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的意義與價值?

General 更新 2025-01-22

藝術教育究竟具有怎樣的價值和意義

(一)對個體而言,藝術教育是生命早期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全面提升個體素質與能力的重要路徑。

藝術教育在個體生命的早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兒童就是天生的藝術家。每個兒童都天生擁有著遊戲的精神和藝術的心靈。遊戲則是連接兒童與藝術的最佳通道。研究發現:兒童幼時的遊戲程度,直接決定其成長的質量。因為通過藝術的教育,能開發兒童的遊戲和藝術本能,能使兒童感知到世界的多種形式,如線條、聲音、韻律等。正因為如此,一些有遠見的教育家主張,在7-14歲期間,藝術教育應該成為學校生活的主旋律。所以,沒有藝術和遊戲陪伴的兒童,是孤獨不幸的;沒有藝術和遊戲的童年,是黯淡無光的。如果一個孩子喪失了內心的藝術本能,人性意義上的“死神”就會降臨。

從人的個體成長的整個過程來看,藝術教育是全面提升個體素質與能力的主要路徑。(向藝葵a~pp專業老師在線實時為您答疑==)

藝術教育有助於培養人的認知能力和創造能力。創造能力是人類能力系統的重要內容,也是考察一個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誌。因為藝術思維更側重於直覺,具有跳躍性、非線性,因此在任何類型的發明創造的過程中,會起到畫龍點睛的關鍵作用。在這個意義上說,當“人轉向藝術時,就進入了創造活動的實驗室”。康德對此做了這樣的描述:“藝術是神聖的,它比科學更高深、更深刻。它揭示的真理超越了科學的範疇。”這句話從一個側面揭示了藝術創作具有原創性,是一個發明的過程,是從無到有的過程。

藝術教育有助於提高人的審美能力。馬克思說:“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那你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藝術大師羅丹說,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而要培養美的眼睛,藝術教育就必不可少。因為藝術教育的目的指向之一是審美。審美是藝術教育價值的核心意蘊。從美感的形成角度看,藝術教育對於喚醒與塑造兒童的美感具有重要的意義。每個兒童內心深處都有一種審美的潛能,只是它取決於是否能夠被浪漫地喚醒,又是否在相應的精確之後,能夠被綜合塑造為更高層次的美的意境、生命的境界。通過藝術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美好的種子,可以形成螺旋上升的經驗結構,形成足夠豐富的感受、感知以及溝通能力。因而,藝術教育也是對美感的喚醒。

藝術教育喚起人對審美的需要,培養人的審美趣味,形成人的審美觀念,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感受、欣賞、理解和創造,人會逐漸形成一定的審美能力。一旦人成為審美的人之後,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按照美的樣式來改進自己的生活。

藝術教育有助於提升人的心理調適能力。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人的心理普遍存在承受力小,調適能力差,淨化能力弱等問題。而藝術由於它直接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與人的身心關係最為緊密,並在人的理性和感性衝突之間找到平衡,使人的生活方式由“物質化、身體化”向“藝術化、審美化”轉變,因而具有心理療治功能的作用。這也是藝術教育所特有的精神救贖的功能。在日本等國家,用藝術治療心理疾病,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治療技術。如通過繪畫療法,讓病人釋放並表達自己;通過音樂療法,讓病人發洩情緒;通過戲劇療法,讓病人藉助於表演迴歸自我等等,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藝術教育有助於培養人的社會交往能力。藝術教育不僅讓人學會創造,也能夠讓人學會合作和交往。在藝術學習的過程中,會通過使用一系列視覺的、聽覺的、動覺的信號和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意見和建議,對於溝通與表達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樣,參加藝術學科的集體學習過程,就是學習合作和交際能力得到提升的過程,而這些素質,對學生當下的和未來的生活都極為重要。

更重要的是,藝術教育有助於人的人格形成。兒童通過不同形......

美術的教育價值是什麼?

