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是什麼意思?
所謂修行者,即非修行,是名修行,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裡面有很多這樣的語句,這是套用裡面的語句。這就是受持金剛經的訣竅。意思是說不要我們執著修行,也就是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不要太過緊張,怕起心動念,怕造業。就像彈琴一樣力度要適中,太緊不行、太鬆也不行,都不能彈出好曲子。修行也要在一種自然放鬆的狀態下,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如來本性,本來都是佛,只是恢復本來的功德智慧而已。
修行者是什麼意思
修行為的人
現在的修行者 修的是什麼
佛法講,修的是三學:戒、定、慧。
如果從世間法的角度去理解,所謂“戒”,就是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做個好人;所謂“定”,就是專一、專心、認真恭事;所謂“慧”,就是知道自己面對一切事如何能夠清醒地去應對而不是逃避,同時還需要快速的反應出處理的方法。再簡單說,就是怎樣如理如法的生活。
通過正確認識和理解佛法,可以清楚的知道這些道理,並且輕鬆的愉快的去應用。因為佛法告訴我們,能夠控制自我的思想、行為、決定我們思想行為是否正確的,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心念。
一件事,很人告訴你同樣的正確思路、正確方法,而後你去自己理解、應用,完成自己的工作和學習,盡到自己的責任義務,這就是修行;
一件事,很人告訴你同樣的正確思路、正確方法,而你誰的話也不信,只依靠自己的聯想、自己的計較、自己的執著,對工作和學習總有數不清的煩惱意見,看不到己的責任義務,這就不算修行。
所謂修行,其實就是理解和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並且去實踐。
修行者高羅什什麼意思
活著就是一種修行,作為萬物靈長的人類,來到世間,要起到萬物靈長的作用,菩薩心腸,拯救萬物,以推動世界向前發展為己任,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這都是我們應該安身立命的根本。
佛門修行者能成就的果位究竟是什麼意思?
在佛教的證悟中,可分為小乘的果位與大乘的佛果。 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薩的果位稱為"地",菩薩十個果位稱為十地,真正圓滿菩薩六度萬行,完成的證悟果位,稱為佛果。一、聲聞四果: 小乘又稱為聲聞乘,既是聽聞佛法而覺悟的人。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小乘人,是因為他們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脫。佛教的主要目標,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脫證果外,還要引導其他眾生解脫生死輪迴,走上涅盤之道。根據《俱舍論》中說:在小乘的聲聞四果中,修行者因為根器與因緣的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則六十劫方可覺悟證阿羅漢果,證悟的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一)、初果: 梵文稱為須陀洹果,譯為預流果,即初見真理,得入聖者之流。依論師說:"初果聖人是以智慧覺悟,見惑斷除。"他們不為知見上的煩惱所迷惑,對佛法有絕對的信心。經中說初果聖人斷除了我見結、戒禁取見結及疑結--三結。所謂"結"就是束縛的意思。有時候"結"又稱為煩惱,斷三結既是斷除此三種煩惱。 ①、我見結:執著五蘊身心有一個我,認為這個我是真實的,稱為我見。 ②、戒禁取見結:執著各種不正確的戒律來修行,而證初果的聖人就不會做這種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這些都是邪行。 ③、疑結:對三寶,戒律,過去未來的因果,以及對十二因緣產生懷疑,證初果者無此煩惱。根據經典上說:初果聖者得到四不壞信:即佛不壞信;法不壞信;僧不壞信;戒不壞信。對此四不壞信的信心很強,任何人都不可毀壞。假如一個人對佛、法、僧以及戒有絕對的信心,一點兒也不懷疑,那他就是斷了疑結,意經典說他已經證悟到初果了。 學佛者在修學的過程中,如果對佛、法、僧,以及戒律還會有懷疑,既是說他還沒證悟到初果;如果他對佛、法、僧以及戒律絕對沒懷疑時,那肯定可以證得初果了。證初果者又稱為見道,既是見到解脫之道。他很清楚的確認八正道、四念處、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脫之道,而且真正體驗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脫生死之道。我們沒證悟初果的學佛者是憑著聽聞佛法,分析、瞭解、推理、相信這些道理,但對於初果聖者來說,是真正的領悟和感覺到。比如有人從聽講中學習到一些游泳的技術,當他有機會跳進水中,就可體驗到游泳只不過是如此罷了。 雖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術未必熟練。