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同化異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5-01-09

求同存異'聚同化異是什麼意思

答:求同存異是指尋求共同之處,保存有差別的地方,不再強調大同小異。聚同化異:“聚同化異”,一個與朱立倫先生的“求同尊異”提法同樣新穎的提法。但兩者間存在一個明顯不同,習的提法足夠鮮明,任何人都不會產生理解上的歧義,亦無法對其做任何消極、模稜兩可的解讀。全世界都清楚,中共的主張是,同為中華民族的海峽兩岸人民要實現和平統一這個總目標。而國共兩黨只有聚同化異,增進政治互信,這個目標的實行才會有希望。這個道理再淺顯不過了。

如何理解朱立倫求同尊異聚同化異

春暖花開的北京一片祥和,習朱會就在這樣宜人的氣氛中順利呈現。總的來看,自信的主人給優雅的客人留足了面子,意識形態迥異的中共亦為國民黨留足了迴旋空間。總書 記歡迎臺灣加入亞投行、並願意給臺灣同胞更多優惠和實惠的表態,讓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帶回臺灣的大禮亦足夠有面子。而這位國民黨新晉主席亦能審時度勢,堅守“九二共識”這個中共不可討價還價的政治基礎,同時認同海峽兩岸同為中華民族,是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這就為國共第三次合作譜寫有堅實內容的新篇章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合作底蘊。

但是,良好的氛圍、明確的大原則、剛性的大框架、層次分明的篇章結構之下,並非沒有不和諧音符!雙方愈是有維護良好合作氣氛高度一致的共識,場面上的措辭就會愈加精心雕飾;渲染求同、淡化存疑的傾向就會愈加用心。透過那些場面上的措辭,釐清兩黨難同之異,還原國共雙方當下面臨的合作障礙,是觀察評論者最該做好的功課。下面就讓我們從這個視角來簡單理一理其中的一個小點。

眾所周知,“求同存異”是處理兩岸關係最基本的一條務實原則。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國共試圖為兩岸關係帶來新氣象的共同努力竟然不約而同地濃縮在對這一務實原則的進一步提升上了!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上海與中共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會見時提出:兩岸關係除了求同存異,更應“求同尊異”,尊重不同的聲音。應該說,這個提法相當新穎!從“存異”到“尊異”,僅一字只差,意味則大不同。“存異”更多的情況下意味著客觀現實所限,不得不如此,並非人們的主觀願望如此,有很明顯的退而求其次的意蘊。更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存異”本身已經隱含了對現實差異或異見的理性承認和尊重。而朱立倫先生的“尊異”,除了可理解為“存異”中已隱含的尊重之意外,亦不難理解為人的主觀訴求,即希望、推崇客觀差異或異見存在!畢竟,“尊”字除了有尊重之意,至少還有尊崇、尊敬等意。例如,提倡多元文化或世界多樣性存在,就是“尊異”的一種具體表現。從這一層面理解“尊異”,客觀上就難免給人留下鼓勵差異和異見的印象。就兩岸關係這件大事而言,無疑,這不利於和平統一這個最終目標的實現!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倒是很符合始終不肯放棄插手臺灣問題的美國政府的立場:維持臺海現狀不變,大陸和臺灣雙方都不得單方面改變現狀!

筆者沒有任何意願要把朱立倫先生的“尊異”說法解讀為要與美國的立場保持一致,事實上亦沒有足夠的證據這樣做。但筆者還是有幾分擔心,這個新提法會被不少人誤解,甚至無法排除更糟的可能性:即足以被另有所圖者拿來有意混淆視聽,在海峽兩岸、國共兩黨內外和其它黨派間引發對兩岸關係的混亂理解。當然,筆者這個個人觀點本身亦不願強加於人,求同存異就更是必要的。

相信包括朱立倫先生本人在內的有心人都已經注意到了,總書記 在兩人會晤過程中,對這一提法做出了自己的迴應。他提出了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的5點主張。其中,相當務實的第4點主張是“國共要勇於面對兩岸政治分歧和難題”。他指出:國共兩黨和兩岸雙方要著眼大局,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不僅要求同存異,更應努力聚同化異,不斷增進政治互信。

