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識的功能有哪些?
自我意識的作用有哪些
一、什麼是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是人對自己身心狀態及對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係的意識。自我意識包括三個層次:對自己及其狀態的認識;對自己肢體活動狀態的認識;對自己思維、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的認識。自我意識不僅是人腦對主體自身的意識與反映,而且人的發展離不開周圍環境,特別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制約和影響,所以自我意識也反映人與周圍現實之間的關係。自我意識是人類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區別於動物心理的一大特徵。
自我意識在個體發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識是認識外界客觀事物的條件。一個人如果還不知道自己,也無法把自己與周圍相區別時,他就不可能認識外界客觀事物。其次,自我意識是人的自覺性、自控力的前提,對自我教育有推動作用。人只有意識到自己是誰,應該做什麼的時候,才會自覺自律地去行動。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就有助於他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取得自我教育積極的效果。再次,自我意識是改造自身主觀因素的途徑,它使人能不斷地自我監督、自我修養、自我完善。可見,自我意識影響著人的道德判斷和個性的形成,尤其對個性傾向性的形成更為重要。
二、自我意識的結構
自我意識的結構是從自我意識的第三層次,即從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調節。
自我認識是自我意識的認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識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調節控制的心理基礎,它又包括自我感覺、自我概念、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觀察的基礎上對自身狀況的反思。自我評價是對自己能力、品德、行為等方面社會價值的評估,它最能代表一個人自我認識的水平。
自我體驗是自我意識在情感方面的表現。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體驗的具體內容。自尊心是指個體在社會比較過程中所獲得的有關自我價值的積極的評價與體驗。自信心是對自己的能力是否適合所承擔的任務而產生的自我體驗。自信心與自尊心都是和自我評價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自我調節是自我意識的意志成分。自我調節主要表現為個人對自己的行為、活動和態度的調控。它包括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檢查是主體在頭腦中將自己的活動結果與活動目的加以比較、對照的過程。自我監督是一個人以其良心或內在的行為準則對自己的言行實行監督的過程。自我控制是主體對自身心理與行為的主動的掌握。自我調節是自我意識中直接作用於個體行為的環節,它是一個人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重要機制,自我調節的實現是自我意識的能動性質的表現。自我意識的調節作用表現為:啟動或制止行為;心理活動的轉移;心理過程的加速或減速;積極性的加強或減弱;動機的協調;根據所擬訂的計劃監督檢查行動;動作的協調一致等。
參考資料:www.pep.com.cn/200406/ca449220.htm
自我意識包括哪幾個方面
自我意識是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具體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如身高、體重、體態等)、心理特徵(如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如自己與周圍人們相處的關係,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與作用等)。自我意識是具有意識性、社會性、能動性、同一性等特點。自我意識的結構是從自我意識的三層次,即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認知、自我體驗和自我調節(或自我控制)三個子系統構成。自我意識的形成原理包括:正確的自我認知、客觀的自我評價、積極的自我提升和關注自我成長。人生不同的發展階段,其自我意識的形成各有特點。
結合自身實際談談自我意識的作用有哪些
自我意識:
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認知.
可以這麼說,如果我在心下暗暗嫉妒過某個人的話,
自己意識到這樣不對,這就叫自我意識.
這是一種很好的自我反省,可以更好的改正錯誤,讓自己向前走.