同樣的,初果聖者雖然是見道,但他還有很多業習,故他需要繼續修行。初果聖人由於斷三結,絕對不會輪迴到惡道去,並且最多天上人間來回七次生死,最後一生必證阿羅漢果。既是說,有些初果聖人的因緣好,煩惱薄,今生就可證悟阿羅漢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後才證得阿羅漢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間逢無佛法,居於家中也能證阿羅漢果,證果後必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二)、二果: 梵文稱為斯陀含果。證初果聖者斷除三結後,必須繼續修行,到另一階段,貪瞋痴減薄,便證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稱為"一來果"因為對欲界煩惱未完全斷除,還必須在欲界的人間天上來往一次。在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繼續修行而證阿羅漢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證悟初果,可以直接證悟斯陀含果,那是因為各人因緣不一樣,煩惱輕重不同之緣故。果位越高,煩惱就越輕。故證果並非得到什麼,而是把煩惱放下。(三)、三果: 梵文稱為阿那含果,譯為不來果,三果聖人斷除欲界所有的煩惱,故在欲界死後,生色界五淨居天,永不來欲界受生,故名為不來果。在彼天繼續修行,證阿羅漢果。三果聖人斷除欲界的貪與瞋;欲界中有瞋,進入色界後就沒有了。三果聖人斷除欲界的貪,但還有色界與無色界的貪。因......
一個真正的修行者應該是什麼樣的
真正的修行人,都具有大智慧!
真修行人的目的是教導別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處理各類問題的方法。所以歷代大德都是去教化眾生,而不是去隱居不接觸外人。所以大隱隱於市,做個平凡的人更符合他們的目的。
那麼,他們有什麼特徵?
真修行人一定有大智慧。大智慧的人說法,在當時的時空點上是絕對正確的,找不出破綻。比如六祖慧能大師的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偈突出"無"和"非",是落”空“的表現,既然萬事萬物都是"無",那還努力什麼,等死就算了啊。所以初看這首偈沒有見性。但是和上面神秀寫的偈一對照就明白了,神秀的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神秀是在觀察念頭然後去壓制念頭,是落了”有“。慧能大師應神秀的偈而寫”無“,是糾正神秀的”有“,是非空非有才對。《金剛經》說: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而行一切善法。無四相不是什麼念頭也沒有,而是任何事都想通,知道利弊,不被自己的貪嗔痴所束縛,而全面的、客觀的看待這件事,從而得到最好的解決方法,而後去盡心盡力的做就是行一切善法。這種全面的、客觀的、無私的、不帶自己成見的看待任何事物的方法,就是非空非有,這就是開悟的心態。
真正的修行人一定是開悟的,開悟後才是真修。開悟後不斷的歷練自己,通過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因為不帶成見、全面、客觀,所以做事的成功率很高。所以後市有”大隱隱於市“之說。當然這個能力的提高(修智慧)是沒有無止境的。
真正的修行人一定具有高功夫。大家都知道加持力、願力,心意識的狀態稱它為”能量“好理解,老子在道德經裡稱為”道“,也許就是科學講的暗物質、暗能量。這些”能量“分好的能量、有不好的,很多層次,它與人的心理狀態有直接關係。無私、客觀、積極進取的心態對應好的能量,是習總書記說的”正能量“,懶惰、消極、仇恨等對應不好的能量,能量與心態相互影響。真修行人,明白只有修正自己的言行,與聖賢接近,才能獲得正能量,獲得加持力。它伴隨而來的是大願力,願力粗粗的講,就是定下客觀的目標並去實現的能力。《無量壽經》上說阿彌陀佛悟道後,歷經百千萬劫修行,成就大願力。這種高功夫六祖慧能大師也體現了,《六祖壇經》中記載很多人一直不得法,但是一見到六祖,聽六祖說幾句開示就開悟了。那是他們與六祖的”能量“感應道交,改變了心理的結果。能量與內心相輔相成。
真修行人明白因果規律,雖然說規律不能改變,但是由因到果的緣是可以轉變的。緣如何改變?緣業力說牽引,我們的內心都有強大的貪嗔痴,由此產生七情六慾,起心動念都圍繞著這個不好的心態(負能量)轉,這就是業力。如果內心客觀、無私且用積極的心態應對事物,充滿正能量,生定慧,讓業力變成的動力,這就是改變助緣。
佛陀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皆可現前“。說明所有人都有可能悟道並修出大智慧。妄想是不切實際、無用的想法和念頭。只要有無私、客觀的心態,去積極的身體力行的做,即無四相而修一切善法,就是最正確的修行。佛說的”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前面講的最客觀的心態就是”大圓鏡智“,有了這種心態,再去看待人和物就能平等對待即平等性質,妙觀察智相當於道德經中”故常無慾以觀其妙“,沒有私慾了,判斷事物或選擇方案達到最完善的意思就稱為”妙“,就是智慧。
佛陀、六祖、老子、孔子、孟子等真修行人(聖人),有大智慧,有客觀的、大公無私的心態,正確的判斷事物,最高效的解決一切事情。並且,能夠幫助別人破......
