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時代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全媒體時代
“全媒體”即“omnimedia”,源自美國一間名叫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瑪莎-斯圖爾特生活全媒體)的家政公司。這家成立於1999年的公司,擁有並管理包括雜誌、書籍、報紙專欄、電視節目、廣播節目、網站在內的多種媒體,通過旗下的所謂“全媒體”傳播自己的家政服務和產品。限於當時的科技水準,瑪莎-斯圖爾特生活全媒體公司的“全媒體”顯然並不全,我看它的真正含義更接近multimedia“多媒體”,然而,這個具有超前意識的“omnimedia”卻在無意中道破世界傳媒業發展的玄機。
十多年來,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傳播手段層出不窮,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日益融合互通,“全媒體”(omnimedia)的概念儘管沒有獲得學術界的共識,卻在傳播領域的實踐中日復一日豐富發展著它的內涵。
“全媒體”的“全”不僅包括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音像、電影、出版、網路、電信、衛星通訊在內的各類傳播工具,涵蓋視、聽、形象、觸覺等人們接受資訊的全部感官,而且針對受眾的不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媒體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細分的服務,實現對受眾的全面覆蓋及最佳傳播效果。
全媒體的概念並沒有在學界被正式提出。它來自於傳媒界的應用層面。媒體形式的不斷出現和變化,媒體內容、渠道、功能層面的融合,使得人們在使用媒體的概念時需要意義涵蓋更廣闊的詞語,至此,“全媒體”的概念近年來得到很大的發展,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並開始在新聞傳播、遠程教育等領域廣泛運用。
什麼是全媒體語境和全媒體時代這個詞是一個意思嗎?定義.
1、十多年來,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日益融合互通,信息傳播手段層出不窮,傳播方式不斷豐富,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音像、電影、出版、網路、電信、衛星通訊在內的各類傳播工具,涵蓋視、聽、形象、觸覺等人們接受資訊的全部感官,而且針對受眾的不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媒體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細分的服務,實現對受眾的全面覆蓋及最佳傳播效果。
綜上,“全媒體”可理解為:綜合運用各種表現形式,如文、圖、聲、光、電,來全方位、立體地展示傳播內容,同時通過文字、聲像、網絡、通信等傳播手段來傳輸的一種新的傳播形態。而所有的信息傳播普遍地以這一方式運作時,我們說,我們進入了全媒體時代。
2、語境是傳媒學的概念,也可以理解成語言環境,有高低之分。美國學者霍爾曾提出了高語境傳播與低語境傳播。高語境傳播(HC)的指的是,在傳播時絕大部分信息或存於物質語境中,或內化在個人身上,極少存在於編碼清晰的被傳遞的訊息中;低語境(LC)正好相反。東方社會很多都是“高語境”社會,例如:中國、日本。在劇烈變化的社會中,人們面對的往往直接就是信息的內容本身,很好涉及社會背景和說話人背景,就導致了傳播內容的複雜和多變。在低語境文化中,語言傳達了大多數信息,語境和參與者方面只包含極少的信息。每次他們和別人交流功時候都需要詳細的背景信息,這樣才能達成比較好的交流效果。
什麼是全媒體?
“全媒體”是綜合運用各種表現形式,如文、圖、聲、光、電,來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範傳播內容,同時通過文字、聲像、網絡、通信等傳播手段來傳輸的一種新的傳播形態。
全媒體時代包括新媒體時代和傳統媒體麼
"全媒體"是媒體界近來使用最頻繁的關鍵詞之一。所謂"全媒體",就是綜合運用各種表現形式,如文、圖、聲、光、電,來全方位、立體的展示傳播內容,同時通過文字、聲像、網絡、通信等傳播手段來傳輸的一種新的傳播形態。" 它的"全",不僅包括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網絡、電信、衛星通訊在內的各類傳播工具,涵蓋視、聽、形象、觸覺等人們接受資訊的全部感官,而且是針對受眾的不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媒體形式和管道、實現對受眾的全面覆蓋及最佳傳播效果。
什麼叫“大媒體時代”?和新媒體有什麼關係?
大媒體應該指的的媒體的規模巨大,不僅僅侷限於單一的媒體,而是整合性的,跨行業的,受眾廣泛的媒體。它包含了新媒體
什麼是全媒體新聞
傳統紙媒的記者從新聞報道任務,到新聞採集的技術手段和新聞產品都是相對單一的,記者僅需根據實際情況,在消息、通訊、專訪、特寫等新聞體裁上做選擇,所需技術手段也無非是電腦、相機和錄音設備。而全媒體記者則需要具備“多功能”,他們面對多個傳播終端,必須具備傳播的複合能力,還要具備多媒體的思考能力。在技能上,記者需要集採、寫、攝、錄、編和各種網絡技能運用及現代設備操作等多種能力於一身。 在專業素養上,記者則要對新聞快速做出判斷,確立新聞主體,然後從不同角度豐富新聞內容,該寫文字的寫文字,能圖像的出圖像,需要解說的現場要有解說,需要搶時間的通過手機就可以快速將核心內容上傳給網絡編輯。這樣就將同一個新聞事件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手段進行多層次開發,這些信息通過編輯加工,報紙可以發消息、訪談、通訊、圖片,這些內容再加視頻信息可以連接到網絡上,通過報紙網站、手機報、微博、微信等平臺進行數字化發佈。每個記者還可以在網上開設新聞微博、微信,把報紙上容不下、發不全的聲像、圖文,現場花絮全部傳到記者微博、微信上,實現對新聞的全方位、立體化發佈,讓讀者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取更加全面、生動的信息。使新聞信息資源可以得到最大化的開發利用,以適應讀者多視角、快節奏的閱讀需求。
因而,全媒體記者需要在新聞現場就開始策劃和採集適合手機報、網站、視頻、報紙上發佈的“融合信息”。這需要記者們在觀念和採寫能力上全面轉型,要求記者由過去單一的文字工作者向綜合型的傳媒人轉型,不再僅僅是一次採集完成,而是要熟悉多種媒介類型的內容生產,要利用多種採訪手段進行動態跟蹤報道,這對記者的個人素質、新聞視野、價值判斷等都提出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