什麼是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的作用
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是指個體對自己的心理、思維及行為活動的內容、過程及結果的自我體驗、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意識是人的意識領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所持有的一種意識存在形式。人的自我意識能力使其在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能認識和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 每個人對自己的意識不是一生下來就有的,而是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人首先是形成對外部世界、對他人的認識,然後才逐步認識自己。自我意識是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根據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而發展起來的,這個過程在我們一生中一直進行著。如果說每個人都是一個心靈畫家,那這個畫家的水平是逐漸提高的。當他能意識到自己的身體特徵和生理狀況,並且能認識和體驗到內心進行的心理活動,以及感受到自己在社會和集體中的地位和作用時,這張畫像就基本完成了。 自我意識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主體的我,即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比如自我的性格、能力和行為等;另一個是客體的我,即被覺察到的我。比如,我們常常聽學生說:“我覺得自己糟糕透了”,或者“我長大了當大老闆”,這是作為主體的學生對自身的覺察。而個體在生活中又時刻作為客體被自我和他人所認識,如“我覺得別人都看不起我”。自我意識是個性和社會性發展的核心概念,是伴隨著個體的身心發展,在個體與周圍環境不斷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個體的自我意識是社會化的結果,同時,它的形成和發展又不斷推動個體社會化的進程。 自我意識的結構是從自我意識的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調節。自我認識是自我意識的認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識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調節控制的心理基礎,它又包括自我感覺、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觀察的基礎上對自身狀況的反思。自我評價是對自己能力、品德、行為等方面社會價值的評估,它最能代表一個人自我認識的水平。在認知發展過程中,個體不斷調節自己對自身的認識和評價,個體的需要、動機等也伴隨其中。如果個體對自己的優點缺乏信心,而過於關注自己的缺點,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反之,如果個體長期自我中心、盲目樂觀,停留在暫時的成績上,這將阻礙其良好人際關係的發展。因此,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學習和生活中的成功和失敗,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自我體驗是自我意識在情感方面的表現。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體驗的具體內容。自尊心是指個體在社會比較過程中所獲得的有關自我價值的積極的評價與體驗。自信心是對自己的能力是否適合所承擔的任務而產生的自我體驗。自信心與自尊心都是和自我評價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教學中,教師給學生的反饋對學生的自尊有重要影響。任何懲罰和變相懲罰都有可能傷及學生的自尊。掌握學生特點,儘量從正面鼓勵學生,有利於個體的成長和進步。 自我調節是自我意識的意志成分,主要表現為個人對自己的行為、活動和態度的調控,包括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檢查是主體在頭腦中將自己的活動結果與活動目的加以比較、對照的過程。自我監督是一個人以其良心或內在的行為準則對自己的言行實行監督的過程。自我控制是主體對自身心理與行為的主動的掌握。自我調節是自我意識中直接作用於個體行為的環節,它是一個人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重要機制,自我調節的實現是自我意識的能動性的表現。自我意識的調節作用表現為:啟動或終止行為,心理活動的轉移,心理過程的加速或減速,積極性的加強或減弱,動機的協調,根據所擬訂的計劃監督檢查動,動作的協調一致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有利於個體學習、工作順利進行,也能促進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維持。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在學生已有認知基礎......
自我的特性功能