“聚同化異”,一個與朱立倫先生的“求同尊異”提法同樣新穎的提法。但兩者間存在一個明顯不同,習的提法足夠鮮明,任何人都不會產生理解上的歧義,亦無法對其做任何消極、模稜兩可的解讀。全世界都清楚,中共的主張是,同為中華民族的海峽兩岸人民要實現和平統一這個總目標。而國共兩黨只有聚同化異,增進政治互信,這個目標的實行才會有希望。這個道理再淺顯不過了。

最後,在兩岸關係這個大課題上,人們在看到國共兩黨已經具備“九二共識”這個共同的政......

現代文閱讀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民心相通

一、國之交在民相親

理解“一帶一路”有不同的視角,在不同視角下觀察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從傳統主義國家中心論視角觀察,“一帶一路”要想跨越國家邊界除了訴諸戰爭和征服之外別無他途,而且通過推動“一帶一路”造福鄰國更是與提升一國對領國權力和影響力的初衷相悖。在國家中心論看來,只有國家以及代表國家的政府才是決定“一帶一路”是否成功的關鍵,而國家之間競奪權力的無政府狀態決定了“一帶一路”是一項難度極大且不可為的事業。在自由主義者視角觀察,決定“一帶一路”前景的關鍵因素是是否確立起了以自由、民主、人權為主要內容的價值觀念和承載這些觀念的制度規範,以及這些制度規範是否對企業、NGO和社會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按照自由主義者的邏輯,中國真正應該堅持的方向是加入以歐美國家為領導的國際主流社會,通過逐步改變自身來影響世界,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可能是一條錯誤的道路。社會建構主義者不同意現實主義國家中心論和自由主義者西方中心論的觀點,強調認識決定利益,利益決定行為,“一帶一路”在實施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就是觀念和認識的挑戰,由於當代國際體系是在西方觀念主導下創建的,推進“一帶一路”可能會引發中國和西方的觀念衝突,而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存在複雜的觀念差異,要想統一觀念,形成共同的身份認同決非易事。顯然,主流理論儘管立場不一,但大多對“一帶一路”的前景並不樂觀,諸多討論中多數意見認為“一帶一路”應當謹慎推進,不可冒進。

事實上,之所以存在認識上的差異,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觀察視角的問題。如果不能走出既有的理解國際關係框架,要想理解和洞悉“一帶一路”的意義及其前景是很難的。“一帶一路”之所以強調使用“絲綢之路”這一歷史和文化概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突破現有理解國際關係的條條框框,從更寬廣的人文視角去觀察和理解當前世界,理解中國未來發展的方向。唯物史觀認為,國家並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永遠存在的,國家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上的產物。在國家與社會的關係上,並不是國家決定社會,而是社會決定國家。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國家猶如沙漠中變動不居的沙丘,而社會則如同塑造沙丘的大風和沙田,而人民就是一粒粒的細沙,沙丘的形狀和變動完全取決於民心所向,取決於社會文明和文化的發展。在古絲綢之路上,駝鈴陣陣,絡繹不絕,無論環境如何艱險難測,都無法阻擋駝隊前進的腳步,正是這種頑強的民心跨越了各種艱難險阻,才有了張騫出使西域、玄奘西天取經、馬可波羅東方遊記等史詩故事,也推動了不同文明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因此,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中國之所以如此積極地推動“一帶一路”,從根本上是著眼於深化沿線國家的政治互信、經濟融合和人文包容,通過立足於推動人民之間的利益融合、命運相依和文化包容來實現跨越文明障礙,尋求互利共贏的發展道路。

