什麼你哭得這麼傷心?卞和道:我不是為了被刖雙足傷心,我難過的是明明是寶玉卻被認為是石頭,明明是忠貞之士卻被認為是欺君之罪。是非顛倒,黑白混淆,這才讓我如此難過。文王此時終於決定請玉工剖開玉璞,果然得到天下無雙的美玉,琢成玉璧,從此,這塊美玉被叫做和氏璧。
和氏璧的故事在《韓非子》《呂氏春秋》《國書》中都有類似記載,這個故事本身也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
然而,這只是這塊寶玉無可比擬的國寶生涯的一個開端。其後和氏璧經歷的故事更多更動人。
春秋戰國時期,和氏璧在他出世後的前幾百年裡便和中國的歷史牢牢地聯繫在了一起。
自從和氏璧被雕琢出來以後便一直被深藏在楚國的宮殿裡四百年,後來楚國相國昭陽滅越敗魏,立下罕見的大功,楚威王把和氏璧賞賜給了昭陽。昭陽也成了和氏璧第一個非君王的主人。可是過了不久,一天昭陽率百餘賓客遊覽赤山,席間應眾人所請將和氏璧拿出來請大家觀賞傳閱。忽然有人說山下深潭裡有丈餘大魚和無數小魚躍出水面,於是眾人爭相目睹。再等到眾人回到席間,和氏璧竟然不翼而飛。席間眾人猜測之後一直懷疑是昭陽的食客張儀偷竊。張儀當時還是個落魄的文人。他否認偷竊,卻被鞭笞的遍體鱗傷,不過始終不曾承認,後來和氏璧終究沒有找到。就此第一次在歷史中失落不見。張儀很快也從楚國逃走,後來終於成為天下聞名的縱橫家,他的連橫之策,為秦......
傳國玉璽是和氏璧嗎?
“傳國玉璽”就材於“和氏璧”。春秋時,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獻與厲王。王使玉工辨識,云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後武王即位,卞和復獻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於荊山之下。文王遣人問詢,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寶玉,因稱和氏璧。威王時,相國昭陽滅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賜之。旋昭陽在水淵畔大宴賓客賞璧,是時有人大呼:“淵中有大魚!”眾人乃離室臨淵觀之,回席後和氏璧竟不翼而飛。當時疑為門人張儀所竊,於是拘儀而嚴加拷問無果。張儀受此凌辱,懷恨在心,便一氣之下,離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王后元十年(前315年),拜為秦相,乃遊說諸國聯秦背齊,復以使節身份入楚,瓦解齊楚聯盟。後拘懷王,克郢都,盡取楚漢中之地,終得報此仇。
後此璧為趙國太監繆賢所得,旋被趙惠文王據為己有。秦昭王聞之,“遺書趙王,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當時秦強趙弱,趙王恐獻璧而不得其城,左右為難。藺相如自請奉璧至秦,獻璧後,見秦王無意償城,乃當廷力爭,寧死而不辱使命,並以擲璧相要挾,終致秦王妥協,得以“完璧歸趙”。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破趙,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統,嬴政稱始皇帝。命李斯篆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咸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之璧精研細磨,雕琢為璽,傳國玉璽乃成。據傳,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人湖中,祈求神靈鎮浪。玉璽由此失落。而八年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自是,其隨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數次,盡嘗坎坷流離之痛楚。
秦子嬰元年(前207)冬,沛公劉邦軍灞上,嬰跪捧玉璽獻於咸陽道左,秦亡。傳國璽得歸劉漢。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嬰年幼,璽藏於長樂宮太后處。王莽遣其弟王舜來索,太后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及莽兵敗被殺,禁衛軍校尉公賓得傳國璽,趨至宛,獻於更始帝劉玄。更始帝劉玄三年(公元25),赤眉軍殺劉玄,立劉盆子。後劉盆子兵敗宜陽,將傳國璽拱手奉於漢光武帝劉秀。至東漢末年,宦官專權。靈帝熹平六年,袁紹入宮誅殺宦官,段珪攜帝出逃,玉璽失蹤。
至獻帝時,董卓作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某日辰時,兵士見城南甄宮中一井中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見投井自盡之宮女頸上系一小匣,匣內所藏正是傳國玉璽。孫堅如獲至寶,將其祕藏於妻吳氏處。後袁術拘吳氏,奪璽。袁術死,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時曹操挾獻帝而令諸侯,至此,傳國璽得重歸漢室。
漢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獻帝被迫“禪讓”,曹丕建魏,改元黃初。乃使人於傳國璽肩部刻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以證其非“篡漢”也,實乃欲蓋彌彰。魏元帝曹奐鹹熙二年(公元265),司馬炎依樣而行,稱晉武帝,改元泰始,傳國璽歸晉。晉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趙劉聰俘晉懷帝司馬熾,璽歸前趙。十九年後,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更別出心裁,於右側加刻“天命石氏”。又二十年,再傳冉魏,後冉魏求乞東晉軍救援,傳國璽為晉將領騙走,並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傳國璽乃重歸晉朝司馬氏囊中。南朝時,傳國璽歷經宋、齊、樑、陳四代更迭。隋一統華夏,將傳國璽收入隋宮。大業十四年(公元618)3月,隋煬帝楊廣被殺於江都(今揚州),隋亡。蕭後攜隋煬帝孫楊政道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唐初,太宗李世民因無傳國玉璽,乃刻數方“受命寶”、“定命寶”等玉“璽”,聊以自慰。貞觀四年(公元630),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後與隋煬帝孫楊政道背突厥而返歸中原,傳國璽歸於李唐,太宗龍顏大悅。唐末,天下大亂,群......
