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制資本的意義?
節制資本的含義
“節制資本”,是孫中山民生主義兩大經濟綱領之一,與“平均地權”並列。其宗旨是藉助國家力量遏制私人資本的膨脹和壟斷,實現資本國有,以避免西方資本主義的弊端。
1.“節制資本”的提出
“節制資本”作為經濟綱領的明確提出是在民國13年(1924)。但關於這方面的思想在此前早已產生,並進行了反覆的宣傳。孫中山早年在考察西方社會時,逮住了“資本”問題,萌發了“資本國有”的思想。民國初年,孫中山在宣傳民生主義的演講中都表述了反對私人資本壟斷,以及建立國有資本的願望。民國元年4月初,在南京同盟會會員餞別會上,孫中山說,“一面圖國家富強,一面當防資本家壟斷之流弊”,“國家一切大實業,如鐵路、電氣、水道等事務皆歸國有,不使一私人獨享其利”。民國元年4月16日,在上海南京路同盟會機關的演講強調,他的民生主義“非反對資本”,而是“反對資本家”“少數人佔經濟之勢力,壟斷社會之財源”,故要實行“土地及大經營歸國有”,社會財富為人民“公有”,民生主義就是“排除少數資本家,使人民共享生產上之自由”。民國8年在《中國實業如何能發展》一文中,孫中山提出“歸國家經營”的具體範圍:“凡天然之富源,如煤鐵、水力、礦油等”;“社會之恩惠,如城市之土地、交通之要點等”;“一切壟斷性質之事業”。顯然,孫中山主張把一切操縱國計民生的大企業和大事業統統交由國家經營。繼而孫中山把這一思想寫進黨綱。民國12年1月發表的《中國國民黨黨綱》寫上,“凡國中大規模之實業屬於全民,由政府經營管理”,並把它作為實施民生主義,“防止勞資階級之不平,求社會經濟之調節”的重要措施。民國13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明確提出民生主義其最重要的“原則”和“基礎”是“平均地權”和“節制資本”,明確地使用“節制資本”的概念,明確了“節制資本”的“要旨”是“使私有資本制度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同年,孫中山在廣州作“三民主義”演講,闡明“節制資本”的具體內容包括“節制私人資本”和“發達國家資本”。
2.“節制資本”的實質
“節制資本”的實質是實現資本國有。孫中山關於資本國有的必要性的闡述,可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從資本和社會生產的關係考慮;二是從資本與解決社會問題的關係考慮。
孫中山認為,資本是生產要素,非解決資本問題不能發展社會生產。他指出“土地、人工、資本之同為生產要素”,“缺一而不可”,“資本”由“人工”所創造,但生產又必須依賴於資本,如果沒有“資本”(即生產時所用的“資料”),便如荒島上的魯濱遜那樣不依賴“斧”來造房、“糧”來充飢,即成為“荒島之餓鬼”。為加速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孫中山在《實業計劃》中提出,“廢手工採機器”的工業革命和“資本國有”的革命——“兩種革命”必須“同時並舉”。
孫中山認為,資本的私人壟斷是實業發達後出現貧富懸殊和階級對立的總根子,“先解決資本問題”才能求得“分配平均之法”,從而“從根本上以解決”社會問題,避免西方物質文明帶來的“惡果”。他從長時間在西方社會的生活中發現,由於實業革命,不用手工生產,而採用機器,生產效率很高,工廠規模很大,結果“有機器的人便發大財”,工人則“飢寒死亡”,平民“生計遂盡為資本家所奪”,以至出現“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孫中山認定,“私人之壟斷,漸變成資本之專制,致生出社會之階級貧、富之不均”。人類社會並非從一開始就有階級的對立和鬥爭,階級和階級的對立與鬥爭,是工業革命之後出現的“資本專制”的產物,具體地說,便是“現在資本家有了機器,靠工人來生產,掠奪工人的血汗,生出貧富極相懸殊的兩個階級。這兩個階級......
新三民主義的“節制資本”什麼意思?
孫中山所主張的限制私人資本於一定範圍以內的方針。民生主義的綱領之一。要旨是:凡本國人及外國人之企業﹐或有獨佔的性質﹐或規模過大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者﹐由國家經營管理之﹐以使私有資本制度不能操縱國民生計。 在新三民主義階段頂孫中山規定新民主主義的主要原則之一。限制資本主義的發展,防止私人資本主義操縱國計民生。這一主張具有反對帝國主義、發展國民經濟的意義,反映了中國社會不能再走西方資本主義老路的客觀歷史要求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