因此,“一帶一路”真正應該重視的問題是如何跨越沿線國家民眾之間的心理隔閡,包括民族恩怨、利益衝突、文化摩擦和宗教壁壘。近代以來,西方國家對這一地區殖民擴張的實踐表明,單方面強勢推行某種文化和文明,對其他族群進行霸權征服的努力是註定要失敗的。二戰期間,美蘇為爭霸而在世界各地搞代理人戰爭除了禍及當地民眾之外,絲毫沒有給當地社會帶來好處,也臭了牌子。冷戰後以來,美國在世界各地搞輸出民主,甚至打著“人道主義干涉”和“保護的責任”旗號,捲入了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和烏克蘭等熱點爭端,既沒有了帶來局勢的緩和,反而將矛盾激化,釋放了基地組織、ISIS和反對派武裝等“潘多拉魔盒”,使得局勢更加複雜,令整個國際社會都遭受“池魚之災”。在此種歷史和時代背......

王義桅的國際評論

在Project Syndicate, Europe’s World、《人民日報》、《環球時報》、《聯合早報》等國內外媒體發表時評近500篇。1. “印度真的慢了半拍?”《環球時報》2007年8月24日。2. “審視中國軟實力,宜超越西方視角”,《國際先驅導報》2008年9月3日。3. Korea’s Future Leadership in the Eyes of a Chinese Scholar,Newsweek Korea, September 12, 2007.4. “中國發展不能迷失自我”,《環球時報》2007年9月7日。5. “氣候問題重塑國際秩序”,《解放日報》2007年9月15日。6. “相信世界,才能更好相信自己”,《環球時報》2007年9月20日。7. “印度對中國的戰略疑慮”,《聯合早報》2007年9月25日。8. “中印發展校正西方歷史觀”,《環球時報》2007年9月28日。9. “老子是誰?”《解放日報》2007年10月9日。10. “中等收入對外交政策的挑戰”,《環球時報》2007年10月12日。11. “中國特殊還是西方特殊?”《環球時報》2007年10月22日。12. “莫讓‘國際責任’給忽悠掉了”,《世界知識》2007年第22期。13. “中國應該明確對世界的期盼”,《環球時報》2007年11月23日。14. “人口關會卡住誰的脖子”,《環球時報》2007年12月13日。15. “正視周邊國家對中國的擔憂”,《環球時報》2008年1月7日。16. “中國復興不是分享美國霸權”,《環球時報》2008年1月16日。17. “中國將成全球化的捍衛者”,《環球時報》2008年1月29日。18. “中國的四種國家身份”,《東方早報》2008年1月29日。19. “中歐關係為何戰略性不足?”《聯合早報》2011年5月18日。20. “中歐應成國際合作典範”,《環球時報》2011年5月19日。21. “歐盟的戰略價值不容忽視”,《文匯報》2011年5月22日。22. “中國要防止過快崛起”,《環球時報》2011年6月2日。23. “影響未來的三對矛盾”,《解放日報》2011年7月7日。24. “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的三重超越”,《文匯報》2011年9月12日。25. “九一一事件對美國的七大教訓”,《聯合早報》2011年9月14日。26. “堂堂正正做世界大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9月15日(《馬克思主義文摘》2011年第11期全文轉載)。27. “美國為何鍾情起全球公域問題?”《信報》2011年9月24日。28. “文化走出去謹防六大陷阱”,《環球時報》2011年11月23日。29. “美國宣揚全球公域有何用心?”,《文匯報》2011年12月27日。30. “美國重返亞洲,歐盟很擔憂”,《環球時報》2012年3月28日。31. “跨大西洋夥伴關係正經受考驗”,《文匯報》2012年3月28日。32. “琢磨中國,西方真的警醒了”,《環球時報》2012年4月17日。33. “中國可牽頭建‘海上合作組織’”,《環球時報》2012年6月1日。34. “社會化外交:完善我外交形態的重要一環”,《當代世界》2012年第6期。35. “歐盟:妥協政治能否繼續走下去”,《文匯報》2012年6月8日。36. “美國成功“鉚合”中國”,《信報》2012年6月15日。37. “歐洲一體化之路為何越走越窄”,《文匯報》2012年6月19日。38. “歐盟左顧右盼介入亞太擴大影響”,《文匯報》2012年7月24日。39. “通往布魯塞爾之路經過......