美術的教育價值在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進入一種超越人我之見、超越功名利害生死的境界,獲得終極幸福。就是情感教育,其作用在陶養人的感情,使人的情感轉弱而為強,轉薄而為厚,給人的高尚行為以推動力。美育對人能發生作用在於美具有普遍性和超脫性。美育還能夠彌補科學的概念性、抽象性、機械性,使人生豐富而有意義。美育具有自由性、進步性、普及性,能給人的情感以撫慰,使人的心靈純潔高尚,給人類以溫情的精神家園。

從教育哲學的角度論美術教育的作用

蔡元培認為世界有兩方面:現象世界和實體世界。現象世界就是物質世界,實體世界就是精神世界,就是人類心理和精神的最後依靠、歸依。人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就在於,人不僅生存於物質世界而具有物質需求,人還有心理,有情感,有精神世界,渴望心靈有依靠。美育是實現世界觀教育,以達到精神世界的途徑、津樑,這是由美育的特點決定的。人人都有愛惡驚懼喜怒悲樂之情,這些都是隨人的生死禍福利害等而改變的。而美感則否,美感的特點是無功利性、超脫性、普遍性。人們面對美的對象,決無佔有它的念唬,心理的美感是純潔無雜念的,眾人面對美的對象,都是如此,因此就能忘記人我的差別,而與美渾然一體,進入實體世界。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美育對人生的意義在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進入一種超越功名利祿、超越人我之見、超越利害生死的境界,使人體驗生命的真諦,獲得人生的終極幸福。

蔡元培認為,美育還能使人們養成寧靜而強毅的精神。美感有兩種,一為優雅之美,一為崇高之美,從容恬淡,超利害之計較,泯人我之界限,例如遊名勝者,初不作伐木製器之想;賞音樂者,恆以與眾同樂為快;這樣的超越而普遍的心境涵養慣了,還有什麼卑劣的誘惑,可以擾亂他麼?崇高之美,又可分為偉大與堅強之二類;存想恆星世界,比較地質年代,不能不驚小己的微渺;描寫火山爆發,記敘洪水橫流,不能不嘆人力之脆薄;但一經美感的誘導,不知不覺,神遊於對象之中,於是乎對象之偉大,就是我的偉大;對象的堅強,就是我的堅強;在這種心境上鍛鍊慣了,還有什麼世間的威武,可以脅迫他麼?

學習美術的作用和意義

有位名人曾經說過:“美術的審美本質決定了它對人們有著美化人的心靈、美化生活的意義與作用。因此,通過這種教育活動,可昇華人的感情,淨化人的靈魂,培養人的審美能力以及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生活。”

眾所周知,美術的社會意義與作用主要不是藉助於理性的啟示,而是著重是以“美”起真。我們就拿中學課本中的美術欣賞學習來,日觀賞印度的佛教美術作品,其欣賞的過程就是神聖與淨化的過程,又是一種審美享受的過稱。這是因為宗教是人性的另一種表現的異化,是主觀審美對客觀對象的理想,在欣賞中,由於審美的介入,人的的本質得到了肯定與讚揚。人們是通過審美的欣賞活動,從感情的角度反映了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中國現代美學家們幾乎都十分強調審美、藝術的獨立性。王國維肯定地說,哲學和藝術是“天下最神聖、最尊貴而無與當世之用者”,“願今後之哲學美術家,毋忘其天職,而失其獨立之位置”。

我們生活中離不開審美活動的過程,即感受美、理解美、創造美或審美的發現、藝術的構思、情感的表達。因為我們在創作活動中,“不僅是單純的美術技法,而是藝術情感的表達來實現審美的價值。”??