自我意識的特性自我意識是人類所特有的心理系統,它具有意識性、社會性、能動性、同一性等特點。一是意識性。意識性是指個體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世界的關係有著清晰、明確的理解和自覺的態度,而不是無意識或潛意識。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來看,這種自我意識是主體我對客體我的一切主觀能動的反映。二是社會性。自我意識是個體長期社會化的產物。這不僅因為它是在社會實踐中產生的,而且因為它的主要內容是個體社會屬性的反映。對自我本質的意識,不是意識到個體的生理特性,而是意識到個體的社會特性,意識到個體的社會角色,意識到個體在一定的社會關係和人際關係中的地位和作用,這是自我意識發展到成熟的重要標誌。三是能動性。自我意識的能動性不僅表現在個體能根據社會或他人的評價、態度和自己實踐所反饋的信息來形成自我意識,而且還能根據自我意識調控自己的心理和行為。四是同一性。心理學研究表明,自我意識一般需要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直到青年中後期才能形成比較穩定、成熟的自我意識。雖然這種自我意識有可能因個體實踐的成敗和他人的評價的改變而發生變化,但到青年期以後,個體會對自己的基本認識和態度保持同一性。正因為自我意識的同一性,才會使個體表現出前後一致的心理面貌,從而使自己與其他人的個性區別開來。自我意識的功能個體的自我意識與個體的成長髮展息息相關。自我意識在個體成長和發展中具有導向、激勵、自我控制、內省調節等功能。一是導向激勵功能。目標是人才發展的導航機制。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制定明確的目標,只有如此才會調動自身的潛能,激發強大的動力。人通過正確的自我認識,確立較為合理的“理想自我”,就為個人將來的發展確定了目標,對個人的認知、情感、意志、行動會產生很大影響,是個體活動的動力。自我意識健全的個體,在從事一項活動之前,活動的目的和結果就以觀念的形式存在於頭腦之中了,並依此做出計劃,指導自己的活動,從而激發起強大的動力,從而達到預期的目標。二是自我控制功能。一個人如果有了發展目標而不付之於行動,其結果仍然是一無所獲。個體要想將來有所建樹,首先要有科學的目標,同時還要有自立、自主、自信、自制的意識,並對自己偏離目標的情感和行動,加以調節和控制。在通往成功的大道上,很多人與成功失之交臂,並不是因為缺乏機會和才華,而是因為缺乏自我控制的意識和能力。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識發揮能動作用的一個重要表現,它是目標的保護神,是成功的衛士,是自我意識的一項很重要的功能。缺乏自我控制的意識和能力的人,是一個盲動、情緒化的人,缺乏恆心與毅力的人,終將一事無成。三是內省調節功能。自我意識健全的個體,不僅能夠確立符合個體的“理想自我”,而且能夠通過自我控制來實現預期目標。而由於主客觀條件的制約,“理想自我”的實現常常會遇到各種障礙,致使個體產生不同程度的挫折感。這時,自我意識就會對自己的認識、情感、意志、行為等進行反省,找到受挫折的主客觀原因,並重新調整認識,形成新的“理想自我”,使其與“現實自我”趨於統一。內省和調節就是個體成長中所進行的自我監督和自我教育,每個人要想使自己成為自我實現的人,就需要有積極的自我意識,隨時對自我的認識、情感、意志和行為加以反省和調節。
什麼是自我意識
聖者說:“世界就在這裡,我們要做的一切不過是倒空自己的思想,敞開身心迎接它。”我們來想像一下,此時此刻,你的腦子裡只有生活“忙碌”這麼一個概念。一輩子總在忙忙碌碌,總在想達到什麼目的,你生活在此時此刻嗎?你的自我意識如何?有證據說明,一共存在3個意識層面:
對外部世界的意識——你現在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嚐到的和感觸到的;
對內部世界的意識——比如脖子疼痛、選取坐姿時的壓力點、皮膚在衣服裡面的感覺等生理感覺,以及在意識流裡流動的情緒;
幻想活動的意識——超出當前“此時此刻”的所有大腦及淋巴系統活動。就是你感覺到,思考甚至仿效或模擬的那些東西,但它們並非“此時此刻”的一部分。你也許想像自己十分強壯,自我感覺又十分良好,能夠意識到他人的情感,並擅長社交活動,足以像自己理想中那樣生活。但是,你也有可能感覺自己是在按別人寫就的腳本生活,你並不能控制自己日常生活的最終結果。如果你的自我意識很弱,那麼,對你來說,主要的學習方向是簡化自己的生活,不斷意識到現實(實際發生的或正在發生的事情)與幻想(對已經發生的事情的解釋,你情願出現的結果或有可能在未來發生的事情的投射)之間的差別。大多數人會“做白日夢”,幻想自己希望發生的事情,或者他們會重新喚起對過去的回憶,並設計出不同的結果。情感的重要性在掌握高情商的益處之前,我們要明白,情智的基礎是確認情感在個人生活和企業中的重要性。情感的重要性
我們的身體與自己和他人交流,告訴我們自己需要什麼;
我們的交流效率越高,我們的感覺也越好;
情感有助於我們設定自己的界限;
情感有潛力把我們團結起來、聯繫起來;
情感能用作我們內心道德和倫理的指南針;
情感對於良好的決策過程是必要的。看看我們所說的情感的重要性,並把你自己的感覺和想法記在日誌裡。如果你在區分思想和情感時有困難,可以把這個練習推遲到星期二以後。你也許還想與一位朋友或同事一同分享自己的想法,並就此一同探討。增強自我意識花一點時間想幾個例子出來,看看有哪些時候你能夠顯示出較強的自我意識,什麼時候的自我意識是有限的。我推薦大家在日誌裡面記錄下面的內容:自我意識增強的常見例子有:
從自我意識到熟練社交的學習曲線
要做到有自我意識,你需要具備情感方面的知識;接下來的一步是要能夠區分和準確地衡量個人的情感(見星期二);之後,要不斷地增強自我控制的能力,無論這種情形引發了哪些情感;
之後,大家需要學習如何提升在既定情形裡的對自身行為的選擇能力;我們可以繼續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利用這種能力來更好地意識到他人的情感以及引發此種情感的因素,以及他們無效行為的情感根源;
最後,當你選擇要再提升自我能力的時候,你將會以極熟練的社交技巧利用自我意識、自我調節和對他人的意識;
大家也許願意繼續獲取關於不同文化和習俗的知識;而現在的目標將會是管理好自己應對道德、倫理和社會文化標準中不曾預料到的衝突的能力。當你具備了自我意識,也有了情感方面的知識以後,你就能夠區分同樣的事件以不曾預料的方式引發的特別情感。這有助於你更加意識到個人的情感邊界(你能夠和不能夠忍受的)。之後,你就需要決定以這樣的見解怎樣去做,才能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情感可以起指南針的作用,指導我們內在的道德與倫理的活動,把握準確的話,就有助於我們來解決問題。有時候,單純地利用理性的衡量方法或分析技巧,並不能給我們很好的解決方案。我們需要理性信息,也需要非理性的信息。情感對於良好的決策過程是必要的,現在有很多企業都開始相信人的內心感受與天分的力量,直覺已經......
自我意識的來源有哪些
(一)他人的反饋
“優秀的學生是誇出來的”
“習得性無助”
(對環境失去控制的一種信念)
(二)反射性評價“鏡中我”
(三)依據自己的行為判斷
(四)社會比較