當今國際形勢發生了哪些深刻而複雜的變化

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國際格局和國際秩序加速調整演變。世界各國正抓緊調整各自發展戰略,推動變革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同時,世界經濟仍處於深度調整期,低增長、低通脹、低需求同高失業、高債務、高泡沫等風險交織,主要經濟體走勢和政策取向繼續分化,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依然突出;地緣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局部動盪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網絡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氣候變化、重大傳染性疾病等非傳統安全和全球性挑戰不斷增多,南北發展差距依然很大。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依然任重而道遠。

當今世界經濟面臨那些主要問題

一、人口問題。人口問題已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全球性問題。它不僅加重了環境和資源問題,也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而且與資源和環境問題交織在一起,對世界可持續安全與可持續發展均產生巨大影響。

人口問題主要表現為兩大問題,首先是人口數量增長過快。據聯合國權威機構公佈的最新數據,預計全球人口將由2015年的73億增加到2023年81億和2050的96億;全球人口最終能穩定在105億或110億左右。全球人口的高速增長,導致了全球性的生態破壞、環境汙染和資源短缺等嚴重問題。發展中國家問題尤其嚴重,可能會引起空前的危機。

其次是人口老齡化。聯合國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人口中有5億多人年齡在60歲或以上(佔全球總人口近8%)。發展中國家以歐洲和中亞地區的老年人口比例最高,佔總人口的11.4%。人口老齡化給世界各國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帶來了深刻影響,龐大老年群體的養老、醫療、社會服務等方面需求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對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而言,“未富先老”構成空前嚴峻的挑戰。

二、環境問題。環境問題主要包括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等方面。目前人類主要面臨十大全球環境問題: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酸雨蔓延、生物多樣性減少、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化、大氣汙染、水汙染、海洋汙染和危險性廢物越境轉移。

進入21世紀以來,氣候變化問題愈發突出。受氣候變化影響,全球極端天氣災害頻發,給有關國家經濟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持續上升,一些小島嶼國家的生存和發展面臨直接威脅。氣候變化還可能通過影響糧食、水資源等戰略資源的供應與再分配,引發社會動盪甚至國際衝突。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佈的《2014年人類發展報告》指出,如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措施被延遲或減排力度不大,那麼氣候變化的影響將日益嚴重。

三、資源問題。全球性資源問題日益凸顯。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2002年發表報告《活著的地球》指出,由於目前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到20%,如果各國政府再不進行干預,2030年後人類的整體生活水平將會下降。報告揭示,由於人類的過度消耗,在過去的30年間地球上的生物種類減少35%,其中淡水生物減少了54%;海洋生物種類減少35%;樹木種類減少15%。

資源問題主要表現是:世界森林衰退問題嚴重,據綠色和平組織估計,近100年來,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破壞;土壤退化問題不容樂觀,土壤退化導致世界人均耕地面積減少,據聯合國統計,1975年至2000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積大約減少一半;水資源問題日趨嚴峻。水資源短缺和水汙染,已成為當代世界最嚴重和最重大的資源環境問題之一,也是未來人類將面臨的最為嚴峻的挑戰之一。聯合國在發佈2015年《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時指出,從目前的走勢來看,到了2030年,世界各地面對的“全球水虧缺”,即對水的需求和補水之間的差距,可能高達40%。

四、金融問題。在過去幾十年間,越來越嚴重、越來越頻繁的金融危機讓全世界苦不堪言。這些金融危機能夠迅速蔓延到其他經濟部門,並導致全球經濟局勢撲朔迷離,人們的生活受到影響,社會穩定遭到破壞。最近的一次危機導致全球失業人數在2007到2009年間增加了近3000萬,而且據估計,目前的失業人數仍遠遠超過危機發生前的水平。經濟衝擊可能帶來長期的不利後果,尤其是當衝擊引發了低人類發展水平和衝突的惡性循環時。

金融衝擊(例如銀行業危機)是人類發展指數放緩最有可能的誘因。在國際資本流動性較高的時期,受到銀行業危機影響的國家似乎更多一些。在資本管制盛行的1......

