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國君姓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1-12

戰國時燕國國君姓什麼

那一個字是他的名字。先秦的時候對於貴族的稱呼是不姓名連用的。國君姓姬,是周天子的同姓諸侯。第一代國主是周召共和的召公,由周武王冊封

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國君姓什麼

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國君姓什麼國君姓姬

為什麼史記對燕國大多數的國君姓名都沒有記載,甚至到了戰國晚期的燕國國君都記載的甚少?

燕惠侯 前864年-前827年38燕釐侯 前826年-前791年36燕頃侯 前790年-前767年24燕哀侯 前766年-前765年2燕鄭侯 前764年-前729年36燕穆侯 前728年-前711年18燕宣侯 前710年-前698年13燕桓侯 前697年-前691年7燕莊公 前690年-前658年33燕襄公 前657年-前618年40燕前桓公 前617年-前602年16燕宣公 前601年-前587年15燕昭公 前586年-前574年13燕武公 前573年-前555年19燕前文公 前554年-前549年6燕懿公 前548年-前545年4燕惠公 前544年-前536年9燕悼公 前535年-前529年7燕共公 前528年-前524年5燕平公 前523年-前493年31燕孝公 前492年-前455年38燕成公 前454年-前439年16燕閔公 前438年-前415年24燕簡公燕載前414年-前373年42燕後桓公 前372年-前362年11燕後文公 前361年-前333年29燕易王 前332年-前321年12燕王噲燕噲前320年-前312年9燕昭王燕職前311年-前279年33燕惠王 前278年-前272年7燕武成王 前271年-前258年14燕孝王 前257年-前255年3燕王喜燕喜前254年-前222年33一)燕國始封 燕國始封的時間 燕國是西周至戰國時期的一個重要封國。關於它的始封,《史記》卷34《燕召公世家》有明確的記載,稱:“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史記》卷4《周本紀》也說武王伐紂之後,“封召公奭於燕”。召公名奭,姬姓,是與周室同姓的貴族,因食邑於召,稱為召公。他和周公旦、太公望,都是西周開國奠業的重臣,也是周文王、武王最為信任、倚重的人。可見《史記》認為燕國始封於西周成王滅商之後不久。始封者是燕召公。但這一看法受到近代以來學者的懷疑。齊思和《燕、吳非周封國說》就認為“召公之封,尤有可疑。夫武既克殷,滅國甚多。擇地而封,豈患無土?又何必遠流之幽州之野?且戎、狄雜錯,召公又安得越之而有燕?”他從幽薊偏遠,遠離西周統治中心出發,懷疑燕國始封於召公的定說,推測燕國是“原本夷狄而冒為姬姓者也”。[1]這種看法在近代以來的學術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但傳世和出土的銅器證實燕國確實始封於西周初年

戰國時期燕國國王姓什麼?

戰國時期燕國版圖包括現在的北京、恭津兩市、河北省北部、遼寧省大部、內蒙古東南角和朝鮮西北部。

燕國是周朝的“親藩”,王族出自周室,與周天子同為“姬”姓。

戰國時期燕國在哪,他們的皇族姓什麼?

戰國時期燕國版圖包括現在的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北部、遼寧省大部、內蒙古東南角和朝鮮西北部。燕國是周朝的“親藩”,王族出自周室,與周天子同為“姬”姓。

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國姓

春秋戰國的燕國分北燕和南燕

北燕的國姓起初是燕,後為姬

而南燕的國姓為姞姓

既然戰國各國國君都以國名為姓,為何秦國仍以贏為姓

周朝時,大費十四代孫非子,居犬丘,“好馬好畜,善養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馬於千水、渭水之間匯合處(今陝西寶雞一帶),馬得到大量繁殖。於是孝王說:“昔日伯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於是封為附庸。在秦地建立城邑,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於是,“千渭之匯”成了嬴秦政治上的發祥地,嬴秦的采邑在秦(天水之清水上游為秦水),秦因此而得名。所以嬴姓後裔被稱為“秦人”、“秦族”。

周宣王時,非子的曾孫秦仲政治地位進一步提升,被任用為大夫。秦仲立三年,周曆王無道,諸侯叛之。西戎反王室,滅犬丘大駱之族。周宣王即位,仍以秦仲為大夫,誅西戎。他率族眾與西戌先後廝殺二十三年,戰死疆場。周宣王召來莊公(秦仲的長子,名嬴其)兄弟五人,與兵七千,繼討西戎,終破之。周宣王再次賞賜,秦地域不斷擴大。並任命莊公為西垂大夫。莊公卒,其子襄公嬴開繼立。

西周時,周幽王戲弄諸侯,申侯聯合繒國、犬戌西夷共同起兵,攻克鎬京,斬殺幽王。襄公率兵救周,捍衛王室,擁太子宜臼即位,是為周平王。並護送周平王東遷建都洛邑(今河南洛陽),被平王封為諸侯,賜以歧山以西之地,成了秦國的締造者。