古代的玉璽都是用什麼玉做的?
根據漢代的記載,皇帝有六璽: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六璽的用途都不同,由符節令丞掌管。然而,傳國玉璽不在這六璽之內,因為這個玉璽是用來代表正統的,所謂“真命天子”必須擁有這梗玉璽。“傳國玉璽”就材於“和氏之璧”。
據說,秦始皇帝取藍田玉,命李斯用蟲鳥篆(篆書的一種)刻之。玉璽是御璽的俗稱,正確、專業的稱謂是寶璽。明朝的寶璽基本上均為青田石、白石質、壽山石等。
希望能夠幫到您!
玉璽是用什麼玉做的?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嗣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于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二千餘年。然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輒令人扼腕嘆息。
“傳國玉璽”就材於“和氏之璧”。
這是第一方
下面是最後一枚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偉大主席毛澤東欽定了一枚銅製印章,上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這也許算是最後一枚“玉璽”了----整個民族的“玉璽”。
在辛亥革命後,作為改革的措施,民國政府宣佈廢除玉璽的使用。[來源請求] 在國民政府完成北伐後,另制「中華民國之璽」(翠玉),於民國十八年雙十節啟用。[1]
這是翠玉
“康熙御筆之寶”是清代康熙帝玄燁御書鈐用諸璽之一,和田玉玉質,方形,篆文,按印文內容屬年號璽。據《寶藪》著錄,此璽“凡舊人畫幅手卷於空處寫 ‘御覽’二字,上用‘康熙御筆之寶’。畫幅再正居中,手卷或前或後,看空闊處寫‘御覽’二字,加寶。”
這是和田玉
明清的印璽多用黃田石
中國的傳國玉璽上面寫的什麼字,是什麼意思?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皇帝是天子,他的任命來自上天,即“君權神授”,“受命于天”可以增強皇權的神祕與唬威。
秦始皇 希望皇位永固,最好能二世、三世乃至萬世。是謂“壽”、“永”、“昌”。“既”是一個副詞,表語氣,如果要強行翻譯得話可譯為希望、期望。
翻譯: 皇命受之於天,(神聖不可侵犯),它必將永久昌盛。
古代的傳國玉璽是不是每朝每代都有一個
不是。傳國玉璽始於秦,失於後唐。從宋開始自己刻。
傳國玉璽的由來
姑且不論傳國玉璽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確實曾令玉工雕琢過一枚皇帝玉璽,稱之為“天子璽”。據史書記載,此璽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鈕,一說龍魚鳳鳥鈕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 傳國璽自問世後,就開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傳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將覆沒。始皇拋傳國玉璽於湖中,祀神鎮浪,方得平安過湖。8年後,當他出行至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持玉璽站在道中,對始皇侍從說:“請將此璽還給祖龍(秦始皇代稱)。”言畢不見蹤影。傳國玉璽復歸於秦。 秦末戰亂,劉邦率兵先入咸陽。秦亡國之君子嬰將“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此後玉璽珍藏在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徵。西漢末王莽篡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王莽敗後,玉璽幾經轉手,最終落到漢光武帝劉秀手裡,並傳於東漢諸帝。東漢末,十常侍作亂,少帝倉皇出逃,來不及帶走玉璽,返宮後發現玉璽失蹤。旋“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孫堅部下在洛陽城南甄宮井中打撈出一宮女屍體,從她頸下錦囊中發現“傳國玉璽”,孫堅視為吉祥之兆,於是做起了當皇帝的美夢。不料孫堅軍中有人將此事告知袁紹,袁紹聞之,立即扣押孫堅之妻,逼孫堅交出玉璽。後來袁紹兄弟敗死,“傳國玉璽”復歸漢獻帝。
康熙的傳國玉璽是什麼玉料
玉璽世界上只有一個,就是語文課本里的那個和氏璧.當一個國家滅亡就會從上個國家裡搶來.像徵一個國家的正統性.