《巴黎協定》提前生效,中國在背後做了哪些貢獻

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5日宣佈,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將於今年11月4日正式生效。這份協定凝聚著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與國際社會攜手推進應對氣候問題的努力,全球各國對此反響積極。

就在今年7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祕書處曾預計,《巴黎協定》最早可能會於2017年生效。如今協定提前生效,表明已有足夠多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交存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文書,其他正式生效的必要條件也已具備。這顯示出各國政府一致認為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強有力的國際合作。

這份建章立制的協定,事關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安排,它的生效,將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步。

對於這份開啟全球氣候治理新階段的歷史性協定,中國作出了非凡貢獻。

曾記否,去年底的聯合國巴黎氣候變化大會,13天、近200個締約方,催生《巴黎協定》的談判密集而艱苦。作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事業的積極參與者,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以及中國行動,為大會成功增添了強大動力。

一份成功的國際協議既要解決當下矛盾,也要引領未來。正基於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參加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時對《巴黎協定》提出了4點建議:有利於實現公約目標,引領綠色發展;有利於凝聚全球力量,鼓勵廣泛參與;有利於加大投入,強化行動保障;有利於照顧各國國情,講求務實有效。

這些建議既立足當下,又面向未來,既堅持原則,又體現靈活,既勾勒出聚同化異、相向而行的現實路徑,也包含著標本兼治、綠色發展的長遠謀劃,因而得到廣泛支持和贊同。

“巴黎大會應該擯棄‘零和博弈’狹隘思維,推動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多一點共享、多一點擔當,實現互惠共贏。”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為國際社會深入思考和探索未來全球治理模式、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貢獻了中國智慧。

大會前,中國還與美國、法國、印度、巴西等主要經濟體分別發表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多個聯合聲明,涉及氣候談判中的法律約束力、資金、力度等焦點問題。大會伊始,中國領導人便同其他與會領導人進行坦誠務實的溝通協調,引導各方著眼大局、堅定信心、相向而行,最大程度凝聚了共識。這些努力,都為《巴黎協定》的最終達成奠定了基礎。

中國始終堅持協定是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加強行動的階段性成果,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在協議中得到了體現,贏得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支持。

9月3日,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的舉辦地杭州,中國和美國領導人先後向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交存中國和美國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准文書。這一舉動為推進全球氣候治理,助力《巴黎協定》早日生效釋放了強有力信號。

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除了用中國理念和行動推動氣候大會達成協定,積極批准和交存協定,以及出資設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外,中國也正用自己的行動與智慧,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帶路”——探索一個可資借鑑的綠色發展模式,助力全球氣候治理,以及向生態文明轉型。

發達國家過去200多年遭遇的環境問題,在中國被壓縮到30多年內集中爆發。面對霧霾、水汙染、重金屬汙染等環境問題的嚴峻挑戰,中國將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總佈局、去除GDP考核“緊箍咒”、全面打響“呼吸保衛戰”、淘汰落後產能……“十二五”期間,中國以前所未有、全球罕見的力度,治理汙染、保護生態,已成為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

面向未來,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十三五”規劃重要內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通過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實施優化產業結構、構建低碳能源體系、發展綠色建築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與......