美術欣賞具有調節精神與情緒的節奏,豐富學習內容能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還能進化我們的生活。如:學習書籍裝幀到為自己裝飾筆記本與作業本,從學習服裝設計地沒自己裝扮衣服,從學習環境藝術到沒自己美化居室等等。這就是一些美化生活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表現。

人們掌握美術這一交流手段,在交際活動中能夠增強自身的群體意識和認同感。這種群體意識與認同感通過美術的中介活動,便反映為人類情感的共同性或人類精神的感召力。人一旦進入此境,便踏上了通往他人、通往群體、通往社會乃至通往全人類心靈的道路。正如瑞士心理學家容格所說:“只有在藝術中,人們才理解到一種能允許所有人去交流他們情感的韻律,從而使人結合成一個整體。”…所以藝術又被幽默地稱為調節人際關係的特殊處方。

藝術教育的意義有哪些

文化包含了諸如價值、信仰、語言、知識、藝術、傳統、制度以及個體或者群體表達其人文需求和賦予其本身存在、發展的生活方式和意義。——《關於文化權利的弗裡堡宣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7年

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認人人有權:

(甲)參加文化生活;

(乙)享受科學進步及其應用所產生的利益;

(丙)對其本人的任何科學、文學或藝術作品所產生的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利益;享受被保護之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聯合國,1976年生效

文化權利是人權的一個組成部分,同其他權利一樣,是普遍的、不可分割的和相互依存的。全面增進和尊重文化權利,對於維護人的尊嚴和在一個多樣化的多種文化的世界裡個人和社群之間的積極的社會互動,至關重要。——《第21號一般性意見:人人有權參加文化生活》,聯合國,2009年

2.藝術教育是不容褻瀆的基本人權之一,以上三個聯合國及教科文組織的文件可以說明,藝術並非是屬於少數人的,藝術教育也不應該成為精英化教育。

美術鑑賞的意義

一、美術鑑賞 我們發現不同的美術門類在藝術形態和作品形式有很大的差異.所謂的美術鑑賞,就是運用我們的視覺感知、視覺經驗和相關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歸類、分析、判斷、體驗、聯想和評價從而獲得審美感受。鑑賞一個綜合的審美活動。 作品——鑑(感受——歸類——分析和判斷)要明白作品的作者、年代和背景、門類、材料、手段(方法)、語言形式和內容 賞(想象和平價——審美感受和理解美術現象)要把獲得的感受和個人的經驗相結合進行審美判斷和評價。 美術鑑賞就是鑑古今、平優略、定高下。鑑是手段,賞是目的。美術鑑賞者必須具備美術基本知識和識別美術類別和一般方法,同時鑑賞者創造性的參與才能是美術作品的意義得到完善和昇華。二、美術的類別 1、美術從空間藝術的範疇可分為六大門類即:繪畫、雕塑、建築、設計、書法、攝影。 2、從六大美術門類中按材料、題材、形制、功能又可分為十類:中國畫、油畫、歷史畫、風景畫、浮雕、圓雕、建築設計、園林設計、環境設計。 3、按照美術在形式語言的不同特徵可分為三大類:具象藝術、意象藝術、抽象藝術。三、1、美術的價值(1)人文價值,美術作為藝術的重要形式,它的最終指向是美,美是人類的最高境界和追求,他是超越了任何國家、民族、政黨、宗教之上的對全人類利益的關懷和維護。美術教育在於培養人的靈性捂性和創造性,在於培養人的審美素養。審美素養和創造素質是一個人素質最重要的標誌。藝術教育以最超前、最開放的形式把人類潛在的智慧和創造性解放出來,喚醒人類自覺自由的審美創造性(因此美國和英國在2000年前就把藝術教育勒入核心課程)(2)創造價值,藝術創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獨一無而創造力的標誌。特別是現代藝術發展與現代科技緊密聯繫創在了輝煌的成果,英美日德等發達國家再上世紀五十年代設立的藝術科學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如日本的動漫產業,美國的電影業。這些行性產業融合了文學、音樂、美術、聲學、光學、電學成為最有競爭裡的綜合藝術。2、美術作為社會存在的產物,擔負者一定的社會功能:(1)認識功能:通過美術作品認識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人物、生活、生產風俗人情。(2)教育功能:通過作品的主題內容,是人的思想情感得到昇華和提高,從而形成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積極熱情銳意進去得人生態度。(3)審美功能:通過美術作品鑑賞提高人們對沒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別力、敏感性、感受力。是我們主動的認識美、保護美、創造美。人類悲劇的誕生都是因為我們失去了審美判斷力造成的。因此美術鑑賞能力,不僅是一個學生具備的,他是一個民族應該具備的,也是全人類應該具備的