紅塵中的修行者是什麼意思
【修行者在紅塵中不被染 身在紅塵而心不在】
【修行者在紅塵中被染 身心迷紅塵而斷慧根】
佛教修行者和得道者有哪些稱呼
法師:精通三藏佛法,以法自師,復以法師人的出家人
比丘: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
和尚:指德高望重之出家人
喇嘛:蒙古青海西藏等處叫和尚為喇嘛
佛陀:覺知三世一切諸法者,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
沙彌:即息惡和行慈的意思,又譯作勤策,即為大僧勤加策勵的對象。
比丘尼: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
須陀洹:是初入聖人之流的意思,預流是預入聖者之流的意思。
斯陀含:即預流果(初果)之聖者進而更斷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稱為斯陀含向,或一來果向;若更斷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須由天上至人間一度受生,方可般涅盤,至此以後,不再受生,稱為斯陀含果,或一來果。以其僅餘下品之貪嗔痴,故又稱薄貪嗔痴、薄地。
阿那含:聲聞乘四果中的第三果名,華譯為不還,或是不來,是斷盡欲界的煩惱的聖人的通稱。凡是修到此果位的聖人,未來當生於色界無色界,不再來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還。
阿羅漢:聲聞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殺賊、無生、應供等義。殺賊是殺盡煩惱之賊,無生是解脫生死不受後有,應供是應受天上人間的供養。
優婆塞:華譯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即在家親近奉事三寶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為四眾或七眾之一。
優婆夷:華譯為清淨女、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等,即親近奉事三寶和受持五戒的女居士,為四眾或七眾之一。
辟支佛:意譯作緣覺、獨覺。又作貝支迦、闢支。為二乘之一,亦為三乘之一。乃指無師而能自覺自悟之聖者。
聲聞身:為解境十佛之一。指聲聞之果位。即觀苦、集、滅、道四聖諦而求涅盤解脫者。
古代修行者都是什麼樣的性格?
偏執狂(相信自己才是正確的)
因為對於修行者來說,修行的目的是為的什麼。
這個問題咋一看,似乎是個很簡單很明白的問題。
但實際上卻是一個修行者必須解決的根本問題。無論幹什麼事情,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由,都有一定的目的,修佛修道亦不例外。一個人心底的事情,別人無法知道,但天知地知神明知。故有“人不可欺天,不可欺心”之說。有的修行人,他們的言行和本心是相悖的,也就是他們說的,行動上做的並非心底深處真實願望的反映。那麼在一個修行者的心靈深處,修佛修道究竟是為了什麼?一,性上了悟佛法真諦,從本性上生起善願和大慈悲之心,行動上自覺的,自然而然的把一切善願,善行功德迴向眾生,從無為己求財,求福求私利的念頭。直如薩垛太子捨身飼虎。這樣的行者,其心性最貼切佛性,修佛修道的大悲善願普向萬物眾生。在行為上,他們沒有捨不得,舍不下的個人利益。他們是真正的佛子,道子。
二, 有的人借修佛法以達私願,修仙道以求私利.這些人也在談佛論道,燒香磕頭,但他們心底深處卻不是為天地眾生的利益,心裡想的是為己,為家人祈福消災,求官求財.在行為上,他們口不離佛卻持戒不嚴,口說慈悲卻對動物無惻隱之心,對苦難,可憐的人卻冷漠無情.他們一擲萬金,卻不願拿出一合香菸的錢去接濟求助的人.這種人修佛實為偽道。
三,再有一層人,對自己以前所造惡業翻然醒悟,皈佛向善,痛改前非。此亦是真心向佛向道。所謂“懸崖勒馬,回頭是岸”,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