傳國玉璽的材質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寶”,為中國曆代皇帝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
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嗣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于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2000餘年,忽隱忽現,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令人扼腕嘆息。
“傳國玉璽”就材於“和氏璧”。春秋時,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獻與厲王。王使玉工辨識,云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後武王即位,卞和復獻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於荊山之下。文王遣人問詢,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寶玉,因稱和氏璧。威王時,相國昭陽滅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賜之。旋昭陽在水淵畔大宴賓客賞璧,是時有人大呼:“淵中有大魚!”眾人乃離室臨淵觀之,回席後和氏璧竟不翼而飛。當時疑為門人張儀所竊,於是拘儀而嚴加拷問無果。張儀受此凌辱,懷恨在心,便一氣之下,離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王后元十年(前315年),拜為秦相,乃遊說諸國聯秦背齊,復以使節身份入楚,瓦解齊楚聯盟。後拘懷王,克郢都,盡取楚漢中之地,終得報此仇。
後此璧為趙國太監繆賢所得,旋被趙惠文王據為己有。秦昭王聞之,“遺書趙王,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當時秦強趙弱,趙王恐獻璧而不得其城,左右為難。藺相如自請奉璧至秦,獻璧後,見秦王無意償城,乃當廷力爭,寧死而不辱使命,並以擲璧相要挾,終致秦王妥協,得以“完璧歸趙”。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破趙,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統,嬴政稱始皇帝。命李斯篆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咸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之璧精研細磨,雕琢為璽,傳國玉璽乃成。據傳,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玉璽由此失落。而八年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自是,其隨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數次,盡嘗坎坷流離之痛楚。
秦子嬰元年(前207)冬,沛公劉邦軍灞上,嬰跪捧玉璽獻於咸陽道左,秦亡。傳國璽得歸劉漢。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嬰年幼,璽藏於長樂宮太后處。王莽遣其弟王舜來索,太后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及莽兵敗被殺,禁衛軍校尉公賓得傳國璽,趨至宛,獻於更始帝劉玄。更始帝劉玄三年(公元25),赤眉軍殺劉玄,立劉盆子。後劉盆子兵敗宜陽,將傳國璽拱手奉於漢光武帝劉秀。至東漢末年,宦官專權。靈帝熹平六年,袁紹入宮誅殺宦官,段珪攜帝出逃,玉璽失蹤。
至獻帝時,董卓作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某日辰時,兵士見城南甄宮中一井中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見投井自盡之宮女頸上系一小匣,匣內所藏正是傳國玉璽。孫堅如獲至寶,將其祕藏於妻吳氏處。後袁術拘吳氏,奪璽。袁術死,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時曹操挾獻帝而令諸侯,至此,傳國璽得重歸漢室。
漢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獻帝被迫“禪讓”,曹丕建魏,改元黃初。乃使人於傳國璽肩部刻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以證其非“篡漢”也,實乃欲蓋彌彰。魏元帝曹奐鹹熙二年(公元265),司馬炎依樣而行,稱晉武帝,改元泰始,傳國璽歸晉。晉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趙劉聰俘晉懷帝司馬熾,璽歸前趙。十九年後,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更別出心裁,於右側加刻“天命石氏”。又二十年,再傳冉魏,後冉魏求......
傳國玉璽上刻八個字叫什麼?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
姑且不論傳國玉璽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確實曾令玉工雕琢過一枚皇帝玉璽,稱之為“天子璽”。據史書記載,此璽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鈕,一說龍魚鳳鳥鈕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
玉璽印文
傳國璽文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漢書"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壽昌"。兩者不同,一般指第一種說法。
另:北宋哲宗時所得的傳國璽當時便有人懷疑是章惇、蔡京造假的。
又:明清兩代也時有假璽出現。明孝宗曾獲過所謂的傳國璽,孝宗皇帝當時就認為是假的;清初時,宮內藏有三十九方各色御璽,其中一方被認為是秦制傳國璽,公元1746年,經乾隆皇帝欽定,證實是仿刻贗品。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時,張壁、鹿鍾麟等人仍在追索著傳國玉璽。
另:《遼史》記為"大魏受漢傳國之寶",我以為應該是"大魏受漢傳國之璽",唐武則天時改"璽"為"寶",應該是那時代改的。《遼史》記:"傳國寶,秦始皇作,用藍玉,螭紐,六面,其正文"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魚鳥篆,子嬰以上漢高祖。王莽篡漢,平皇后投璽殿階,螭角微玷。獻帝失之,孫堅得於井中,傳至孫權,以歸於魏。魏文帝隸刻肩際曰"大魏受漢傳國之寶"。唐更名"受命寶"。晉亡歸遼。自三國以來,僭偽諸國往往模擬私制,歷代府庫所藏不一,莫辨真偽。聖宗開泰十年,馳驛取石晉所上玉璽於中京。興宗重熙七年,以《有傳國寶者為正統賦》試進士。天祚保大二年,遺傳國璽於桑乾河。《宋史》記:"寶。秦制,天子有六璽,又有傳國璽,歷代因之。唐改為寶,其制有八。五代亂離,或多亡失。"。
又:《魏本紀》中曾記錄在一座毀壞的泥像中得玉璽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漢傳國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