請闡述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內涵和基本原則

新型中美大國關係首先是一種拋棄傳統大國衝突對抗邏輯,利益攸關兩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國關係;其次是一種超越和包容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和發展階段差異的關係;再次是一種在現有國際體系下,既能共創和共享制度,又能共同承擔國際責任的關係;最後,新型中美大國關係是一種互利共贏、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一是創新思維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需要創新思維。拋棄冷戰思維,創新相處之道,是目前解決中美大國關係的重要思路。中美關係的本質不是任何一種短期行為,而是一種更為持久的長遠利益。中美關係是一種開放性結構,要求中美兩國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新思維,不斷開拓創新

二是相互信任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需要相互信任。國與國之交應以誠信為本。戰略互信是實現中美關係長遠、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石。戰略互信的缺失、對彼此戰略意圖的疑慮,成為當前中美關係前進征途上面臨的重要障礙。防止中美戰略誤讀、誤解甚至誤判,雙方更加客觀、理性、真實地看待和理解對方的戰略意圖,培植深厚的戰略互信,是推進中美關係前進的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三是平等互諒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需要平等互諒。中美兩國國情不同,不可能在所有問題上都意見一致。中美兩國在價值觀念、意識形態、文化傳統、宗教信仰、歷史背景和發展水平等方面都不同,兩國對問題的看法有差異、有分歧甚至有矛盾都是正常的,問題是如何面對這些分歧並富有智慧地超越分歧、尋求共識、找到共同利益。

四是積極行動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需要積極行動。隨著兩國關係的深入發展,關乎中美雙方利益的議題不斷增多,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需要兩國不斷深化合作。不論是在合作領域的擴大,還是在合作程度上的加深,深化合作是發展兩國關係的強大動力。我們要採取紮實有效的行動,加強各方面的合作,加強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協調,促進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讓兩國人民和各國人民切實享受中美合作帶來的好處。

五是厚植友誼。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需要厚植友誼。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我們要積極推進兩國社會各界交流交往,讓更多人成為中美友好合作的參與者、支持者。這就要求雙方都應推進中美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進行戰略協調,妥善處理新問題、新挑戰,發展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合作競爭、聚同化異的新型大國關係。

您好,我想問一下關於南北蘇丹的問題

1、我們希望交戰雙方用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問題。

2、安理會有關南北蘇丹問題的****號決議應得到全面執行。政治解決是化解蘇丹問題的唯一出路。****號決議明確了政治解決的大方向和路線圖,體現了國際社會的高度共識。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各方都應嚴格執行這個決議,建議安理會派出蘇丹問題特使進行斡旋。

3、南北蘇丹的未來最終應由其人民自主決定,解決蘇丹問題的鑰匙歸根到底掌握在蘇丹各部落自己手裡。中方希望南北蘇丹各部落真正考慮國家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福址,

捐棄前嫌,儘快實現直接談判。聚同化異,逐漸建立基本信任。

一帶一路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你贊同嗎?為什麼

不贊同(2)答:①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中國推動“一帶一路”戰略摒棄制度模式偏見,超越意識形態藩籬,是為了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旨在建立安危與共、榮損相依的命運共同體,更好地維護和平與促進發展。“馬歇爾計劃”是迎合冷戰需要產生的,加劇了意識形態的對立。(3分) 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準則。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奉行自願平等參與的原則,沿線各國完全根據本國利益參與進來,其精髓在於弘揚平等互利的好傳統、堅持不附加任何條件的好做法,追求沿線國家共同發展的好效果。“馬歇爾計劃”在援助中也附加了很多不平等條件,是干預西歐各國內部經濟政策的工具。(3分) ③中國一貫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起建設性作用。“一帶一路”致力於溝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差異,促進求同存異基礎上的相互協調,發掘聚同化異帶來的互補潛力,為建設共同發展的世界添磚加瓦。“馬歇爾計劃”加劇了兩大陣營的對立,使世界籠罩於戰爭的陰雲之中。(3分) ④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的戰略抉擇。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是為了更好地謀求和平發展,而“馬歇爾計劃”看上去是一個經濟救助計劃,其最終目的卻在於大國爭霸。兩者不可同日而語。(3分)

相關問題答案
聚同化異什麼意思?
人的異化是什麼意思?
異同點是什麼意思?
護理同質化是什麼意思?
異母同胞是什麼意思?
求同存異的異什麼意思?
化學同體是什麼意思?
無級變化是什麼意思?
願與子同袍是什麼意思?
合同臺賬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