到秦穆公(嬴任好,襄公之七代孫)時,因其重用賢才,使一個小國發展為雄居西戎的大國。其後,秦孝公(嬴渠樑,穆公之十代孫)重用商秧變法,強化中央集權,獎勵耕戰,成為戰國首強。昭襄王(嬴則/稷,孝公之七代孫)順應滅周,取九鼎寶器,為建立大秦帝國奠定了基礎。

秦始皇帝(嬴政,昭襄王之孫。因生在趙國,小時又稱趙政)兼併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權制的大秦帝國。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統一文字、度量衡、貨幣,規範交通、法令,融合民族文化,築長城防外侵,遠擊匈奴,稱“千古一帝”。

殊沙丘之變,趙高篡詔,胡亥奪嫡,屠殺宗親忠良,施行暴政。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劉邦、項羽起兵反秦,屠咸陽,殺子嬰,秦帝國滅亡。故,漢之後,嬴之後裔,多以國(秦)為姓,或以“銀”、“寅”為姓。至明末嬴啟高復嬴姓,相距1800多年。

春秋時期晉,燕國的國姓是姓什麼

燕,甲骨文、金文作晏,已具有都邑的含義。古代,在北京地區有一個相當大的部族以“晏(燕)”為圖騰,為族徽,為族名,並進而為地名、國名。古燕形成於何時已不可考。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鄉童家林、黃土坡村一帶發現了一處規模相當大的商周遺址。包括建於商末延續至西周的城址。一些學者認為這就是商末時期古燕首都城的遺址。

燕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北方的一個諸侯國。戰國時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國滅亡。

起源:

據《史記》記載,周武王滅商以後,封宗室召公於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燕國的都城在“薊”(位於今北京房山區琉璃河)。周的貴族和當地舊商的貴族以及當地土著建立了聯合政權。最終使該地區原來的東胡民族逐漸融入華夏族。

燕國建國以後與中原各地來往甚少,文化較中原落後,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險些亡國,憑藉齊國“尊王攘夷”的軍事幫助才得以保全,並進而在日後有了發展。

鼎盛:

燕噲讓國

前323年,燕國參加了公孫衍發起的韓、魏、趙、燕、中山“五國相王”活動,燕國在此年稱王。兩年後,易王卒,兒子噲繼位。

燕王噲在他即位的第三年,即前318年,作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大事,將燕王的君位“禪讓”給相國子之,並把三百石以上高官的璽印全部收回,交由子之任命。換言之,子之全面執掌了燕國軍政大權。此舉引起了太子平等舊貴族的不服,在前314年時起兵攻擊子之,失敗,死於亂軍之中。這場內亂,造成了人心的渙散和國力的嚴重削弱。齊國趁機伐燕,將軍匡章率軍在出兵50天內佔領了燕都,燕國大敗幾乎被滅,燕王噲和子之被殺[4]。同時中山國也趁機出兵攻佔了燕國部分領土。在燕國軍民的奮力抵抗和趙、韓、秦、楚等國的壓力下,齊國不得不退兵,趙國擁立在韓為人質的公子職,並以兵護送至燕國,是為燕昭王。

昭王“弔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又以樂毅為亞卿主持國政,經過二十八年勵精圖治,原本弱小的燕國成為一時之強。前284年,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率傾國之兵聯合趙、楚、韓、魏五國伐齊,連下齊國70餘城,殺死齊閔王。齊地只剩除莒(今山東日照市莒縣)和即墨二城。前278年,昭王死,太子燕惠王即位。齊國即墨守將田單施反間計,燕惠王中計以騎劫代替樂毅。前279年田單以火牛陣大敗燕軍,齊國趁勢復國。

覆滅:

燕太子丹年輕時在秦國作人質。逃回燕國後太子丹並沒有致力振興燕國,而是尋找到一位叫荊軻的刺客。前230年,秦國滅了韓國。前228年,秦國佔領了趙國都城邯鄲,逼近燕國。前227年,太子丹送荊軻和他的13歲的助手秦舞陽到易水之畔(現河北易縣)。荊軻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之後荊軻刺秦王嬴政未遂。這一事件給了秦國一個進攻燕國的藉口。前226年,大將王翦率秦軍佔領了燕國的大半。燕王退守遼東,殺太子丹以求和。前222年燕滅於秦。

戰國燕國的後代姓什麼 10分

應該姓燕,為什麼?聽我慢慢道來:

1.遼東一帶的人口流動性在局部抗日戰爭之前並不大。

2.戰國時期的燕國國君都姓燕,很有名的一個賢君叫做:燕職。

3.出自黃帝時期,當時是姬姓,受封於燕地,因而後代祖祖輩輩姓燕。

4.百家姓中確有燕姓。

當然,我不是專業的歷史學家,給出的答案可能略有偏頗,很多歷史事實也無從可考,不過你可能會在《史記》裡找到答案。

相關問題答案
燕國國君姓什麼?
商朝的國君姓什麼?
全國最新姓什麼的最多?
韓國大君是什麼意思?
英國女王姓什麼關係?
燕國為質是什麼意思?
中國姓什麼的明星最多?
目前中國姓什麼的最多?
現在全國姓什麼的最多?
全中國姓什麼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