藝術教育為什麼很重要

藝術教育的根本意義不在藝術,而在於人的素養,關乎民族的文化提升。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點兒藝術?除了經常聽到的答案——除了“考個好大學”之外,也有些人清楚地知道:在今後的人生中,掌握了一門藝術技巧,對今後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或許是有用的。

其實,藝術教育的意義還不止這些,甚至還有更重要的意義。

可以從一個現象來分析:從古到今,有不少思想家、科學家、教育家、軍事家等著名的人物多才多藝,甚至他本來就是藝術家;這句話我們還可以倒過來說:在許多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中,出現了不少著名的思想家、科學家、教育家,甚至軍事家!

一種現象出現多了就可能證明其中存在一種規律性,有它的必然性。

我是想說,藝術教育最重要的意義是,讓受教育者在藝術學習與實踐中學會形象感知和形象思維,並在對美的感知、感受中形成完善的人格,進而有更好的比較、判斷、聯想和創造的能力,更強的表達、表現能力。這樣的人,做什麼事情都會比別人更優秀。

現代教育思想討論中經常聽到“通才教育”、“複合型人才培養”等等說法。是否有人意識到這樣的現象:一個人才多種能力的結構中,藝術素養和藝術技能常常是不可或缺的。或者說,無論從事什麼樣的職業,都需要有藝術感覺和美學素養,才能做得更好。達芬奇、亞里士多德、曹雪芹.....古今中外,不知道有多少人既是科學家,又是藝術家。

喬布斯說,蘋果“是人文科學與尖端技術的結合點”;貝律銘說,“建築是一種社會藝術的形式”。我們的生活中,最受使用者歡迎的日常用品,不僅需要有實用性,最好本身就有藝術欣賞的價值。我們應該想到:一個成功的作品,設計和製造它的人,不僅需要專業技能,具備藝術素養,往往還需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盡善盡美的追求。

所以我說:藝術教育的根本意義不在藝術,而在優秀的人格和素養。

藝術教育的價值

藝術的教育價值在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進入一種超越人我之見、超越功名利害生死的境界,獲得終極幸福。就是情感教育,其作用在陶養人的感情,使人的情感轉弱而為強,轉薄而為厚,給人的高尚行為以推動力。美育對人能發生作用在於美具有普遍性和超脫性。美育還能夠彌補科學的概念性、抽象性、機械性,使人生豐富而有意義。美育具有自由性、進步性、普及性,能給人的情感以撫慰,使人的心靈純潔高尚,給人類以溫情的精神家園。

從教育哲學的角度論美術教育的作用

蔡元培認為世界有兩方面:現象世界和實體世界。現象世界就是物質世界,實體世界就是精神世界,就是人類心理和精神的最後依靠、歸依。人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就在於,人不僅生存於物質世界而具有物質需求,人還有心理,有情感,有精神世界,渴望心靈有依靠。美育是實現世界觀教育,以達到精神世界的途徑、津樑,這是由美育的特點決定的。人人都有愛惡驚懼喜怒悲樂之情,這些都是隨人的生死禍福利害等而改變的。而美感則否,美感的特點是無功利性、超脫性、普遍性。人們面對美的對象,決無佔有它的念頭,心理的美感是純潔無雜念的,眾人面對美的對象,都是如此,因此就能忘記人我的差別,而與美渾然一體,進入實體世界。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美育對人生的意義在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進入一種超越功名利祿、超越人我之見、超越利害生死的境界,使人體驗生命的真諦,獲得人生的終極幸福。

