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怎麼過中秋節?

General 更新 2025-01-20

中國人過中秋節有什麼講究。

吃月餅以示“團圓”。中秋宴俗

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嚐,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清宮多在某一院內向東放一架屏風,屏風兩側擱置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蔔、鮮藕。屏風前設一譁八仙桌,上置一個特大的月餅,四周綴滿糕點和瓜果。祭月完畢,按皇家人口將月餅切作若干塊,每人象徵性地嘗一口,名曰“吃團圓餅”。清宮月餅之大,令人難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儀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便是“徑約二尺許,重約二十斤”。

中秋節怎麼過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係。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等,均源於此。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開封,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現在,祭月拜月活動也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是:年紀大一點的人覺得中秋節越來越沒有什麼意思了,年紀小的80、90一代對過中秋節的意識越來越淡化。中秋節這一傳統節日正面臨著吸引力越來越弱的趨勢。吃月餅是過中秋節的主要習俗。可如今許多節日在我們日益緊張的生活中變的越來越淡,最後只剩下了吃。中秋吃,過年吃,端午吃,元宵節吃,聖誕節吃,總之現在吃的內容已經變做了節日的重頭戲,而那種玩樂和有意思的事卻越來越少。在物質日益豐富的現在,怎樣把節日過的有意思,值得回憶,這是需要我們好好思考的問題。

既然是過節嘛,總該跟平時有什麼不同才對,總該比平時更有意思才對。或者說特殊的日子總該有特定的儀式或與平時不一樣的內容啊。可如今除了吃,我們似乎沒有任何東西值得留戀。而吃也似乎有些膩了,煩了。月餅提前一個星期半個月就可以吃了,到了真正中秋的那天也許就沒有什麼興趣了。因為吃月餅並不能代表什麼東西,想吃天天都可以吃,不想吃到了中秋也不感興趣。

儘管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但是國家並沒有給予法定放假。中秋之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可是沒有放假,異地的親人團聚也是難上難啊,只能是明月千里遙寄相思!

對於忙碌的人們來說,互送禮物、互發信息、打電話表達問候和祝福是慶祝中秋節最常見的方式。抽時間聚會HAPPY一場、去湖邊山頂賞月也是眾多人的選擇。也有一部分有錢有閒的市民選擇外出旅遊觀光。但真正有內涵有文化的中秋節活動難得一見,政府、民間在弘揚中秋文化方面都亟待大大加強。

今年中國的“七夕”情人節比去年就熱鬧多了,大有追趕國外的情人節之勢,這當然是件好事。聯想起前些年韓國向聯合國申請將端午節列為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聯合國說端午節是韓國的,我心裡就很不是滋味。反思一下,我們難道對發展中秋節這一傳統節目不應該盡更多的努力嗎?

現代中國人啊,不要讓中秋節的光彩在我們手裡漸漸淡去!...

中國過中秋節有哪些習俗?

全國各地各個民族中秋習俗或多或少存在差異.

給篇文章你看看.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吃月餅

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其它中秋節的習俗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祕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佔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穀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

中國古代怎麼過中秋節

中秋節,是現代最隆重的法定節日之一。中國人到底是從何時開始過中秋節的?比較可信的說法是,此節俗與上古時期八月祈祀活動有直接關係,遠古時的八月已有以酬農神、祭地母和祛災驅疫為主題的慶典。 唐代女性中秋“拜月” “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 從《周禮·春官》的“中秋夜迎寒”一說來看,“中秋”在中國古人心中已佔有一定位置,但此時的“中秋”與現代的“中秋節”並非同一概念,即便到了節假日最多的唐代,八月十五都不是法定節日。倒是當時的新羅(朝鮮半島國家之一),已將八月十五列為法定節日,放假三天。 雖然八月十五不是節日,但唐代八月十五的活動還是很豐富的。這一天,最為活躍的是女性,特別是女孩子,後來廣為流行的“女子拜月”,便是唐代女性中秋之夜最愛做的事情。“大曆十才子”之一李端的《拜新月》一詩,所描寫的便是唐代女性拜月的情形—— 開簾見新月, 便即下階拜。 細語人不聞, 北風吹裙帶。 詩中的“新月”,便指八月十五這天晚上剛升起的月亮。在唐代,“女子拜月”風俗頗為流行,不論是宮廷還是民間,女性在八月十五晚上都不忘拜月。施肩吾的《幼女詞》,進一步證明了拜月風俗對唐代女性的影響,連小女孩都知道—— 幼女才六歲, 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 學人拜新月。 唐代女性為何喜歡中秋拜月?這裡有極深的文化內涵和宗教背景。在古人看來,中秋節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正月十五的上元節一樣,都是女性節日。古人認為萬物有靈,月亮上也有一位神仙——代表女性的太陰之神,與代表男性的“太陽神”相對應。 “嫦娥奔月”的神話誕生後,作為月神的月亮更被擬人化,嫦娥成了月亮女神的化身。嫦娥是女性的福音,能賜予女性美貌、愛情與家庭幸福,自然要祭拜她。這一觀念在唐代已被廣泛認同,唐代女性愛拜月,便很好理解了。 後來,唐代女性的“拜月”風俗逐漸成為中國女性共有的中秋節風俗,希望“貌似嫦娥,圓如潔月”,由此還衍生出“月亮占候”、“摸秋送瓜”等風俗。 古代女性如何拜月?明末文人劉侗、於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春場》裡有這樣的記述:“八月十五日祭月……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 至於“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節日規則,應該是古代女性出於維護自己節日空間的需要而逐漸形成的。事實上,這一規則並非“全國通行”,有的地區拜月便不避男性,甚至男女同拜,明嘉靖時期的《固始縣誌》曾記載,當地“男女望月羅拜,已而歡飲。” 北宋時期中秋節有了“團圓”內涵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宋代,“中秋節”的概念已形成,而且深入民間。 “中秋節”的提法最早出現於南宋吳自牧所著的《夢樑錄》中,這本書所記述的是南宋時的節日風俗,卷四中的“中秋”條稱,“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而該書的《序》,即是吳自牧於“中秋日”所作。 宋代除繼承了唐代女性中秋拜月的風俗外,還有更瀟灑的活動“玩月”。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秋”條稱,“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當時的皇家還會舉辦“中秋晚會”,附近居民半夜都能聽到從後宮傳出的音樂聲,此即所謂“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雲外”。民間也不會早早休息,連小孩都不肯睡,“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 南宋時期,“玩月”熱鬧得更近乎瘋狂。吳自牧筆下曾詳細記述了臨安的中秋之夜:“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糰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

中秋節是隻有中國人在過嗎?

你說的問題是對的!

中秋節中國人有什麼風俗習慣?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以前的中秋是怎麼過的啊?

全家團聚

外國人過中秋嗎 外國人怎麼過中秋節

中秋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有個別東亞國家如韓國也過中秋節。

中秋節不是世界性節日,外國人總體不過中秋。但有部分人跟著他們的中國朋友過中秋節。

隨著孔子學院在全世界的蓬勃開辦與教學,將來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喜歡月亮文化,喜歡中秋節。

相關問題答案
中國人怎麼過中秋節?
中國人怎麼過情人節?
韓國人怎麼過端午節?
中國人怎麼買越南股票?
合夥中國人怎麼不播了?
中國人怎麼當僱傭兵?
韓國人怎麼看中國視頻?
中國人怎麼在日本定居?
中國人怎麼去韓國工作?
中國人怎麼起英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