蔡元培認為,美育還能使人們養成寧靜而強毅的精神。美感有兩種,一為優雅之美,一為崇高之美,從容恬淡,超利害之計較,泯人我之界限,例如遊名勝者,初不作伐木製器之想;賞音樂者,恆以與眾同樂為快;這樣的超越而普遍的心境涵養慣了,還有什麼卑劣的誘惑,可以擾亂他麼?崇高之美,又可分為偉大與堅強之二類;存想恆星世界,比較地質年代,不能不驚小己的微渺;描寫火山爆發,記敘洪水橫流,不能不嘆人力之脆薄;但一經美感的誘導,不知不覺,神遊於對象之中,於是乎對象之偉大,就是我的偉大;對象的堅強,就是我的堅強;在這種心境上鍛鍊慣了,還有什麼世間的威武,可以脅迫他麼?

學習美術鑑賞課有什麼現實意義和價值?

拓寬知識面 提高審美能力

藝術教學的意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近年來人們為推動藝術教育提出了種種說法,例如藝術傳承文化、社會生活離不開藝術等等。那麼有沒有通過對大腦的研究來支持藝術教育呢?有。我們可以運用極有說服力的生物案例來論證藝術的價值。有很多理由可以說明藝術教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科學研究只是其中之一。

簡單嫻熟的協調能力、情商、複雜知識、壓力緩解方式、交往技巧等可以習得的東西需要一個日臻完善的過程,這就使藝術處於不利的地位。如果學校只是狹隘地注重特定的考試分數,如果那些考試考查的只是運算技能、解決問題的技巧以及讀寫能力,那麼藝術就更處於明顯的劣勢了。另外,如果我們滿足於追求時效,那也會置藝術於不利地位。

由於藝術的價值一般體現於人們一系列的行為活動中但費時費力,可以說藝術是有效用的但不是有效率的。學藝術的學生常常要花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使中樞神經靈活協調,而他們獲益表現亦各不相同,有的只能提高動作

美術教育目標的工具論和本質論的區別

質論強調美術教育的本質性價值,倡導以學科為基礎的美術教育。本質主義者認為,美術教學應具有學科性、順序性,主張系統化的課程設計與指導方法,並且以學科的標準來評量兒童的學習成果。

本質論的代表人物是艾斯納和格內爾。艾斯納強調美術教育的主要價值在於對個人經驗的獨特貢獻。他指出,“美術是人類文化和實踐極其特殊的一面,而且美術能為人類實踐作出的最可貴的貢獻是直接與其特性相關係的。美術能為人類教育作的貢獻恰恰是別的學科所不能作的。因而,任何一項將藝術首先作為為其他目的服務工具的教育計劃會沖淡美術的意義。美術不應屈尊服務於其他目的。”〔5 〕美術教育不是服務於其他目的的工具,它在基礎教育中有其獨特的作用,從而,美術在學校課程中的地位得到了重視和提高。

與工具論者相反,艾斯納提出美術能力不是自然發展的結果,而是學習和教育的結果。“美術學習不是隨兒童成長成熟的自然結果,美術學習可以通過教育指導得到促進。”〔6〕既然如此, 可教的內容有哪些呢?艾斯納認為美術教學的領域應包括三方面:美術創作、美術批評和美術史。要使這三方面教學卓有成效,則需要有系統化的連續性課程設計,而不是那種感恩節畫火雞、聖誕節做節目裝飾的以日曆為中心的教學。而且,對教學要儘量評估,因為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評估,對師生的教與學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關問題答案
美術教育的意義與價值?
學前教育的意義與價值?
少兒藝術教育的意義?
品牌的意義與價值?
幼兒遊戲的意義與價值?
約分的意義與價值?
中國夢的意義與價值?
創業與創業教育的意義?
大學生人文教育的意義?
孫子兵法對教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